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谱

当前位置:家谱网 >> 专家论谱 >> 浏览文章

魏成刚:论姓氏家谱的“三对齐"联谱方法

时间:2020/10/4 23:03:58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新闻编辑部

一、三对齐联谱方法产生的背景

家谱、方志、国史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华的三大支柱。家谱是一个姓氏家族文明和谐、人丁兴旺、事业繁荣的重要标志。一部高质量、可信度高的好家谱就是一个家族世代流传的无价之宝。然而,因为宋代之前,家谱是帝王的特权,除帝王以外的家族不允许修建家谱,庶民家族无权修家谱,也就没有家谱。

宋朝开始为宰相级别的官员创建家谱,明朝初期才放开民间修谱政策。据不完全统计,西汉至明初期间,除了孔孟颜曾、令狐氏等极少数姓氏外,绝大多数姓氏都存在着严重的家谱世系断层及世次缺失现象,即使个别有家谱的姓氏,在元代蒙古人灭汉人文化时也多数被焚毁消失。这就是大多数姓氏创修家谱时间在永乐年之后的原因,其支系始迁祖多追溯到元末明初,仅个别支系始迁祖追溯到宋末。永乐年之后所修家谱,世系基本完整无缺,历史价值极高。而对始迁祖之前的各代祖先,基本缺少依据,不是攀附嫁接,就是东拼西凑,从古书中找几位历史官员名人充当祖先,以此杜撰出一个源自三皇五帝的所谓的通天谱。可以说,这些通天谱毫无历史价值。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太平盛世,人民安居乐业,各姓氏修谱建祠之风日盛,纷纷启动创建、续修家谱工程。

无谱支系为数不少。散小无谱的支系,无不为无谱而自惭形秽。不论高官还是富翁,都盼望拥有一部自己的家谱。创建家谱,一般由第五、六世领衔启动,凭代代口传,往上仅能追溯到高祖,再往上就无据可考了。所以,始迁祖多为领衔主修人的高祖或迁徙第一代祖先。事实上,这些支系始迁祖之前的祖先几乎没有了任何信息。于是,始迁祖从哪里来、始迁祖的祖上是谁,自得姓祖先至始迁祖之间缺失了多少代祖先等,就成了创谱支系共同面临的难题。怎样确立本支系有记录旳祖先在整个家族中的世数、支系与支系之间,大之系与小支系之间怎样认定世系及辈份?迫切需要有一个相对符合历史真实的本姓氏公共参照世次方案及其评估确定方法,以便创谱支系共同参照用于弥补缺失的世次。

确知同属一位始迁祖而迁散失联的支系,为了解决近亲相见不相认而乱称呼的困惑,也纷纷开始寻根合谱、理清血脉世系、正本清源。所谓合谱,就是指同姓不同宗支的家谱世系,通过寻访考证,把迁徙失联的各代各分支后人的世系找回来,按谁生了谁的父子传承关系,逐一准确向上对接,使原本缺支断代的各个分支世系图变为完整无缺,使各支人员完全合并到共同始迁祖系下,建立范围更大、人员更全的崭新族谱,形成血缘传承直系图。此为姓氏家族合谱。多支系合谱也同样存在着得姓始祖至支系始迁祖之间的世次缺失难题。由于家谱历史原因,缺乏前期记录世系,只能去嫁接,导致整个有谱的家族8O%以上都成了本姓氏一位名人之后裔!(有一姓氏,自封黄金家族是成吉思汗几世孙后裔改姓而来,从元未明初才改姓,短短时间能繁殖几个省)。但是,如果不嫁接修的就是无头谱,无法给族人交代,加上自己支系没面子,更没有相关部门来认定正确与否。编造世系的有之。外行看无懈可击,历代祖先迁居的图都绘制得很清楚。以本支的字辈去认祖先的有之。本支的字辈与某一名支系有相同辈字的就去盲目相认。在当前的修谱、续谱、合谱、联谱的潮流中,攀附造假的恶劣风气又泛滥开来,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与清代家谱造假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估确定缺失世次,迫切需要一个科学的世次评估方法及相对真实的公共参照世系。

