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家风家训

当前位置:中国家风家训网 >> 优秀家风家训 >> 浏览文章

河南仓氏家风家训家规

时间:2024/1/3 13:07:32
供稿人:本站综合
发布:老家河南家谱馆

家风、家训、家规

家风:“种德行善、诗书传家、身体力行、立业报国”

“种德行善”仓氏以积德行善,泽被乡梓为家风,并以此教育子弟,代表人物有仓沃、仓士琅、仓圣脉、仓景愉等。据中牟县志记载,“仓沃生性孝友笃伦,于亲戚乡党周恤备至。劝学则代出修金,恤劳则捐给衣食,途死者资之归,鬻子女者使之聚。”遇荒年,则“焚积券,出仓谷,施柴薪者不计其数,一时有“佛老”之称。”雅大中丞为之建坊,编入《中州彰善录》;其子仓土琅“岁荒磬积谷以助赈,河决具舟载粟,遍历诸村救之,所全活甚众。”仓圣脉致仕在乡,“遇人急难,必为周之。乙巳岁浸,发粟助赈。”光绪三年(1877年)河南山西直隶连年荒旱,豫中情形尤重,至有人相食者,仓景愉念世居之地,族邻数十家,皆为极贫之户,值此饿岁,无以为生,景愉寄回百十金,均匀散给,以梓乡里。

“诗书传家”仓姓始祖仓颉即是以开创象形文字而闻名,仓姓子孙亦是很重视文字、读书、写作,有文字记载的自明朝万历,未断郡邑庠,河南仓氏涌现出进士仓圣脉、仓景愉;举人仓圣脉、仓景愉、仓思观、仓兆瑞、仓尔颍;太学贡监仓一鲤、仓沃、仓士琅、仓圣裔、仓圣潢、仓思泰、仓思谦、仓思恒、仓斯升、仓兆祥、仓兆彬、仓景涵、仓景淇、仓尔壮、仓尔爽、仓尔英、仓永康等。其外还有书

法家仓景愉、仓兆彬、仓兆麟,金石收藏家仓永龄等杰出人物。

“身体力行”。《淮南子汜论训》:“圣人以身体之”,如果可以努力付出实践,就是像圣人一般的行为,是很不容易的,也是值得赞赏的。很多人都知道改怎么做,也制定了目标,但是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从古到今,有想法,能实践才是获得成就的正确做法。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同样推崇做的重要性,他认为想和做是完美统一,不可分割,只想不做,不是真的知道。

“立业报国”。河南籍仓氏皆出自仓寨村,这里孕育出的文人学士、达官贵人、诗书名家、教育巨匠、德善乡贤、忠贞烈土、歌唱名家等以十数计,达官显宦有两淮盐运使仓圣裔,处州知州仓圣璜,历任江苏苏州等六地知州知府的仓斯升,翰林出身官至云南布政使的仓景愉(恬)、翰林编修《四库全书》总校官的仓圣脉;而鲜为人知的更有知府衔山东知县仓景长,山东知府仓尔英,齐河知县仓尔颎,安徽宿迁知县仓永谷,江西宁都知州仓尔桢,太常寺博士仓思震、仓尔森,知府衔知县仓尔爽等等。仓尔爽、仓永谷、仓尔英,官虽不显,而造福百姓,或修河闸以防水患,被百姓命名“仓公闸”;或以身殉职被百姓敬仰,修祀以祭,命名“仓公祠”,皆能载诸县志,传颂民间。文人学士诗画名家,则有仓圣脉、仓景恬(愉)、仓兆麟、仓兆彬等人。或留诗文书画,或传法帖家书,皆能泽被后世。又有金石收藏鉴赏家仓永龄,渐为人知。德善乡贤则有仓沃、仓士琅等人积德行善,赈灾济民。或为中丞建坊于乡,编人《中州彰善录》;或为巡抚赠匾,高悬其门,表为“好行其德”。

仓氏家族子弟中文人居多,武将也有记录,据《中牟县志忠节篇》记载,仓一鲤,官光禄寺典薄,慷慨尚气节。值闯贼围汴,分寇中牟,乃练集乡人数挫贼锋。遣人问道入城,告以贼仅余三日粮,食尽且退,可坚守勿懈。贼侦知而不甘心,一鲤遇难,身首异处。仓景涵,南河侯补通判,从漕运总督袁公剿皖捻,屡立战功。咸丰六年七月在亳州遇伏阵亡追赠道街,照道员例优恤予世职。

