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氏资料

当前位置:洪氏家谱网 >> 浏览文章

洪姓源流

时间:2023/2/25 11:13:12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洪氏网编委会

洪姓是中华100个大姓之外比较重要的姓氏,它发源于河南,主要聚居地在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广东等地。

洪姓源流

洪姓有三个源头:一是上古神话传说中著名治水专家共工氏的后代;二是周朝共国公族子孙;三是外族改姓。

共工氏之后,以部族名为姓

唐人林宝所著《元和姓纂》云:“洪,共工氏之后,本姓共氏,因避仇,改洪氏。”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引用林宝的话并加以发挥:“共工氏之后,本姓共,后推本水德之绪,加水于左”。共工又作龚工,是古代神话人物,相传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国语·周语》贾逵注云:“共工,炎帝之后,姜姓也。”据《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宋罗泌《路史·后纪二》注引《归藏·启筮》:“共工人面蛇身朱发。”《国语·鲁语上》载:共工氏之伯九有。伯九有也就是霸九州。实际上是说共工氏一度是九州的伯(霸)主,即中原部落联盟的一个首领。这反映了九个氏族住在九个地方,共工氏在其中居于首要地位。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认为共工氏居住地在今河南省辉县。

共工神话最著者,为共工与颛顼之战。共工一族因不满于黄帝族对炎帝族的统治,在颛顼和帝喾时曾先后两次起而争帝,此战实为黄炎战争之继续。此战又或传为共工与高辛(《淮南子·原道》);与神农(《雕玉集·壮力》);与祝融(《史记·补三皇本纪》);与女娲(《路史·太昊纪》)之争。

相传共工为水神。史称共工氏旁聚布功,善为言语,曾任水官和主百工之官,势力强大,欲霸九州,为一暴横诸侯,迭经诛讨,屡朝不靖,不绝其嗣。《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帝尧即将退位时,大臣灌兜推举共工继承帝位,帝尧认为不可,而任用他担任工师,负责治理洪水。共工治水采用土堤挡水而不是疏通河流,洪水漫流不遵其道,依然泛滥成灾。共工治水不力,洪水四溢,为此承担责任,全族遭到流放。《尚书·舜典》说:“流共工于幽州”。《史记·五帝本纪》更明确说到:“于是舜归而言于帝(尧),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用夏变夷”,这是中国古代经常采取的一个政策。“幽州”,其地望在今天的辽宁、河北北部一带,这里的考古学文化是红山文化。《括地志》说:“故龚城在檀州燕乐县界,故老传云舜流共工幽州,居此城。”清初顾炎武作《昌平山水记》时,其城仍在,亦曰共城,在密云县东北五十里。炎帝族在其鼎盛时期,也以擅长农业和天文历法著称,其文明程度较黄帝族要高。共工氏被流放到北方时,自然也将炎帝族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北方,无论其与帝尧、帝舜的关系如何,都确实会起到“以变北狄”的效果。共工在此生息繁衍,并且开始以单字的“共”为整个家族的姓氏。然后,经过了若干年代,他们为了避仇,又分别巧妙地改变了自己的姓氏,有的在原来姓氏“共”的左旁加上三点水,变成了洪氏;有的则在共字的上面加上一个龙字,成为了龚氏。两个姓氏尽管在外表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全都包括有“共”字在内,十足显示了他们的不忘本源。这支洪姓的始祖即共工氏,其祖地在今河南省辉市。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

宋朝郑樵《通志·氏族略》将洪姓列入“以国为氏”之类,认为洪姓“本共氏,因避仇,改为洪”。又称“共氏,亦作恭,商末诸侯国,今河内共城即其地也;文王侵阮徂共,其子孙以国为氏。晋有左行共华,或言共氏共叔段之后也。”据史书记载,古代有两个共国,一个在今甘肃泾川县北,是商末诸侯国,周文王姬昌为扩大周族势力,将其灭掉。一个在今河南辉县,是西周时共伯的封国。这里,郑樵显然混淆了不同时空的两个共国地望。

位于河南境内的共国,是西周姬姓国,始祖为周文王的子孙(据《辉县市志》:卫僖侯之子余与和先后受封于此)。《世本·氏族篇》说:“共氏,国名,周有共伯和。”《汉书·古今人表》颜师古注云:“共,国名也。”共国的地域,在今河南省辉县西北一带,与山西陵川县、晋城市接壤。共国境内有共山,一名共北山、共头山、共山首,俗称共山头,即今九峰山,是苏门山的别阜,为太行山支脉。作为淇河水源之一的百泉河,出自共山,古名共水,加水旁为洪,亦称洪水,或曰绛水。共水之滨原为共工氏的活动地区,自古以来文化比较发达。共国的得名,同共山、共水和共工氏有关。经实地堪察,共国故城坐落在共山南麓,东沿东石河,西临百泉河,南望平原沃野,位于今辉县市市区一带。