同姓而不同始迁祖的支系之间,因宗亲相遇不知世次而老兄少弟胡乱称呼造成的尴尬,也积累着强烈的联谱论世次的冲动,纷纷尝试联谱。始迁祖不同的若干支系,由于无法逐世无缝对接,除了共同的开姓鼻祖之外,也就找不到其他共同的一世祖,相互之间家谱也就无法合谱。但是,却可以实现联谱。

所谓联谱,即通过协商确认一位生年较早的祖先为共同的一世基点,根据各支系始迁祖生殁时间、每次修谱或立碑的确切时间、长支系最前沿世次、末支系在世最长辈世次、末支系最近出生人员的世次、各支系同在人员中占比最高的世次等指标,来评估定位各支系始迁祖在联谱世系中所应处的世次,依次推定所有人员的联谱世次,实现入联支系的世次统一。

要想联谱,必须解决好2个基本问题;一是确定一位共认的联谱第一世祖先,这是联谱的基点;二是要对出生于不同年代的各支始迁祖进行联谱世次定位,分一分各支系始迁祖在联谱中应是多少世即可,至于始迁祖之前谁是谁生的,完全不必追究。那么,出生于不同时期的各支系始迁祖世次如何确定?有无规律可循?与创谱、合谱一样,也迫切需要有一个科学的世次评估理论及一个可以通用趋真的公共参照世系。否则,联谱根本不可能成功。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笔者从1997年开始,就汉族人繁衍规律,立足于魏氏,对孔氏、曾氏、毕氏、朱氏、令狐氏等族谱进行了研究,详查了《左传》、《竹书纪年》、《帝王世系》、《世本八部》、《史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等历史资料,验证并发现了西周至明朝这段历史时期内,汉人平均三十年繁衍一代的规律。在2007年河北巨鹿举办的第四届世界魏氏宗亲恳亲大会上发表了《论世界魏氏合谱的十三个重大问题》一文,明确提出了用三十年一世的规律来大致评估各姓氏家谱世系断代期所缺失的祖先世次。2014年以后,笔者组建了一个魏氏联谱调查研究及编辑工作小组,通过对26个省(市)创谱于明朝的约140个魏氏支系家谱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首次发现了明朝初期至今约600年的时间内,平均28年繁衍一世的规律,在国内首次归纳提练出了可以适用于所有姓氏的《姓氏联谱三对齐方法》。这个方法运用到中华魏氏联谱中,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功。分布于26个省、市、自治区的110多个魏氏支系成功地进行了联谱,首次实现了约四百万入联魏氏宗亲的世次大统一。

二、三对齐联谱方法的内涵及特征

据统计调查及20年联谱实践经验,联谱世次应具备世次“三对齐"特征,即上对齐、下对齐、中对齐。以下以魏氏联谱实践为例:

(一)“三对齐”的基本依据

1、选定魏犫公为魏氏共同一世祖先,作为联谱基点。

2、按明朝之前平均30一世的代龄,参照史书及较完整的支系家谱世次(如魏徵分支家谱、令狐氏族谱世次和毕氏族谱世次,确定公元前680~公元1420年之间共有68代祖先,以此作为所有参联支系的公共世次(不是世系,非血脉传承)。

3、依据对100个明朝支系家谱的统计调查结果,600年历史的诸独立大支系之间相比,长支系前沿世次应当大致相同,前沿世次在21-25世之间,平均22世,平均代龄28年/世,范围在25-30年/世之间。某支系内部,同在的最前沿晚辈与最长辈有6-13代之差,平均8世同在。因为每个支系都有繁衍较快的长支系,在同样历史背景下,入联各支系前沿支系的世次应当在上述区间范围内。若超出此范围,则表明联谱世次可能存在错误。

(二)“三对齐”内容

1、上对齐。各支系始迁一世祖,以1420年为68世出生的时间节点,按本支系实际代龄及明初以前30年/世往前推算,计算评估始迁祖的合理世次。

先假定同年出生的祖先为同一世(可调整),然后再看各支系谱中的辈字是否有关系,再看繁衍最快的长支系前沿世次是否在同一个水平上(真值区间内)。若超出正常值范围,则根据偏离情况,反过来再作始迁祖世次的合理微调,直至前沿世次进入正常值范围,使误差降到最低限度。

