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新闻

当前位置:家谱网 >> 家谱新闻 >> 浏览文章

第四届中华家谱展评暨家谱编修交流大会在郑州隆重举行

时间:2018/10/7 14:27:33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新闻编辑部

2018年10月6日至7日,由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河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主办,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承办的第四届中华家谱展评暨家谱编修经验交流大会在郑州隆重举行。来自全国26个省市区的500多名家谱专家、家谱主编以及家谱爱好者欢聚一堂、交流品谱。

本次会议参展家谱达到2000多部,共61部家谱被评为“中华好家谱”。其中,特殊贡献金奖1部,特殊贡献奖2部,特等奖13部,一等奖34部,优秀奖11部。

家谱参评展览暨家训书画展览

6日上午,中华家谱展览暨王西有家谱家训姓氏书画展览活动在中华家谱馆隆重举行。

河南省政协常委、河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马文章,河南省委副秘书长陈宏斌,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立新,甘肃兰州魏氏研究会名誉会长魏秀鸿,中国农工党中央《姓氏宗亲文化研究》课题组组长聂振强,大洋洲中文台台长路易斯﹒彭,京视网手机台台长刘国强,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杨兵,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邱姓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邱波,河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王西有和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会长魏怀习等领导和嘉宾参观了展览。

家谱专家精彩评谱

6日下午,中华家谱展评大会以“主编介绍+专家点评”的形式拉开帷幕。通过主编简明扼要的介绍和专家教授的现场评谱,可以更好地发扬宣传家谱编修理论,进而提升各地家谱编修质量。

各地家谱主编上台介绍参展家谱特色.jpg

五位全国知名家谱专家现场点评.jpg

本次会议邀请了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张新斌、南开大学教授徐建华、宁波大学教授钱茂伟、郑州大学教授赵长海和河南省社科院中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立新等五位专家现场评谱。

会上,30多位家谱主编先后上台介绍了自己家谱的特色,他们带来的家谱既有明清时期的老谱,也有最新编印的家谱。各位家谱主编在讲演时情绪高涨、意气风发,与会观众认真聆听、不时鼓掌点赞!

张新斌点评家谱.jpg

在评点《华夏茹氏通谱》时,张新斌研究员认为该谱是一部研究柔然文化的百科全书,是一部茹姓文化宝典,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徐建华教授认为这是典型的小姓大谱,印刷清晰度非常好,世系图编修样式值得其他姓氏学习;钱茂伟教授认为该谱封面设计大气,茹姓本身是个小姓,一般来说修通谱是非常艰难的,但小姓修通谱则具有优势。

钱茂伟点评家谱.jpg

在评点《郭台铭家谱》时,钱茂伟教授说,这个家谱设计的非常漂亮,版面设计很具有艺术感,通过名人这样的亮点来带动周边的暗点,可以促进一个家族乃至一个地区的发展;张新斌研究员说,这本家谱是家史和家谱的联合体,研究姓氏家谱,要研究名人,这本书通过对郭台铭家族的研究来把山西晋城的这一支郭氏的历史梳理清楚,具有重要意义;徐建华认为该谱很讲规矩,将老谱的序言、源流、地契、房契等资料完整的保存下来很有意义。

李立新在点评家谱时提及姓氏图腾问题.jpg

点评期间,针对一些家族在编修家谱中对姓氏图腾如何使用的疑惑,李立新研究员进行了解答。他指出,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姓氏图腾只是艺术创作,从产生到现在不过二十余年,只是人为臆想,没有科学的依据,不能代表学界观点。李立新认为,姓氏图腾不能靠凭空臆想,而且图腾这个概念是西方的,近些年才流传至中国,在中国应该称为族徽。我们倾向于认为族徽用古文字来展示,古文字多是象形字,中国的汉字起源于族徽,用古文字作为图腾或者叫族徽更为接近历史,而这也是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家谱编修实用大全》中公布的四百姓氏图腾的依据。

徐建华点评家谱.jpg

在点评焦作市中站区《许文正公世家谱》时,张新斌研究员指出,这部家谱编纂档次很高,一看就觉得这才是家谱的样子,该谱内容全面,还详细记载了专家名人对许衡文化研究的结论,这些对提升家谱的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该谱的世系明晰,便于阅读;徐建华认为该谱很有特色,能称为世家谱的除了孔子世家谱之外,这是一个例外,这个家谱把捐献名录放在最后,很讲规矩,这是对祖先的尊重,应该成为其他家族学习的典范;赵长海教授认为该谱采用宣纸印刷,很有韵味,且能长期保存,他认为修谱既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采用宣纸印刷

