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谱

当前位置:家谱网 >> 专家论谱 >> 浏览文章

徐松:婺源沱川余氏家族史

时间:2018/8/8 11:05:27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新闻编辑部

编者按第四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定于2018年10月6日至7日在郑州举行,欢迎报名!(点击查看会议详情)

提要:余氏迁入婺源,是在北宋末年。尽管余氏迁入婺源的时间相对较晚,也不像何氏、胡氏等大族那样族繁枝茂,可是在宋、元两代,沱川余氏的向学、业儒之风逐渐显现出来,仅登进士第者就有多人,由真才实学得到荐举而取得功名的更是不在少数。沱川余氏能够成为“新安十五姓”之一并列入《新安名族志》,与其子孙在儒学科举上所取得的成就不无关系。从明代中期开始,秉承勤学苦读之风的余氏子孙,不仅在科举之路上显赫一时,而且学者、儒士亦群起辈出。

正文:

余氏源于姒姓,出自夏禹第三子罕。罕被封为余度王,其后代相传为余氏。《姓氏考略》载:“传夏禹之后有余氏”。《沱川余氏宗谱》载:“罕生于涂山,居泗水下邳,以涂有‘余’字,遂以为姓,是为余姓之始。”

春秋时期,余氏后人逐渐显名,其最著者为由余。由余,字怀忠,为晋鄂侯曾孙。曲沃武公伐晋,由余流亡到了戎地。戎王听说秦穆公贤能,就派由余到秦国考察。“秦缪公见戎由余,说而欲留之,由余不肯……缪公以女乐二八人与良宰遗之。戎王喜,迷惑大乱,饮酒,昼夜不休。”(《吕氏春秋·不苟》)“由余归,因谏戎王,戎王弗听,由余遂去之秦。秦穆公迎而拜之上卿,问其兵势与其地形。既以得之,举兵而伐之,兼国十二,开地千里。”(《韩非子·十过》)由余为秦穆公出谋划策,使秦国强大起来,很快成为西方霸主。由余的后代子孙遂以先祖名字为姓氏,一部分称由氏,另一部分称余氏。

沱川余氏宗谱 (1).jpg

“由余之后,世居歙州,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吴兴”。(应劭《风俗通》)这说明余氏最早繁衍于今江苏睢宁一带。东汉初平元年(190年),余仁赡为避黄巾之乱,渡江迁居润州丹阳;西晋永嘉元年(307年),余祥为避石勒之乱,再从丹阳迁居遂安。唐末有余渊海,为避黄巢之乱,自福建同安北迁邵武,于唐僖宗光启年间再迁入韶州曲江县,是为余氏入粤始祖。

余靖为余渊海五世孙,北宋韶州曲江县人,举进士。宋仁宗时,范仲淹被贬,朝中谏官、御史皆不敢言,唯余靖上书反对。余靖因此受到牵连,并由此知名。当时书禁甚严,余靖因通晓契丹语,曾三次奉旨出使辽国,且不辱使命。官至工部尚书,后人称其为忠襄公。广东余氏大都尊余靖为先祖,并建有“八贤堂”,尊其为广东八贤之一。其后人分布在梅州之五华、平远、大埔,惠州之惠阳等地。

余氏迁入婺源,是在北宋末年。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藏本《婺源沱川余氏族谱》载:“在邑北九十里,先世居下邳,徙浙,复迁之桐安。宋有讳道潜者,登重和元年戊戌(1118年)进士。主桐庐县簿,避睦寇(方腊之乱),于宣和二年庚子(1120年)由桐安来,始迁居此。”同样,《沱川余氏宗谱》载:“吾家先宗,世居新安。至元复公(余初阳),广明庚子(880年)间自歙(州)迁东阳;越四传,宏达公(余智)为桐城宰,晚年又自东阳迁居桐城。再传至宋迪功郎希隐公(余道潜)仕桐庐;知方腊乱,微服还新安,隐居星源(即婺源)之北沱川,是为始迁之祖也。”

