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宣纸家谱
当前位置:家谱网 >> 家谱印刷基地 >> 古谱纸家谱 >> 浏览文章

陕西榆林陈氏家谱

  • 时间:2017/1/17 17:50:42
  •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 发布:老家河南家谱馆

日前,由我会负责设计排版制作的《陕西榆林陈氏家谱》正式交付客户,下面是该谱的一组照片:

编辑说明

一、《陕西省榆林横山县石窑沟乡杨宽山陈氏家谱》是根据二零一五年七月二十日在石窑沟乡墩圪哒村陈巨林家中召开的“编修横山县石窑沟乡杨宽山村陈氏家谱联谊会”的精神,为振兴我族,统一辈字,网杨宽山陈氏宗族百年创立家谱之梦而编写的陈氏家谱。

二、本次修谱的目的是号召杨宽山陈氏宗族的全族人民团结一致,努力奋斗,开拓进取,用智慧的力量去战胜困难,以精神物质财富来丰富美满幸福生活。为实现陈氏家族的宏伟理想,追族有根,怀念祖先,辈次有序,繁衍后世,生生不息,使帝王之姓的陈氏家族千秋万代,永放光芒。

三、《陈氏家谱》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审视和记录本族的历史和现实,尊重历史,注重现实,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该家谱编纂遵循法律法规、自觉自愿、求真务实、继承发扬、怀念祖宗、族人平等、众人参与的基本原则。编谱的同时,考虑个别特殊情况,不能遗漏,多方研讨,求同存异。

四、编纂中,由于先祖未能修谱或原有家谱失传,又找不到旧牒、碑文、记事等,仅靠横山县志、子洲县志、洪洞县志、洪洞古大槐树志、家族口传记录等为依据,经过收集、整理、考证,去伪存真,以较丰富的资科,如实地记载我族的分支、迁徙、繁衍、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主要以近八代为准,出现“缺次”的,通过调查能补充的尽可能完善,无法考证的宁缺勿乱。

五、在体裁方面,主要采用记、传、图、表相结合,文字、照片、地图相映衬的形式,长次分明、地域清楚、记述明白,尽可能地详述了我们陈氏家族的历史背景、迁徙原因、发展状况、村情概况、人物志表等情况。

六、家谱主要章节有渊源篇、字辈篇、世系篇、人物篇、村情村貌篇、族规祖训篇等。

七、编辑过程中为了说明问题,无法考证的名字第二、第三个字以“口”代替,第三代姓名中间无辈序字,以“O”代替。

八、陈氏家族九族十代总索引世系图中只限男性,女性全部未录。

九、《陈氏家谱》世系表收录范围,原则上确定陈氏族人完整不漏,男女同录,一改以往旧谱中只录公、太,不录姑、女;只载名,不载事;只有本序,没有历史;只讲结果,不讲过程等旧例,但由于“国”字辈以上的部分女性(包括国字辈)无法考证而未能录入。

十、家谱中出现的“开基祖”系指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移民至陕西省子洲县水地湾乡杏咀沟村开创基业的祖先;“始迁祖”系指最初从子洲县水地湾乡杏咀沟村迁徙于横山县石窑沟乡陈梁村的第一位祖先;“始祖”系指从横山县石窑沟乡陈梁村迁至本乡杨宽山村有世系可考的最早的祖先;“先祖”系指陈氏家族已故的祖父。

十一、世系表收录截止时间为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日。


众所周知,由于蒙古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水旱蝗疫不断,民不聊生,人民无法生活下去,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帝国的残暴统治。当元末中原地区荒疫兵乱之时,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山西大部地区也没有发生大的水旱虫灾,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同邻省相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从而邻省难民纷纷流入山西,使山西南部人口稠密。因此,明朝建立以后,为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决定了移民屯田的战略决策(《明太祖实录》),一场大规模的历经数朝历史五十余年的移民高潮从此开始了,最有名的就是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大槐树的十次大规模移民和永乐年间的八次大移民。

在这十八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中,我陈氏宗族的先祖们也加入其中,先后来到陕西,首次定居何处,现无法考证。据知情的老辈透露,开基祖先居子洲县水地湾乡杏咀沟村,历经十数代以后,其后裔即我陈氏始迁祖又迁至横山县石窑沟乡陈梁村,在陈梁村居住两代后,到第二代即我陈氏始祖陈友皋由陈梁村举家迁至杨宽山村,安家落户、传承后代。

鉴于历史上的诸多原因,右的未能携带家谱随行,有的即使带有家谱也被丢失,后来缺乏记载传承,也有的未能将落脚地址告诉原籍,也有的出于政治原因,政权更迭,社会变革,以及各种政治运动,破除旧俗等等,被没收、被销毁,因而造成了宗族源流中断,世系无法连接,形成了无根无源的“断代现象”。由于年代的久远,频繁的边塞战乱,十年九旱的自然灾害,瘠薄的文化,我杨宽山陈氏家族150多年来没有正式编修家谱,只能靠祖祖辈辈的口耳相传。这一现实问题,给今天想寻根问祖,追宗溯源的宗支,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加之目前还没有一个理想的寻根问祖、交流信息的平台,使得这些急于寻根的宗亲查找无路,过问无门。好的一点是墓葬风俗尚在延续,杨宽山陈氏家族还能追溯到八代世系,这里我们特别提及我族宗亲陈巨彦老人,没有他一生的追溯联宗,编修这部家谱只能是空谈,在此特向陈巨彦宗亲表示感谢!

陈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从2015年全国人口调查统计来看陈姓人口数量达5440万人,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位,人口7138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大约4. 53%左右。根据2002年度公安部的人口统计数据和陈姓茌各省所占比例计算得出,陕西省陈姓占本省人口比例2.24%,本省姓氏排名第七。

到目前为止,据估计,陕北地区陈氏宗族,已经续修家谱的约占30-40%左右,已找到上段源流的也不多,大部分还未找到,有的在当地通过“联宗形式”以“通谱方式”记载人谱,开展宗族文化联谊活动。

至今还未修谱的,究其原因,一是无原谱资料,无从修起;二是没有找到祖上源流,还在到处寻根;三是无有志于修谱的人才,没有人站出来带头倡导修谱,有条件的又不愿出力,想干的又缺乏能力;四是缺乏资金,少数人又无力承担,这些因素阻碍了新家谱的修编。

故此,忠告尚未编修家谱的杨宽山陈氏宗支,趁目前政通人和这一大好时期,该动手了,因为已经有几十年,甚至有的一百多年未修家谱了,按照历史上修谱的惯例来看,每隔20 -25年计算一代人修一次,如果再不着手修谱,时间越拖越长,则资料越来越难以收集,那么编修家谱就更加困难了。现在七十岁以上的人,还保留着青少年时期的故事、传说和记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趁他们健在,还能为我们修谱提供一些情景、线索和方向。可以根据目前现有的资料,抓紧查实编写,以后挖掘新的资料后再进行补充。

新印家谱
家风家训
推荐产品
姓氏动态
姓氏字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