始迁祖世次=68+(始迁祖生年-1420)÷代龄。

2、下对齐。即诸较大支系的末支支系尚在世的最长辈世次应当对齐。因为,哪一支系都有末支系,同样的历史环境下,各个末支系最长辈世次也应该处于合理的世次区间之内。

用上对齐排定的世次是否合理呢?还要观察该支系繁衍最快的最前沿世次是否在统计学的真值范围之内。若超出真值范围,则反过来对始迁祖世次作微调(±1世),使前沿世次进入真值范围(88~92)。

3、中对齐。

如果用下对齐方法对始迁祖世次微调后,前沿仍不能对齐,或者联谱世次中末支系健在的最长辈世次差别大于正常值范围,则表明联谱世次可能有错,可信度不高。就要去观察当前占比最高的那一世是否能够在统计均值(86±1世)左右。如果不是,使该支系占比最高的世次对齐。

(三)不知始迁祖生年怎样评估联谱世次?

如果不知始迁祖生年,可以根据迁徙时间及实际代龄推算。如果迁徙时间也不知,则查查每次修谱时间、牵头人及主编人的生年和世次,也可从人物传记里查询其世次及生年。通过这些信息,足可以推算出始迁一世祖先的生年。

(四)对于不知道始迁祖准确生殁年的支系怎么办?

可以通过第一次修谱或立碑参与人员的世次和年龄来倒推始迁祖(一世)的大致生年。一般采用30年一世的规律推算,也可按修谱或立碑人至今的时间、世次统计出来的本支繁衍规律来推算始迁祖的合理生年。

(五)对于没有家谱的小支系怎么联?

没有家谱的零散小支系也可入联。前提是应先创修本支系家谱,填写联谱统计信息表,寻找线索,争取与已入联支系合并。

填报信息表,要实事求是,一代一代向上追溯,到哪一代祖先情况不明为止。把所有已知准确信息的男女成员,全部按要求填表汇总,传报给联谱编修部,进行统一处理。对于不足5代人的家谱世系排定,一般采取大支系前沿世次减2后与小散支系前沿世次对齐。

若支系之间协商能够达成世次共识,则联,不能达成共识,则作旁置处理,不定联谱世次。

三、三对齐联谱方法的必要条件——《公共参照世系》

三对齐联谱方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是必须给所有入联支系提供一个最为趋真的《公共参照世系》,以便为各入联支系始迁祖评估确定联谱世次提供统一的参照系。这个参照世系以开姓始祖为联谱第一世,按照三十年一世评估各支始迁祖之上缺失了几世。同时,利用同一地域同一时期家谱世次没有缺失的家谱世次来评估缺失的世次。这个公共参照世系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它不是用于正本清源理清各支系血脉传承关系,而是告诉那些真实世系已经缺失的支系在某个历史时期该支系应当缺失了几代祖先。尽管它不保证绝对准确,但是,它是用统计得来的规律推测出来的相对较为符合真实的结果。

第二,它是为各支系续修谱时参照使用,不仅可以防止各支通天谱的五花八门现象,而且可以作为不同始迁祖的各支系之间联谱评估合理世次的一个基本准则。

第三,对参照世次的态度是全凭自愿。认可者用,彼此之间可以按此统一标准进行联谱定世次,同时作为本支今后续谱的缺失世次使用;不认可者,完全可以不用,也不必加入联谱。绝不可强迫。

四、三对齐联谱方法操作简便易行。

三对齐联谱方法来源于魏氏联谱也运用于魏氏联谱,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功。实践证明,三对齐联谱方法可操作性和可行性都很强。

