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氏资料

当前位置:宁氏家谱网 >> 浏览文章

宁姓源流

时间:2023/3/4 10:44:14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宁氏网编委会

宁姓在宋人编纂的《百家姓》中排名第241位,在当今中华大姓中,按人口多少排名第187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6%,宁氏全球人口约在80万以上。

宁姓主要起源于以下两支:其一,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春秋初年卫国国君卫武公姬和(前813~前760年在位)之后,卫武公封其子季亹于宁邑(今河南省获嘉县),季亹的后代便以采邑名为氏。这支宁氏,作为卫国公室,整个春秋时期世代相袭为卿族大夫,号称“九世卿族”,位高权大,盛极一时,枝孽繁茂,对后世宁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卫国始君卫康叔姬封乃周文王姬昌之子,卫君出于姬周,宁氏出自卫君,所以这支宁氏出自姬姓。其二,出自嬴姓,以谥号为氏。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襄公有曾孙去世后谥号为“宁”,即秦宁公(前715~前704年在位),其支庶子孙有以其谥号“宁”为氏,世代相传姓宁。因秦乃嬴姓,所以说这支宁氏出于嬴姓。出自姬姓的宁氏古代一般写作“甯”,出自嬴姓的宁氏古代一般写作“寜”,然而这两个宁字自古就是相通的,《史记》就对“甯”、“寜”二字混而不别,现代又把“甯”、“寜”二字简化作“宁”, “甯”、“寜”二字就更不必区分了。从血缘上看,出自姬姓的宁氏和出自嬴姓的宁氏均为黄帝直系后裔,血脉上也相互融通,加之姬姓宁氏早于嬴姓宁氏得姓100年左右,又在春秋时期长期繁荣昌盛,而嬴姓宁氏较之姬姓宁氏逐渐隐而不显,所以,后世不仅“甯”、“寜”二字相通不予区分,姬姓宁氏和嬴姓宁氏也混而不别,融为一体。由于姬姓宁氏在春秋及其以后的巨大影响,今天宁氏一般都将姬姓宁氏视为中华宁氏的正宗。所以,中华宁氏均奉卫康叔或卫武公为始祖,季亹为得姓始祖,祖地乃今河南获嘉县。

宁姓源流

宁字,在历史上有甯、寜、寗、寍等多种写法,查《新华字典》,“寜”、“甯”被注为“宁”的繁体字。其实“宁”字也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就有“宁”字,是橱、柜的象形初文。甲骨文、金文貯(贮)作宁中藏贝之形。宁、貯原为一字,后分化为二字。在制定简化字方案时,由于古已有之的“宁”字笔画简单,便用它来代替寜、甯二字。“寜”字甲骨文象居所有食具,是安宁的会意字。“寜”甲骨文或作“寍“,后世假“寜”为“寍”字,“寜”行而“寍”废。出自嬴姓的宁古时一般用“寜”字。“甯”字古与“寜”字通用,《说文·用部》云:“甯,所愿也。从用,寜声省。”清段玉裁注云:“此与‘寜’音义皆同,许意‘寜’为愿词,‘甯’为所愿,略区别耳。”而清邵瑛《说文解字群经正字》却认为:“今经典唯以甯为邑名,无以为愿词者。” 而“寗”字则为“甯”字的俗体,《篇海类编·宫室类·宀部》:“甯,俗相承作寗。”《字汇·宀部》:“寗,俗甯字。” 出于姬姓的宁姓古时一般用“甯”字 。其实作为姓氏的甯和寜字,在古代也是通用的,清·张澍《姓氏寻源·二十五径》就说:“宁氏,《急就篇注》云:‘宁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因以为氏。一曰甯、寜本一姓,卫大夫甯俞之后。’澍按:《史记》甯成作寜成,甯越作寜越,是古字通。”

出自姬姓,以邑为氏

西周末年,卫国有位国君卫武公(姬和)(前813~前760年在位),卫武公将其儿子姬季亹(Wěi 音伟)封于宁邑(今河南省获嘉县),他的子孙便以封地名为姓,称宁氏,以后世代相传姓宁。所以宋·郑樵《通志·二七·以邑为氏》云:“宁氏,姬姓。卫武公生姬亹,食采于宁,因以为氏。”可见,宁姓来源于封地,得姓方式系以邑名为氏。得姓始祖是卫武公之子季亹。得姓时间大约在西周、东周交替之际,约当公元前800年左右。这支宁姓出自姬姓。

