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资料

当前位置:张氏家谱网 >> 浏览文章

沁县良楼沟村张氏族谱历代续修序言

时间:2014/11/18 11:20:41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张氏网编委会

一、张氏族谱序(一)

我张氏宗族源远流长,忠孝传家,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兴旺发达。从明朝中期至今,约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在沁县我族人主要分布在良楼沟、交口、合庄、高家沟等地。特别是我良楼沟张氏族人具有敬奉祖先、整修族谱的优良传统,他们尽忠孝之情,满腔热忱,尽心尽力,不辞辛劳,每隔数年就整修家谱,传给子孙后代,确是功德无量,可敬可佩。我衷心祝愿我张氏宗族这种忠孝优良传统能世代相传,发扬光大。十七世孙  振华敬书,时年九十四岁

一o一一年六月十五日于太原

二、重修张氏族谱》序(二)

家谱犹国史也。国有谱则世系传,家有谱则宗派著。家谱者,记一姓相传之名字,爵里、职业,藉以辨源流,详婚媾,慎嗣续,感其亲,穆其族也。凡帝王将相,名门大族无不有谱。且以时修辑,垂示后裔。

无谱之家,流弊甚繁,或孙睐祖讳,或叔侄同名,尊卑紊乱,长幼颠倒,数典忘祖,遗笑于人。

今之家有谱者虽众,然能克臻家谱之意旨者盖寡:有谱而失散者,族人固悔恨无穷;有谱而无修者,儒者则难辞其咎。

我《张氏家谱》初撰于清康熙年间,曾历清朝八代皇帝更迭。复经数十年战乱烽火,不唯底谱犹存,亦且数次修订。悉赖先辈智深虑远,恪尽天责,以修谱为己任,视家谱为家珍.谨修慎藏,以遗子孙。其心可谓孝矣,其行可谓勇矣.予后世之荣光,可谓大矣!

历代相传,我张氏远祖,于明朝洪武年间,为洪桐大槐树下迁徙之民。详考典籍,似并非直接迁来沁州,疑为后嗣为官,辗转间接迁来者,直迁何地,疑为大同。

此次修谱善举,由十八世孙国荣倡导组织。族众乐从,积极参与。规模之大,标准之高,均为历年修谱之最。承前启后,力求翔实,恭而敬之,慎而重之,跋山涉水,遍访沁县族人散居村镇。书征电询,联络全国十余省市。引经据典,朝稽夕考,详勘《沁州志》,惊现先祖多人实绩,数百年诸多传说悬疑,恍然尽悟。

木本水源,年虽久而不忘;亲情难泯,世虽远而不疏。新家谱总称《张氏家谱》,依底谱并原挂谱格局,析为长、次两门,各编为一卷。长门族人居处分散,亦且宗谱多年未修,欲徉修则难能,舍其修又不忍。权宜之计,谨依底谱,按世序名字填写,有居处村镇可考者一并说明,留待有志者详续,次门谱曾经累修,较为充实,宜锦上添花。

历时三年,《张氏家谱》修辑告竣,行将赴梓,与是事者,积德累善,足慰平生。族人幸甚,修谱后继有人,是为序。

十七世孙  怀仁

时年七十九岁

撰于  成都

二o一一年七月

三、分序(一)《良楼沟张氏家谱》序

斗转星移,寒来暑往。吾良楼沟张氏先祖,讳名后,自明洪武年问迁沁合庄定居“两龙沟”辟壤躬耕,历经明、清至今,跨越六百余年时空,繁衍二十二世,形成望族,兴旺繁荣!

称之家谱,实为族谱,亦可说是家族史或家志。我张氏大族固有缅怀先祖,鉴古励今之美德;素有寻根祭祖,承传文明之家风:由张氏族人十八世孙国荣、庆伟、晓晨,二十一世孙克勤等负责编纂的《良楼沟-交口张氏族谱》,历尽数年酷暑寒冬,跋涉千里,翻阅州志、走访贤人、废寝忘食、饱尝艰辛!终于首次成册出版付梓,与张氏族人见面。此族谱的编著完成,表明了张氏望族后代盛世修谱、承传文明之举,展示了新世纪张氏大家族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优良传统,可谓好事,堪称幸事,可喜可贺,特撰写此家谱序言以示祝贺!

