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氏资料

当前位置:庞氏家谱网 >> 浏览文章

关家口村的古建筑

时间:2015/9/14 10:37:54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庞氏网编委会

古庙宇 村原有庙宇两座,一座为三官庙,在旧村南头,70年代前为本村的小学;一座为土地庙,在村下北口,遗憾在“文革’’中人为损毁,神像不存,再无香火,这在庞氏家谱里也有提及。

qq图片20150914105933[1].jpg

学校教育关家口村子虽小,但在解放前就办有学堂,在上世纪40年代就有邻村秦宝珠先生在学堂任教。解放后一直办有初小,即一至四年级,有一名教师为复式班教学,从50年代到60年代学校一直在三官庙院内左侧的一个土窑洞内,学生有20人左右,老师住在隔壁的一孔砖窑内,此应是三官庙的管理房。“文革,,后,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又迁到村上新建的三孔土窑洞学校,后修为接口窑,80年代又迁到村中原大队院内,建有五孔砖窑,分为两间教室,学生己近有40人,此时的学校除了增加教室外,已经有了很大的活动场地。

qq图片20150914105938[1].jpg

进入90年代,匕级有了支持村建学校的项目资金,支部村委积极争取在村口新建了新学校,虽活动场地不是很大但建成了四合院,除西面为按口窑外,东南北三面为平房,教室是两面有窗的新房,取消了窑洞教室,教学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还吸收J,不少外村的学生。2000~,村里不少人外出打工就业,许多学生也随大人到县城或城边学校就读,学生人数骤减,学生少时不足10人,后随着农村学校的整合,终于在2004年底关家口学校撤并,学生到牛王原寄宿小学就读。关家口虽属小村小校,然经此校毕业的学生或考中专或考大学者众多,村人学有所医疗卫生解放初期,村人无人行医,人们患病或到五里地以外的西铺头卫生所就医和十里地的东大会卫生所就医,需要住院的则多数都到东许的宜兴卫生院治疗。60年代后,村人任建文、庞增靖初中毕业回村学医成才,前后承担了村人的吃药打针医疗保健,随后村委又聘任了邻村西沟的何双马承担了本村村民医疗服务,村委每年补其一定的费用,2000年后村里建起了卫生所,聘请村人郭正的爱人张玉梅当任村医,2006年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制度,市里补贴建起了标准化的村级卫生所,聘请许明元夫妇驻村为村民服务,市乡及村里每年给予工资补贴。道路交通关家口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历史上的村下一条路沿曹溪河可直通县城,虽不属大路,但它是进城最近的路,从村里到县城30华里。从垣上走到逯家庄村是大路,也称官道,去西铺头南庄及西沟都属崎岖山路,但若步行,人们还是愿意走近路。文革前所有田问道路都是小路,庄稼靠人担肩挑,文革后随着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田间路逐步都改造为平车路,庄稼收割改为平车拉运,土地耕作主要还是牛耕人刨,

qq图片20150914105938[2].jpg

在1964年有时任县委书记郭云卿、县长马平等县委领导乘美式吉普进了村,全村人都兴高采烈,说我们村能来车了1 80年代后,人们致力于修公路,到现在村里街巷全部成了砖铺硬化路,小汽车都能到了各家门前。水泥路东连至西沟村,接通了下栅乡的大路,西接至东大会梧榆路,北接通了曹溪河旅游大道,不用半个小时车程直达市区迎宾大道,东面则通过F洼水库水泥路上了西铺头,三条大路使关家口四通八达,出行自如,村庄的这些变迁都将写入庞氏家谱

上一篇:关家口村简史

下一篇:庞氏源流

今日热点

新印家谱

推荐产品

姓氏字辈

姓氏名人

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