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谱

当前位置:家谱网 >> 专家论谱 >> 浏览文章

姬传东:改姓的原因有哪些?

时间:2019/9/9 11:46:04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新闻编辑部

改姓的原因相当复杂,主要有以下十多种:

一、因改朝换代而改姓。

中国历史上屡屡发生改朝换代的巨变,古代改朝换代时,旧朝贵族后裔有的以朝代名为姓氏。如:夏朝灭亡之后,其贵族后裔有的由姒姓改为夏氏;商朝灭亡之后,其贵族后裔有的由子姓改为商氏、殷氏;周朝灭亡之后,王室姬姓很多改为周氏;秦朝灭亡之后,皇室嬴姓有的改为秦氏;明朝灭亡后,皇帝朱姓有保留朱姓者,也有的改为林、宗、李、王、曹、诸等姓氏。

二、因避讳而改姓。

一般是为避皇帝或名人之讳而改姓氏。为避项籍(项羽)名讳,籍氏有改为席氏者。东汉时,为避汉明帝刘庄名讳,庄氏改为严氏。五代十国时后晋皇帝叫石敬瑭,有的敬姓,改为苟姓或文姓。因“苟”与“狗”同音,河南省登封市唐庄乡苟姓,常被人取笑,带来许多烦恼,经过再三向公安关部门申请,终于把“苟”姓恢复为敬姓。唐玄宗李隆基为避“姬”与“基”音讳,专门颁布诏书,强迫天下姬姓改为周姓,就连世代居住长安、官至水部郎中的姬处逊,也不得不改为周姓。至此周氏人口首次超过姬姓。雍正皇帝时,为了拉拢汉人,尊孔敬儒,以避讳孔子名“丘”为由,下诏把“丘”氏一律改为“邱”姓,后来有的恢复为丘氏,造成丘姓、邱姓并存。

三、为避难避仇而改姓。

姬良刺杀秦始皇未遂,为了躲避追杀,改为张良。汉宣帝刘询时,平通侯杨恽因文字狱案件被降为庶民,其儿子为了避祸,逃奔潜隐,以父名“恽”为氏。汉文帝刘恒时,恒姓改为常姓。汉安帝刘祜时,因为其父亲叫刘庆,庆姓被改为贺姓。吕后诛杀韩信后,韩信幼子南逃广西,改为“韩”的字旁为韦姓。东汉时有个聂台,与人结下冤仇,为逃避追杀,改为张姓,他的后人张辽,是三国名将。晋武帝的伯父叫司马师,师姓被改为帅姓。

四、复姓改为单姓。

在古代,复姓很多,复姓向单姓并拢是姓氏演变的一个重要特征,许多复姓改为单姓,如:闾邱改为邱,毋邱改为毋,锺离改为锺(钟),司寇改为寇,司马改为司、马或冯;马服改为马;东方改为方;欧阳改为欧。

五、由音讹而改姓。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版图广大,天南海北发音不同,常把一些字音念转,一些姓因音而改。秦国灭韩国后,韩姓子孙为避追杀,有的流落到江淮一带,按当地人的发音“韩”字被读成了“河”音,后来写成“何”。

六、革命者改姓。

有的革命者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杀、迫害,改名换姓,革命成功后,改换的姓名已为组织和社会认同,便不再恢复原来姓名。如:胡志明原来姓阮,曾用名阮必成、阮爱国;华国锋原姓苏,叫苏铸;彭真原来姓傅,叫傅懋恭;乔石原来姓蒋,叫蒋志彤;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后三次改姓,最后改为于姓;康生原来姓张,叫张宗可;江青原来姓李,叫李云鹤。

七、为报恩而改姓。

儿童福利院收养的无名孤儿,是党和政府收养了他们,这些孤儿不少以“党”为姓。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一个大队的人,一度改为毛主席的毛姓,后来又恢复为原来的姓氏。

八、因生活所迫改姓。

“德艺双馨”的豫剧大师常香玉运来姓张。祖籍山东曹县的豫剧大师马金凤本来姓崔,三次被卖后被迫改为马姓。

九、上门入赘女婿、被人抚养、过继而改姓。

这类情况并不罕见。孙中山妇人、曾任国家名誉主席的宋庆龄,祖籍河南安阳,祖上本姓韩,祖父叫韩鸿翼,父亲叫韩教准,宋庆龄父亲韩教准的舅父姓宋,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开设一家茶丝商店,生意不错,遗憾的是膝下无子,韩教准便过继给舅父,当即偕往美国,韩教准改姓改名,叫宋嘉树,别名宋耀如。

十、误写姓氏。

有些人误写姓氏,造成混乱,比较突出的是把戴帽子的“戴”写成代表的“代”,把“傅”写成“付”,实际上,代与戴、付与傅是不同的姓氏,不是简体字和繁体字的问题。

相关文章

今日热点

姓氏字辈

推荐产品

家风家训

姓氏动态

姓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