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襄汾县襄陵镇东柴村东院晋氏家谱
- 时间:2023/11/27 16:21:38
-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 发布:晋氏网编委会
山西省襄汾县襄陵镇东柴村东院晋氏家谱序(共二篇)
第一篇 序
晋氏家谱,盖创於十二世祖珩公之手,时在清光绪四年十二月,公元1878年。上朔自晋存公,是为一世祖。晋存公生于何年,已无可知。至今已十有九世矣。远古先祖,德业不可得而闻,惟有付之阙如。从晋珩公编写家谱迄今114年,子孙绳绳,世代相传,或从事武卫,或飞声文教,或有功於科学工程建设,或执教於国内外著名大学。家门昌盛,济济洋洋,堪为后昆模楷,激励来者。
家谱累世存置於原籍祠堂,历经国事变乱,尤其当七七事变中,日寇占我襄陵县城,时时侵扰乡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之际,家谱幸完好无恙,亦厚幸矣!
晋聪弟,一家居美国30余年,夫妇获博士、硕士学位,均荣任美国马里兰州州立大学、纽约凡萨大学教授,自1978年后三次回国探亲,应邀赴陕西师大、山西大学、山西师大等校讲学,并为地方捐资,泽及青年一代,尤不忘桑梓。热爱祖国之深情厚义,曾得政府表扬,政协报辟专栏报导,光前裕后,乡里称贤。
家谱在其关怀催促之下,今得重新整理,现在拟就《晋氏家谱》、《晋氏家族谱图》、《晋氏姓氏起源》、《晋四箴居家史》四部分,分别撰写,以期更臻完善,用以勖勉后人,为祖国,为社会多作贡献。斯亦后代子孙应尽之,敦厚风俗,宏扬文化,善邦国,利民族之一道欤。
卫俊秀
1992年6月22日
第二篇 前 言
居住在山西省襄汾县襄陵镇南五公里东柴东院村的晋氏家族,第十二世珩於清光绪四年十二月(1878年)手錄并续添的《晋氏家谱》已有114年历史了。前言中谈到他编写家谱“手缘并绪添,馀俟再续世世相传”,可以看出他续添了家谱。在开始记述一世晋存时“此东西晋分析之本也旧簿列为一世”,说明晋珩续添家谱之前,我晋氏家族有家谱,晋存为第一世。
晋珩於1878年续添的《晋氏家谱》,在旧簿的基础上把我家族当时十三世以前情况基本记述清楚,也是今天续添家谱,研究家史的基础。自晋珩1878年续添家谱至今已有十九世润世,相距七世,114年之久,晋珩留交后辈“余俟再续世世相传”。但因国事变乱,尤以日寇侵华等原因,未能续撰晋氏家谱。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晋恂(十四世)曾在太原与十三世晋集仁商续编家谱一事,但因种种事因,未得动手。幸有十三世晋集伟把家谱保存并转十四世晋恂保存。恂将原晋珩所续编《晋氏家谱》完好收藏,又转十五世晋扶青,再转十四世晋庆保存,以得留世於今,成为我晋氏家谱之孤本。原家谱因年久,已有破损,故复印四册影印本,一本清秀保存,一本晋庆保存,一本送晋聪,一本作为续编谱翻阅之用。
1978年十四世晋聪从美国回国,因故未能回乡。1980年第二次回国,於6月1日乘火车由太原回乡祭祖探亲,在列车上遇到同姓,洪洞籍人晋国玺,谈到了晋氏姓氏起源。1985年晋聪第三次回国归故,在临汾同晋国玺,晋全茂三人组成一个小组,研究晋氏姓氏的由来,编写晋氏家谱等。1990晋全茂被临汾地区侨务办公室聘为对外联络员。联络员其中一项任务是以宗族联系海外华人寻根祭祖。几年来晋国玺收集了大量的晋氏姓氏由来的资料;晋全茂收集、调查、考证了我晋氏家族有关资料,续编出《山西省襄汾县襄陵镇东柴东院村晋氏家谱》和《山西省襄汾县襄陵镇东柴东院村晋氏家族谱图》。
在续编中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特表谢意。因水平有限,错误难免,请指出,以便更正。
晋全茂
1992年6月
上一篇:山西省垣曲县上亳城村晋氏家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