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资料

当前位置:马氏家谱网 >> 浏览文章

山西省孝义市马氏族谱(马金民、马夏民主编)

时间:2014/11/19 11:49:21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马氏网编委会

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山西省孝义市马氏族谱》,其题名称为“马氏史料”。

本书概述:

《马家史料》全书共304页,约27万5干字,用了图片21 8幅(含照片、手迹、书画作品等),涉及458人。登程和莅民子女提供了有关家史的珍贵历史资料。金民侧重收集、整理了大门里的人物素材。德林侧重收集、整理了三门里登字辈素材。如柏协助进行了收集材料、编辑、校对、电脑图文制作等工作。本书付印前,登选叔对全书进行了审阅。志铁负责制版、印刷、校正、装订成册。晓勇负责发行。力农支付了—卜述主要费用。这里一并向他们表示感谢。

前言(家族发展概述及编修家谱历程)

1962年秋,拜访族伯殿魁时,在其家偶见祖先编撰的《马氏家谱》。先人墨迹,竞出自曾祖维新公字焕然之手。征得族伯同意,把这本马家文化遗产带回家来珍藏,以便日后续写家谱时作为依据。

自那以后,一有空便仔细研读,追寻祖先足迹,探求先贤灵魂。先人们高大的形象,在我们的脑海中逐渐清晰。明、清以来,多有读书成材、为国为民尽忠、效力者。十世祖廷骅公,明嘉靖辛酉科举人,任凤翔府扶风县知县。殁于官,士民刻石立碑弘扬其德政。十二世祖斯作公字乘龙,明万历庚子举人,丙辰中进士,任山东省青州府诸城县知县。后升任陕西隋王长史、朝议大夫。年老还乡,会同本村任家,由孝河引水灌田,取名“马任渠”,造福乡里数百年。马氏家族有“家谱”流传至今,全赖这位祖先于400年前所编撰。其子生熊为国战死疆场。十九世祖鸿猷公字宣甫,县科第一名附贡生。一代名医,在汾孝享誉乡里。十九世祖鸿勋公字绩斋,多年任村长。他兴办两级小学校,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受到省教育厅的表彰,是本村现代教育的创始人。他还开过粮店、药铺、纺织作坊等,是当地经营工商业的先驱。马家祖先十分推崇“爱”,提倡“合爱”、“祠爱”、“可爱”、“普爱”和“一本之爱”,具有愛国、爱民、爱家,尊师重教,清白做人,勤俭持家,造福乡里的优良传统和遗风。

20世纪30年代初,  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由东北而至华北。1937年7月7日,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芦沟桥事变。日寇的铁蹄践踏了祖国大江南北。中国人民又一次被推向受苦受难的深渊。长达八年之久的伟大全民抗日战争爆发了!日本侵华军终于被中国人民及其军队所击败,被推上了历史的审判台。

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感召下,马家后代儿女在这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中,前赴后继,表现卓著。十九世祖鸿勋公,在日寇占领孝义期间,严词拒绝伪县长李含旭要他进城加入县维持会和当商会会长的请求,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之后,他不仅身体力行,捐款捐物,资助抗日,而且积极支持晚辈参加抗日战争,并为此两次被捕入狱,受尽折磨。

抗战初期,分别参加八路军、山西新军决死队、牺盟会、抗日政府、抗日游击队的马氏族人,有登程(坚之)、登峰(林先、秀山)、登元(善丞)、登选(马明)、莅民(利民)、登高、登科(进轩)、登蕊(俊之、洪涛)、登魁(马丁)、登兰(洪玲,其时年仅1 4岁)和女婿王钟灵、张得仁以及外甥赵连玉、侄子东民(其时年仅13岁)等14人。他们不论是在对敌作战中,还是在地方政权和群众工作中,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同一时期,登瀛在第二战区省政府财政厅工作,登庸曾在晋军72师担任军医处长,也做了有益的工作。登简于30年代参加了冯玉祥军队,任连长,在一次对日作战中牺牲。抗日战争中,有登高、登简、王钟灵、张得仁等4人为国捐躯,献出了年轻的宝贵生命。登元、登选2人在战场上负伤,酋者成为二等甲级伤残。鸿勋、登程、登峰夫妇、登梅、登选、登兰等8人,先后曾被敌人捕俘,受尽折磨。有的被营救释放,有的冒险脱离“虎穴”。本族兄弟穆彬(马殿俊)1936年参加革命,深入敌人“心脏”,长期在“看不见的战线上”与敌人斗争,获取敌许多重要军事情报,配合了我军反“扫荡”战争。1946年36岁时遇害。

解放战争时期,又有兆民、仁民和外甥赵连壁等3人,也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仁民赴抗美援朝前线,参加了上甘岭等重要战斗,身负重伤,为二等残废军人。建国初期,有和民、志平等,也先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有“登”字辈、“民”字辈、“志”字辈的10多人参加了地方的各项事业。70年代莅民之子志敏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并立功受奖。

总之,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马家三代就有20多人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前赴后继,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坚贞不屈,为国奉献。有的坐敌人的监牢受残害,有的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父辈和兄长们无愧为中华民族的好儿女!这是爱国、爱家和爱民的具体体现,也可叫做“马家精神””吧!