仓氏子弟文人武将,或为国尽忠,或造福一方,数人卒于任所,为国尽忠亦是仓氏家传之语。

仓氏家训

1、勤俭持家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

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孝友耕读

读书好文,世家之招牌也,礼义之旗帜也。

凡天下官宙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乃是长久之计。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执事以敬

凡事离一敬字不得,执事以敬处之。凡友以敬交之,凡书以敬读之,凡诗赋及文字不妄下笔,冀合古辙,总须以敬将之。

尝见乡人有以敬存心者,其后必兴无疑。士大夫有肆无忌惮者,其后必败无疑。是愚柔者,强明而不用力者也。强明者,愚柔而肯用力者也。

4、自律自省

吾家明清两朝,未断郡邑庠,衣食亦粗足,不可谓不长久矣。所以能致长久者,自律自省之功不可没。

多有日记自省之习惯,白天发生事情,晚上记下,反省反思总结自勉。每日不做两件有益事,不说两句有益话,不看几页有益书,不见几个有益人,则殊觉此日可惜。

无论人在仕途、诗赋文词还是家居日常,平时的志向都会随时间潜移默夺,驰然而日损,因此要自律自省,防微杜渐,时时提醒自己不可荒废!

5、坚忍不拔

战战兢兢,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逆境亦畅天怀。

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愤图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6、凡事留余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不尽之禄以还国家,不尽之财以还百姓,不尽之福以还子孙。造物忌盈,事太尽,未有不贻后悔者。

如心装太满,太多,急功近利太盛,私心杂念太多,必会感到心累,然生活亦索然寡味,内心驳杂不堪,受困于名缰利场。唯有不失方向,不忘本心,方得始终。

7、知行合一

有体有用之学,方为实学。知行合一,贵在心静自省,付诸行动,此曰事上见分晓。不可夸夸奇谈,纸上谈兵。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

8、诫勉子弟

今世之为子孙计者,甚有夺人之产谋人之业者。昔人有为子孙作马牛之语,此则直为子孙作蛇蝎矣。真能为子孙计长久者,须时刻留意,不贪为宝。凡事当留有余,不尽以与子孙也。

不以宠荣为幸,但勉诸子,慎谨报国,勿坠家声;扶掖后进,尤多成立;以上荣祖宗,下培子孙,事事无愧于已无恶于人为妙!

9、嗜好交友

慎嗜好,谨交友。嗜好正则交友端,嗜好恶则交友或失;嗜好亦因交友而改,因此交友所系,尤可畏也。

交友之中,更当以直谅为期,君子不强人以不能。譬如托人一事,其不许不论也,即许而不成,亦必有道焉,不可处形于语言颜色。

10、立业报国

人之能力有大小,分工亦有不同。能洁身自好,在某一领域独当一面,或能凭一己之力持家有道,已算立业。家和国家定,个人立业亦是报效国家。

如能力更盛者,成名成家,贡献突出,为国效力,亦是吾家之幸,祖宗之荣光,后世之楷模!

仓氏家规

孝父母。

百行之原,莫先於孝。孝者,人生之本也。能孝,而一身无愧;能孝,而诸善堪推。为人子者,务尽孝道,和颜怡色,竭力事亲。有余,则奉珍馐;不足,则供菽水。故他年系怀杯棬,不如及时而快意承欢也。人子当及时尽孝,以尽爱日之诚。

忠君上。

达道有五,首重君臣,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必高爵厚禄,始存忠尽之心,即末吏微员,亦凛精忠云义。而无位者,亦食水土。凡有兴作差徭,务宜应役,各尽公忠体国

之心可也。

弟兄长。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盖分形同气,情关手足者也。务相亲相爱,棣萼联辉,克友克恭、壎篪叶雅,兄弟既翕和乐且耽,手足之情联,父母之心慰,一室雍如,天伦乐事。勿以小利核相争,勿以微嫌蓄怨,大伤一本之谊。

端夫妇。

君子之道,造端夫妇。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故为夫者,当著刑于之化,为妇者,须守顺正之常,宜尔室家,乐尔妻孥,而内外秩然矣。

慎交游。

朋友之交,以类相亲,以交为合。所以取善辅仁者也。人不可以无友,而亦不可滥交。务宜亲近有德人品,以渐摩而日端,切勿狎暱

小人心性,以濡染而曰荡。交游不慎,则无益而有损,可不戒哉?

