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谱

当前位置:家谱网 >> 专家论谱 >> 浏览文章

殷蔚然:关于当前谱牒研究的宏观思考和深度思考

时间:2019/12/16 11:59:29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新闻编辑部

我从2016年参加谱牒会活动,连续4年了。今天的发言,联系几年的工作会议和活动,谈谈我对当前谱牒研究的一些宏观思考和深度思考。

一、对谱牒研究会定性定位和改革导向的思考

今年鞍山的会议总结改为20分钟的大幕视频,表彰先进分会和工作人员改为表彰各方面的代表人物。沈阳的会议改为以大家发言为主。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应该肯定。

但是,从谱牒研究会的基本定性和基本定位来观察和思考,这些还不是实质性的。鞍山大会,95人参加,53人受奖,实际是表奖会。如果淡去热烈的气氛和形式,冷静沉思,留下什么令人难忘的印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透过一个个奖状,有哪些活生生的事迹,哪些真知灼见,哪些学术精品,这是需要认真思考和着力解决的大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革。 

改革是时代的大课题,也是各个方面各项工作的大课题。对我们谱牒研究会来说,核心问题是改革机关化的思维定势,从基本理念到指导思想,从思维方式到思想作风,从工作内容到工作方法,从会议名称到会议程序,都要适应群众性团体学术性组织的定性和定位,突出谱牒学术思想、学术研究和学术成果。

综观世界和国家学术组织,大至达沃斯论坛和博鳌论坛,小到地区性的学术组织都是开年会,发表主旨演讲,进行学术交流,而不是开工作会议,总结布置工作。我们谱牒研究会也应强化和突出年会的学术性,简化行政性的程序和内容。例如,名称改成2019年年会暨2018年总结表彰会,总结和安排年度工作报告改为印书面材料,分会汇报工作发言改为像中央电视台表彰各方面杰出人物那样,由本人或他人介绍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的精华。应该重视会议名称,改变名称是明显标志,宣告改革之船启航,而且具有导航和引领走向深水的深刻内涵。

二、对与高学历谱牒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思考

2018年谱牒学术交流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沈阳谱牒学会突破了只在会员内部进行交流的范围,联合彭氏和尚氏谱牒文化协会,共同邀请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民俗学博士邵凤丽进行座谈和讲课。她在北师大读硕士研究生3年博士研究生4年,查阅研究家谱数百部,她的发言和讲课,历史跨度长,思想分析深,特别是把家谱凡例作为主课题,进行学术研究,令人耳目一新。

邵教授讲课时强调,凡例在家谱中最重要。问题是,她的家谱学术思想中这个最大含金量和最大闪光点,是否引起听课者的注意和重视,换句话说,你听课时听出来没有。我注意到,她讲课结束后,有两位听课者提出两个问题:一个是,第十三代孙算不算爷爷辈?另一个是,文化大革命中的档案如何处理?这么具体的问题,显然不是需要大学教授回答的,所以,没有得到回答。课后,只有一位同志给我打电话,就是范老,他说,家谱凡例这个问题很重要,咱俩可否合作研究这个问题?我非常高兴地告诉他,咱俩想到一块了,我正在写一篇专文,一周内完稿。我于2018年11月28日写完,29日清早通过电脑邮箱传给他,当天下午就因眩晕病复发住院了。12月18日出院后,对文章做了一些修改和补充,通过电脑邮箱传给了《谱牒文化研究》编辑部。

邵教授这次讲课的题目是《中国人如何修家谱》,由于题目不是我们提出的,范围比较宽,如果集中到家谱凡例的专题上,可能更好。

这次交流,还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安排高水平学术讲座的问题。过去强调“好饭不怕晚”,好内容放在最后,如果安排在前面,影响大家思考和发言。邵教授在座谈会的发言和讲课,使我们认识到,“好饭要提前”,“好饭要早吃” ,听了高水平的发言和讲课,可以使大家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对谱牒研究基础建设工程的思考

近几年,学会开展了一些家谱宣传普及活动,取得了成效,也有一些活动与家谱没有直接关系。我认为,在我们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很紧的情况下,应该抓住主要矛盾,坚持以谱为主,说话要靠谱,不离谱;写文要靠谱,不离谱;搞活动也要靠谱,不离谱。与家谱没有直接关联的活动,可以不稿。 

鞍山谱牒文化研究会获批准成立15年了,沈阳分会成立也10年了,总会年年出版期刊,也出版了许多专著。现在要思考的是,如何取得与其历史相匹配的学术成果,有哪些像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家谱作品,有几部堪称新时代家谱代表性的精品之作,如何编写指导群众编修家谱的科普作品,有几位编修新时代家谱的代表人物和领军人物。应该集中力量下大功夫做好基础性长远性家谱研究成果的建设工程。

回顾去年工作,也有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实践证明,写一本如何编修新型家谱的科普著作,从讨论意义开始,没有抓住牛鼻子,家谱讲座没谈凡例,是最大缺陷和缺憾。盖房必须先搞总体设计,修谱必须先把凡例研究深透。今年应该把家谱凡例的研讨放在突出位置,一次不够,就搞多次。我自告奋勇做首次家谱凡例研讨会主旨发言的志愿者。

辽宁是满族比较集中的地区,编修和研究满族家谱,具有特殊重要性,也具有区域特点,更是满族谱牒人的责任担当,过去有人把已出版的几部满族家谱如佟氏家谱当作靶子,大加批评,很不恰当,也不应该。我认为,应该持欢迎、鼓励、帮助和支持的积极态度。尤其是佟氏族人主动联系,克服困难,长途跋涉,向有关单位和部门赠送满族家谱的做法,值得赞扬和学习。

我充分相信,在总会和分会的精心组织下,完全有能力完成谱牒基础建设的大工程。

今日热点

姓氏字辈

推荐产品

家风家训

姓氏动态

姓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