赵长海点评家谱.jpg

针对部分家谱主编关于家谱不受族人关注、很少人阅读的问题,赵长海教授指出,现代家谱要想吸引人,不能只有世系部分,要有家族独特的东西。现在很多家族修谱从地方志中抄录资料,这本身没有错,但不能一味抄录,家谱就是家谱,它要聚焦自己的内容特色,不能地方志、国史都有的东西这里全篇照抄,那就失去了自身的历史价值。赵长海建议,编修家谱一定要善于运用本家族独特的原始资料,譬如老人的口述资料、先辈流传下来的文物资料。要详今略古,最终形成本家族独特的文史资料,这样编修好的家谱一定能引起族人的关注。

智能家谱编修软件重磅发布

在第四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上,河南省家谱文化研究院院长金涛向与会的家谱主编及谱牒爱好者发布了该院历时十年研发的智能家谱编修软件。

金涛院长发布智能家谱编修软件.jpg

金涛院长在发布智能家谱软件.jpg

该软件可把家谱放在互联网上,直接使用或直接编修、排版、查寻家谱,该家谱编修排版智能软件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①一键转换:简体繁体一键转换、横排竖排一键转换、字体字号任意选择②一键选择:欧式、苏式各种体例一键选择,线装、精装各种款式一键选择。③网络录入:随心所欲,傻瓜操作。实现家谱编修录入网络化、智能化,创建中华大族谱数据库,成为家谱编辑排版系统专业软件。④同步生成:纸质家谱、网络家谱、电子版家谱、手机家谱、微信家谱,并可随意查询,时时修补完善,永久保存。

与会人员在认真听取金院长关于智能家谱软件的介绍.jpg

在智能家谱软件发布现场,谱牒爱好者们凝神聆听,不时为金涛院长的演讲鼓掌祝贺。与会人员认为,河南省家谱文化研究院发布的智能家谱软件功能强大、实用性强,对于促进各地各姓氏家谱编修工作将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权威发布家谱标准格式

本次会议,河南省家谱文化研究院权威发布了家谱标准格式,这些格式是家谱专家从近万种格式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具有通用性和实用性。分为三大类,分别是:A1:传统欧式、A2:传统苏式、A3:传统牒记式、A4:传统宝塔式、A5:传统图文对照式;B1:现代欧式(文竖排)、B2:现代苏式(竖排)、B3:现代苏式(横排)、B4:现代苏式(一)、B5:现代苏式(二)、B6:现代牒记式、B7:现代图文对照式、B8:现代苏氏卷轴、B9:宝塔式挂轴;C:索引速查家谱格式。

家谱标准格式.jpg

家谱文化高层论坛

7日上午,家谱文化高层论坛召开。河南省人大常委、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林宪斋,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所所长、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新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立新,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会长魏怀习,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建华,郑州大学教授赵长海,宁波大学教授钱茂伟,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姓氏宗亲文化调研组组长聂振强等领导和嘉宾出席。

林宪斋会长在家谱专家论坛上讲话.jpg

会上,林宪斋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就家谱文化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林宪斋指出,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综观历史,国家可灭,朝代可替,家庭可散,个人可亡,惟有家族历史长存,生生不息。只有一个个家族存在和延续,才有整个民族的存在和延续。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只有一个个家族的小团结,才能构成整个民族的大团结。“有国必有史,有家必有谱”。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是一个家族的历史文化汇总和档案。中原河南,沃野千里,华夏文明,祖根之地。河南是中华姓氏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家谱文化的起源地,在姓氏家谱文化方面,河南在全国领先的当属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尤其是根亲文化资源,最可能成为全国文化高地的当属“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所以建设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是构筑全国重要文化高地的着力点。在当下建设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具有重大意义,河南在这方面拥有雄厚的资源优势和现实基础。举办中华家谱展评大会可以充分发挥河南根亲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河南构建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的进程。

林宪斋表示,中华家谱展评大会在河南举办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经过连续四届会议,中华家谱展评大会已经成为民间家谱文化的旗帜,成为全国家谱文化品牌。林宪斋指出,本届展评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参展的省市进一步增加,家谱明显增多;二是参展家谱水平进一步提升,特别新编印的家谱不仅内容全面而且印刷精美,成为重要的文史资料。这些特点显示出中华家谱展评在不断提升和完善,影响力在逐渐积累和放大,品牌效应已经形成。“年年来摆谱,相聚在中原”已经成为河南民间的一道文化大餐。

