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氏资料

当前位置:夏氏家谱网 >> 浏览文章

魏怀习向河南大禹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夏惠元赠送《家谱编修大全》一书

时间:2015/4/14 9:43:55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夏氏网编委会

2015年4月13日上午,河南省夏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河南省大禹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教授级高级政工师夏惠元先生专程来我会考察,魏怀习会长、杨文杰秘书长等领导热情接待了客人。宾主双方在友好的氛围里就夏姓文化和牒谱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夏惠元先生是第三次来我会考察,与魏怀习会长在多个场合进行过深入交流,彼此间已经形成了深厚的友谊。这次夏先生专程从夏邑赶到郑州,一则是恭贺我会新近出版《家谱编修实用大全》,二则是向我会赠送他新发表的论文集。

下面附夏惠元先生的新作:《夏姓溯源》,原文摘录如下:

姓氏是一种文化,关系我们中华人的历史和血脉。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我们的生命之由来,打开久郁心中的大结:“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自已肉体、心灵、心理之血脉传承。“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是谓“寻根”;“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河祖海”,是谓“问祖”。“寻根问祖”不止在于祈福祖先,而在明白我们自身: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先祖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血脉,流传到我们現在并繁衍至未来。

“姓”是标志家庭系统的称号,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必要条件之一,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家” 是华夏儿女人生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因此,“寻根问祖,追本溯源” ,探寻自己的“姓”源来自何时何地,史出过哪些伟人,繁衍移居迁徙哪里,这是每个中华人的共同愿望。

“国有史,以记兴亡之迹,通古今之变;县有志,以考地方之沿革,知人文之变迁;家有谱,以溯世系之本原,辨昭穆之伦次。”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很大程度上,是靠个人与家族及姓氏宗亲的传承来共同完成的,假如没有这种传承,历史将很苍白、抽象。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档案,是家族文化的传承载体和平台,修谱就是将祖先的来龙去脉及我们的情况记录下来,留给子孙后代,意义深远。 

一、黄帝轩辕与嫘祖的后裔大禹。

大禹是原始社会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姒姓,亦称夏禹。名文命,字高密。夏后氏部落领袖鲧之子。后因治水大功由四岳(四方部落首领)推荐,被舜选为继承人,“尽力于沟洫”,发展农业生产。舜死后禹继位。居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后都阳翟(今河南禹州)。曾铸造九鼎,用铜作兵器。在位时,四岳推举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死,又推举皋陶子伯益为继承人。禹在东巡时死于会稽。司马迁《史记》曰:“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也。”史载,黄帝有四妃生子25人,赐得12个姓。而西陵之女嫘祖为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今四川雅安地区)。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高阳,高阳即帝颛顼把自已的支庶分封到蜀地(郭沫若曾在<<史记.匈奴传>>中说得明白,四夷少数民族,其实都是炎黃之苗裔,是因游牧迁徙,随地而称名的缘故)高阳生鲧,鯀最初生活在汶山石纽地区(今四川北川县),鲧娶有莘氏之女(女志)生禹。可见,大禹是轩辕黄帝和西陵嫘祖嫡系玄孙,黄帝和嫘祖是大禹的高祖父、高祖母。从黄帝至大禹,世系图谱为:轩辕--昌意--高阳(颛顼)--鲧--禹。这五代人中,大禹的曾祖父昌意和父鲧,这两人不在帝位,为人臣。从黄帝到禹的历代帝王,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大禹治水有功,德授天命,舜帝让位,“咸有九州”,“协和万邦”,万民选举,建立夏朝,世代相传十四代历十七帝共四百七十一年。

