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谱

当前位置:家谱网 >> 专家论谱 >> 浏览文章

王维刚:传承创新修好家谱

时间:2018/7/24 16:13:50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新闻编辑部

编者按第四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定于2018年10月6日至7日在郑州举行,欢迎报名!(点击查看会议详情)

[摘要]:本文是十年寻根续谱的实践总结,作者阐述了修谱续谱的重要意义,简要回顾寻根溯祖的艰难历程,重点介绍《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在体例和内容等方面的一些创新尝试。作者认为新时代的家谱要传承,更要创新,家族的文化资料和社会资料是族谱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家谱;续修;寻根溯源;传承;创新

族谱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我们对记忆、文化、传统的传承,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为了弘扬家文化,理清世系,认祖归宗,续修家谱,我们从贵州省瓮安寻根到重庆市武隆,又从武隆追宗到川北巴中市平昌和通江,走遍黔渝川。我们搜集考证族史资料,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编撰《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

本文是我们十年寻根修谱的回顾总结,以寻根修谱的实践为基础,阐述了修谱续谱的重要意义与责任担当,简要回顾了寻根溯祖的历程,介绍了《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在体例和内容等方面的一些创新尝试。我们认为新时代的家谱应该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传承更要创新;应该具有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并富有时代风采和家族特色。下面略陈管见,以就教于专家、同仁和宗亲们。

一、续修家谱重任在肩

我们中国人重视饮水思源,不忘祖宗先人。千百年来,人们把祖宗的世系和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子孙,以此证明家族的存在,延续家族血脉。其实,这就是家谱。家谱、族谱或宗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的生息、繁衍、婚姻、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档案。纵横古今,历朝历代,世系记载概莫能外。远古年代结绳记事,不乏上古帝王之世系记载;殷商时期甲骨文献铭刻成汤王室之生殁年考,从春秋到秦汉,专设机构管理王室家族之世系编纂,始有《帝系》、《左传》和《史记》等巨著流传于后;隋唐两朝,从编修皇室玉牒进而扩大到撰修百姓家谱,宋代以后,编修宗谱蔚然成风,明清两朝更是高潮迭起,几近形成无姓不修谱之局面。当今神州进入新时代,寻根热和修谱热正方兴未艾。由是观之,族谱家乘自古以来就是各姓氏各家族的大事。

2005年退休后,我就着手思考家史、研究家书,准备续修家谱。我读小学时,先父宗理公就给我讲,民国初年先祖父光廷公趁舅公陈远达赴川东重庆府涪州白里上四甲瓦厂坝(今属重庆市垫江区)陈氏老家的机会,委托他顺道去涪州长里上三甲送坪老家抄录家谱《三槐氏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先叔父宗铭公又将即将毁坏的《三槐氏录》手抄本重新誊录,并把在贵州省瓮安生长的三代裔孙一并记录在后面,这就是我们贵州瓮安钟鼓楼王氏的家谱。现在看来,是祖父光廷公的远见卓识,舅公陈远达的跋山涉水和三叔宗铭公的孝道美德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家史文献。

传家之宝《三槐氏录》手抄本,贵州瓮安钟鼓楼王氏已经保存了一百年,三叔宗铭公重新誊录已近五十年。我们要在前辈的基础上继往开来,发扬光大。续修家谱重任在肩,我决心把我家的“传家之宝”重新撰写整理。

二、寻根溯源研究家史

《三槐氏录》手抄本记载:“先祖尚质公、正廷公和大禄公三代都出生于四川东道重庆府涪州长里上三甲送坪马路口王氏屋基,尚质公和正廷公都葬于马路口,而大禄公葬于大路湾。”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那么涪州长里上三甲在哪里?寻根问祖,是人的天性。根是什么?根就是历史,历史就是自己的根,自己的精神家园。不知家史,何以认祖?何以续谱?由此,我们开始了八年艰辛的寻根溯祖旅程。

我们通过网络、电话和书信,在各地王氏宗亲会的帮助下,先后联系上王成、王峰、王国柱、王纯礼、王听兰、王定安、王崇溥、王泽模、王孝阳和王世远等王氏宗亲。这样一步步深入,经几年的努力,2009年底我们联系上了贵州余庆县大乌江的王达丰老先生,又通过他联系上重庆市涪陵的王开寿先生。这样我们很快联系上重庆市涪陵区同乐乡的王道荡和武隆区凤来乡高寿的王维礼,字派“……尚正大学文明光宗维道德……”都很吻合。他们是尚质祖下四房正贤公的后裔,我们贵州瓮安钟鼓楼王氏是尚质祖下六房正廷公的后裔。清朝时期的重庆府涪州长里上三甲就是今天重庆市涪陵区同乐乡和武隆区凤来乡、庙垭乡一带。