魏怀习会长在大会上做工作报告.jpg

会上,魏怀习会长就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的工作进行了汇报。

魏怀习说,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成立以来,主要做的工作有:组建了“中国家谱编印基地”。家谱编排和印刷基地共有员工130多人,其中家谱编排人员30多人,大都是本科以上专业学历,素质高,编排技术过硬。每年为全国各姓氏编修家谱300多部,平均一天一部;在家谱印刷方面,为了确保家谱印刷质量,特别是宣纸家谱的印刷质量,延长家谱保存时间,使家谱真正成为每个家庭的传家宝,我们投资一千多万元,引进了最先进的印刷设备,为印刷高质量的家谱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先进的设备确保了硬壳精装家谱达到了最佳质量,对于古线装家谱,我们仍然采用中国最原始、最传统的手工工艺,纯手工穿线装订、纯手工制作函套。真正达到家谱古朴典雅、传世千年、珍藏永久。这一手工古式线装工艺,我们目前正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成中华家谱博物馆,面积1000多平方米,展出面积500多平方米,目前,已收藏全国各地500多个姓氏20多万册家谱;发表和编篡了多部论文和专著,编辑出版了《家谱编修实用大全》,为各地家谱的编委会提供指导;已初步建立了中华家谱数据库,为全国各姓氏家谱编修提供了免费的学习、查阅资料场所;每年定期举办中华家谱展评会,在家谱界、姓氏界取得很好的反响。

魏怀习最后呼吁“有谱之人来摆谱,每年十月六日大聚会”。

随后,聂振强、钱茂伟、赵长海、张新斌等专家先后做了主题发言。 

聂振强在专家论坛上发言.jpg

聂振强在发言中指出,“家谱、方志、正史”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民族融合的表征,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珍贵的一部分。搜集姓氏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后人追记祖德,把传承宗亲文化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融合一起,做一件上对得起祖宗、下有利于国家、家族家庭、民众之事。 现代人续编的家谱,吸取了历史上编制家谱的精华、弃其糟粕,将每人的世系、生卒年月、学历、专业、经历、婚姻、成就、照片、地址等都记载下来,还配上反映重要人物及事件的短文,将家谱记载的内容加以了发展,成为家族中维系血缘关系及记载家族历史的珍贵人文材料,代代下传。

钱茂伟在专家论坛上讲话.jpg

钱茂伟在发言中指出,家谱的价值缘于其史料的真实性,而史料的真实性则与重视家谱考辨密切相关。家谱中能较理性地分析家谱致误的原因,年代久远与地域悬隔是导致家谱出现错误的客观原因之一,兵燹之乱是导致家谱失真的另一客观原因。故意冒滥妄图混入地方大族之列,编修家谱时取材不全,以及政治经济利益驱使下则会导致编修者人为造假,以致家谱错误不断出现。所以,编修家谱一定要重视考辩,具体的考辨方法有“以史证谱”,即利用正史史料考证家谱中的资料:“证以郡志”,利用地方志所记内容以辨家谱之记载; “实地考证”,通过实地考察以证家谱有关支派迁徙的繁杂内容;“以理证谱”,运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证明家谱内容的真伪也是常用的方法。

钱茂伟指出,近年来,姓氏研究及家谱编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综览各类研究,家族谱的编修形式和内容方面,虽有一些新的方式方法,但仍有待大力提高。如何利用新思路新方法新材料,编修出适应社会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让人爱看爱用的新家谱,仍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从文献学角度考察,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方面,就是太迷信古人、迷信古代文献。另外一个方面,是对古文献的学习把握不够,甚至缺乏最基本的古文献常识,或轻视古文献。总之都是对古文献没有或不能认真的考辩。

张新斌在专家论坛上讲话.jpg

张新斌在做大会总结发言时指出,本届中华家谱展评是河南省从前年开始进行的第四届家谱展评活动,是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的一项特色项目,已经由河南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中国家谱文化有三个特点,一、家谱是我们的血脉根系所在,保留一个人的信息就是依靠家谱的记载;二、家谱是家族文化传承的保障;三、家谱是华人文化的符号,是华人精神的寄托。我们研究姓氏文化不能不研究家谱,也不能离开家谱,中国的家谱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最早的家谱是用甲骨文记载的,最初的家谱都是帝王和贵族才有,直到宋朝以后,家谱文化开始普及到千家万户。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陆出版了《中国家谱总目》等图书,搜集了全国608个姓氏近五万部家谱信息摘要,当然还有大量散落在民间的家谱未被统计在内。我们希望通过中国家谱展评大会更好地传承家谱这项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完善家谱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最后,希望明年的金秋时节,所有有谱人继续来郑州摆谱!