二、夏姓源于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姒姓。其得姓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禹之后,以国为姓。 据《元和姓纂》记载,夏姓为“夏后氏之后,以国为姓”,《通志》在“以国为氏”的条目下也说“夏氏,亦曰夏后氏,姒姓,颛帝之后也”。上古时期因禹治水有功,赐姓姒。舜禅位于禹,禹即位,后人尊称为夏后氏。夏朝灭亡后,夏王族以国号为氏,形成夏姓。此外,禹的裔孙还有一支得姓于周朝初年,周朝建立后追封五帝时期明君、名臣及先贤的子孙,从禹后代中寻访到东楼公,封于杞(今河南杞县),史称杞侯,那些没有受封的就以夏为氏,正如《姓觿》上记载:“夏后氏之后。<<姓谱>>:周封夏后氏之后于杞。不得封者,以夏为氏。”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禹,名文命,是有崇氏首领崇伯鲧的儿子,帝颛顼之孙。相传,鲧的妻子女志吞神珠薏苡而有身孕生下了禹。帝尧时,中原洪水滔天,民不聊生,为消除水患,帝尧命鲧治水。鲧采用堵的办法,治水九年,水患未除。舜即位后,杀鲧于羽山并改用鲧的儿子禹来治水。当时禹刚娶涂山氏为妻,为治水,夫妻挥泪告别。大禹“薄衣食、卑宫室”,“声为律、身为度”,“左准绳、右规矩”,“疏九河、陂九泽”,“度九山、开九州”,劳身焦思,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亲临一线,风雨寒暑,跋山涉水,栉风沐雨,风餐露宿,晒得面目黧黑,累得腰腿成疾,走路一瘸一拐。即使这样,他仍忠于职守,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撬,山行穿履,成就治水伟功。《史记》说:禹凿龙门,通大夏,疏九河,曲九防,决停水致之海,而股无跋,胫无毛,手足胼胝.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国语·周语下》记载:因禹治水有功,帝舜嘉奖他天下,并赐姓姒,称有夏氏。也因为禹治水有功,舜将帝位禅让于禹,禹即天子位,后人尊称为夏后氏。禹初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市告成镇),曾大会诸侯于涂山,“咸有九州”,“协和万邦”,东巡时死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并深埋薄葬在那里。

大禹是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的历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绩不仅在于治理了洪水,发展了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突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部落界限。《尚书》记载了大禹的许多治“国”言论,也通过大禹同时代人的叙述,歌颂了他杰出的功绩。据说,大禹在治理水患的同时,特别注重民生,指导人们发展农业生产,使水利设施兼具排水和灌溉的功能。显然,大禹教民耕种与治理洪水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尚书》中有一篇《禹贡》,记述了大禹划分九州的事情。这是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也是大禹的又一大功绩。也因此,人们习惯上把中国称为九州,或称为禹域。从《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看,禹统治时期有朦胧的刑法观念。“五音听治”,体现大禹原始的民主思想。禹还设立“夏时制”,俗称“夏历”。由于大禹功勋卓著,历来受人敬仰和膜拜,清乾隆帝为显示自己法先王的圣绩,曾亲自筹划将大禹治水这一不朽题材雕刻在价值连城的巨玉上,名“玉禹山”,以博千古之名,还题诗曰:“功垂万古德万古,为鱼谁弗钦仰视。画图岁久或湮灭,重器千秋难败毁。”据说舜死后禹曾让天下于舜之子,但诸侯心目中只有大禹,前来朝拜者纷至沓来,所谓民心难违,禹就继承了帝位。大禹继位崇尚节俭,他的饮食非常简单,宫殿卑陋,但在朝政大事、国计民生方面却做得很到位,祭祀隆重,礼服华丽美观,还懂得如何通过礼仪树立权威,所谓“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声势十分浩大。

夏禹死后,其子启即王位,从此中国历史开始了家天下的世袭局面。夏启死后,子太康继位。由于其追求奢华淫乐,在夏王朝的统治集团内部出现兄弟五人争夺王位的斗争,虽被平息,但夏王朝的统治力量已经削弱。太康死后弟仲康立,仲康死后子相立,后权力被东夷族中势力比较强大的有穷氏首领后羿夺取。后羿恃其武力而不修民事,终日以田猎为乐,不久即被其亲信东夷族人寒浞所杀。寒浞同时命其子浇杀了夏后相。夏后相的妻子逃回母家有仍乐(今山东金乡境),生下遗腹子少康。少康积极争取夏民,志在复国,后在斟灌的协助下,灭掉了寒浞和其子浇,结束了后羿与寒浞四十年的统治,恢复了夏的统治。少康死后子杼继立。杼重视发展武装和制造兵甲,曾率兵征伐至东海,使东夷诸部族臣服于夏,夏代的中兴局面得以形成。到十四王孔甲时,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国语·周语》说:孔甲祸乱夏朝,自他后四代灭亡。所以,经从孔甲经皋与发,直到夏桀,内乱不止。商汤起兵讨伐桀时,桀众叛亲离,战败逃亡,死于南巢(今安徽巢湖北岸)。夏朝统治时间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