先祖开创良楼沟,原名“两龙沟”,谐音系太岳山两条支脉(龙)逶迤交汇于此而得名。本村位于东经112()40,,北纬41:50,,地貌丘壑纵横、土地丰沃,地势南高北低,数条河流汇人北端圪芦河,故地理学者称。“风水”独特水倒流,地沃水秀人才多。民国前后,尊师兴教之风甚浓,耕读文化走向高峰。尊孔兴儒盛行,族人多能言善辩之贤士,行善仗义习以成风,沁人称良楼沟为“良楼国”,这既是戏言,又是赞慕!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处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饱经战火蹂躏,张族热血儿男恒亮、书田、子华、如珍、庆和、三高、文孩、富义、赖孩(进孩)等26人,面财凶残敌人,英勇抵抗,血染故土,长眠青山。据统计,张氏男儿70余人,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参军从戎,近百年来,从南到北、从中央到地方皆有我张氏族人,在祖国的不同地方、不同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建立村党支部以来,我张氏有58人加人中国共产党,有10人担任党支部书记,七十年来,十任党支部书记承前启后,革旧图新,艰苦奋斗,建功立业,载人史册。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村民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兴村重教,人才辈出:现有大学(含专科)文凭270余名、硕士23名、博士7名、出国7名、在外干部260多户(名)。以张德恩、张树峰为核心的支部村委,凝民心、聚民力,关注民生、引水修路、绿化村庄、致富惠民、面貌大变,成为全县颇有名气的先进党支部与绿化先进单位,村民适逢盛世,幸福安康,共享改革开放新成果、新生活:

二十一世纪之初,村委在村东高坡入村口兴建门牌楼一座,曰“世纪门”,门顶镶有“鸿业千秋”四个大字,大门两侧镶有楹联一副,上联为:沃野永志耕读方德,下联为:绿韵长吟良楼雄风。此联深刻反映出新时代张氏后人,承传文明之时代精神的雄心壮志。所谓良楼“雄风”,是指张氏后代团结本村异姓兄弟励精图治、和睦其处,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进、继承发扬先辈耕读文明之厚德,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誓将我村六百年奋斗史凝聚在“勤思好学、顽强拼搏、彰显个性、奋发有为”的精神之中。

张氏家谱追根溯源、分门列支、以户列表、内容详实、男女平等、一目了然,堪称历次修缮之最。在此特向主编及为此付出心血的全体人员深表敬意,为把我村建设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子孙后代造福,为列祖列宗增光,让良楼雄风子子孙孙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愿良楼山河千古秀,祝张氏族人万年荣。

张族十九世孙  树堂  敬书

公元二O一一年七月九日于沁

四、分序(二)合庄张氏家谱序

合庄张姓共有四大家,分别从外地不同地方迁来。与祖辈息居大碾道、顶上的张姓为一家,与本县的良楼沟村、交口村的张姓同为一族。解放前6户31人,男17人,女14人,解放后14户62人,男32人,女30人,繁衍到现在,已31户1 12人,男58人,女54人。其中,在外籍工作和外籍户口的9户28人,男15人,女13人。

由于种种原因,家道疏于管理整合,家族史年久失传,家谱失修,祖宗的繁衍史、创业史、发展史流传模糊、记忆模糊、文字模糊,目前已经繁衍到22世,族人屡思整修家谱,无奈客观所限,力不从心。幸得良楼沟村族人张国荣先生不辞劳苦,不厌其烦,重整复修良楼沟、交口及合庄等张氏家谱,积德行善,族人颜开,三生有幸。合庄族人张志先收集资料,辛苦执笔,也算百地流芳,福泽后人。国荣、志先二位还到合庄的桃树凹祭拜调查了张氏祖坟,孝心所至,精神可佳。家谱虽然年久失修,但家风、家教、家德,辈辈流传,代代继承,经久不息,滋哺后人。

张氏家族,家教严,家风正,任何情况下都能以民族气节为重,社稷利益为重,国家大局为重,代代贤良,英才辈出。在服兵役,支前线、修铁路、修水库等革命战争和社会建设中,张家争先恐后,前赴后继,可歌可泣。抗日战争中,有18世张磨孩、张广文、张存义,义无反顾走上战场,为民族为社稷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被追认为烈士;17世张树华(小名张秃则),担任村第一任农会主席;19世张存富担任村长几十年,为农村建设,为村民富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族人多以农耕为生,敬业修德之事为家之传统要务。都能勤合艰二事传家,耕与读两般教子,家有斗糠之力,也要供孩子上学,父母不力,兄嫂辅之,贫困辍学者甚寡。目前,中专以上学历有15人,占137c,中学学历72人,占60%,村第一代大学生是本家张姓,第一代硕士研究生亦本家张姓,第一代出国留学生,还是本家张姓。

