专家论谱

当前位置:家谱网 >> 专家论谱 >> 浏览文章

于之:关于目前“于氏图腾”的浅议

时间:2017/9/9 13:53:55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新闻编辑部

【作者前言】在笔者十多年的家谱交流和宗亲联谊活动,经常出现关于“于氏图腾”的认知、争议和一些对图腾知识的模糊理解,纷纷转发和使用目前网络出现的于氏图腾标志。是不是这个图腾符号就一定是正宗的呢?笔者通过综查各地的于氏族谱和收集整理有关文献得出如下结论:所谓的“于氏图腾”在建国之前(1950年)的于氏谱书上根本不存在的!都是现代杜撰出的新作品!现在各地谱书出现的“于氏图腾”的图样绝大多数出自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王大有的”创作”(见本文图三)!于姓不少人误以为这就是真的于氏上古图腾而推崇。

于之先生近影.jpg

上图是本文作者于之近影

本文旨在呼吁正确甄别和认知“于氏图腾”的存在意义和表达,才是对于氏家族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的最大尊重,才能对于氏子孙后代产生正确的教化熏陶,才具有最现实的传承意义。

本文在整理过程中引用了一些网络文章的章节和段落、语句等,在此对原作者表示感谢和尊重。

1、目前的图腾符号是怎么来的?

姓氏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越早的古文字越是象形,因而可以更加直观地显现中华民族的浓缩形成史。中国古代是否有图腾尚有极大争议,至于姓氏图腾,争议更大。当前网上流传的”姓氏图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王大有”创作”。王大有希望中华民族的所有人都能从自己的姓氏中,了解该姓的图腾始原所蕴涵的祖先的功德、业绩、家风、族风和国风。并明确了解自己在传承中华文明所处的地位,从而进一步与祖先亲和,与文化传统亲和。

对于网民在网上对照姓氏图腾画追寻自己家族起源的做法,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姓氏专家王大良博士认为,这种画作只是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并不能代表学界观点。

王大良认为,我国的姓氏来源其实很复杂,有些与图腾崇拜有关。有些姓氏是由图腾转化而成。

下面是北京科技报采访王大有的文字记录:

北京科技报:您在创作姓氏图腾的时候,有什么依据吗?

王大有:我在创作姓氏图腾的时候,主要依据甲骨文、金文和楚国的《鸟虫书》还有在一些出土文物中的陶器和玉器上的族徽。鸟虫书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国的文字,它使得实用性的文字增加了很强的可观赏性。还有就是口口相传的神化传说,但没有考古依据。

北京科技报:您在创作姓氏图腾的时候,有没有加上自己的艺术创作?

王大有:我先把在创作姓氏今文简体繁体的正字确定,再看它们保留的立姓信息有多少,依次决定创作加工的类型和程度。

北京科技报:就是说其中有些元素是您自己加上的?

王大有:如果能够代表该姓立姓时的全部信息,我就会严格按照甲骨文、金文和鸟虫书里的写法来创作这个姓氏的图腾。如果不能代表该姓立姓时的全部信息,我就会根据自己的考证,把所缺失的基因部分补全。比如,我在创作李姓的姓氏图腾的时候,加上了虎,因为虎代表李姓的始祖皋陶的祖先少昊,我认为这样才能完全阐释李姓的图腾始原。

但是,我在创作姓氏图腾的时候也加上了一些艺术上的成分,争取把代表每个姓氏的图腾画得漂亮一些,让看到自己的姓氏图腾的人都喜欢这个图案。

二、姓氏是如何来的?姓氏和图腾的关系如何?