为什么说得姓于季亹、以邑为氏的这一支宁姓出自姬姓呢?原来被初封于宁邑的季亹,是卫武公之子,所以最初宁氏为卫国公室,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卫国为宁氏公室的宗主国。而卫国国君姓姬,其开国君主卫康叔乃周文王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之弟,所以周朝又是卫国的宗主国。宁氏分蘖于卫国,卫国分封于西周,西周乃姬姓王朝,所以宁氏出自姬姓。这支宁氏乃当今宁氏的主干,被视为中华宁姓得正宗。

有的宁氏宗谱追宗于黄帝、后稷、公刘、古公亶父、周文王、周武王。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当今全球华人都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国语·晋语》中引晋大夫司空季子的一段话说:“昔少典娶于有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黄帝因生长于姬水,因以为姓。黄帝的姬姓以后分衍出许多姓氏,然而,由于宁姓直接出自姬姓,因此可以说是黄帝的嫡传后裔。

后稷、公刘、古公亶父、周文王为姬周的著名列祖。后稷,姓姬,名弃,是高辛(帝喾)之子,黄帝的第五代孙,唐尧的弟弟。从小爱种树麻五谷,及长,喜欢农业,善于因地制宜,老百姓都学习他的办法。虞舜选他为农师,有功于天下。他就是姬周的始祖。后稷的曾孙名公刘,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以耕种为业,带领百姓富裕起来,百姓爱戴他,四面八方的人也都来归附他,为周王朝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公刘的十传孙名古公亶父,在豳地从事农耕,行善积德,这里的人拥戴他为领袖。后来为躲避少数民族的袭扰,带领族众离开了豳地来到岐下。邻国百姓听说古公仁慈待民,都来归附他。此后,爱民思想成为姬周文化的核心。古公亶父的孙子姬昌,在商代为西伯侯,就是后来的周文王。他继承后稷公刘的事业,学习他的祖父古公和父亲公季的治国方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许多读书人都附于他。商纣王听了崇侯虎的诬告,将他囚禁在羑里,罪名就是“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被释放后,他只能暗暗地做善事。诸侯中的纠纷,老百姓的诉讼,都来找他解决。在他的治理和行为的影响下,四方士人、百姓纷纷归附,周邦日益强大,为周武王最终歼灭商纣、建立西周王朝奠定了基础。

关于宁姓的始祖,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九·四十六径》云:“宁,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姬亹,食采于宁。”既然说宁姓是卫康叔之后,看来林宝认为宁氏的始祖是卫康叔。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也有同样的观点:“宁,出自姬姓,卫康叔之后,武公生季亹,食采于宁。”卫康叔名封,是周文王姬昌的第九子,武王姬发和周公旦的弟弟。先封于康,故称康叔。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周公为辅佐,转封康叔于河、淇间商墟故地为卫君,才称卫康叔。周公专为康叔写了《康诰》,教他继承文王的美德,要明德慎罚,关心百姓疾苦,遵循法典办事。还写了《酒话》和《梓材》,提醒他要禁止酗酒,作事要精益求精。康叔很听兄长的教导,是个贤德之人,政绩卓著,很得民心。成王任命他为周的司寇,并赐给卫许多珍宝祭器,以表彰他的功德。

卫康叔去世后,历传康伯、考伯、嗣伯、捷伯、靖伯、贞伯、顷侯、釐侯、共伯,十一传到卫武公(共伯之弟)。诸多文献典籍把卫武公视为宁姓的始祖,如汉王符《潜夫论》引《世本》云:“宁氏出自卫武公子季亹,食采于宁,因以为氏。”《左传·襄廿五年》晋杜预注:“宁氏出自卫武公。”宋·邵思《姓解·三七·宀部》:“《春秋公子谱》:‘宁氏出自卫武公之后。’”《姓氏急就篇·上》:“宁,卫武公后。”明·陈士元《姓觿·二十五径》:“宁或作寗。《姓源》:‘卫武公子季亹,食采于宁。’”釐侯四十二年(前819)卒,太子共伯馀立,釐侯一直宠爱馀的弟弟和,在位时给予和很多钱财,和便用这些钱财收买了一批武士,袭及共伯于釐侯之墓上,共伯逃避进墓道里自杀,和因立为武公。卫武公即位后,继承康叔治国的传统,勤政爱民,百姓很高兴地团结在他的周围。卫武公四十二年(前771),犬戎杀了周幽王,卫武公率兵帮助周平定犬戎,立了大功,由侯爵升为公爵。季亹是卫武公最小的儿子,被封于宁邑(即今河南获嘉县),从此季亹子孙以宁为姓。