祖辈重孝悌,讲礼仪,媳伺公婆,兄嫂辅弟,侄辈过继,养老送终,传为佳话。持家理念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社会道德教育的家风家教滋泽一代又一代,催人泪下的故事一个又一个。张氏家族在合庄繁衍发畏继承上百年,辈辈忠贤孝悌、遵纪守法、修德敬业,寡有顽劣忤逆之辈。

族人崇尚和谐团结,一家有事,倾族相助尽力:与外姓相处,谦恭礼让,和睦共处。族内每遇分家、过继、继承、孝道、婚丧嫁娶等纠纷,一般要由家长协调解决,虽无成文家规族约,但代代相传的家风和道德风尚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清官难断家务事,家长出面则迎刃而解。

盛世修书,贤达修谱,族谱家谱的整修过程也是祭祖、敬老、修德、行善过的程,还是继承祖德、重振纲纪、弘扬家风的过程,更是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文化的过程。殷切期盼,后辈奋起,借祖宗庇荫,子子孙孙,川流不息,代代英贤,辈辈和谐,愿张氏家风、家德、家教永存。

十八世孙  庆文

二o一一年六月一日  摸于太原

五、《良楼沟谱1945》序

盖闻水之有源,木之有本,人之有祖宗,水无源而支流不昌,木无本而枝叶不茂,人无祖宗而后世不繁。是以先人之创作,非后人无以成后人之承续,非先人无以法。所谓报本追远,承前启后,此乃可永垂不朽也相传吾:

始祖张公讳后,迄今五百余年,曾有廿世孙矣,族之昌隆,子孙繁盛,流溢四方不胜枚举,非先人之原德,曷克臻屯乎。吾族原有族谱三幅,家谱数卷,虽一体一脉一族而分门另户,各有家谱,但填写法殊不一致,如兄弟次序有以左昭右穆而填,有以伯仲叔季而列,承继一节过来过走,未有注明,使后世难测难解,多生误会也。倘再延越,日愈远而远湮基础,失而新建难。人不举而事不成,是以合族商议而重续焉。

择定整理人与家长谨共事诚其,不旬日而谱告竣。庶我先人数百岁之遗迹,得以完整清晰,焕然一新,将先前差错一齐更正,兄弟次序自今以后同以伯仲叔季而列承继,隋形也注明过来过走,使后世一目了然,先长初后次序不乱亦世相传得以所考。但原差四十八丁长次二门十年一周.每年于元宵之日合族展拜宗祠,兼行年礼,故族虽繁而未乱,世虽远而未疏,使我世支流溯源追远有本诚惠,我后世以无疆矣。愿子孙饮水思源,抱谱自悉。勿忘先人之德,创立之不易,克迈先训,珍而藏之宝而贵之,使吾族本支百世不易熏尝。语云孝悌也,所其为人之本与慎终追民德归厚矣:诗又云孝之不匮永赐尔,类族我后世实寄厚望焉,是为序。

家  长:15世  顺伦  进奎  海龙  仲悌

16世  金生  汉弼

整理人:17世  恒昭  恒炜  振华

18世  富珍

书写人:16世  茹珍 17世  振华  18世  富珍

撰序人:17世  恒昭  振华  18世  富珍

民国三十四年岁次乙酉月中旬熏沐谨序

六、《良楼沟谱1959》序

自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公元一九四五年)重续家谱以来,迄今已历一十四年之久,其间因倭寇人侵及中华内乱,家乡遭受骚扰频繁,族人亦多东逃西散,背井离乡。我族家谱亦因之或藏于洞或掩于土,故遭遗失所甚多。现存者仅寥寥数卷,然亦多残缺不全,旗中人等均目不忍睹,更兼为敌枪弹所中9剑所伤者甚多。而时局动乱,民生憔悴,无暇为之添人家谱之内,倘不当急新叙增补,久而久之更无法查考,实为后继者之憾事。

