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氏资料

当前位置:阎氏家谱网 >> 浏览文章

阎姓源流

时间:2023/3/17 15:36:33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阎氏网编委会

记述阎姓起源最详细的古籍是《新唐书·宰相世系》。该书云:“阎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太伯曾孙仲弈于阎乡,因以为氏。又云,昭王少子生而手文曰‘阎’,康王封于阎城。又云,唐叔虞之后晋成公子懿,食采于阎邑,晋灭,子孙散处河、洛,前汉末,居荥阳。”按此说,阎氏系由姬姓所衍生,具体来源有三,均与带“阎”的地名有关。其一是说出自太伯曾孙仲弈。此说显然有误。太伯、仲雍系周文王姬昌的伯父,是吴国的始祖。《史记·吴太伯世家》明确记载:“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仲雍卒,子季简立。季简卒,子叔达立。叔达卒,子周章立。是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为诸侯。”关于“夏虚”,《集解》徐广曰:“在河东大阳县。”大阳县,治所即今山西平陆县西南平陆城。于此可见,“太伯曾孙仲弈”应为“仲雍曾孙虞仲”,“阎乡”很可能就是“夏虚”。

第二说提到的“昭王”叫姬瑕,是周康王姬钊的儿子,其小儿子“生而手文曰‘阎’”,被“康王封于阎城”,因而得阎姓。这种说法,理由有些牵强,似难成立,难怪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说:“有文在手之言多为迂诞。”

第三说比较可信。文中提到的“唐叔虞”,系周武王姬发之子,晋国的始祖;“晋成公”系晋文公重耳的小儿子;“阎邑”,有关辞书无载,但既是晋成公之子懿的封邑,必在晋国疆域内,亦即在今山西西南部,当代有人注为山西安邑县西(今属山西运城);“河洛”,即今河南省境内黄河、洛河流域的洛阳、偃师、巩义、荥阳一带。这一条是说,春秋时,晋成公的儿子懿被封于阎邑,晋国灭亡后,懿的子孙散处于河、洛一带,以原封邑为氏,就是阎氏,至西汉末定居于荥阳。

春秋时,楚国有大夫阎敖,这说明此期已有阎氏居于今湖北省境。东汉有尚书阎章,荥阳人,其子阎畅,官侍中,封北宜春侯,有三子:显、景、晏,女为安帝皇后。阎显以其妹为皇后,安帝时封长社侯,掌管禁兵。安帝死,太后临朝,他任车骑将军,定策立年幼的北乡侯为帝,专断朝政。不久,北乡侯死,宦官孙程等19人拥立济阴王为帝(即顺帝),他被杀,其子阎穆,避难徙于巴西之安汉(今四川南充市北)。阎显之孙阎甫,被曹操封为平乐乡侯,复居河南新安,其子阎璞,任牂柯太守,孙阎讚,,西晋殿中将军、汉中太守。东晋以前,阎氏还有迁至今陕西、甘肃等省者,如三国魏有阎温,为西城(今陕西安康县西北)人,西晋有阎鼎,天水(今属甘肃)人。阎讚之曾孙阎昌,因父难,奔居马邑(今山西朔县),其孙阎满,任北魏诸曹大夫,自马邑又迁回河南。还有阎显裔孙,北魏户牖侯,居武阳(今山东莘县西南)。阎满之孙阎善,龙骧将军、云中镇将,因居云州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

唐代,贞观年间所定太原郡10姓有阎氏;《元和姓纂》所列阎氏郡望有:天水、常山(郡治今河北正定)、广平(郡治在今河北鸡泽县东南)、河南。明、清时期,南方的江苏、湖南等省已有阎姓居民。

从清代开始,大陆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行开垦。近代以来,又有一些阎姓人离别故土,走出国门,徙居海外,不断开拓新的事业,以求更大发展,现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

阎姓名人,除以上述及者外,隋代有将作少监、石保公阎毗,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与其子立德,俱擅工艺、绘画,驰名隋、唐间。立德弟立本,唐代著名画家,高宗时官至宰相,工人物、车马、台阁,尤擅写真,兼能书法,所画《历代帝王图》,现藏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南宋有画家阎次平,擅山水、人物,尢工画牛。南明有抗清义军首领阎应元。清代有诗人阎尔梅,经学家阎若璩。辛亥革命后有曾长期盘踞山西的军阀阎锡山。

阎氏的堂号有右相堂、庆春堂。唐朝有万年人阎立本,总章初年任右相,其后裔因以为堂号,即“右相堂”。阎锡山在续修家谱时,请了一位清末举人,为阎氏续辈写了四句七言诗,计56字,作为阎氏56代的辈字,同时又以阎锡山父亲的乳名长春命阎氏堂号为“庆春堂”。现在,阎锡山在台湾及海外的子孙都沿用这个堂号。

1996年10月出版的《中华姓氏大辞典》将阎姓列为当今中国第50大姓,称其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1%。2006年1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的新的百家姓次序将阎姓列在第75位,但未公布其占人口的百分率。阎姓分布很广,以河南、山东、河北较多,这3省阎姓约占全国汉族阎姓人口的57%。阎姓不仅是汉族大姓,而且也是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姓氏。例如:南北朝时河南河阴阎氏,源出代人:清代满洲人有阎姓,世居沈阳;清满洲八旗姓布雅穆齐氏,后改为阎氏;达斡尔族亚尔兹氏,汉姓为阎;满、回、蒙古等民族也都有阎姓。

阎姓起源地之一的荥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部、黄河南岸,陇海铁路经过其境。

上一篇:梨园屯支闫氏家族繁衍初探

下一篇:没有了

今日热点

新印家谱

推荐产品

姓氏字辈

姓氏名人

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