(二)、帝舜裔孙,以字为氏 。 唐代人林宝所著《元和姓篡》曰:夏姓“夏后氏之后,以国为姓。又陈宣公孙御叔亦为夏氏,征舒其后也”。也就是说,夏姓的第二个来源即春秋时陈国的征舒,以祖父字为氏。《古今姓氏书辩证》、《姓氏急就篇》和《姓源》等书都有类似的记载,谓:“夏氏出自妫姓。陈宣公庶子西,字子夏,别其族为少西氏,生御叔。御叔娶郑宣公子貂之妹,生征舒,字南,始以王父字为夏氏。”

征舒,陈宣公庶子西的儿子,舜的嫡系子孙。据载,舜的儿子义均受封于虞(今河南虞城县),是为虞均。夏至商时随着虞舜子孙的退避迁徙,其踪迹也逐渐湮没于史载典籍中。夏王曾封舜之后虞思、虞遂以官爵,到商朝时已鲜有提及。据有些族谱记载,从虞思到其裔孙遏父(又称阏父)投奔周部族,任陶正(负责陶器的烧制),生子名满。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大封宗族子弟和异姓功臣,并追封五帝时明君、名臣之后,封妫满于古陈氏部落故地,建立陈国,都宛丘(今河南淮阳),令其承袭帝舜的祭祀和香火,并把大女儿太姬嫁于满为妻。妫满就是陈国的开国始祖,史称陈胡公。春秋时期,列国纷争,陈国听命于诸霸主,在各个诸侯间的争霸战争中疲于奔命,加上连年内乱,已如强弩之末。陈国第16位君主陈宣公杵臼时,有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子西另立为一族少西氏。子西的儿子御叔娶郑宣公子貉之妹,生征舒,征舒以其祖父字为氏,称夏氏。

征舒的母亲夏姬,年近四十,仍蛾眉凤眼,杏脸桃腮,天资国色。陈国大夫孔宁、仪行父和陈侯三个好色之徒,先后与夏姬有暧昧关系。夏征舒18岁时,陈灵公为了讨好夏姬,任征舒为司马,执掌兵权。夏姬和陈灵公等人愈加肆无忌惮地在伦理线上滑落,曾当廷调情,并恣意诬蔑征舒的身世,夏征舒知道此事后,由于受辱而气愤万分,杀死了陈灵公,孔宁和仪行父从狗洞里钻出来逃往楚国。征舒杀了陈灵公,就说:“陈灵公酒后急病归天”,通告出去。自立为陈侯,并参加了楚、郑的盟会。而早就存有觊觎之心的楚国以此为借口兴兵讨伐,灭了陈国,将征舒车裂于陈都城的栗门之地,还顺手抢走了夏姬,史称“株林之乱”。陈国的灾难从此开始。

陈国,地处黄河冲积扇南部边缘地带,都城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关一带,古属“楚夏之交”,左挹嵩山,右控商丘,南襟怀蔡,北枕梁魏,是历史上南北交通枢纽,实为舟车骈会的财赋之区。《路史》、《城记》、《元丰九域志》等书记载,宛丘城为陈胡公妫满所筑,暂无可考。《诗经·陈风》中同陈城有关的篇章有《东门之池》、《东门之杨》、《墓门》等。《左传·宣公十一年》云:“楚子为陈夏氏乱故,伐陈……遂入陈,杀夏征舒,辗诸栗门”,其中的栗门即陈城之门。南北朝时的《水经注》说:“楚讨陈,杀夏征舒于栗门,以为夏州后。城之东门内有池,池水东西七十步,南北八十步许,水至清洁而不耗竭,不生鱼草。水中有故台处,《诗》所谓东门之池也。”关于陈城的地望,《水经注·渠水注》曰:“(沙水)又东城迳陈城北,故陈国也。”今淮阳城北有新蔡河,河水绕城东而流向东南,入沙水。经考察,今淮阳县城即故陈城所在,也即现在的陈楚故城所在地。