其时适值国家建设事业正处高潮,各地水库的修建,詹东铁路的复筑,更有农忙在急,人力大为不足。在此百忙之中,经族中年长者倡议新续,亦值族中大中学生寒假返里,此乃大好机会。对此,我族人亦各尽其力,废寝忘食,家谱六卷不旬日均已告竣。

此番新续,经六门负责人向族中长者询问,再四费神溯时日而思,均将历年已亡未人家谱者一一添人,使我家谱完整无缺,我族六门各奉一卷,平日谨慎珍藏,节日焚香礼拜。

我族旧有家谱三幅,但因历史源远流长,族中子弟与日俱增,原来谱内不能容纳,致使后人添写困难,亦不醒目。此次新续家谱。六门共议新写族谱,并将始祖张后仍然照添,而二世至十三世祖共书一位以代之,不再照各名一一添写,十四世祖之后仍照原谱添人。

此次新续家谱,新写族谱,共费人民币壹佰五十元,  (祖坟则)有杨树一棵,抵洋叁拾伍元,余则由族中人六门人等自愿措足,是为序—

撰序人:十七世:恒昭、怀仁

十八世:富才

民国四十八年即公元一九五九年岁次己亥元月中旬

薰沐谨序

七、补续张姓家谱序言(交口)

姓氏,是历史社会中人类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历代沿革变迁、兴衰变化和户口迁徙以及文字记录的失传,时至今日,同姓者因上述原因而不能论其宗祖、辈分之关系,局部地医或一村一庄,长期以来,仅存远近亲疏之近几代之说,而无确切关系之证,必然导致延续关系的间断,这不能不引以为憾。

沁县张姓,不敢说不为同宗,但来源不同而无据可考:唯我良楼沟、交口、高家沟、合庄等村张姓,有谱可证,应为同姓同宗无疑。由一世祖(有谱记载的最早一辈先人)起,迄今繁衍生息二十余代达六百年左右的历史,它与洪桐大槐树下迁徙至此的传说引为几代人的美谈。然而由此而流传下的家谱,早期各辈记录极简,上下关系缺载,历代的分门立户、外迁他地而家谱中往往不失更多缺载之处,后因种种原因,家谱几乎失存,幸得张门有识之士,为此珍藏保存。然多年短缺未补续,时至今日以致非有补充、修订不可。

当今补续家谱,虽然不可能要求处处细致完整,但基本条件还是十分具备的。其一,现状:张门所存老谱,见有良楼沟老谱(甲本)、交口北门、南门张瑞珍、张云贵40——50年代的抄本及后来的补续,  (我们可称为乙本、丙本)等三种。其二,近年来,在有识之士的推动下,各村张门同姓近年对修订家谱,都有不同程度认识,成为众所盼望之举。其三,各村上年纪之人尚有,皆是续谱的重要活字典。综合而言,尽决增补、修订续谱事宜显然条件具备。

补续家谱拟可分三步而走。其一,依据现存老谱,以十四世之后为补续重点,各村为单位,分别实施。其二,新谱(补续部分)应以新观念而开宗阴义,增加新的内容,倘仍以老谱规矩而循,则仍为“浆糊一碗,一碗浆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三,各村或各门的分谱、支谱完成后,应统一整理,委专人细斟考证校核,形成统一的张门总谱。此对各村分谱、支谱具有总体的根据和权威性。即便老谱或分、  (支谱)散失,也可从分、支谱(或老谱)中得予查核。

以往续填家谱一般十几年一次,最迟三十年内必修一次.续填家谱应排除迷信等因素,它乃属人文科学之举,是人类家族历史上的延续,是家族历史的真实记录。补续家谱,上承先祖,下启子孙后代,乃万世不朽之功德之举,一切张门之人都有义务为此而各尽其责。

今将交口张门现状补续家谱事宜简况说明如后,有待父老、兄弟等指正共商,并以此作为与其它同门的各村张姓有关修谱商谈及征询意见的参考。

交口村  十八世孙  汉君

一九九四年四月

八、《良楼沟谱1999》序

据前人口传,我张氏始祖张公讳后。于明洪武年间,自洪桐大槐树处迁来沁县城铁裹门,迄今已近六百年之久了。

有关资料对明朝迁民记载称,因元朝残暴统治,加之天灾不断,民不聊生,冀、鲁、豫、皖人烟断绝。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之初,又发生了朱棣(朱元璋第四子)的所谓“靖难之役”,中原各地生灵涂炭:于是有从洪武——永乐五十余年的居民大迁徙。当时,山西境内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因此,皇上下旨迁山西民以实中原各省,在洪桐县广济寺设局驻员,专办迁民事宜.被迁之民在广济寺旁汉植大槐树下集中,分派迁往各地。

