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榆常氏家乘(年出版)
- 时间:2014/11/23 11:02:00
-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 发布:常氏网编委会
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晋榆常氏家乘》,如下是家乘的一组照片:
主编:常凤铉 常国明
总纂:常学礼
编委:
常义天(锐捷堂) 常国军(张家口) 刘新荣(女)(纯和堂)
常凤蟠(锦和堂) 常凤铭(贵和堂) 常国伋(节和堂)
常学功 陈改花(女) 常士英(大常镇)
常学义 常学恭 常锦文 常启邹 常乃慈(女)(世德堂)
常士军(张家口) 常士栋(张家口) 常士明(广和堂)
常士逵(纯和堂) 常士干(纯和堂) 常天鹊(徐沟)
常士喜(体和堂) 常士芝(女)(体和堂)常士鸿(贵和堂)
常士信(元和堂) 常士基(谦和堂)常士昆(谦和堂)
常士晔(养和堂) 常士晞(养和堂)常士喧(养和堂)
常士昭(养和堂) 常士资(养和堂)常丽琴(女) 常崇蔺
常崇辉(3) 常崇楷(世德堂) 常崇新(大常镇)
常崇禄(清和堂) 常忠武(锦和堂)
韩绳武 赵崇德 吕飞飞(女)
重修家乘序
本宗九世以前,简朴相尚,谱牒无传。自清乾隆年间,九世祖 万慧公始创修家谱于前,于道光、同治、光绪、民国九年(公元一九110年岁次庚申)又四次绩修于后。大率以三十年为度。民国九年已是第五次修谱,始修于庚申,成书于甲子,历时四载。内容更臻完备,融家谱家史于一炉,故仿晋乘标名先例,定名为《常氏家乘》。迄今又已八十馀年矣。据十六世孙 乃值君在庚申家乘跋中言:『远近数十百里问,谈故家史乘,必以常氏徵之。而谱牒秩然,未尝阙佚尤为世所矜慕】。足见当时吾宗家乘之社会影响。
纂修家乘,乃本宗之首要大事,重中之重。谨按:十三世立爱公在同治年间重修谱序中言:『宗支别则人知长长,本源同则人知亲亲,而立敬立爱之义于是手寓矣」。盖明尊卑亲疏,叙祖德宗功,令阅者感发追远之忱激扬光裕之志……,乃为纂修家乘之要旨。上次修谱至今,多历年所,随著时局人事之变迁,再次续修已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并非铺张之举。凡我族人均身系枝叶,责无旁贷。己故之十六世孙 士晔君临终之际,也曾就修谱大事对 学礼君等弟辈,三致意焉。二十一世纪初,故居修复伊始,吾宗就有第六次重修家乘之举。时由十六世孙学礼君主其事,并初步组建编委会。十五世 国明公(个樵)齿德兼茂,通晓谱系之学,兼悉吾家诸多掌故,则负审核并备谘询之责。学礼君自受命以来,知难而上,数年如一日,穷搜博采,不辞辛劳,任劳任怨,为弥补经费之不足,个人出资己近万馀元之多。其急公好义、无私奉献、高度敬业、堪称全族之表率。
灸诗经、大雅影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吾宗历次次修谱,大都遵循『率由旧章』之祖制。此次绩修,也主要以旧志乘为蓝本、范本,但编委会认为,受儒家传统及宋儒理学影响,原家乘中明显存在重男轻女,先男后女之倾向。如对族人中之妇女一般不书姓名或仅书某氏,氏某等,应予更正。另对原家乘中重儒轻商之另一倾向,也作了相应的修正与补充…如必以非『率由』之义为辞,则乃编委会诸人之咎。
吾宗修谱,是亦吾宗之志乘也,现谨将重新绩修后之灸常氏家乘影主体内容胪陈于次,除新增灸货殖篇卑和爽教育篇丫外,仍遵照庚申家乘之原
序列依次备胪,并分别有所增踵。
一曰:序原志乘中,存录谱序凡五篇,已形成系列。恭读诸谱序,可略悉吾宗肇迂之所自来,起家之始末及修谱之宗旨,意义深远。而除第五次修谱十四世赞春公所撰谱序外,其馀诸序共同之点则均失之简略。
二曰 书法例略 此篇对家乘全文起导读作用,至关紧要。此次重修有别于向谱者,因主编纂者为十六世孙 学礼君,故文中行辈称道概从学礼、自十六世以上概书公、妣、明有尊也。平辈、晚辈则不论男女均书名或字。遵旧例也可书某君,以示尊重。
三曰 大事记 志乘之作,首重大事。原家乘中『略仿春秋之例,悉以年代为纲,下书事实』乏旧例,亦谨遵依。所有原制诰文牒仍依旧录存,并于原家乘中所列大事诸项目之后,增踵如下主要内容:(一一家塾、学堂及学术研究会社之设置:(二一宅第之修建修复:(三一茶庄、商号、票号之设置;(四一此次绩修家乘之始末经历及编委会成员名录:(五一常氏宗亲等人为修谱捐资之人名及金额诸项等。(六一增补了九世祖 万旺公,落户于河北省万全县第八滩始末和十三世祖 立教公参与公车上书之事实。凡属大事者,事虽繁而文不能简,且临文不讳,一切尊重史实。