三、夏姓繁衍播迁

夏姓因为得姓很早,随时代的变迁,分布广泛而繁杂,已很难详细考究其繁衍迁徙的情形。据史料和相关家乘谱牒记载,夏姓的播迁路线大体是:先秦时期及以前在中原地区生息繁衍并因仕宦等故逐渐迁往陕西、山东、安徽、河北等地;秦汉时期仍然主要活跃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特别是中原一带,南迁始于汉代,而大举南迁则发轫魏晋之际。由此经过长期的繁衍使夏姓的分布中心由发祥地中原移到了江南地区,并在江南形成了夏姓历史上最大的郡望——会稽郡。唐宋时期夏姓发展到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山西等地,并于南宋进入广东。到明清以后逐渐进入了广西、云南、四川和台湾。夏姓由河南往东西南北四面扩散,也即所谓“夏姓人口重心由中原向东南漂移”。而且在夏姓的播迁史上,北方(主要是中原地区)和浙江、江西扮演着播种机的角色。

先秦时期  这一时期,夏姓主要在中原生息繁衍,并开始向陕西、山东、安徽、河北、浙江等地迁徙。据《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夏征舒的三世孙夏齿、四世孙夏区夫均仕陈(今属河南)为大夫,裔孙夏御寇仕齐(今属山东)为大夫。夏朝核心的活动范围包括今陕西东部、山西东南部一带,夏灭亡后,夏王族很有可能向这些地方迁移。东周时卫国有猛士夏育,相传能力举千钧,生拔牛尾,吆喝之声震骇三军。后人常将他与另一个猛士孟贲合称“贲育”,以“贲育”作为勇士的代名词。夏禹东巡时死于会嵇(今浙江绍兴)并安葬于此,会嵇有大禹的陵墓。夏王少康时还曾派其庶子无余到会嵇为大禹守墓。因此,浙江很早就有夏氏的活动。

秦汉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活跃于北方广大地区,尤其是中原一带,并逐渐形成两大郡望,即冀州高阳郡(今河北 )和 鲁郡(今山东曲阜东)。此时夏姓逐渐开始向外扩散,主要的迁移方向是东南的江、浙、皖等地区。如夏说,为陈部将,陈部为代王(代国据今河北西北部、山西中部与北部等地)时,夏说任丞相,汉王三年(前205)被汉将韩信所擒。说明这时已有夏姓在此活动。西汉有鄞(今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人夏黄公,“嵩山四皓”之一。是淮阴夏氏的始祖,隐居商山,立汉惠帝有功。黄公生冕。冕生统,字仲御,官至侍郎。统生宽,为是城内史。生子恭,宣帝时为九州牧,元帝丁丑授尚书,成帝朝为吉士郎,告归,逐居会嵇若耶里”。东汉时有夏方,九江(今属江西)人,交趾(今越南北宁省仙游东)太守。东汉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圉镇)人名士夏馥,汉桓时被荐举做官,没有应征,但他的史声已被当时专权乱政的宦官们所忌惮,与范滂、张俭等名士一同被诬陷禁锢不得入仕。夏馥为避祸而遁入林虑山(在今河南林州)中隐逸。《夏姓宗祠通用联》中用“名列四皓,望并三宗”来赞誉夏馥。

魏晋至唐宋时期:魏晋时期是夏姓大举南迁之际,经过繁衍迁徙,使夏姓的分布中心,移向了江南地区,遂形成著名郡望——会稽郡(今浙江绍兴),故夏姓人士多以“会稽”为其堂号。《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称:冀州高阳郡四大姓有夏氏,鲁国郡七姓之首为夏氏,越州会稽十四姓之首为夏氏,另有谯郡(安微亳州)。《姓氏考略》也谓夏氏“望出会稽”。唐宋以后,夏姓主要以江南广大地区为其繁衍地,广布于今安徽、浙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和广东、广西等省(区),特别是以浙江的分布最为集中,使得夏姓最终成为了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大姓。如《夏氏家乘》载:始迁祖夏远,唐宝应年间自会稽迁居洪州武宁三斗坪。北宋江西夏竦、夏安期与南宋夏皇后、夏执中等都是当时夏氏骄骄者。安徽夏氏多当为随夏王逃至南巢(今安徽巢湖北岸)的一部分王族在此繁衍所致,此外也有一部分是从浙江迁入的,如休宁《新安夏氏族谱》记载:始迁祖夏元康,唐乾符年间自会嵇迁居休宁,其后代分别迁至湘阴、德安、饶州等地。《上虞夏氏族谱》载,上虞夏氏是由中原夏氏南迁至此,谱载始祖夏伯孙于宋建炎年间南渡,自汴梁(今河南开封)迁山阴,传三世至讳荣者再迁上虞。贵溪《夏氏宗谱》记载:始迁祖夏剑,北宋时自会嵇洪源迁至江西贵溪架园。武进《三里河夏氏族谱》载:始祖夏茂四,南宋时由临安(今杭州)迁居丹徒丰庄,另一支始迁祖夏元元明弘治中自丰庄迁居毗陵城北三河口镇。

