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资料

当前位置:唐氏家谱网 >> 浏览文章

唐姓源流

时间:2023/3/7 11:03:36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唐氏网编委会

唐氏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姓,至今已有4300多年的历史。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将其列为百姓之首进行追述,明确指出:唐氏始祖为唐尧大帝。据《竹书纪年》、《史记》等记载,尧为帝喾与其第三妃、陈锋氏之女庆都所生之子,原为姬姓,为帝喾高辛氏次子,黄帝轩辕氏的玄孙,名放勋,幼时随母亲在外公“伊侯之国”(即今河南伊川县),后迁徙到耆地(即今山西黎城县),所以称伊耆氏。尧13岁时受封陶地(今山东定陶县),15岁时改封唐地(今河北唐县),因此又称陶唐氏。尧16岁时,由于其兄帝挚荒淫无道,为二十路诸侯起兵废黜。尧被拥立为天子,建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以“唐”为国号。据考证,尧帝初封的唐地即今河北唐县一带。但在唐尧、虞舜乃至夏商这一历史期间,国家尚处于原始形态,氏族也处于一个流变的过程之中,各原始部族迁徙不定,征伐吞并不止,国有号而无名,族与族之间的号、氏、姓一直不断因迁徙、变动、演化而没有稳定下来。唐氏一族自唐尧开始,也经历了千余年的演变,到春秋之后,才由几大支脉繁衍壮大,汇聚一起,终于形成了唐氏宗族滚滚一脉。下面根据史料所载,将唐姓之源论述如下:

丹水唐氏

丹水唐氏之祖为唐尧子丹朱。据历史记载,舜继尧即帝位后,封尧之子丹朱于丹水之阳,以奉尧祀。舜帝特别谦敬地让丹朱及其一族穿本族的衣服,使用本族的礼乐,并与天子以宾客的身份而不以君臣身份相见,表示自己不敢专有天下。据专家详细考证,丹朱初封之“丹”,是今山东省临朐县东北的丹水;大禹即位,又改封丹朱于尧初所封之唐地(今河北唐县)。夏末商初,战争频仍,唐氏贵族率族遂再次迁入今南阳市西部(属河南)与湖北省交界的丹江(古称丹水)北岸、淅川县(属河南)西北的丹崖山(位置在今荆紫关附近)到唐河县(属河南)南与湖北随州交界的唐子山一带。

春秋末战国初,宣王中兴,为祭祀唐尧,又寻找南阳一带唐尧后人,封侯于今北至南阳唐河县、南至湖北唐县镇一带,建唐子国,后又升为唐侯国。战国时代,因小唐国处于秦、楚、晋(赵、魏、韩)诸强国的边界夹缝之地,朝亲秦、暮属楚、夕附晋,于公元前505年前后为楚所灭,其国人遂以国为姓,形成唐氏另一脉。因此,时至今日,南阳方城郊区之方城山旧址,下游襄阳市东有唐县镇,丹江水库东北岸淅川县境内有古丹朱墓,基本上都是古唐氏的遗迹。到战国时代,唐氏已成为一个遍布中原地区的大姓。其中世代生活于晋国和楚国的唐姓人在战国时代的晋、楚、秦、魏等地分别为侯、为将。如楚国大将唐狡、唐昧,为楚著名大夫;魏国纵横家唐且为显大夫,活了90多岁,名闻七国,其孙唐厉先在秦为官,后入汉因军功被封为侯。

方城唐氏

帝尧把天下禅让于虞舜之后,传到夏王孔甲的时候,帝尧的后裔御龙氏封为唐侯。据《通志》载:周之季世,又封刘累裔孙在鲁县者为唐侯,其地今唐州方城是也。”刘累即御龙氏,是丹朱的后人,刘累裔孙也即丹朱后代的一支。按郑樵《通志》中的“唐州”即今河南唐河县,“方城”即今河南方城县,“鲁县”即今河南鲁山县。也就是说,东周时期(据考证为周昭王时),又找到居住鲁山一带的刘累后人,根据古人“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灭国不灭祀”的政治信仰和尊礼贤者后代的传统,将他们封于今方城、唐河交界一带,封爵为“唐侯”,建立唐国,唐国后来为楚国所灭,子孙以唐为姓。

临汾、翼城、夏县唐氏

古代大夏,即今山西临汾至翼城县、曲沃、夏县一带。关于大夏唐氏的来龙去脉,《左传》记述得比较多。比如“昭公元年”载:上古时代,帝喾高辛氏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阏伯,小儿子叫实沈,两兄弟不和,经常勾心斗角,大动干戈。尧帝很为这件事担忧,由于二人和自己是同父异母兄弟,不好施以刑罚,于是就把阏伯迁到商丘,让他主管“辰星”,商人就是从这里起源(“辰星”即为“商星”);不久又把实沈迁往大夏即今山西临汾、翼城、夏县一带,让他主管“参星”,唐人就是从这里起源。后来唐族人臣事夏商两朝,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周朝兴起又封刘累后人在夏地者为唐侯,建国于翼,即今之山西翼城县。到了3000多年前的周武王之时,唐侯起而作乱,于公元前1106年被武王的儿子成王所灭,唐国之地改封给成王之弟叔虞管辖,原来帝尧的后裔,大部分被迁往杜地,由侯国降为伯国,留在旧地的帝尧后裔以国为姓,称唐氏,后被周成王幼弟唐叔虞统领。