姓氏来源分为13类,即来源于图腾、部落或国家名称、居住地、官职、职业、山川名称、先辈名字、父祖名号、行第、某种事物、皇帝所赐以及避难改姓和少数民族改姓。

一味强调姓氏图腾缺乏科学性不应反对过分渲染姓氏和图腾之间的关系。

生活在远古时期的原始人,由于血缘关系的不同,也会分为一个个部落;各个部落为了相互区别,也会有各自的名称,这种名称无疑就是姓的雏形

那时还不曾出现文字,部落的名称只能靠口头传说下来。经历了无数世代以后,开始有了文字记载,人们才能把这些最早的姓氏(部落名称)记录下来。

中国姓氏图腾是氏族社会的产物,在所有的传世文献中都没有出现,谁也没有见到过,怎么会出来图片呢?如果真想找自己的姓氏的所谓”图腾”,可以从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里找到。但如果要考证源起,还是应该尊重历史文献,因为根据个人理解,加入的信息无法判断正误。

1、何为图腾?

图腾是原始时代的人们的保护神。图腾作为崇拜对象,主要的不在他的自然形象本身,而在于它所体现的血缘关系。图腾崇拜的意义也就在于确认氏族成员在血缘上的统一性。

有三种认识:①、图腾使自己的血缘亲属,他们用父亲祖父母等亲属称呼来称呼图腾,并以图腾名称作为群体名称;②、图腾是群体的祖先,认为群体成员都是由图腾繁衍而来;③、图腾是群体的保护神。这是人类的思维有了一定发展后,人类了解到人类与兽类之间有很大差异后,他们不再认为图腾可以生人。但图腾祖先的观念根深蒂固,于是产生了图腾保护神的观念。

图腾一词最早见于1791年在伦敦出版的英国商人人类学家龙格所著的《一个印第安译员兼商人的航海探险》一书中。图腾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包括埃及、希腊、阿拉伯地区、以色列、日本及中国等;图腾崇拜的对象也极为广泛,由动植物、非生物及自然现象,其中以动植物为主,动物又占绝大多数。

这是缘与当时初民的眼界险隘与氏族制度的特点。原始人不懂得男女媾和繁衍人类的道理,而认为本氏族的祖先与某种动植物,特别是动物有密切联系;氏族的祖先就是图腾动植物的化生或转世。在原始的初民社会中,人们除了动植物外,还能到哪里寻找材料解释人类的起源呢?动物与人类在许多地方与人相似,又有许多人类没有的优势,如鸟能在空中飞,鱼能在水中游,爬虫会蜕皮,又避居于地下……这一切,都正是初民们把动物放在图腾对象第一位的原因。

2、图腾产生于什么时候?

一般认为是产生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在母系社会阶段,生产力低下,人们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生存、繁衍,他们的生产方式主要是采集和渔猎。人们还不能独立的支配自然力,对自然界充满幻想和憧憬。他们对人类生殖繁衍的缘由也不清楚,以为自生的繁衍是图腾动植物作用的结果。到父系氏族时,生产力逐步提高,人们也逐渐形成了独立意识,从而在日常的生活中否定了自己同动植物的亲属关系。此时,图腾信仰也就接近尾声了!

但在历史中,图腾信仰并未完全销声匿迹,他还在文化、艺术、生理等方面产生着影响。

当前,人们并没有揭开图腾起源的真谛。流行的说法有:名目论图腾名称是原始初民搅诨号而产生的;食物说因各地的主要生产物相异而产生;生产说集团位置固定后,猎取一定的动物而形成;还有妇人妊娠说、幻遇说、恐惧说及变形说等。

3、图腾演变的过程是怎样的?

1、初生阶段:初生阶段,这时起,图腾对象与自然形态极为相似。

2、鼎盛阶段:这时期,生产力发展,想象力提高,同时,祖先意识加强,形成了"兽的拟人化"。初民把图腾对象赋予了人的部分特征,图腾形象开始达到半人半兽的图腾圣物。

3、祖先崇拜:图腾对象开始转入了祖先崇拜。图腾的基本特征:(以图腾观念为标志,他是原始宗教的一种形式,又包含氏族的一些制度。①、每个氏族都有图腾。②、认为本氏族的祖先与氏族图腾有血缘关系或某种特殊关系。③、图腾具有某种神秘力量。④、图腾崇拜有些禁忌。禁止同氏族成员结婚;禁杀图腾物。这是最重要的两种禁忌。⑤、同一图腾集团的成员是一个整体。

三、如何看待和使用目前所谓的于氏图腾?

