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氏资料

当前位置:费氏家谱网 >> 浏览文章

费姓源流

时间:2023/2/20 11:33:51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费氏网编委会

费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等省市多此姓,上述六省市费姓约占全国汉族费姓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五。

费姓源流:

1.源于嬴姓,出自远古帝王颛顼裔孙大费次子若木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姓氏音读作fèi。 相传颛顼是黄帝孙,有裔孙伯益,伯益曾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大费,他有裔孙大费,大费有子二人,其中次子名若木,因不得继承爵位而沦为平民,遂以父名为姓氏,姓费,以标明自己的血统所出,其后代相传姓费。如夏桀时去夏归商的费昌,就是他的后裔。

2、源于姒姓,出自夏禹后裔费昌、费仲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姓氏音读作fèi。 据史籍《姓纂》、《轩辕黄帝传》记载:“夏禹,亦黄帝之玄孙也,姒姓……”夏禹之后,因在其子孙费昌、费仲的封国中有一费国,后来就以国名为姓,称为费氏。依此,费姓的血缘始祖可追溯至黄帝。又据传说,在大禹治水时,一位名叫伯益的人协助治水颇有业绩,受封于费地,其后代则以地取姓曰费姓。

3、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鲁国大夫费序父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姓氏音读作fèi。春秋时鲁国有大夫费序父,其后代因他以费(今山东鱼台)为食邑,后世子孙遂以封地名为姓,称为费氏。

4、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楚国大夫费无极之后,属于以封邑名为氏。姓氏音读作fèi。据史籍《姓纂》记载,春秋时,鲁懿公的孙子大夫无极的封邑在山东费县西北,人称费无极,费无极的子孙就以封邑“费”为姓,称为费氏。因此,这支费姓是鲁国公族的后代。

5、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鲁桓公之子季友之后,属于以封邑名为氏。姓氏音读作Bì。 据《梁相费泛碑》载:“鲁桓公子季友为大夫,有功封费,因氏焉。”春秋时鲁桓公的第四子季友受封于费邑,子孙以费为氏。这一支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由春秋时鲁桓公之子季友而来,以封邑名称为姓。相传,鲁桓公是周文王及周公的后代,在周公长子伯禽被封于鲁后,数传至他,相继担任鲁国国君。后来,他生子二人,其中长子即鲁庄公,在他去世后得以继承爵位;次子即季友,在鲁庄公时以君主胞弟身份执掌朝政。尤其是在鲁庄公去世后,他的权力更为集中,又拥立庄公之子班为君主,自己独揽大权。他的专权引起其他人的不满,一位名为庆父的人乘机作乱,杀死国君,他也被迫逃亡陈国。此后,他在陈国的帮助下回到鲁国,继续任执政,并立班的儿子申为国君,申就是历史上的鲁僖公。鲁僖公执政时期,为表彰季友安定社稷之功,把国中一处叫做费的地方分封给他作为食邑。他及子孙后来也在那一带发展繁衍,再后来就以封邑的名称为姓氏,姓费。

6、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姓氏音读作fèi。北魏时鲜卑族原姓氏费连氏,改姓费,后来这支改姓的人又与汉族费姓融合在一起。清朝满族中有一些姓富、姓费者,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使用汉字“费”为姓。如费英东,为满洲镶黄旗人,本名费英东·扎尔固齐,姓瓜尔佳氏;费扬古,满洲正白旗人,姓栋鄂氏;费雅思哈,为满洲正黄旗人,姓富察氏等等。后取单字汉族“费”为氏。当代彝族、布依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也有人以费为姓,应是汉文化融入的结果,渊源待考。

常州武进费氏简介

费姓在常州不是大姓,但却是很有影响的姓氏。目前常州有费姓人口4600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23%,排列第79位。

费姓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姓氏。据古籍《姓氏考略》等记载,费姓主源系出夏禹姒姓后裔,封于费(今山东济宁),后世以国名为姓。夏末有费仲、费昌。此族费氏得姓已有3800年之久。另有读音“必”的费姓,源于春秋时鲁桓公子季友封于费(今山东费县)。其后世以封邑为姓,经千百年传播,后世许多人已将其通读为费(fèi)。还有一支费氏系北魏时由复姓费连氏改为单姓费。费氏望出江夏郡(今湖北中部),琅郡(今属山东),在今江南主要聚居地为苏州、湖州、无锡、常州地区。历史上费姓杰出人物较多,其中东汉时大学者费值,其所治古文《易经》,被后世学者推崇备至,研究至今。