西周后期,厉王暴虐,任用虢公长父和荣夷公进行“专利”,横征暴敛,欺压百姓。以平民为主体的国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于公元前841年爆发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武装暴动。周厉王惊惶失措,狼狈地渡过黄河,逃奔于彘(今山西霍县)。在这次暴动中,共伯和坚定地站在国人方面,被国人推举为首领,由他掌管政权,“摄行天子事”。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于彘,太子静继立,是为周宣王,共伯和交出政权,重返故里,回到共山之首,去当自己的小国之君。被誉为“和有至德,尊之不喜,废之不怒,逍遥得志于共山之首”(今本《竹书纪年》沈约注),传为千古佳话。

公元前722年,郑国发生内乱,郑庄公之弟共叔段被迫逃到共,表明当时共仍然是一个独立的诸侯国。共与卫国相邻,约于公元前660年,被卫国兼并。《左传·闵公二年》云:“益之以共、滕之民。”杜预注:“共及滕,卫别邑。”此时,共城已经变成卫国一个边邑。《汉书地理志补注》所说:“盖其地逼近卫都,故先为国而后并于卫也。”

共国灭亡后,支庶子孙以国名为氏,形成共氏,后因避仇,又改为洪姓。这支洪姓的始祖为周文王。

外族改姓

中国历史上,由于婚姻、仕宦、避祸、避讳等改姓他姓者屡见不鲜。唐宋两朝,好几支洪姓是由外族改姓。《姓氏考略》记载:“豫章(今江西南昌)宏氏,避唐明皇(玄宗)讳改为洪。”《元和姓纂》称:“毗陵(今江苏武进)监察御史洪察,常州人,本姓弘也,避孝敬讳改姓洪氏,生子兴,起居舍人;生经纶,谏议大夫。” 宋太祖在建立宋朝后,追尊其父赵弘殷为宣祖皇帝。弘姓为了避讳,改姓洪。《宋史·孝义传·洪文抚传》:“洪文抚,南唐建昌(今属江西)人,本姓犯宣祖偏讳改焉。”《宋史·洪拟传》:洪拟,镇江丹阳(今属江苏),“本姓弘。其先有名璆者,尝为中书令,避南唐讳改今姓,复避宣祖庙讳,遂因之。”又有姓翁改姓洪姓。据《六桂丛刊》载:唐末五代、京兆翁氏35世祖翁何随父翁轩入闽,定居莆田福兴里竹啸庄,传至39代翁乾度(898~951),官拜闽国补阙郎中。翁乾度生有六子,于宋初三次科举先后中进士,即“三科六进士”,并跻身仕途。翁乾度将六子依次改为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分姓的原因有多种说法,有避国乱说,有皇帝分姓说等)。当朝六兄弟齐荣,显赫一时,被誉为“六桂联辉(芳)”。此外,朝鲜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洪姓。

祖地

辉县市

辉县市远古时期为共工氏部族居地。夏属冀州之域,殷商系畿内地,周称凡国、共国。周厉王十六年,共国君共伯和受诸侯拥戴,代行王政,号共和,是为元年(前841年,为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春秋属卫,战国归魏,秦属三川郡。西汉,县境东部置共县,西部属山阳县。东汉、晋、北魏、东魏因之。隋开皇六年(596年),省山阳县,改置共城县。唐武德元年(618年),置共州,辖共城、凡城二县;武德四年废州,并凡城县入共城县。宋因之。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避显宗允恭(共之谐音)之讳,改称为河平县;明昌三年(1192年)又改称苏门县;贞祐三年(1215年)升苏门县为州,因百泉威惠王祠有清辉殿(取谢灵运“山水含清辉”诗名命名),故以“辉”为名,称“辉州”,领苏门、山阳二县。元代因之,后废苏门县,改山阳为镇,仍称辉州。明洪武元年(1368)废州立县,改辉州为辉县,属河南省布政使司卫辉府。清代因之,民国16年(1927),天门会举义,在西平罗建合平县,不久即废。1938年2月日军入侵辉县,1943年至1944年,中共太行区委根据抗战形势,将原辉县相继划为辉县(后改辉北县)、辉嘉、新乡(后改辉县)三县。1945年8月抗战胜利,1946年6月三县合并为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辉县属平原省新乡专区,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改属河南省新乡专区,1986年新乡专区撤销,改属新乡市。1988年10月辉县撤销,辉县市(县级)建立,河南省管辖,新乡市代管。辉县市区的共国故城遗址,是天下洪姓、龚姓、共姓等的寻根地。

今日热点

新印家谱

推荐产品

姓氏字辈

姓氏名人

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