针对上述资料的分析参考,笔者只对“于”和“于氏图腾”进行一下浅议和理解:

1、认知“于”字和“于”姓

①、《说文解字》:"于,於也。象气之舒。"本义为叹词,音xū。"于"的其他虚词义是其假借用法,今音读yú。可用作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介词"于"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大量出现,西周以后,随着介词"於"的出现,"于"的一些用法逐渐被"於"所代替,魏晋以后,除了在引用古籍或固定格式中以外,"于"就很少出现了。"于"的连词、助词和语气词的用法只出现在先秦汉语中,汉代以后逐渐消失了。

②、在《康熙字典》【子集上】【二字部】 于:

又 姓,周武王第二子邘叔之后,以国为氏,后因去邑为于。

又 淳于,宣于,鲜于,多于,跖于,皆复姓。

又 三氏姓,勿忸于,阿伏于,见【魏书·官氏志】。

③、"于",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于"的本义为超过。于,yu,于是迂、纡的本字,本义为曲折。较早的字是在“干”的旁边有一条迂曲的线,行路时要绕着走。

“于”是一个汉字,从古代就有这个字了,只是和现在的意思不同,属古今异义。

“于”不是“於”的简体字(《简化字总表》、《通用规范汉字表》都没有规定“於”简化为“于”,《新华字典》对“於yú”的解释是“同于”),“于”、“於”多数情况相通,但“于”并不能代替“於”的全部意义,“於”也并不能代替“于”的全部意义。同时“于”也是一个姓氏,但不同于“於”姓。常见于文言文中。

如图所示:

于字.jpg

图一

④、于姓:于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出自炎帝、黄帝世系的典型的自黄河流域播迁全国的姓氏。于姓最早出自姬姓,西周初年,西周姬姓周武王之子邘叔获封于邘国(河南),后邘叔的子孙就以于为氏。

2、王大有整理创作的百家姓氏图腾里面,“于氏图腾”位列其中:

图二

图三

此图三的图腾图样和释义如下:

于姓之“于”是天文仪器“矩”,用以测量日月星辰在天穹---“弓”上的运行轨迹,所以古文“于”为“于”、“弓”的合文。夸父氏在周代有“大于伯”,在夏、商称“于夷”,夸父是炎帝的第九世。“夸父逐日”是讲夸父用“于”晷天。古代晷天是测日影在中午的长短一年中的变化,因此叫“逐日”。所以“于”由大人(夸父)、耆老手持于、弓两部分组成。

3、河南省家谱研究会推出的“于氏图腾”图样和释义如下:

于氏图腾及释义.jpg

四、笔者建议

1、综合上述资料笔者认为,所谓的于氏图腾,完全是当代某艺术家的杜撰,不具有对于氏起源表达图腾意义,不必要非百分百的去相信、认从和传承。

2、对于于氏图腾符号的创造,图腾符号不能代表于氏宗族的精神最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可以本着一个精神的享受和艺术的尊重去欣赏。

3、如果非要取用图腾之说,笔者主张要能提现于氏宗族的精神内涵和起源历史,未来发展的精神动力。

4、于氏图腾应该有于氏族人去创造和设计,而不是任由某个(他姓)组织或者个人就可以影响和诱导于氏宗亲去盲从和盲信。

5、由于搜集到的史料和于氏族谱一致记载认定周武王之子邘叔是得氏始祖,故笔者主张用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字体用作“于氏图腾”比较合理稳妥。单纯从起源意义上讲最接近于氏起源时代的文字应该是甲骨文和金文。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以上资料有待完善补充,仅供于氏宗亲交流讨论,恳请予以斧正!

2016年6月30日 于北京

相关文章

今日热点

姓氏字辈

推荐产品

家风家训

姓氏动态

姓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