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资料

当前位置:赵氏家谱网 >> 浏览文章

西崖底赵氏家谱

时间:2014/11/20 10:24:41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赵氏网编委会

两年多来,在全体族人的关心、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我西崖底《赵氏家谱》终于面世了,这是我赵氏家族的一件盛事,可喜可贺。在此,我们谨向支持、关心与帮助家谱编写工作的所有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家族修谱是一件大事,从古至今国人都十分重视。据史料载,一般修谱的时间间隔为三十年,或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家谱一直断修,给后人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今后族人应引起高度重视,责成专人负责,平时注意收集资料,包括:文字、图像、音视、恩荣、人物传记等,年终汇集,存入宗祠,为今后续谱提供依据,以此来保证谱系的完整与延续。

目前,家谱虽已付印,但仍存在不少差错与缺憾,现作为遗留问题列出,望后人引起重视,以便今后继续努力,逐步解决先人们留给我们的种种迷团。一是先祖们留下的墓碑在撰刻时,除儿子外,其余都按辈份大小排在一起,故在整理时分不清子孙是谁人所出。另古人刻碑时有时是先起名,后取用,故碑上的名讳出现不少空名,给修谱造成了不少混乱。还有是同一支族的碑上出现重名,原因不详。二是部分支族由于没有碑记史料记载,所以中间几辈存在断代问题。三是族人迁徙较多,但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四是关于始祖的来历及希子迂徙汾阳的说法仍未查清。五是庙院现存功德碑记中不少族人由于追朔不清后人,与家谱无法联接,故在赵姓家谱与宗祠祭祖堂中没有出现。六是有人提到配偶问题,一来由于时间仓促,收集工作工程浩大,故未能如愿,只能表示遗憾,留给后人去解决。七是今人简介、支族轶事,因部分族人不重视,不热心,未能报回,所以可能有遗漏,望包涵。凡此种种,作为我们今后续修时的重点加以考虑吧。

总之,由于时间仓促,资料匮乏,加之我们编辑人员水平有限,书中定有不当,疏漏及差错之处,敬请谅解。

赵保荣

二O一O年六月


字辈表及说明

    三俊
 
    三聘
 
  三台
  三礼
 
  三重
 

  辈数    辈字
  一世    单字辈(文)
  二世    希
  三世    单字辈
  四世
  五世    又单字辈
  六世    王    玉
  七世    成    艮    廷    单字辈
 
  八世
 
 
    明下
 
 
    福
 
 
  福
 
 
  子
 
斗、如
发、逢
  九世    恩    学    生    国  生  国
 
  十世
 
荣、家
万、温
兴、恒  尔  起
 
 
永、荣
 
 
 
  十一世
 
荫、怀
德、和
 
怀
 

 
 

 
 

 
 
  树
 
 
  树
 
 
十二世
 
  朝、庭
 
    厚
    士
    吾
 
    耀
 
 
    正
 
 
  互
 
 
  士
  吾
 
  咸、世
 
 
 
  十三世
 
  安、勤
 
    生
 
    瑞
 


 
玉、宏
 
 
  守
 
 
    山
 
 
十四世
 
 
    保
 
 
    汉
 


 
  生
 

  保、汉
 
    玉

第一世为赵文,单字辈,第二世希字辈,应为四人,望、子、成、龙,在离石为望、子二人。第三世全为单字辈,祥、禄、祯、福。第四世为“三”字辈,俊、聘、台、礼、重。

从字辈表分析可知,前几辈由于人数较少,所以字辈表比较统一。从第七世开始就各起享号,赵祥的后代全为“咸”字辈,赵禄的后代为“良”字辈,三礼的后代全为“廷”字辈。第八世开始,赵祥的后代另起字号。由于本支人口发展较快,第九世开始,三俊、三聘的后代又另起字号。

从字辈表分析,各支族字辈表互有穿插,但字辈不乱,这对我们研究分析家族归属很有帮助,根据名字字辈大概能分清属于那一个支族,谁的后代。

另一规律,胞兄弟、堂兄弟起名,古人肯用“荣、华、富、贵”,“望、子、成、龙”,“乾、坤、锦、寺”,“温、良、恭、俭、让”,“福、禄、祯、祥”,“丰、平、昌、盛”等,所以根据名字也可鉴别同宗同族:

第三,字辈表也能避免起名时的字辈相混,侄重叔名等。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把前七世放在一张表中,便于共同查阅,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祖先部在第一张表内,以后的各支各派都从这张表派生,分门别类由附表列出。

每个附表排列的辈数不统一,一是从排版方便考虑,二是从实际出发便于时同一支族的了解、对比、分析。相对而言,排在同一张表上的说明亲缘关系较近。另外,每张表都有二至三世互相衔接,便于前后查阅。

新拟宁辈

从十五辈开始依次为:繁、荣、昌、盛、前、程、锦、绣、龙、腾、虎、跃、日、月、星、辰、宇、宙、乾、坤

说明:不起单字名字,均为双字,第一字为上述建议字,从十五代开始逐渐规范、统一。

今日热点

新印家谱

推荐产品

姓氏字辈

姓氏名人

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