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堂(沙河县石盆和尚沟村人)
白玉堂,男,1914年4月出生于沙河县石盆和尚沟村。十几岁时在剧团学戏,受剧中精忠报国英雄的影响,养成了热爱祖国献身解放事业的雄心壮志。他便动员侄子白雨成、白老二应征人伍加入到杀敌报国的行列,1944年9月他也应征人伍参加了八路军,可谓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他们的事迹被大家广为传颂。因当时战斗的残酷性,部队多次转战。参军的部队番号也未能留下,叔侄3人牺牲后连尸体都没能找到,他们抛洒完一腔热血。长眠于共和国的土地上,足以让后辈永远崇敬和怀念,烈士们永垂不朽。
白玉会(六纵十六旅四十七团主力连战士)
白玉会,男,1920年4月出生,沙河县蝉房乡梧桐沟白家庄村,兄弟三人,排行老三。1945年7月白玉会响应党的号召,离开父母妻儿参加了革命队伍,临行前妻子一再叮嘱他“孩他爹到部队上好好干,争取立功让孩子也能在人前夸口,我爸是杀敌英雄。”入伍后,经过七天的短训,部队便开往前线一在短短的一个月内便进行了大小七次战斗。白玉会从新兵中脱颖而出,被领导视为骨干,被编在六纵十六旅四十七团主力连。1945年9月,河南省安阳战役打响了,敌人凭借先进的装备,充足的弹药,坚固的工事,连续作战,战斗相当激烈。入夜,部队要组织突击队,白玉会第一个报名参加,突击队趁着夜色向敌人摸去,当突击队离敌人有二三十米时开始激烈战斗。白玉会趁势冲进敌人工事,展开了白刃战,他参军时间不长,只经过一周的训练,拼刺刀他并不在行,而面对敌人明晃晃的刺刀,他没有害怕,凭着一身的力气,向迎面而来的敌人左挡右刺,上打下扫,后来拼坏了怆,又拿起木捧使用,连轮带砸,敌人无法招架,步步后退,他力气已尽,在打伤几个敌人后,中刺身亡,在临死前还念叨着乡亲们的嘱托,多杀敌,多立功……(朱海生撰稿)
- 上一篇:白云波、白好勤、白金芳
- 下一篇:白同军、白凤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