四曰 世系图 附宗图及附图说清光绪丙申修谱,由十三世立方公(字乙谌)草世系图,立纪公(字修甫)正书朱脉,序次厘然。而今人丁益广,兼列入女性族人,增踵之举,颇具难度。现新图绘就,并附原由立方公所撰之世系图说。另外附新绘宗图。
五曰 世系表 为从详从实,力求全面,此次修谱,要求于本名下并存如下内容: 【一一本名、别名、行次、号、出生年、月、日、时,逝世者去世之年、月、日,享寿几何,葬于何地:(二一关于学历何时何地毕业或肄业于何校,曾被授何学位。国外留学者同此;(三一工作简历 何时何地在何单位任何职务,所授职称,工作年限,重大奖惩事件,发明专利,重要著作,专著发表登载之报刊名称期号,从政者乏主要政绩;【四一长期居住地址、电话、邮编;(五一生女或娶妻同样要求填具上列诸项内容,但娶妻须书姓名、籍贯、出生年、月、 日、时,所生子女姓名人数。
生女适何人何地,夫婿及第一代外甥之主要资料。以明属于常氏宗亲之义。 (六一 乏嗣而立后者,遵祖制,本名下须注明过继某人之子女为嗣,并于本生父母名下兼书示有出也。 (七一 抚外姓子女为嗣,亦遵祖制,于本名下注明。为世系表资料之收集,颇费周折,限于种种原因,仍有阙佚者则以『失纪』概之。
六曰 茔兆略 附祠堂 基于种种原因,近数十年来,祖茔已陆续平毁,现今凡原籍车辋者,去世后之遗体骨灰包括从外地迁回者,均依次葬入本村集体坟中。异姓杂处,虽均自行立碑为记,然已失昭穆之序。至于原志乘中祖先之茔兆图及附图说,仍完整录存于家乘是篇。关于祠堂,前世荣堂始祖 万圮公一支所建之南祠堂已毁。世和堂始祖 万连公一支所建之北祠堂尚保存较完整,现已初步修复。除祠堂正门已非本来面目外,其馀殿亭仍如旧时模样。目前祠堂正殿由于空间限制,仅供奉始迁祖 仲林公以下至十世祖诸公神主,以示覆盖全体燕翼堂之义。逢祭日,则全体燕翼堂族人齐聚北祠堂,共同举行祭祖盛典。此举既有利于构建全族之和谐,亦合乎儒家伦常之大义。原南北祠堂之平面图及附图说仍完整存录于家乘是篇中
七曰 行实略 庚申家乘原序中云:三肘贤作志,凡取史部成传书列传,取文集成传书集传。家传及行述附焉』。如原『行实略』中,先人事略多取材于『山西文献徵存局。』集传如义行传,列女传取材于『榆次县志』。家传,行述则多由宗亲故旧撰写。兹仿其例,凡前志乘所载,全文录之,并有所增踵。兹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己故先人事略、别传、行略、行述、行状等,绩篇为增补甲子(1924午)后已故先人之此项资料。和现今健在的族人中名人行实。(注:庚申家乘始修于庚申(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成书于甲子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
八曰 艺文存 上下篇 庚申家乘序中言:『取关于掌故诸作,勒为文徵。』故此篇中录存有:寿序、寿诗、寿联、寿徵文节略及墓志铭、墓表、墓碑祭文、輓联、輓词等,且皆以人附文,多为骈体文。恭读墓志铭等文可知,在墓志铭中有记己故先人之生平事蹟部分是为墓志,而结尾部分之铭文为韵文,乃为歌颂先人功德而作,因人而异,均出自名人手笔,极具文采。故墓志铭列入艺文存篇,其意在此,若欲考先人生平,则墓志亦可资参考。此次修谱,亦收集这方面资料,凡著文歌颂祖德宗功及有关掌故之作,及现今尚建在者传记寿序列入是篇。
九曰 货殖篇 常氏族中长者言:『庚申修谱时,曾委託族人中较熟悉吾家商贸情况之十四世寅春公负责收集这方面的有关资料,以载入家乘。后不知因何故未果』。致使吾家之经商大事之主要情节,在家史中较少记载,实令人扼腕歎息,深引为憾!此次补录之【货殖篇】除取材于原家乘中之零星记载外,或访诸父老,或获诸简编与近世学者之有关著述。尤以取材于名学者李晨光先生和本宗十六世士喧合著之【儒商常家】一害为较多。凡信而有徵,可传之后世者,均择其要者,彙集于是篇。并经国明公及士喧君审阅订正。
十曰 教育篇 以教育为本,乃吾宗之传统,由来已久。正由于此,目前常家已培育了较多的优秀的人才资源。人才是永久性最为珍贵的财富。以故吾家即使在经济衰落之后,仍能保持昌盛不衰实有赖于此。兹谨录存近现代以来,常氏族人耕耘于教育领域,兴学育人,锐意改革之典型范例及杰出人物之重要业绩。以垂范于后昆,流芳于当世,并增光家乘云。
上一篇:常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