2010年3月下旬,我与五弟维新来到了重庆市武隆区凤来乡高寿大屋基,与维礼兄和宗发伯父一家见面。我们见到了送坪北坡宗秦公写的《王氏家史回忆录》,并知悉尚质公的父亲叫王之佐,祖父是王守先,守先公是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始祖。第二天我们从大屋基下到送坪,见到了宗仕八叔、维远、维超、维恒和道权等宗亲。下午宗仕八叔和维远带我们去守先祖落业点马路口查看祖墓。我们拜谒了送坪始祖守先公曾氏妣,二世祖妣李氏,三世祖尚质公和李氏妣,四世祖正廷公和妣杨氏等祖墓。在尚质公夫妇坟墓的左侧,有一大圹,工程宏大的石墓,一看是明科公夫妇的墓室。《三槐氏录》手抄本载明科公是正廷祖的玄孙,大智祖的曾孙,学涔祖孙。墓室左侧有墓志:“公讳明科字炳荣文清公之子矣,原籍川北保宁府巴州崇化乡望金山、高兴寺、银匠坪和石牛山。守先公迁黔省平越府湄潭县小教场南门外,妣氏胡卒葬于斯,复入川东涪邑之马路口而居焉。……。”

这又是非常重要的线索,那么川北保宁府巴州崇化乡又在哪里呢?我们即开始了再一次的追宗溯源。

2010年5月后,我就委托在网上认识的巴中市人大的李天富先生帮忙寻找“巴州崇化乡”。2012年9月李天富先生给我寄来了《巴中县志》,我在80页和81页的明代巴州境域示意图(1371-1644)和清代巴州境域示意图(1644-1911)中发现了“从化乡”,看来,先祖给我们留下的“崇化乡”应是“从化乡”。再查94页和95页“乡村建置”得知,从化乡(治今平昌云台):一甲老官庙场(今平昌云台乡),州东180里。二甲澌岸沱场(今平昌澌岸乡),州东90里。三甲板庙场(今平昌板庙乡),州东220里。又三甲、四甲俱无场市(今平昌板庙、青凤乡地)。我在网上搜索巴中市平昌县云台镇、板庙乡和青凤乡等地的地图,发现板庙乡附近有“望京山”,青凤乡附近有“卧牛山”。这可能就是先祖给我们留下的地名“望金山”和“石牛山”了。我基本认定,我们重庆涪州送坪王氏的先祖四百年前就在现在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板庙乡和青凤乡一带生活。

我又通过电话、网络和书信先后联系到平昌云台的王宋元、渠县的傅昌志,达州的王明态、王尔星,通江的王文泽、王政芳,平昌的王廉堂等同志和宗亲,最后终于联系到平昌板庙的王良义和青凤的王承银宗亲。2013年9月27日,维纪、维远和我在平昌县板庙乡和青凤乡分别与王良义和王承银宗亲见面。根据承银宗亲多年对古碑和古墓的考证,四川通江马三垭王氏烟祖六子志伦公就落业卜居板庙乡银匠坪(今王家坪),志伦公配马氏,生二子松宇和春宇,春宇公也配马氏,生一子:永贵。永贵公配孙氏,生二子:如松和如柏,……。承银宗亲支系是如松的后裔,从银匠坪迁到卧(石)牛山。承银宗亲说:“你们守先公应是如柏公的后裔。”如柏公是志伦公的后裔,志伦公是四川马三垭王氏入川始祖鼎公的曾孙,因此我们重庆涪州送坪王氏是四川马三垭王氏后裔。

第二天,我们就从平昌到了通江,会见了王文泽、王政芳、王绍成和王克容等宗亲,拜谒了马三垭王氏六行山祖墓,瞻仰了七百年前的祖宅地马三垭王氏总祠。八年了,我们终于认祖归宗了。根据《四川通江马三垭王氏宗谱》,马三垭王氏是三槐王氏三房旭公之下的一个分支。正是:根在洛阳,望出开封,堂名三槐,脉自壁江,巴州从化,涪州送坪,瓮安鼓楼,一脉相承。