综上所述,黄帝、后稷、公刘、古公亶父、周文王等可称为宁姓的诸位远祖。卫康叔或卫武公可称为宁姓的始祖。而季亹则可称为宁姓的得姓始祖。

季亹之后,有顷叔、跪、速、俞、相、殖、喜等连续九世为卫卿,身居卫国要职,跨时200多年,贡献丰巨,史籍昭昭。宁氏在卫国,历史上有“九世卿族”之称,比较有名的有宁俞、宁殖、宁喜等。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九·四十六径》:“宁,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姬亹,食采于宁。弟(生)顷叔,(顷叔)生跪。跪孙速。速生武子俞。俞生(相。相生)殖。殖生悼子喜。九世卿族。”其中自季亹到宁喜只有八世,好在晋杜预《春秋世族谱》记载,宁庄子名速,为宁跪之孙,宁穆仲静之子,所以在宁跪和宁速之间的缺环就可以补上了,那就是宁穆子仲静,这样宁氏春秋时在卫国的所称的“九世卿族”就是:季亹、顷叔、跪、仲静、速、俞、相、殖、喜。春秋及其以前的宁姓世系为:黄帝……后稷……公刘……古公亶父……周文王―卫康叔……卫武公-宁季亹―宁顷叔(季亹弟)-宁跪-宁仲静(穆子)-宁速(庄子)-宁俞(武子)-宁相-宁殖(惠子)-宁喜。

关于宁姓祖地宁邑的所在,由于历时记载与行政区划名称的历史变迁,认识比较混乱,有今河南获嘉和今河南修武两说,但作为古代的一个城邑,它要么在获嘉,要么在修武,不可能同时在获嘉和修武。其实季亹所封的宁邑就在今河南的获嘉,城郭尚存,今俗称“齐王城”。在宁邑故城西北2.5公里,宁姓得姓始祖季亹坟茔仍然保存着,位于张巨乡李村村东北近一里处,芳草萋萋,墓土丘然。

宁本为商代古国,甲骨卜辞中经常提到宁地,如:“贞,翌丁亥勿狩宁?”(《甲骨文合集》11006);“翌丁亥勿分焚宁?”(《甲骨文合集》11007)宁在甲骨文中作为地名是商王的田猎区,商代的宁国即后世的宁邑。诸多甲骨学家均认为商代的宁地在今河南的获嘉县。而西汉韩婴撰写的《韩诗外传》中称“武王伐纣,到于邢邱,盾折为三,天雨三日不休。武王惧。召太公而问之,曰:‘意者纣未可伐乎’?太公对曰:‘不然,折为三者,军当分为三也。天雨三日不休,欲洒兵也’。乃修武勒兵于宁,更名邢邱曰怀,宁曰修武”。另外《左传·文公五年》:“晋阳处父聘于卫,反过宁,宁嬴从之。”杜预注:“宁,晋邑,汲郡修武县也。”《续汉书·郡国志》、《史记》、《水经·清水注》等文献都将宁地和修武连在一起,这也是今天对于宁氏祖地宁邑人们误以为在修武的原因。其实这些文献中所记载的古之修武,即在今之获嘉。这方面文献的记载非常充分。《路史·国名记六》云:“宁,杜注云:汲郡修武,今卫之获嘉有宁城,故修武也。”《括地志》怀州修武县下:“怀州修武县本殷之宁邑。”该书于获嘉县下又说:“怀州获嘉县,故修武也。”《大清一统志》河南卫辉府古迹条下:“修武故城,今获嘉县治,即古修武也。亦即宁邑。”民国《获嘉县志》记载:“南阳故城即宁邑故城,在县西二里,今名南阳屯,获嘉古宁邑,亦曰南阳。”南阳故城遗址,在今获嘉县城西一公里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城遗址西边有南阳屯村。《获嘉县志》又载:“修武故城在县城西北崇兴寺东,世传是旧县治,故址犹存(崇宁寺在今县城外西北隅)。”由上述文献,加上获嘉县至今存留着周文王冢、同盟山武王庙等古迹和相关传说,可以确认:商之宁国、周之宁邑、周武王伐纣修武之地,均在今河南获嘉县一带。