山西迁民以晋南、晋东南为重点,而沁州历年都在被迁之列。为何我始祖又自洪桐迁来,这似乎难以理解,因无历史记载,姑且存疑吧:

我族家谱抄本现存四种:

1.合订本:这种抄本是长、次二门的合订本家谱。前一半为长门,后一半为次门,最后几页为族事活动记载。其中有“乾隆五十七年彩画神祖…”,“光绪五年(1819)正月十五赴(下缺)”。从合订本中我们得知,良楼沟张氏家族中第二门(次门),从族事活动各村差丁情况看,族人分布较广,故县镇、县城、张家沟、合庄、次村、高家沟、交口、良楼沟、张夥户(不详)。良褛沟差丁最多,出丁人中多为十一、十二世人。合订本无序,无法得知立谱年代。

2.分门抄本:共两本:与合订本对照,可确定为长、次门分抄本。分门是从第三世起,一、二世祖,各谱中照列:关于长门家谱的归属,费了不少时间。一九九三年九月廿五日,经交口十七世张荣昌、张荣廷确认后奉走:

3.一九四五年本:完全是次门家谱。包括良楼沟东沟庄和田家沟。这次重修家谱时,日军仍盘踞沁县,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族人依然能重修家谱,作序,对家谱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分清了承继关系,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实在难能可贵!

4.一九五九年本:这是在一九四五年本的基础上重修的,与新族谱制作同时进行。发起与组织者是十七世恒昭。

一九八三年正月,进行了一次家谱续补工作。在一九五九年本中,将二十多年来谢世之人名填人家谱中。增加了新的内容:1.注出别名:2.注明生卒年月;3.写明配偶姓名;4.增加生平简历:

与此同时,将”文革”时期由村政收起的“家谱”与“族谱”收回,由族人自行保管。召集六门代表。确定为家长,研究恢复每年元宵节祭祖,集中进行,六门轮值,各值一年,周而复始,倡议捐资。一九八四年春节,倡议族人捐助设“功德资金”。一九五九年之前的家谱,实际上只是谢世后族人的一种花名册,大多数人承继关系都未注明:一九四五年本之后,虽然弥补了这种缺陷,但是,家谱作为一种家族史料而言,从内容上讲,实在太少了。这就是我改革家谱结构的动机:

家谱结构的初步设计,分别寄回良楼沟、太原市、内蒙,征求了意见,均表示赞同:新家谱的表格样式、结构就这样确定了。

新式家谱的内容,仅“子女概况”一栏就足以满足原家谱中承继关系。其他各栏的内容要做点说明。

1.别名:如前所述,不注别名,难以知道是谁。

2.生、卒年月:能反映高寿几何。

以下各条,主要考虑满足后人的要求,从而激励后人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

3.生平简历:简略叙述其生平大事。这项工作之难度很大,家谱中大多数人的内容是根据我的调查、收集资料和我的记忆拟就的。不足之赴,甚至挂一漏万在所难免,待以后重修时补充吧。

4.妻子姓名:本栏写妻子姓名,不在书姓氏。增加“母籍”以示亲缘关系。

5.照片:以往续家谱,最感遗憾的就是缺乏对先辈形象的了解。同时也出现了对先辈遗像难以保存的问题,如果烧掉或埋掉,都使先辈遗容永远消失了!如能保存在家谱内,那将能使后人永远瞻仰。然而,收集照片也是很难的,十几年来,仍然有不全面的问题,不过仍可补贴,望大家努力!

当今之时,有组织地进行重修家谱确有困难。我已年近古稀,远在成都,势单力薄,无可奈何!然而责无旁贷,视为己任,竭尽愚钝,全力以赴。就此告一段落,望族人细审,以后加以补充、指正!

一九九九年五月  于成都

第十七世孙  怀仁  撰书

今日热点

新印家谱

推荐产品

姓氏字辈

姓氏名人

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