三、与时俱进传承创新

传统家谱是记录父系家族世系,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文献。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从官方流向民间。宋朝时期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不断兴盛,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欧阳修创制了欧式体例,苏洵也发明了苏式图谱。宋朝私家修谱的体例大体包括下面三个部分:

世系图:标明族中人物世系传承关系,所属时代,何人后裔

家谱正文:按世系图先后次序编定,介绍入谱人物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生卒、享年、谥号、婚姻等

附录:姓氏的源流、迁徙、分布、文化等

明代中后期是家谱体例演变与内容更新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时期,清代和民国的谱牒大体延续明代的体例。明代家谱编撰体例的更新,使其包括了更丰富的内容,主要有以下这些方面:

序跋:新旧序、跋、辨、凡例

源流:图、地理志、姓氏源流、迁徙

纪传:事略、传记、行状、像赞

文献:文献、赋、诗、歌、词、挽诗、赞

遗录:寿叙、祭文、墓志铭、遗嘱

族规:世德、规范、训典、规约

考证:宅第、丘墓、遗文、遗跡、里社考

新时代的家谱,应该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有时代气息,要符合现代文明的特征。我们经过广泛地对多种谱书的学习、比较和研究,认为续修《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在体例和内容上既要传承,更要创新;不可拘泥于传统的家谱体例和内容,不必要求所有的要素都齐全,要根据现代社会家族的实际情况有所取舍。我们续修的《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列出了彩页、谱序、源流与考证、世系图与世表、祖训家规、核心价值观与孝道文化、三槐王氏文化经典、人物春秋、祠堂、坟茔、姓氏与祭祀文化、祭文、诗文词联、问题与研究和附录等十五项内容。同时,我们赋予了新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增添新内容,力求“信、丰、雅。”①为此,我们在以下八个方面作了一些创新尝试:

1、入川始祖鼎公的上源世系,因代远年堙,资料缺乏,在续修《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时,我们采用“文化认祖”的原则,即以史、志及王氏通谱的资料为依据,确认我们宗族的受姓始祖为太原郡王氏始祖太子晋。又因《四川通江马三垭王氏宗谱》记载了三槐王氏言、彻、祜、旭等诸公,重庆涪州送坪王氏留存的手抄本家谱封面有“三槐氏录”等,我们以“文化认祖”为原则,确认重庆涪州送坪王氏为三槐王氏三房旭公之下以鼎公为入川始祖的马三垭王氏的一个分支。这样我们就以三槐王氏的当代最新研究成果为依据,撰写本宗谱入川始祖鼎公的上源世系。

2、新时代的家谱,必须体现“男女平等原则”,并保持家谱作为家族传承史的本色。《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以下述方法处理这一重要原则:

(1)革除过去歧视妇女,只写氏不写名的做法,尽可能写出她本人的名字。

(2)女子本人在所属这一代与男子(兄弟)完全一样记载,如全名、生卒时间与简历等。

(3)女子所生女儿,在本人记述介绍中与所生儿子完全一样作相同的记载。

(4)女子所生子女,只要姓王,就不仅在自己的记述中同等介绍,而且在下一代也作为独立一代(连同配偶)作详细的记载。

3、《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编写格式采用横排式,而不用传统的竖排式。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从普通书籍到方志谱牒都逐步采用横排式。横排式的优点除了适应眼睛视向外,最大优点是文字容量大。

4、《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的谱文的基本格式是一图一表,图表分列。一图即世系图,或称吊线图,本谱采用新苏式十代式,这种世系图单页容量大,传承流畅清楚。一表即世表,也称世传,意谓一代一代记述人丁繁衍记录。我们以表格表示,主要内容是记载家族人员的社会资料,包括谱名及其他名字,字、号、生庚、嫁娶、卒葬、住地、职业、业绩与迁徙等等。

5、“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她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家风传承中永恒的核心价值。因此,《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列出“核心价值观与孝道文化”专栏,把核心价值观与孝道文化融入一起,以突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6、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族谱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蕴含着很多优秀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传承千年文化,展现三槐精魂,《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特别列出“三槐王氏文化经典”专栏,选录了三槐王氏传承留世的历史文化经典和当代学者对三槐王氏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

7、突出人物传记行状。自太原郡王氏以来,忠心报国、经邦济世有卓越贡献者,具有贤孝优良风骨和高尚情操为世人所公认者,多作介绍,垂范后世。根据编写组所掌握的资料,《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特别列出“人物春秋”专栏,对太原郡王氏、三槐王氏、马三垭王氏和涪州送坪王氏的部分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专门列出行传和行状进行介绍,占相当篇幅,有76页之多。