据学者最新考证,“宁邑”的具体方位在获嘉县张巨乡西1公里的“齐州故城”。《大清一统志》卫辉府古迹云:“小修武,在获嘉县境。”《怀庆府志》卷四获嘉县条载:“小修武城,在县城西南十五里,汉高祖夺韩信军于此,俗称齐王城,与今宣阳驿相近。”在今天获嘉。修武、武陟三县交汇处,现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齐州故城”,实为“齐王城”得讹传,这里应该是古修武之所在,亦即宁邑故城之所在。还有一种说法是修武故城即宁邑,在今获嘉县城东北角。

出自嬴姓,以谥为姓

据《姓纂》和《姓氏急就篇·上》记载:“宁氏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因以为姓。”《万姓通谱·青韵》:“寜,秦宁公之后,汉宁旻,都尉。宁越,赵人,与苏秦之徒为六国谋士。”《元和姓纂》卷五岑仲勉据《类稿》二十九补“寜,秦宁公之后,以谥为姓。”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襄公有曾孙去世后谥号“宁”,其支庶子孙有以其谥号“宁”为氏,世代相传姓宁。秦宁公于公元前715~公元前704年在位。这支宁姓得得姓始祖是秦襄公得曾孙秦宁公,得姓方式系以谥号为氏,得姓时间为公元前700年左右,比出自姬姓的宁氏正宗正好晚100年。因秦乃嬴姓,所以说这支宁姓出于嬴姓。

出自嬴姓的宁氏一般写作“寜”,出自姬姓的宁氏一般写作“甯”,然而后世往往混而不分,连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名著《史记》中,就将甯和宁混为一谈,所以清·张澍《姓氏寻源·二十五径》云:“宁氏,《急就篇注》云:‘宁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因以为氏。一曰甯、宁本一姓,卫大夫宁俞之后。’澍按:《史记》甯成作宁成,甯越作宁越,是古字通。”再民国臧励和《姓氏考略》也认为甯宁相通:“甯,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亹,食采于甯,以邑为氏。望出齐郡,又与宁通。汉甯成,《史记》作宁成。”其实出自嬴姓的宁氏,作为赫赫大名的秦始皇的本家,其始祖是上古颛顼帝,而颛顼帝是黄帝的曾孙。姬姓宁氏的始祖卫康叔的父亲周文王,也是黄帝的姬姓后裔。姬、嬴二姓既然统统都是源自黄帝,显然,两支宁氏追根溯源,也都源于黄帝。所以,甯、宁二氏大可不必在写法上斤斤计较,今天统一写作简化字“宁”字可也。

出自满族复姓所改 清满族有宁佳氏、宁古塔氏,为八旗姓。宁古塔原为地名,后以地为氏。宁佳亦世居宁古塔。入关后有从汉姓习俗,改单姓为宁氏。这两支满族复姓改宁氏,为中华宁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祖地

获嘉县

获嘉县隶属新乡市,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武帝东巡至此,获南越国叛乱丞相吕嘉首级,故而得名。

获嘉县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镶嵌在豫北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数千年来人们在这里劳动、生活、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许多颇有价值的遗迹和遗物。周武王伐纣、牧野大战前与众诸侯相会于此,令士兵在此捧土筑坛积土成丘,武王即在丘上同诸侯誓师盟誓,后人称此丘为同盟山,留下了同盟山、饮马池、诸候井、阅兵台、武王庙、文王庙、黄飞虎冢等诸多古迹和相关的传说故事。这里是东汉“政有名迹”的桂阳太守卫飒、兴修水利为民称颂的钜鹿太守张导、三国时曹丕“执子孙礼”、“举动必咨”的议郎张范、元代时正直无私、拯救饥民于水火的左丞相张思明等历史名人的故乡。获嘉商为宁邑,秦于此置修武县,设置县级建制,已有2000多年。汉晋固之,北魏称南修武,北周于此置修武郡,隋开皇四年(584)移获嘉县治于此,自此称获嘉。获嘉县有着悠久的历史。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今日热点

新印家谱

推荐产品

姓氏字辈

姓氏名人

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