首先,确立了开姓始祖的一世基点,可有效避免支系之间的先后主次之争,很容易形成共识和凝聚力。

其次,建立一个普遍认可的相对最为趋真的公共参照世系,使入联支系都有一个统一的缺失世次评估标准,使支系始迁祖的联谱世次很容易得到确认,进而依据各支系魏氏家谱,使所有宗亲都能确认自已在联谱中的世次。例如中华魏氏联谱中,笔者用了20年的时间,通过对所有涉及魏氏历史的古书的对比分析,研究建立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公卿帝王世系,作为所有魏氏支系修谱联谱使用的《魏氏公共世系》。同时,参照有关方志及有关官员后裔家谱,结合三十年一世规律,提供了《汉唐宋时期的魏氏公参照世次》。从而得出自公元前680年至公元1420年,各大支系共增加67世人的结论。先假定1410~1430年之间出生的始迁祖为联谱68世作为参照结点,再综合考虑始迁祖之后至今的长支系、末支系及在世人口占比的世次差別因素,综合评估各支始迁祖的合理世次。这样就把联谱世次的评估确定变得简单易行。

例1、《魏氏公共世系(公元前680~185年,共16世)》

得封魏邑肇基祖先:毕万,姬姓毕氏,名万,毕公高裔孙(十四世),晋国大夫,居魏邑。《左传·闵公元年》记载:公元前676年,庶民毕万卜筮入晋谋仕,其年龄就在20-40岁之间,其生年当在公元前716--前696年之间;公元前661年时带领大军作战并因功得封了魏邑,其年龄应当在35--60岁之间,其生年应在公元前720-前695年之间,采用公元前710年,是魏氏家族的奠基人,被奉为魏氏联谱肇基鼻祖。

关于芒季,查不到其姓氏,仅仅在《世本八种·茆泮林辑本》:“魏氏.畢萬生芒季.芒季生武仲州.”左閔元年正義.这里只说芒季是毕万儿子之一、武仲州的父亲,并未说是魏犨的父亲。史书中也没有查到魏犨与武仲周有何关系。《史记》里无芒季这一代。笔者认为,毕万公(公元前710年,另有专论)与魏犨公(公元前680年)年龄相差30岁、得封魏邑的时间仅相隔25年(公元前661与前636),这中间容不下再有芒季一代人,魏犨应当是毕万之子。但不排除芒季是毕万众子之一、魏犨的兄弟,仍属毕氏,不应在魏氏族谱之列。

一世 魏武子:承袭魏邑开姓魏氏祖先,名犨,晋大夫,治魏邑,谥武子。用晋文公生年推知,魏犨应生于公元前680年前后。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回晋国当上国君后,被封为卿大夫治理魏邑,成为魏氏第一代领袖。犨生三子:魏悼子(寿余)、魏锜、魏颗。

(注:魏颗子魏颉改令狐氏,为令狐氏一世祖,前沿已到91世。)

二世 魏悼子(魏寿余)、魏锜、魏颗。魏悼子从政时间在公元前614年前后。由魏邑迁居霍邑。距毕万从政(前676)时间晚62年,应当是毕万之孙、魏犨之长子。不知何故,魏悼子有谥无名,有资格统治霍邑,也是一代晋卿大夫,有学者从时间上分析,不排除其名字就是魏寿余。悼子生二子:魏绛、魏颖。魏锜生魏相,封吕地,其后改称吕相。魏颗生魏颉,封令狐邑,其后改称令狐颉,被令狐氏立为始祖。

三世 魏昭子,名绛,徙居安邑,谥昭子、庄子,春秋时代晋国的武将、政治家,魏犨之孙,魏悼子之子(《世本》误称魏绛是魏犨的幼子),历仕晋悼公、晋平公。公元前573年,晋悼公即位时,魏绛因为智勇双全而被提拔为中军司马。从霍地迁居安邑。距毕万得封魏地(前661年)相隔88年,应当是魏犨之孙。

四世 魏赢,生年不详,未得卿大夫传位,有名无谥,居安邑,生三子:舒、容、嵩。

关于魏赢的有无。《史记》中有“绛生魏赢,赢生魏献子”,其他如《竹书纪年》、《世本八部》、《左传》、《晋国六卿》等关于魏氏公卿大夫世系史料中均无魏赢的记载。因为其名不见经传,故现代多数史学者认为不应有魏赢单独的一代。但笔者从魏绛与魏舒的生年、从政时间相隔近60年来考证推理,支持《史记》的观点,绛公与舒公之间应有魏赢一代。符合30年传一代的规律。