沱川余氏宗谱 (2).jpg

余道潜,字希隐,宋雍熙进士余智之孙,舒城县令余永锡之子。其人“博极群书,精于天文、地理之术。为政精密严恕,与民兴利除弊,民甚德之。”(《婺源沱川余氏族谱》)余道潜很有文采,且为人正直,为官时造福一方,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时值朱勔采办奇花异石,以进献宋徽宗筹建华阳宫(即万岁山)。朱勔将至桐庐地界,余道潜说:“吾岂剥民以媚权贵乎!吾不去,终必有祸。”(《婺源沱川余氏族谱》)遂挈妻带子隐居婺源沱川。朱勔等人倒行逆施,大肆搜刮珍奇玩物,凡可用者直入其家,一草一木也不放过。其间,众多官吏助纣为虐,不仅勒索钱财,而且买卖人口,造成民怨沸腾,并最终导致以方腊为首的农民起义。

余道潜隐居沱川后,族属开始繁衍,派生出若干分支。“生子曰翫,字宗元,行宗三。宗三生子二:长曰诜成,字君弼,行君六;次曰诩成,字君辅,行君九。君六公之后散迁淮西、黄冈。君九公生子二:长曰小四,次曰小九。小九公讳全,字信仲,官评事,其后不传。小四公讳诚,字端仲,生子四:长曰子胜,字世华,行百三;次曰子聪,字世杰,行百七;又次曰子强,字世雄,行百九;又次曰子法,字世则,行百十二。百三生子六,宏枝居篁村、古林,余传未详。而百七、百九所居,世系难考。百十二公生子三:曰上舍,讳德忱,行千九;曰招抚,讳德谦,行泰一;曰己翁,讳德润,行泰二。招抚不传,己翁授宣州路教谕,子孙散居清华甲路本邑东门。上舍公字忱叔,咸淳年间由篁村始分居鄣村。生子宜高,字维甫,行宜一。生子二:曰苏翁,字伯吴,行补一;曰莱翁,字伯东,行补二。补二生三子:兆生,字德威;兆从,字德高;福生,字德基。德基子以德,其后未详。德威子以谷,行梓二,居理源上弯庄背。德高子以顺,行梓三,居燕山水西。补一公生子三:曰元启,行震一;曰元善,行震四;曰元济,行震七。震七不传。震四公讳庆祖,号梅斋,自鄣村徙居燕山。生子三:曰以亮,字晞阳;曰以清,字贵阳;曰以道,字志阳。晞阳、志阳子孙散而居之。贵阳生子五:曰公远、曰公艺、曰公先、曰公大、曰公礼,此乃燕山一门之五大房也。震一公讳震祖,字符启,以字行。生子二:曰以明,字昭阳;曰以和,字景阳。昭阳行闰三,尚居鄣村故居。生子曰公售,字德瞬。生子四:曰良善、曰良铣、曰良著、曰良达,此又鄣村一门之四大房也。景阳公号钝斋,行闰五,自鄣村迁居理源。生子曰公顺,字德从。生子二:曰定富,字良实;曰定广,字良大,此为理源一门之上下房也。”(《婺源沱川余氏族谱》)淮西、黄冈、理源、鄣村、燕山等地之余氏,皆由余道潜繁衍而来,其追本溯源亦有文字可考。

沱川余氏宗谱 (3).jpg

理源就是现在的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该村建于北宋末年,村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茗州吴氏家典·序》),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沱川余氏宗谱》记载:余道潜与朱熹之父朱松为重和元年同科进士,余道潜于宣和庚子由安徽桐城迁居沱川篁村。其后代余景阳,于开禧二年(1206年)迁居理坑,距今已逾800年。“雄悍之山,多居水口,如勇士把关守寨,有无可侵犯之势。”当时一条小溪绕理坑村而过,小溪在当地被称为“坑”,所以取名为理坑。理坑原名“理源”,顾名思义,即理学渊源之地。

