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成亮(独立第五十五师一六五团三营任理发员)
陈成亮,男,1926年4月11日出生,沙河县安河村人,家庭出身贫苦,少年时期就参加儿童团和民兵组织,为抗日站岗放哨。1946年9月,他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沙河县新章村换军装后被编入独立第五十五师一六五团三营任理发员。不久,陈成亮随部队在山西长治参加了对国民党孙殿英部新八军的整编,先后参加了漳河战斗,河南林县战斗。1947年,陈成亮所在的五十五师奉命转战到豫、鄂、陕交汇处的伏牛山一带,牵涉、阻击敌数十万军队对淮海战役的增援,后由于被敌人破坏了我军的战略目标,我五十五师不幸被敌人四个正规军和八个保安团包围,在师长的带领下,机智勇敢地与敌人周旋,终于全师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之后发现敌十一师快速向徐州方向增援,他们又奉命从河南安阳追击敌人,一直追到徐州,当时陈成亮已任五十一团三营重机枪连班班长。1948年春季,敌五个师企图从徐州南逃过长江,陈成亮所在的55师千方百计牵涉、阻击敌人南逃,有一次,他们把敌人包围在宿县以北的双堆集(一个村庄的名字)后,在敌人的正面坚守阵地,不给敌人乘机逃跑的缝隙,在阵地上因营救一名负伤的教导员,不慎暴露目标,敌人发现我埋伏部队舌,集中数辆坦克疯狂向我埋伏部队冲击,当时在执行埋伏任务的二班班长陈成亮带领全班战士,与敌坦克在阵地上边打边周旋,他们不怕牺牲,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战斗,打得敌人晕头转向,为了整个战役的胜利,陈成亮所带领的班在战场上一直坚持了三个多小时,由于敌众我寡,我军将士伤亡较大,陈成亮在消灭一辆敌坦克时,身中数弹后被敌坦克轧死,当时场面非常悲惨,全班除两名战友生存外,其余九名战友全部英勇阵亡,陈成亮牺牲时年仅二十二岁。淮海战役胜利后,陈成亮他大哥陈成树和他的战友两次前去双堆集寻找尸体,但终末找到任何遗物,为缅怀烈士,继承烈士遗志,学习烈士精神,以表对烈士的怀念之心,激励和教育后人,家乡人民特为陈成亮烈士立碑纪念。
陈贵生(六纵十八旅五十三团班长)
陈贵生,男,1927年出生,沙河县小南沟村人,1944年lO月参军,六纵十八旅五十三团战士,1946年12月在解放河南省安阳战斗中,不幸牺牲,时年19岁,该部队追认陈贵生同志为革命烈士。遗体安葬在河南省安阳万金村。陈贵生烈士纪念驴陈时的陈时的,男,1926年出生于沙河县西部深山区水磨头村,兄弟二人,排行老大,弟弟残疾未婚。陈时的于1945年8月响应祖国召唤应征人伍,参军在六纵十八旅五十三团。跟随党的队伍奔赴前线,他不辜负母亲和乡亲的期望,苦练杀敌本领,战斗中作战英勇,不怕牺牲,受到首长好评,被提升为班长,带领全班转战南北,作战多次,勇敢杀敌,1947年4月在河南省汲县光荣牺牲,被安葬在河南省汲县鹅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