五世 魏献子,名舒,居安邑。谥魏献子,春秋时期晋国正卿,中国春秋后期军事改革家,晋国步战的创始者,战国魏国国君的先祖,晋名将魏绛之孙。生子四:取(也称须)、成、攻、阙(que)。

周景王四年(公元前 541),晋国车兵与白狄族徒兵战于太原(今太原西南)。因战场地形狭险,晋军兵车无法展开,难于抵御狄兵步战。魏舒向中行吴建议"毁车为行",改车战为步战。即将战车甲士全部改编为着甲徒兵,与原有的轻装徒兵混编,使原来以两、伍、专、参、偏为编组的车战阵形,变为以前锋、后卫、右翼、左翼、前拒为编组的步战阵形,增强了部队的机动灵活性,这即是著名的魏舒方阵。晋军用改革后的阵形,乘狄兵尚未列阵,快速迫近攻击,大败狄兵。魏舒"毁车为行",是中国古代车战向步战转变的先声。后魏舒曾任晋平公中军将。周敬王六年(公元前 514), 执政的韩宣子年老,遂让位于魏舒执晋国政,这样,魏舒执政晋国六年,奠定了三家分晋后魏国的基础。距魏绛被提拔为司马的时间(前573年)相隔59年,魏舒应当是魏绛之孙、魏赢之子。

六世 魏简子,名取,又名须,居安邑,谥魏简子,春秋时代晋国的武将、政治家,魏氏第六代领袖。魏舒之子(《史记·卷044·魏世家》称魏襄子魏曼多是魏献子之子)。史称魏简子,生子二:侈(应为曼多)、景。魏取死后,儿子襄子魏曼多继位。

七世 魏襄子,名侈,又名魏曼多、魏哆,居安邑。魏简子之子,是战国时期晋国附属国魏国的君主,魏氏第七代领袖。

八世 魏桓子 (?─前446年),名驹,襄子魏侈之子,又称魏宣子,居安邑,是春秋时期晋国魏氏的第八代领袖。魏侈去世,魏桓子即位。生二子:斯、季成。

公元前454年,魏桓子和赵襄子、韩康子一起打败了智伯瑶,瓜分了他的领地,他们三家的领地更大了,超过了诸侯。 魏桓子去世后,他的儿子魏斯继位。

九世 魏文侯(前472年―前396年),名斯,又名都,驹长子,居安邑(今山西夏县),是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公元前445年继其父桓子位,生二子一女:击、挚、倾。公元前403年,韩、赵、魏,被周王与各国正式承认为诸侯,成为封建国家。

史学家钱穆考证:“文侯元年,实在周定王二十三年。去桓子灭知伯祗七年,明其为父子矣。”

笔者分析:魏桓子分晋时(前454年),魏文侯已经18岁了,桓子此时应在40以上,此后又继续执政晋国8年去世(前446),文侯立,此时,文侯25岁多了,桓子去世时的年龄应在60岁以下。所以,桓子魏驹的生年应是公元前500年前后,比文侯魏斯的生年(前472)早约30年,所以,魏斯就是魏驹之子。即魏驹与魏斯之间容不下莫须有的一代人了,所以,《史记》的“魏斯是魏驹之孙”是错误的。

十世 魏武侯(?-前370年),名击,居安邑,谥魏武侯,魏文侯长子,战国初期魏国国君,前395年-前370年在位(《史记》和《资治通鉴》误载魏武侯前387年即位),前386年为魏武侯元年。据《竹书纪年》,则为前396年即位,前395年为武侯元年)。他是三家分晋后魏国的第二代国君,在位期间将魏国的百年霸业再一次推向高峰。其生年约在前430年前后。生三子:魏罃、魏缓、魏卬。

十一世 魏惠王(前400年-前319年),名罃,徙都大梁,谥惠王,《孟子》称梁惠王,《竹书纪年》称魏惠成王。魏武侯去世后,魏罃与公子缓魏缓争立君位取得成功,为魏国第三代国君。公元前369一公元前319年在位。即位初,以公叔痤为相,一度攻破秦孝公于栎阳,秦退回雍城,魏惠王六年(前364年)四月十三日(公历5月29日),把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村)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东南),因此在《孟子》一书中又称为梁惠王。生魏赫。