“中华好家谱”颁奖典礼

本次会议参展家谱共计2000多部。经过家谱专家的严格评审,本次大会共评出61部好家谱。其中,1个特殊贡献金奖,2个特殊贡献特等奖,13个特等奖,34个一等奖,11个优秀奖。

特等奖名单

其中,《世界叶氏总谱》获得特别贡献金奖,《华夏茹氏通谱》、《中华裴氏宗谱》获得特别贡献特等奖。《郭台铭:凭寄还乡梦》获得最多名人特等奖,《姬姓志》获得最多世系特等奖,《山东昌乐红河吴氏族谱》、《许文正公世家谱》获得最佳印刷特等奖,《世界胡氏通谱.湖北卷》获得最佳传承特等奖,《南阳十八家王氏族谱》获得最佳传承特等奖,《湖北十堰蒋氏族谱》获得最佳编修特特等奖,《信阳叶氏宗谱》、《江苏安东张氏宗谱》获得最佳内容特等奖,《中华丘氏大宗谱(一卷、十卷)》获得最佳组织特等奖,《乐清蒲岐张氏宗谱》、《河南尚志堂<贾氏宗谱>》获得最佳体例特等奖,《中华封氏族谱》获得最多参展家谱特等奖,《河南如堂黄氏宗谱》获得最古老家谱特等奖。

中华好家谱一等奖颁奖现场.jpg

一等奖名单

其中,《蔺相如家谱》获得最多名人一等奖,《宁夏固原市李氏家谱》、《山东成武刘氏家谱》、《四川阆中赵氏族谱》、《中华堂号》、《中华丘氏大宗谱(新郑分谱)》、《重庆涪州王氏宗谱》、《黑龙江王氏家谱》、《状元府牛氏家谱》、《民权睢县康氏族谱》获得最佳内容一等奖获得最多内容一等奖,《马佳氏族谱》、《重庆合川苟氏家族族谱》获得最古家谱一等奖,《广东省汕尾市蔡氏通谱》、《鄞西石马塘闻氏家乘》、《黄家垣黄氏族谱》、《民权三槐堂王氏家谱》获得最佳编修一等奖,《上杭丘氏三五郎公族谱》、《龙塘杨氏族谱》、《新密钱氏族谱》、《罗山黄氏族谱》获得最佳传承一等奖,《河南兰考王氏宗谱》、《武陟姬姓家谱》、《晋翼十河侯氏族谱》获得最佳体例一等奖,《沈丘县窦氏族谱》、《周口钱氏家乘》、《山西翼城石氏族谱》、《威县刘氏家谱》获得最佳印刷一等奖,《訾氏家谱》、《信阳罗山刘氏宗谱》获得最佳组织一等奖,《中原安氏族谱》、《马圈王挂谱》、《信阳苏楼苏氏族谱》、《京兆堂韦氏总谱》、《中华焦氏年鉴(2016-2017)》获得最具特色一等奖,《湖北十堰支谱蒋氏族谱》获得家风、家训、家规一等奖。

中华好家谱优秀奖颁奖现场.jpg

优秀奖名单

其中,《内蒙古牛氏族谱》、《达州市秦氏族谱》获得最佳编修优秀奖,共城稻田所《王氏族谱》、《滍阳曲氏家谱》获得最佳传承优秀奖,《山东省平邑县程氏族谱》、《封丘张姓家谱及长卷》、《河南省清丰县刘氏家谱》、《豫西晋南单氏家谱》获得最佳特色优秀奖,《河南南阳司姓家谱》、《济源刘氏家谱》获得最佳体例优秀奖。

第四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优秀论文集颁奖典礼

本次会议共收到100余篇论文,经过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23篇优秀论文结集出版。其中,赵长海、王天顺、徐松、曹瑞冬、项锋、张怀恩、李立新、金涛、岳敬玺、魏怀习、童桂林、王树彦、童惠平、王铁刚、王维刚、马武举、王清福、陈郑云等18人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

第四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论文集一等奖颁奖现场.jpg

今日热点

姓氏字辈

推荐产品

家风家训

姓氏动态

姓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