据史载,当周武王夫人邑姜怀孕时,某夜梦见神对她说:“我给你的儿子取名叫虞,以后将把唐地封给他,他将以参星为守护神,他的子孙必然繁荣。”等到孩子生下后,发现他手掌上有纹路,看起来很象“虞”字,因此就取名为虞。虞的哥哥就是周成王,小时经常听母亲讲这个梦。成王即位不久,唐地发生内乱,成王派兵灭唐后,心情高兴,和弟弟叔虞在桐树下玩到高兴处,成王就拾一片桐叶剪成玉圭的形状送给弟弟叔虞说:“喏,就以此把唐地封给你。”这时身边史官就拿着记录一本正经地上奏:某年某月某日某时,陛下说:“将唐地封给叔虞”,请陛下择日实行分封之礼。当时成王并无思想准备,说:“我这是给孩子说着玩的。”而史官却一本正经地说:“天子无戏言”,成王只好把唐地封给了弟弟叔虞,这就是“桐叶封地”的故事。叔虞得到封地之后,建都临汾(古称平阳,今山西临汾市),称其为唐叔虞,其子孙也有以唐为姓者,与留下来的唐尧余脉,一同在山西扎下根来。因此,山西唐姓是(伊)祈和姬姓的后人。始祖为实沈,主流则为唐叔虞的后人。不过,如果再进一步推溯,则两支唐氏根本都是源自黄帝轩辕氏,仅仅是“同根异枝”而已。后来,传到唐叔虞嫡子樊父的时候,迁都晋水之旁,建都晋阳,改国号为晋,樊父又被称为晋侯。原来山西翼城的唐国之地,也在晋国的管辖范围之内。换言之,当时唐国的名号虽然没有了,但那个地方,仍然是唐叔虞的后代在繁衍,实质上并无不同。

中山唐氏

《尚书·五子之歌》写道:“惟彼陶唐,有此冀方。”就是说唐尧未称帝前开基于“冀方”,所谓“冀方”,即今河北和山西中南部,也就是说唐尧为帝时领有今河北和山西的一部分。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唐尧未即帝位时封唐侯,其地在“唐地”,即“中山唐县”,清代以前属定州,在今河北省唐县、顺平县一带,有唐河贯穿于河北、山西两省界。唐河南有曲阳县,县南30里有尧山,相传即为尧即帝位前的封唐之地。

陇西羌唐

据《三国志·满田牵郭淮传》记载,魏太和二年(228),雍州刺史郭淮“破陇西名羌唐蹏于枹罕,加建威将军。”后代姓氏学者据此以为,汉魏时代陇西(今属甘肃)既有羌族唐姓。查远古史料,陇西羌唐出自北唐之戎,远祖为胥轩、郦山女夫妇。其后代蜚廉生有二子,一个名叫恶来,一个名叫季胜。恶来为秦的祖先,季胜为灭周幽王的申侯的祖先,因其世代居于雍凉之地,世代好战,故名西戎,后归并人秦国,有唐姑梁,其人可称羌唐始祖,为墨子学派的大学者。

白狼唐

汉代时南蛮白狼王为唐姓。白狼唐姓原是帝喾后裔,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犬戎侵犯高辛氏,帝喾以自己的小女儿悬赏捉拿犬戎王,磐瓠最终取犬戎王人头献上,帝喾之女遂与磐瓠成婚,居于西南夷,繁衍生息,成为四川西部的一个古老少数民族。东汉永平年间(58~75),益州刺史朱辅为政深得当地少数民族爱戴,于是长期独立居住的白狼﹑盘木﹑唐菆等100多个酋长国、130多万户、600多万人,臣服奉贡汉朝。和帝永元十二年(100),白狼﹑楼薄等族在首领唐缯的率领下,举族十七万,内迁归附,成为唐姓的一大支脉。

其他

据《元史·唐仁祖传》所载,元代西域畏兀人唐仁祖,其子孙以唐为姓。另外,满族塔塔喇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汉姓均为唐。土族拉什唐氏及瑶、苗、蒙古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唐姓者。

祖地

淅川县

淅川县是丹朱嫡系后代的落根之地,隶属南阳地区。淅川县文化源远流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文物古迹遍及全县,主要有:(1)丹江两岸古代墓葬和遗址。历年调查发掘的有下集、双河镇、下王岗、雷嘴、李家庄、埠口、黄楝树等十多处古文化遗址,文化内含极为丰富,不仅有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西周文化,也有江汉流域的屈家岭文化。其中下寺春秋楚墓群为建国后重大文物考古发现,出土文物8000余件,其中的青铜礼器和乐器大多数为全国首次发现。(2)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其主库区即在淅川县内,水面达数百平方公里,最宽处25公里。其中著名的“小三峡”长20公里,最窄处50米以上。(3)著名人文景观古荆紫关镇。这是一处保存完好的清代五里长街。(4)大唐名僧一行创建、唐宣宗李忱在此落发为僧的名刹香严寺。此地山水清幽,古刹巍然,古树森森,古碑历历,堪称一流的佛教文化旅游胜地。

方城县

方城是周宣王时刘累裔孙建唐侯国处。方城县古为豫州之城,西周时属鄫国。秦置阳城县,汉改为堵阳县,北魏置方城县,金置裕州,明废县入州,民国复改为方城县,沿袭至今,属南阳市。方城的旅游资料也十分丰富。自然景观以“北武当山”著称的黄石山最负胜名,历史文化景观有楚长城遗址、博望城、汉光武帝姊湖阳公主修真地炼真宫,雕刻于北魏至唐代的小史店佛沟摩崖造像和唐姓寻根胜地方城山遗址等。

上一篇:中华唐氏通谱总卷(上下两部分)

下一篇:没有了

今日热点

新印家谱

推荐产品

姓氏字辈

姓氏名人

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