十二世 魏襄王(?─前296年):名赫(一说名嗣),谥襄哀王,(《史记》误称襄王生哀王),是魏国第4代国君,前318年-前296年在位,魏惠王之子。生魏遫。

说明 :《史记》记载“襄王卒,子哀王立。”这是太史公的笔误。河南新乡卫辉山彪镇汲城村魏国王陵考古发掘时,其他魏王墓都有,并没有发现哀王陵墓。因太史公这一误,便以讹传讹。其实不少学者已作了更正。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魏襄王薨,子昭王立。”元代吴师道补注《战国策》写道:“《史》,张仪留魏四岁而襄王卒,实惠王;哀王立,实襄王。”《战国策》年表、《辞海》年表和《中国历史年代简表》从襄王到昭王,中间并没有哀王。襄王名字叫赫不叫嗣。《四书集注》中也注得分明:“襄王,赫。”以为襄王名嗣者,大概是把“襄王嗣立”误解为“襄王嗣即位”。其实“嗣”不是名,而是“继承”的意思。应解为“襄王继位”。《史记》中的哀王一代属于太史公的误解,应当不予采信。襄王、哀王实为一王。

十三世 魏昭王,名遫,谥魏昭王,公元前295年继襄王位,东周魏国第5代国君。生二子:魏圉、魏公子无忌。

十四世 魏无忌,公元前277年,父亲魏昭王去世,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为安釐王。翌年魏圉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免去其异母弟魏无忌的军队指挥权,封于信陵(今河南省宁陵县)赋闲休养。魏无忌徙居信陵,因而被称为信陵君。因魏安釐王之孙假王的后人在西汉时就已经失记,故魏无忌就成了魏氏最关键的传承人。

有资料称:魏无忌生有十四子,因居住信陵不在大梁,秦灭魏时,都改姓王躲避到太行山及泰山山区幸免被灭族,秦灭亡后,仅有三支改回魏氏,其他十一支没有改回魏氏,为京兆王氏之祖先。(待考)

十五世 魏康,无忌公儿子之一,生子二:滨、无知。康公的其他兄弟支系失考。

十六世 魏无知。魏公子无忌之孙,汉初〔公元前206年〕被封为高梁侯。魏无知之子是魏城和魏均。魏均的曾孙魏歆,汉成帝時〔公元前34年—公元前7年〕为鉅鹿太守,初居下曲阳〔今属河北省晉州市〕。

十七世 魏城,下传任城分支(17世魏城--32世魏衡--35世魏珉--36世魏处),大名堂始祖,唐朝名相魏徵是其后裔。

十七世魏均,下传巨鹿分支(17世魏均--32世魏俦、魏植--35世魏攀),巨鹿堂始祖。《魏书》作者、中书令、魏郡太守魏收是其后裔。)

例2、家谱失记期公共参照世次(52世)

(一)17世魏城至40世魏徵,为任城支系的骨干代表支系:

十七世  魏城,

十八世 失讳,子不害。

十九世 魏不害,子舍。

二十世 魏舍,子相。

二十一世 魏相,子失讳。

二十二世至三十一世 失记。

三十二世 魏衡 。

三十三、三十四世失记。 

三十五世 魏珉,子处。

三十六世 魏处,子钊。

三十七世 魏钊,子彦。

三十八世 魏彦 ,子长贤。

三十九世   魏长贤,子徵。

四十世 魏徵。

(二)汉唐时期(公元前185~公元610年17~41世)参照家谱世次

1、虞南魏氏支系(17世魏城一41世魏徵公之4子)参照世次

十七世: 城公(约公元前185),无知长子 生子一:冀

十八世: 冀公,生子二:琳、祖安

十九世: 祖安公,仕晋为候 生子一:戴

二十世:戴公,仕汉为州牧 生子二:尚、霸

二十一世: 尚公

二十二世: 扬公

二十三世: 弘公

二十四世: 延公

二十五世: 畅公

二十六世: 荀公

二十七世:拟公

二十八世:奇公

二十九世:  玺公

三十世:咏公

三十一世:万公

三十二世:衡公

三十三世:慰公

三十四世:查公

三十五世:珉公

三十六世:处公

三十七世:钊公

三十八世:彦公,生伯胤、长贤、德振

三十九世:  长贤公,生徵、思温

四十世:徵公:仕唐为相,赠太师,封郑国公,娶张氏继娶陈氏,生子四: 叔玉  叔瑜  叔琬 叔璘。

四十一世

魏叔玉,生膺、载;