常州费姓的来源,从现有的史志记载及费氏族谱考证,有多支费姓在不同时期迁入常州,现择三支介绍如下:

据《常州费氏宗谱》(志源堂藏版)记载,此支费氏世居无锡。明代洪武初年,有费伯祥自无锡城内迁居常州郡城西下塘,伯祥为迁常一世祖。伯祥族弟伯亨,自无锡迁居常州城南延政乡浮荡桥(即今湖塘桥)。此两支费姓,一迁常州城内,一迁城南湖塘,迁常至今已有630余年,至今已繁衍至二十五世。今居于常州城区费家弄、西下塘、西直街、南大街等地费姓为伯祥之后。居于湖塘、马杭、雪堰、戴溪等地费姓大多为伯亨之后。

另据《澄江费氏宗谱》(敦睦堂藏版)记载,该族费氏世居吴兴(湖州),于明正德年间自吴兴迁居江阴城内,迁澄500余年间。在明、清两朝有数支费姓迁入武进境内,有些在常州城区定居。今居于郑陆、龙虎塘、三井、百丈等地费姓大多源于澄江敦睦堂费氏。

《琅琊费氏武进支谱》12卷光绪十一年(1855)念本堂藏版据《琅费氏武进支谱》(念本堂藏版)载,该族费氏先世为山东琅人,其先世可追溯到汉代萧邑令费汛。费汛长子费凤,任九江太守,其子孙散居江浙间。武进费氏先辈世居吴兴,继迁昆山,复迁松江府嘉定县罗店镇,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有费祯,字兆时,号荫斋,廪贡生,例授文林郎,候补训导。生三子,长子费寅、三子费宰仍居祖地嘉定罗店。其次子费宏,字仰椿,号宽甫,由罗店迁居常州郡城西厢,卒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享年54岁,开山葬于城西海子口陈华桥甘露沟(今北港韦墅陈华桥村),遂为迁常始祖。生三子永联、永登、永科别为三派,后裔入籍常州。此族费氏迁常至今已达400余年,后世子孙迁居城乡,常州费姓名人费庚吉、费念慈等皆出于此族。

《琅琊费氏武进支谱》封页及目录历史上,常州费姓,多出医学界、艺术界、教育界人士,从政为官者亦能洁身自爱,施惠于民。费庚吉,字耕亭,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进士(会榜第一名),授礼部主事,道光初年任巨著《大清通礼》纂修官,历数年而成,并培养了许多专业人才。出为湖广道监察御史、河南汝宁知府、开封知府、福建粮储道,后卒于军中。他笃学工文,官于京师20年,时以训导后进为己任,从其学者甚众。著有《历代名宦管见录》、《费耕亭诗文集》等130余卷。费伯雄(1800—1879),字晋卿,号砚云子,武进孟河人。孟河名医代出,费氏业医,至伯雄已历七代。道光十二年(1832)中举人,无意做官,秉承家业,专攻医术,悉心参研古今名医著述,于脉理造诣极深,又擅治杂症,医名播传大江南北,救人万计,为“孟河医派”开创者。他曾为林则徐、左宗棠、向荣等名臣治愈顽症,后又为道光帝治愈失音症而名闻天下。他医德高尚,业医的座右铭是“欲救人而习医则可,欲谋利而习医则不可”。著有《孟河费氏医案》、《留云馆诗文集》等14种;费承祖(1851—1931),伯雄孙,幼承庭训,精通医术,中年因承办崇明盐务迁居上海,同时设诊业医,门庭若市,对危、大、急、奇诸症尤擅诊治,时为海上名医。费念慈(1855—1905),字屺怀,号西蠡,晚署艺风老人,城区人。光绪十五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与文廷式、江标时称翰林院“三大家”。在任浙江副主考时因事被劾,自此以撰文自娱,笃学好古,博闻强识,精通天文、历算、金石、目录之学,擅长鉴赏,精于书法,兼擅山水画,《中国画家大辞典》谓其画“在(恽)南田(王)石谷之间”,今常州天宁寺“大雄宝殿”巨匾系其手书。著有《归牧集》等传世。费久大(1881—1919年),名彝训,字铁臣,号玉虹老人,城区人。光绪二十年举人,湖北候补知县,博学多才,善识周秦彝器,尤精于钟鼎奇文,书法古拙,卓然成家。著作甚多,付梓者少,有《玉虹楼厄言》等存世。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今日热点

新印家谱

推荐产品

姓氏字辈

姓氏名人

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