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氏续修族谱: [湖南]
题名 | 成氏续修族谱: [湖南] |
---|---|
作者 | [作者不详] |
版本 | 清, 木活字本 |
居地 | 湖南 |
堂号 | 南阳堂 |
摘要 | 存卷为世系。 |
索取号 | 5558 |
2、成氏续修族谱: [湘乡]
题名 | 成氏续修族谱: [湘乡] |
---|---|
作者 | [作者不详] |
版本 | 清, 木活字本 |
居地 | 湖南, 湘乡 |
先祖/名人 | 始迁祖:[元]成华甫; 先祖:[元]成世相; 先祖:[元]成世台; 先祖:[元]成发魁 |
摘要 | 参见清成康修《上湘成氏族谱》条目。存卷为世相次子庚二派下世系图。 |
索取号 | 5559 |
3、上湘成氏族谱: 七卷,首一卷:[湘乡]
题名 | 上湘成氏族谱: 七卷,首一卷:[湘乡] |
---|---|
作者 | (清)成康等主修 |
版本 | 清乾隆17年(1752), 木活字本 |
居地 | 湖南, 湘乡 |
堂号 | 敬爱堂 |
先祖/名人 | 始迁祖:[元]成华甫; 先祖:[元]成世相; 先祖:[元]成世台; 先祖:[元]成发魁 |
摘要 | 始迁祖华甫,隶籍江西太和县,宋末元初(一说元末明初)与子世相、世台及癙发魁徙湘乡城江,创业於何家埠孙家边,後迁於溪口石湾。卷首谱序、家规、家礼、源流考、艺文、祭礼等,卷一、二世系。 |
索取号 | 5560 |
4、成氏族谱: 三编,首一卷:[兴化]
题名 | 成氏族谱: 三编,首一卷:[兴化] |
---|---|
作者 | 成文彬续修 |
版本 | 民国31年(1942), 铅印本 |
居地 | 江苏, 兴化 |
先祖/名人 | 始祖:成均绍; 始迁祖:[元]成应砶 |
摘要 | 一世祖均绍,居苏州。始迁祖为均绍之次子应砶,元时迁居兴化。卷首载序、凡例、像图、祠图、墓图,第一编为序、碑志、诰敕、小传、诗文等,第二编世系,第三编年表。内有明成璡、成伟、成谐墓志。 |
索取号 | 911583-90 |
5、古虞金罍成氏宗譜四卷
题 名: | 古虞金罍成氏宗譜四卷 | 卷 数: | 四卷 | 修撰者: | (民國)成彩桃等 |
---|---|---|---|---|---|
版本年: | 民國五年(1916) | 版 本: | 活字本 | ||
谱籍地: | 浙江上虞 | 堂 号: | 德本堂 | ||
始 祖: | 始迁祖: |
6、宁乡成氏四修族谱
题名 | 宁乡成氏四修族谱 |
---|---|
作者 | [作者不详] |
版本 | 民国, 铅印本 |
居地 | 湖南, 宁乡 |
堂号 | 上谷堂 |
摘要 | 卷四中、下为墓图,卷十四下、十八行传。 |
索取号 | 5557 |
7、吉林成氏家譜十篇
题 名: | 吉林成氏家譜十篇 | 卷 数: | 十篇 | 修撰者: | (清)成榮泰 |
---|---|---|---|---|---|
版本年: | 清宣統二年(1910) | 版 本: | 石印本 | ||
谱籍地: | 中國吉林 | 堂 号: | |||
始 祖: | 始迁祖: |
8、成氏族谱: 三卷:[湖北石首]
题名 | 成氏族谱: 三卷:[湖北石首] |
---|---|
作者 | 成汉源等编撰 |
版本 | 1998年, 1998年铅印本 |
居地 | 湖北, 石首 |
先祖/名人 | 始祖:[南宋]成闵; 始迁祖:[元]成怀; 名人:成钧 |
摘要 | 一世祖闵(字(纟+肅)吟,号和衷),山东青州人,南宋高宗时抗金将领。其长孙怀(字腹仁),南宋嘉定间进士,元朝官楚北刺史,致仕后寄籍公安,又转迁于石首绳林山西南七里定居,今石首成氏皆其后裔。第一卷重印清道光十九年谱与同治九年谱,有序、家传、填图、世系传。卷二、卷三是本届续修本,载序、宗族源流考、传记、各支世系图与世系传。共和国成钧中将即出是族。首谱由第六世文明创行。 |
索取号 | XP644-646 |
9、宁乡成氏三修族谱
题名 | 宁乡成氏三修族谱 |
---|---|
作者 | [作者不详] |
版本 | 清, 木活字本 |
居地 | 湖南, 宁乡 |
堂号 | 上谷堂 |
摘要 | 存卷为行传。 |
索取号 | 5556 |
10、湘乡成氏三修族谱
题名 | 湘乡成氏三修族谱 |
---|---|
作者 | [作者不详] |
版本 | 清, 木活字本 |
居地 | 湖南, 湘乡 |
堂号 | 敬爱堂 |
先祖/名人 | 始迁祖:[元]成华甫; 先祖:[元]成世相; 先祖:[元]成世台; 先祖:[元]成发魁 |
摘要 | 参见清成康修《上湘成氏族谱》条目。存卷为行传。 |
索取号 | 5555 |
成(郕)氏有两支,一支源于姬姓,周初,周文王嫡六子,姬叔武,封地郕国(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伯爵,谓郕叔武。成叔武的后代以成为氏。
竹泉村因高氏迁入而有了厚重的历史。据高氏族谱记载,明朝末年,他们的先祖高熛从沂河边迁到了这里,当时仅有几户人家的村子叫''泉上村''。高熛年老以后又回到了出生地,他的三儿子高*在这里扎下了根,成为这个村高姓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