训子弟。

父兄之教不先,则子弟之率不谨。宗族子弟,智、愚、贤不肖之不齐,严以教之,为先务也。凡有不法子弟,务绳以正道,禁其非为。一失纠察则放纵为非,渐至潜通宵小,酿成大故者,皆教之不严故也。

祀祖宗。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人未有忘本者也。祠堂祭祀,一年一举,本祠向订清明前一周星期天,定期,我族无论远近。近者,固宜清晨洁服咸集;远者,不得以道路遥远,风雨阻隔,托故推辞,有失祭祀大典,是忘本也。训云:“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此言最宜寻绎焉。

慎丧葬。

丧具称家之有无,父母临丧以哀为本。贫而厚葬,非礼也。富而好礼,而无哀痛之实,是无本也。士、庶人,逾月而葬,礼也。不必惑於风水,久停亲柩,经年累月不葬,反致死者不安。

笃宗族。

宗族之间,一本同源者也。有喜则同庆,有忧则相书,有患难则相恤,有忿争则相解,而雍睦昭矣。反是,则结嫌蓄怨,致操同室之戈,不独令人訾议,亦何以对祖宗乎?

戒争讼。

《易》之爻曰:“家戒争讼,讼则终凶”。愿我族以宽恕待人,以惩忿律已,则争競之端,自尔潜消矣。至里党之间,非亲即友,凡有忿争,则宜自惩。遇人争讼,则善相解,不但愿我族体,亦且和睦乡邻。

完国课。

国课早完。即囊囊无余,自得至乐。百谷用成,即乐於输,将毋得以银钱不宽,迟延时日。或希图抗缓,或以熟呈灾,或等赦免征,终致催科到门,反受追呼之苦,豈非失计乎?

守产业。

恒产恒业,固祖宗所创造,以贻后人者也。为子孙者,当思先人创造艰苦。善为守成,能自勤俭有余。亟增产业,光美前人,更为美事,倘恣意骄奢,荡废家产,用度无节,其何以对祖宗於九泉乎?

植童蒙。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贫寒之家,艰於培植,聪明之子弟在塾,可望有成。迫於家寒而竟中止者不少,愚鲁之子弟人塾,可以化顽。家寒不学,终致暴戾者尤多。慈议:凡族中贫寒子弟,无力人塾者,通族代措修金笔墨。其能培植者,藉此扰族概不给予。

贴考盘。

功名前定,原难强求。家道浸寒,每误进取。吾族诗书裕后。国初以来,掇芹香者,指不胜屈。雍乾而后,名标档册者,甚寥寥也。一由于家道寒薄之不胜,一由于聪明子弟之未出。嗣后族有聪明子弟无力培植者,通族既代措修金笔墨,倘能自知力学,亦可底於有成。每遇县府院试,通族量给考盘。庶书香为之一振也。

严祭祀。

祭祀大典,一年一举。上而报本追远,以示敬也;下而睦族敦宗以示和也。吾族春祀,向有定期。在清明前十日(现改为清明前一星期天),一户一丁,每丁祭分六十文(现为50元)。年登七十者,祭不取分,以敬老也。近有居本镇者,祭前一日,亦来祠堂相陪远客至祭祀之时,毫无敬心,抢先入席,酗酒滋闹,更为不敬。凡远近族人犯之者,通族定以家规处治。

谨续谱。

纂修宗谱,所以敦宗睦族也。上为祖宗,下为子孙。是吾宗者必录之。非同祭者,必黜之。兹谱之成,皆实录也。光绪二十年间,有不同籍、不同祭之作谱才,愚弄吾族人人伊外籍之谱,吾等亟为请示奉批更正,卷存刑房。吾等今此成谱本实录,外籍之谱,舛谬固不足凭,此后之修谱实录,奉为续纂。吾族之子孙,勿再受其愚弄也。

戒之慎之。

新印家谱

姓氏动态

推荐产品

姓氏字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