元明清时期     明代,夏姓见于史籍者仍以浙江为主,也有零星分布于其他地方的。《江阴夏氏族谱》载:始迁祖夏坤元,明宣德年间自会稽迁居江阴城中街南布政坊巷。此外,明朝初年,江西德兴夏氏的一支迁居湘阴,在当地形成望族,即明臣夏原吉家族。明代三朝宰相理财大师夏原吉,执掌户部权力27年不衰,其子夏煊,曾任尚宝司丞,其孙夏崇文任吏部主事,曾因两次上疏谈论当时政务弊病而广受推崇。夏姓南迁的具体原因,是与我国历史上两次民族大迁徙,即明清两朝的“洪洞迁民”和“湖广填四川”及历代朝代更替、连年战乱有着密切关系。夏姓移居台湾,始于清嘉庆年间,大都是从福建、广东迁去的,主要分布在新竹、苗粟、嘉义、台南、澎湖等地,早期以拓荒为业。1949年以后,从大陆移台的夏姓扩大了在台夏姓的人数和影响。

明代有不少夏氏名人家族,如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夏时正,明正统十年(1445)中进士授刑部主事。景泰六年,他建议将原应流放到海滨地区的福建减刑死囚犯人一律发往内地,以防止他们与倭寇(14~16世纪劫掠中国治海的日本海商与海盗集团)、海盗勾结。天顺初年,历任大理寺丞、南京大理少卿。成化五年升任大理寺卿。他巡视江西灾区百姓受灾及伤亡情况,免除无名税,淘汰诸司中冗役,奏请罢免不称职官吏200余人,增筑南昌滨江大堤及丰城诸县陂岸,使百姓受益。后来因为一件小事被御史弹劾,遂请告老还乡。夏时正因为官清廉,还乡竟然租房而居,浙江布政使张瓒听说后特意为他建“西湖书院”。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夏时,明永乐十六年(1418)中进士,任户科给事中。洪熙元年(1425),朝廷要进行币制改革,夏时不同意更改钞法,认为随意改动币制扰乱市场,会对社会经济造成混乱,但在皇帝的授意下,币制仍然行了改动,后很快就因为违背经济规律而流产。夏时的远见卓识给明仁宗留了深刻印象,仁宗令他随侍太子祭祀太祖孝陵,从北京的途中,每逢百姓遭灾或有伤亡发生,夏时都提醒太子予以赈济。后留任南京代理户科给事中。明宣宗宣德年间,受命暂理尚宝司,兼理吏、礼、兵、刑四科,他办事效率很高,经手的公文从不拖延,后升任江西佥事。明英宗正统年间,历任江西参议、广西左布正使,前后上呈10余道奏疏都是事关国计民生之事,虽然朝廷并不完全采纳,但夏时忠君事国的热心,谦让的品行,勇于负责的精神,受到天下的赞扬。他为人廉洁好义又尽孝道,年未七十即告老退休,死后家乡人建祠纪念,取名孝廉祠。明朝贤良御史夏之令(河南光山人),因得罪权贵魏忠贤,被魏氏党羽诬陷、弹劾并逮捕入狱,借口其贪赃,将其拷打致死。光山县志载:朝廷和家乡人为其建祠,以彰其功德。明朝经邦济世之才忠臣夏言,名留青史,可敬可佩。夏允彝  夏完淳父子,祖籍会嵇,后迁居松江,落藉上海华亭荡湾。夏允彝明祟祯十年进士,称颂其“天下廉卓第一”。子夏完淳,五岁知经史,七岁能诗文,十七岁慷慨就义,留下许多诗文,后人整理成《夏完淳集》传世,史家评论其诗文“堪与文天祥《正气歌》媲美”。