马家一向是耕读相传、书香门第之家。无论在什么时期,经济状况如何,都十分重视教育,把培养子女读书看成头等大事。鸿勋公兴办东盘粮学校的事,被传为佳话。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马家大小20多名子女中,有数名是大学毕业、多数有初、高中学历。他们为了抗战,虽然离开了学校,但在实践中仍然刻苦学习,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登元他从抗日战争开始就在人民军队中作政治工作,在多次战斗中立功受奖,获得金质、银质勋章多枚。右手伤残后,学会左手写字。建国后又到高等军事院校担任政治委员,主持教育工作。离休后老有所为,参与书画等文化活动。登选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在新闻战线上奋斗了一生。战时作为战地随军记者,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新中国诞生后,崔长期担任新华社山西分社的领导工作时期,又撰成许多先进人物的新篇章,被评为新华社高级编辑,晚年继续耕耘,编著有100多万字的四部新闻专著,1999年9月,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离休干部先进个人。登蕊由一个初中农村女孩,成长为最高学府—华西医科大学校长、教育管理学研究员。她离休后继续发挥余热,创办四川老年大学,连任校长15年,一直工作到80岁,为发展四川和西南地区的老年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莅民早在抗日时期就写了有关晋绥边区劳武结合特等英雄张初元的歌剧剧本,在边区广泛演出,颇具影响。建国后,又长期担任总后后勤学院宣传部长,在军队宣传理论战线做出重要贡献。

在20世纪,马家出了如此众多能文善武的优秀子孙。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和和平建设时期,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东西南北中,在各条战线,从事各行各业工作。他们大都在各级党政军里担任过一些重要职务,对国家、社会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抗日时期,马家儿女上前线抗日,家中媳妇们下地务农,养老携幼,维持艰苦的生活。这样的家庭历史攸久,兴旺发达,在全国实属罕见。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马家后世子孙中,涌现了像马晓雪(高级编辑)、马夏民(高级教师)、马宁民(上校军官)这样不同行业的优秀人材,出现了像马力农这样的民营企业家、马昕这样的清华大学毕业生。这说明马家人材辈出,承上启下,后继有人。

在先祖续写家谱的精神鼓舞下,在父辈们爱国主义精神感召下,我们萌发了续写家谱的愿望,想把父辈们的感人事迹、高尚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貌记录下来,汇编成册。所以,从60年代初就开始注意收集、保存了马家历代有关史料,并于90年代后期完成了《马氏家谱》第一稿。在此基础上,即将编成一部《马家史料》,使之流传下去,以教育后人。

《马家史料》由“族系表”、“人物介绍”、“亲友事迹扣往事回忆”、“附件”、“照片、墨迹、书画集锦”和“通信录”六部分组成。“族系表”中的旁系,除个别有关的外,大部略去。“人物介绍”分为“事迹”和“简历”两节,是为了突出那些在战争年代和建设时期作出杰出贡献的父辈们。“民”字辈,原则上只写“简历”;“志”字辈,30岁以上列入“简历”,其余只在”族系表”记载其名。这是为后人续写家谱留下空

间。本着男女平等的原则,一改家谱只记男不写女的传统做法,马家子女一视同仁,均列入“族系表”中,并将其事迹分别记载在“事迹”和“简历”内。这是马氏家谱的一个重大突破。“亲友事迹和往事回·之”记述了几个女婿和族兄弟的英雄事迹及后人回忆文章。为便于承上启下,“附件”部分附有先祖们续写家谱的序言、创建东盘粮小学、红军东渡路经东盘粮、平介地区武装斗争和地下工作、第一次孝义解放等20多篇史料,大大丰富和充实了《马家史料》。为给后人留下一些形象资料,书中附有218幅个人照片、全家照片、有意义的历史照片,战争年代活动的照片以及手迹、书法、绘画的影印件;其中,56幅印成“集锦”,作为本书的第五部分。此外,本书还附有“通信录”,便于马家子孙相互之间进行联络。

由于我们资历不深,文化程度一般,难以胜任这一浩瀚的工程。再加上马家父辈和兄长们散居在东北、华北、华南、西南等许多省市,收集材料颇为不易。好在众叔伯及兄弟姐妹都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史料和有价值的建议,尤其经过登元叔、登选叔和登蕊姑的仔细校审,并提出改写意见后,才使得《马家史料》得以编撰印刷出来,留传后世。如有遗漏、不妥之处,只好寄希望于后世子孙续写家谱时补正、充实了。

二十一世孙马金民马夏民

2002年10月1日

今日热点

新印家谱

推荐产品

姓氏字辈

姓氏名人

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