魏叔琬,生殷、政;

魏叔璘(约633~686礼部侍郎),生?

魏叔瑜,生宪、华。

(三)闽北魏氏支系参照世次(福建南平魏长青撰)

十六世:无知公,康公之子,公元前206年被封西汉高梁侯。

十七世:城公,无知长子,大名堂始祖,生子一:冀

十八世:冀公,生子二:琳、祖安

十九世:祖安公,仕晋为候 生子一:戴

二十世:戴公,仕汉为州牧 生子二:尚、霸

二十一世: 霸公,戴公次子 钜鹿太守 生子一:常

二十二世: 常公,生子二:锡、锐

二十三世: 锡公,仕汉 生子一:琬

二十四世: 琬公,为省侍郎 生子二:晦、寿

二十五世: 寿公,琬公次子 生子二:太傅、既

二十六世: 太傅公,寿公长子 生子三:沛、盛、暴

二十七世:盛公,太傅次子 生子三:明、颜黎、异

二十八世:颜公,盛公次子入梁 生子二:贵、垚(yao)

二十九世:  垚公,颜公次子 生子二:诚再、建国

三十世:建国公,垚公次子入齐曲阳 生子二:舒、爽

三十一世:舒公,建国长子为晋仆射加上国公 生子一:京

三十二世:京公,为将军娶氏生子三:振、瑛、赋

三十三世:振公,京公长子娶氏生子一:毅

三十四世:毅公,娶氏生子四:珏、叔中、笺、余

三十五世:笺公,毅公三子为泉州府尹 生子二:通、光

三十六世:光公, 笺公次子 生子二:修、欧

三十七世:欧公,光公次子 生子一:宪

三十八世:宪公:欧公之子 生子二:洛、应宝

三十九世:  应宝公:宪公次子 生子一:徵

四十世:徵公:仕唐为相赠太师封郑国公,娶张氏继娶陈氏

生四子:叔珏(jue)  叔玉  叔珍  叔圻

注:虽然闽北支谱关于魏徵前世祖先的记载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的:“漢兗州刺史衡曾孫岷...魏珉生魏处,魏处生魏钊,魏钊生魏彦,魏彦生魏长贤,魏长贤生魏徵”有着根本的不同,但是,世次却完全相同,都是魏犫第40世。

(四)唐宋时期(42世魏殷至51世魏琰)四明骛源支系参照世次(浙江嵊州魏旭撰):

42殷→43明→44馵→45謩(谟,793)→46潜→47熙→48昌→49遂→50羽→51琰(四明分支)、瓘(南昌分支)

(五)宋元明(960~1420年)时期江西南昌51世魏瓘至68世潘献参照世次(南昌魏玉成撰):

51瓘→52贡→53郤→54矞→55夔→56守宣→57世珍→58文质(1127~1207)→59任鑑→60登→61元捷→62实中→63天福→64秉仁→65孟宣→66子才→67经→68潘献(1420年前后)

注:据毕氏族谱记载,自毕公姬高(毕万十四世祖)至今前沿已到106世,如果从魏犫算起,正好是增加了92世。与魏氏联谱前沿 92世完全吻合。

例3、部分入联支系联谱世系评估分析报告

 1、浙江嵊州魏旭所在支系,按家谱记载,一世徵公,1420年是徵公第34世文僖公生年,前沿已至56世。自徵公(580)至34世文僖公(1420),840年传33世,平均代龄为25.5年/世,属百支系统计调查结果的边缘值。目前47-56世十世同在,占比最高为50-51世。