8、直面问题,留查备考。续修《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的过程中,我们曾遇到很多问题,比如三槐王氏上源是太原王氏或是琅琊王氏,马三垭王氏入川始祖鼎公的上源世系如何认定,鼎公何时入川,如何表述鼎公的世传等等。这些问题,马三垭王氏族友宗亲中还存在不同的意见和争论。因此,我们在《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附录前专列“问题与研究”栏目,收录一些专家和学者的考证和论述,以便广大同仁、宗亲和子孙后代思考、分析和研究。

四、结束语

《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是我们的生命史、发展史和文明史,也是我们家族的档案和人文教科书。回顾总结十年寻根续谱的实践,我们有下面一些感想与认识。

十年寻根续谱的实践告诉我们,寻根溯源是修谱续谱的关键,不知家史,何以传承,何以修谱?“寻根的工作就是心连心的工作。我们的心和祖先的心是相连接的,只要我们把心放在上面,我们的努力就会有结果”。②无论是茫然无绪,还是有了蛛丝马迹,我们都要坚持下去,不轻言放弃。

十年寻根续谱的实践,我们认识到作为史料价值的家谱,一定要求真求实。但是任何一个姓氏的源流世系,各支派繁衍都十分复杂,因代远年堙,战争频发,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资料缺乏,欲求血缘关系的绝对纯洁,世系脉胳绝对不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始迁祖以上的世系源流,宜采用“文化认祖”的原则,基本接近历史,符合逻辑,大家认同就可以了。

十年寻根续谱的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要提高族谱的编撰质量,就要与时俱进,把传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把家族里过去和现在最有价值的内容写出来,传下去。世系图(吊线图)是贯穿族谱的线索,但是还远远不够,族谱需要包括家族人员一代一代的社会资料即世传:谱名、字、号,生庚、嫁娶、卒葬、职业、业绩与迁徙等等。一部质量高的族谱还需要包括家族的文化资料:祖训家规、祠堂、坟墓、人物行传行状、诗文词联和文化典籍等等。“文化资料和社会资料是族谱真正的价值,这些才是一个家族不同于另一个家族的原因。”③

总之,“家谱是文化,她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光辉历史;家谱是纽带,她系牵着世界华夏儿女对根的思念;家谱是奉先思孝、承前启后、寻根留本、增知育人、血肉联情的集大成。一部成功的家谱,不但是家族的荣耀,亦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贡献”。 ④


[注释]

①钱致榕:《族谱研究的核心价值》,第三届中华大族谱国际会议文集(2013年中国武汉)P.12。作者认为族谱的核心价值是:信、丰、雅。信就是收入的资料必须正确可信,丰是丰富,有价值的材料,雅是严肃高雅的品味。

②钱唐:《“舍近求远”寻书之旅》(我如何在美国找民国年间编纂的《钱氏宗谱备要》,同上   P.103

③钱致榕:《族谱研究的核心价值》,同上,P.15

④袁义达:《序一》,载魏怀习主编的《家谱编修实用大全》,P.1


[参考文献]

[1]王文思等:三槐氏录(手抄本),清同治八年(1869)五月

[2]王宗秦:(送坪)王氏家史回忆录,2000.3

[3]王超等:巴中县志,成都巴蜀书社出版,1994.6

[4]王维刚:寻根穷源溯祖归宗,中华王氏网,2013.11

[5]王大良:三槐王氏研究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华王氏网,2016.1

[6]王听兰,王福华等:三槐王氏总谱,北京燕山出版社,2015.3

[7]王芝香:四川通江马三垭王氏宗谱,2013.春

[8]王政芳:(通江马三垭)王氏宗谱,2001.10

[9]王维刚: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2016.11

[10]马宇平、昌庆旭:第三届中华大族谱国际会议文集(2013中国武汉),2017.5

[11]魏怀习:第三届中华家谱展评优秀论文集,2017.10

[12]魏怀习:家谱编修实用大全,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8


[作者简介]王维刚,男,1944年生,贵州省瓮安县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授,首批院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论与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教学,主编和参编著作多部,发表论文几十篇。退休后,研究家史家书,十年寻根修谱,主编《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现为河南省姓氏文化家谱研究会研究员,四川马三垭王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中华文化促进会王氏文化研究工作委员会理事。

今日热点

姓氏字辈

推荐产品

家风家训

姓氏动态

姓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