分布于江苏(包括现在的上海)的夏姓名人,有上元(今属江苏南京市)人夏儒,江阴(今属江苏)人夏树芳,昆山(今属江苏)人夏昶、夏万享,苏州(今属江苏)人夏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人夏煜,盐城(今属江苏)人夏升。夏儒,明武宗皇后之父,正德二年以皇后之父受封为庆阳伯。他为人忠厚,尽心侍奉久病在床的父亲,富贵后仍保持以前生活习惯,穿戴及饮食一仍如旧,待人谦和,从没有富贵人的派头,以至于那些不认识的人见面后料想不到他就是皇后之父。夏儒受封10年,享尽晚福,善终。夏儒子夏臣袭封庆阳伯爵位,嘉靖八年被削爵为民。夏升,曾任开化县知县,永乐七年考绩最佳,按规定应晋升,全县百姓恳求他留任,明成祖嘉奖他,提拔任衢州知府。夏昶,明代画家,幼小家贫继舅父改姓朱,名昶,后复姓夏,明成祖为之更名夏昶,永乐十三年(1415)登进士,后授翰林院庶吉士,因擅长书法,于永乐二十年授中书舍人。宣德六年升为吏考功主事,曾出任江西瑞州知府四年,后为太常寺卿。天顺元年告归回吴(今苏州),为政平易,为人直爽,不拘小节,风流文雅。善画墨竹,其画讲究法度,结构严谨,起笔收笔均以楷书入画,笔墨厚重又具潇洒清润之趣。善画竹石,所画竹一幅价值白金一锭,人们争相馈赠白金以求得画。夏昶与上元人张益是同年进士,都因善写文章、善画竹出名,后夏昶见张益所作《石渠阁赋》绝佳,自认文章不如张益,遂不再作赋,张益见夏昶所画竹石,自愧不如,以后绘画不再以竹为题材。夏昶主张画竹需一气呵成,画巨幅尤应如此,并强调勤学苦练。他自述画竹30余年,对画竹技巧方知一二。其兄夏芮,也以书画闻名当世,与弟弟同官中书舍人,时号大小中书。

清代,夏姓见诸史籍者分布于江苏、安徽、湖北、江西、广东等地,主要有高淳(今属江苏)人夏维、六合(今属江苏)人夏定邦、衡阳(今江苏金湖县西南)人夏汝弼、高邮人夏之蓉等。夏之蓉,清朝 正年间中进士,又参加乾隆初年的博学鸿词科考试,名列二等,任翰林院检讨,曾主持福建乡试,提督广东、湖南学政。他考察士人以通经学古者为优,后主讲钟山历正书院。通经史,善诗文,著有《读史提要录》、《半舫斋诗文集》。安徽夏姓名人有当涂(今属安徽)人夏銮、夏燮,徽州(治所在今安徽 县)人夏基,芜湖(今属安徽)人夏振翼,庐江(今属安徽)人夏金标、夏仁澍。夏仁澍,安徽庐江人,清末举人,自幼勤奋好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靠奖学金和稿费维持生活,以前三名毕业。曾随孙中山参加革命,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合后曾任中央司法部主司、同盟会总部干事、同盟会中央机关报《黄中日报》社长、同盟会第一参议、淮南义军军长等职。

在当代,夏姓的人口468万(据198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为全国第55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9%,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四省,这四省的夏姓大约占夏姓总人口的35%,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南、四川、湖南,这四省又有25%的夏姓人口,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向西沿长江逐渐扩散的分布局面,流动方向也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区别,开始由东南部向西部、华中强劲回迁,东南地区虽仍为中心地, 但人口比重已经比顶峰时期减少了许多。 

夏姓的得姓始祖是大禹。大禹,大仁大智大勇大德,集传说中三皇五帝之大成,启中华文明之发端。如果说,黃帝是中国人的血脉之根,那么大禹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大禹精神奠定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华夏之魂。立功立德立国,千古第一伟人;官声官运官典,万代官场楷模.大禹这座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丰碑,历经数千年而巍然屹立,令炎黄子孙自豪!大禹博大的思想、伟大的精神、崇高的风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成为民族的脊梁,令世界瞩目!夏禹创立中国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笫一个国家--夏朝,我们为以国为姓感到无尚自豪和荣光。         

(2009年在浙江绍兴,与台北夏国安宗长晤面,促膝长谈,相见恨晚.后将此文交夏国安宗长,刊发在台北《夏氏宗亲会刊》21期上,同期还刊发了我《让我们血脉永相连》一文。)

河南  夏惠元

今日热点

新印家谱

推荐产品

姓氏字辈

姓氏名人

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