检《婺源沱川余氏族谱》可知:尽管余氏迁入婺源的时间相对较晚,也不像何氏、胡氏等大族那样族繁枝茂,可是在宋、元两代,沱川余氏的向学、业儒之风逐渐显现出来,仅登进士第者就有六人,由真才实学得到荐举而取得功名的更是不在少数。“七世曰宜高,元至元壬辰(1292年)领乡荐为江浙三衢金川教谕,终杭州路学正。”“九世曰元启,至正己丑(1349年)以明经举为本州路明经书院山长,历池州路判。”(《婺源沱川余氏族谱》)正如明代郑佐在《新安名族志》中所说:“名族志之义有二焉: 尚世也,尚贤也。族衍于世,世延于贤。”随着各支系人丁兴旺,沱川余氏子孙除了在当地繁衍之外,还有不少转徙外地者在其他地方落地生根。据《沱川余氏宗谱》记载,沱川余氏子孙或因经商、或为避难,先后有迁淮西、六安、湖广、长洲、松江、六合、太平、浮梁、德兴等州县定居者,族众“近集六邑名乡,远集王畿邻省”,分布十分广泛。

“迄今瓜绵椒衍,支派尤多,而名贤科甲接踵其间,抑亦盛矣。”(《沱川余氏宗谱》)郑佐在《新安名族志》中又说:“故尝于夫名族而责之实也,则见其前开后承,或以明道集成而功存著述,或以效忠尽节而跡炳丹青,或惇孝友以遵俗兴仁,或乐恬退而修德守约,或政治暐烨于当时,或文章传颂于后世。凡此,皆其族之由名而弗替之今日者也。”在翻阅《婺源沱川余氏族谱》时,我留意到这样一个传说:在篁村,有一棵已有几百年历史的罗汉松。据说当地的余氏祖先来到这个地方想要居住下来,别人却说这里风水不好留不住人。余氏祖先不信,便倒插了一棵罗汉松,说:“树死我走,树活我留。”结果罗汉松不仅存活,而且至今长得十分茂盛。

沱川余氏能够成为“新安十五姓”之一并列入《新安名族志》,与其子孙在儒学科举上所取得的成就不无关系。从明代中期开始,秉承勤学苦读之风的余氏子孙,不仅在科举之路上显赫一时,而且学者、儒士亦群起辈出。“夫婺(源)之所以重者,赖有紫阳夫子(指朱熹); 而婺(源)有余氏之所以驰声者,亦赖有恭穆(十七世余懋学,户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卒赠工部尚书)、文庄(十七世余懋衡,吏部尚书)、太仆(十五世余一龙,太仆寺卿)、大理(十七世余启元,大理寺卿)诸大儒,以彪炳乎史册。”(《沱川余氏宗谱》)检《婺源沱川余氏族谱》,有确切记载的余氏子孙,明代就有举人16人,其中进士8人,清代有举人14人,其中进士2人。再检《沱川余氏宗谱》《永乐大典(残卷)》及其相关记载,余懋学、余懋衡之后,余氏人丁兴旺,文达贵显。自南宋,迄明清,余氏子孙共出七品以上官宦36人,进士16人,知名文人92人。余氏著作达300多种,计500多卷,其内容涉及儒学、经学、史学、诗词、书画、医药、建筑、园林、谱牒、小品等多个领域。

由此可见,沱川余氏子孙在宋、元、明、清时期儒学之兴盛、文化之繁荣,亦可见沱川余氏自宋以来家学、家风之严谨、昌明。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徐松,河南商丘人,现工作于郑州新华书店,热爱文学、历史,业余从事文稿校对、诗集整理、家谱编修等工作。

【联系地址】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经开第三大街经北五路河南出版物流配送中心

今日热点

姓氏字辈

推荐产品

家风家训

姓氏动态

姓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