自文僖公(1420)至2018年,598年实增22世,代龄27年/世,属标准代龄。文喜公之前的33世的代龄与之后的22世代龄相差1.5年/世。

鉴于元朝灭华夏文化导致几乎所有汉族人家谱世系缺失的情况,编辑部认为,文喜公至徵公之间的33世或许有误。这段时期中国人的繁衍规律是平均30年/世。按30年/世估算,此段时期应当增加28世,不应是33世,不能排除有5 世的误差。文喜公至今的22世更加真实准确。编辑部经认真研究分析提出的建议方案是:

该支系以文喜公为一世。

文喜公联谱世次为68世(徵公第29世);

前沿(23)联谱世次为魏犫第90世(68+22);

健在最长辈联谱世次为81世。

若按原谱一世徵公、文僖公34世计算,则联谱世次为:

文僖公为魏犫73世,前沿(56)为魏犫95世。

此结果严重偏离正常值(前沿为88-92世)的范围,应存疑。两种联谱结果由该支系自定。

2、江西南昌玉成所在支系,以暮公(793生)为一世,前沿已至45世,代龄27.8年/世,健在最长辈36世,十世同在。占比最高为40世。24世潘献公1420年生,此后600年增21世。

一世暮公联谱世次为40+5=45世;

前沿(45)联谱世次:45+44=89世。

健在最长辈(36)联谱世次为45+35=80世。

占比最高的联谱世次为45+39=84世。

3、山东滕阳支系,一世魏七公(生于1100~1110年间)原住滕县(古任城)礼教乡魏村社,为避金军南侵袭扰,于金天会七年(1129)从礼教乡魏村社迁居前掌大村。魏村社始迁祖生于公元660年前后,系魏徴之孙,公元695年为避武氏之乱,从西安迁居太原,又从太原迁居滕县之南薛河岸边的礼教乡,始建魏家村,繁衍生息五百余年,金军南犯时多数魏氏南迁。至2018年,七公后人前沿至31世,平均代龄29年/世,21~31十一世人同在。世占比最高26、27世。1420年时已有10世,600年增22世。

始迁祖七公联谱世次为68-9=59世;

前沿(31)为59+30=89世;

健在最长辈为80世;

占比最高为84、87世。

4、甘肃金城支系,贵公生于1358年前年后,至今前沿已至27世,代龄26年/世。目前17世~27世,十一世同在,占比最高为20世。1420已有4世,至今600年增23世。

一世贵公联谱世次为68-3=65世;

前沿(27)为65+26=91世;

健在 最长辈(17)为80世;

占比最高为84世。

主要参考文献

《左传》  左丘明著

《竹书纪年》 魏国史官著

《竹书纪年考》程平山著

《逸周书》  佚名著

《帝王世系》皇甫谧著

《世本八部》古史官著

《史记》  司马迁著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宋欧阳修著 

《通志氏族略》 宋郑樵撰

《元和姓纂》 唐林宝撰

《魏书》 晋魏收著

《古今姓氏书辩证》 宋邓名世

《千秋金鉴.魏徵》 刘清月、王哲远

《魏徵年谱》杜来梭

《孔氏宗谱》

《曾氏族谱》

《毕氏族谱》

《朱氏宗谱》

《令狐氏族谱》

入联《魏氏家谱》

作者简介

魏成刚,山东枣庄市人,1958年6月15日生,汉族,退休前职务是山东省枣庄市人大城环委主任、地方铁路局长,正教授级政工师,业余时间致力于家谱断代期姓氏繁衍规律的研究。

形成了《107》个明朝支系世次统计调查报告》,撰写了家谱缺失期《中华魏氏公共参照世次》、《姓氏联谱合谱实用方法》。策划组织了三次全国魏氏修谱联谱大会,成立了山东魏氏文化研究会、中华魏氏修谱联谱编修工作委员会,历任秘书长、总编兼副主任。编辑出版了鲁南苏北地区《魏氏宗谱》、撰拟了《中华魏氏联谱总谱第一部》,使全国三分之二魏氏统一了世次。

今日热点

姓氏字辈

推荐产品

家风家训

姓氏动态

姓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