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氏资料

当前位置:于氏家谱网 >> 浏览文章

于姓源流

时间:2023/3/18 16:06:45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于氏网编委会

在宋人编纂的《百家姓》中,于姓居于第82位。按今天人口的多少为序,于姓排在第28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62%,约800万人,属于中华百家大姓之一。

于姓起源有三说:其一,出自姬姓,以国为氏。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的第二个儿子被封在邘(今河南沁阳市北部西万镇邘邰村),称作邘叔,建立邘国。邘叔的子孙以于姓为国氏为邘氏,后去掉“邑”旁为“于”氏。这是今天中华于姓正宗,出自姬姓,是西周王族的后代,其得姓始祖为邘叔,得姓方式系以国名为氏。姬姓于姓的一支,曾经在十六国时跟拓跋部落北迁,融入了鲜卑族,并且改姓为万纽于氏。直到北魏时期,孝文帝迁都洛阳,才又改回于姓。其二,出自子姓,以国为氏。有一种观点,认为早在商代就有于(盂)国,已经出现子姓于氏,始祖为商王武丁之子,祖地在今河南睢县,但这种说法历代姓氏书上失载,于氏家谱亦不认同。其三,出自淳于氏改姓。唐宪宗李纯时,为了避讳(淳与纯音同),淳于氏被改成了于姓。其四,少数民族改姓于氏。在少数民族中,蒙古、达斡尔、鄂伦春、土家、回、锡伯、朝鲜等,均有于姓。于姓早期主要在发源地繁衍,西汉时,发展到山东,后来形成了著名的郡望东海郡。十六国时,东海郡的一支播迁于山西和河北一带,这支于姓发迹于北魏代地,即今山西大同市一带。北魏时期,发展到河南洛阳,南北朝隋唐时期在河南洛阳繁盛一时,形成于氏另一个著名郡望河南郡。后来于谨跟随西魏孝武帝入关,后周武帝下令应从入关之后并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隋、唐定都长安,于姓随政治中心的转移而纷纷迁于京兆,从而形成了于姓的另一个郡望:京兆。宋元以来,逐渐播迁于全国各地。现在,已经遍布在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内蒙古、黑龙江、辽宁、湖北、江苏、浙江、安徽、广西等地。

于姓源流

出自子姓,以国为氏

邘,为商代古国,或作于、盂,甲骨文中经常提及盂。王国维在《观堂集林·甲骨文中所见地名考》中认为:“邘音于,野王县有邘城。《左传》:邘、晋、应、韩。杜注亦云河内野王县西有邘城(今河南怀庆府河内县),盂疑即邘也。”周发高《金文诂林》也说:“于方,国名,郭氏(郭沫若)云:于方当即卜辞屡见之盂方,其地当在今河南睢县附近。”何光岳在《周源流史》一书中据此推断:“盂方初在睢县,创制盂器,后被商所并,以封武丁子于地,移于沁阳。直到周武王灭商,周成王封弟邘叔于旧于地,因袭旧号为于国。”袁义达在《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一书中采用何光岳的观点,认为第一支于姓出自子姓。河南睢县一带生活着一支擅长制作盂器的部落,称为盂方,商朝后期,盂方为商所灭,商王武丁之子被封于侯,后迁移到今河南沁阳县西北。周初灭国,子孙以国为氏,于侯子孙分别北迁于河南濮阳东南和山西盂县。这是史书上记载的最早的于姓人群。

邘为商的与国,商朝末年,周文王曾兴兵伐邘。《尚书·大传》记述文王武功时云:“文王受命,一年断虞、芮之质,二年伐于,三年伐密须,四年伐畎夷,五年伐耆,六年伐崇,七年而崩。”《韩非子·二难》也说:“昔文王侵盂。”《孟子·滕文公下》引《太誓》曰:“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则取于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歌颂周文王东征伐邘,杀掉残暴的邘国国君,可与汤灭葛的功绩相比美。陈梦家《尚书通论》说:“于,各本作邘,案《通鉴前编》:‘纣十有八祀。西伯伐邘。’注引徐广曰:‘大传作于。’于疑即卜辞之盂方伯。”商代邘国大约是在商纣王十八年(前1057)为周所灭的。

清代张澍在《姓氏寻源》一书中对此有所论述:“《辩证》云:邘氏,周武王子所封,以国为氏。澍按:京相璠曰:河内野王西北三十里有古邘城、邘亭、邘台。《水经注》曰‘故邘国子孙以国为氏,其后去邑为于。周武王第三子邘叔所封之国。《左传》富辰曰:邘,武之穆也。《尚书·大传》曰:文王受命,二年伐邘。《纪年》云:帝辛命九侯、周侯、邘侯。《皇王大纪》云:西伯戡黎,邘侯来援,南宫适虏邘及黎二君,迁邘侯于翟,免黎侯归国自省。是武王之先,商时已有邘侯,不始于邘叔也。”他也认为在西周邘叔之前,商代已有邘姓。但这支于氏由于起源久远,在后世隐没不闻,其流变已不可考。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

为周武王姬发之后,周武王克商后,大举分封诸侯,其第二子邘叔被封在邘国,即今河南省沁阳县北部西万镇邘邰村。后来,邘叔的子孙就以国为氏,去掉“邑”旁为于氏,史称于姓正宗。

《元和姓篡》记载:“周武王第二子邘叔,子孙以国为氏。其后去‘邑’,单为于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于氏出自姬姓。周武王第二子邘叔,子孙以国为氏,其后去‘邑’为于氏。其后自东海郯县随拓拔邻徙代,改为万纽于氏。后魏孝文帝时复为于氏。”《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记载:“于氏,即邘氏,周武王之子邘叔所封之国。京相璠云:‘野王县西北三十里,有故邘城及邘台。’野王,隋改曰河内,今怀州治,子孙以国为氏。其后去‘邑’,但为‘于氏’;亦有不去邑者。后魏《官氏志》有万纽于氏,改为于氏。始有自东海随拓拔隣徙带,改为万纽于氏,后魏孝文帝时,复为于氏。又有淳于氏,唐元和初,避宪宗嫌名,改为于氏。”

邘叔所封的邘国在周代十分弱小,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郑国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向北与晋国抗衡,举兵消灭了邘国。《左传·隐公十一年》:“周桓王取邬、刘、蒍、邘之田于郑。”邘由郑邑转而为周邑,《左传》在评述周桓王从郑人手中夺取邘邑等地时,指出:“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郑也。”从此埋下了周、郑交恶的种子。后来周又把邘邑赐予晋文公。邘国亡国后,子孙以国为氏,为邘氏,后又省邑为于氏。

周代邘国的地域主要在今河南省沁阳市和博爱县一带。《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云:“邘、晋、应、韩,武之穆也。”杜预注曰:“河内野王县西北有邘城。”《汉书·地理志》:“野王县在河内郡。”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故邘国也,今邘亭是也。”《续汉书·郡国志》河内郡:“野王,有邘城。”《左传·定公八年》:“刘子伐盂。”杨伯峻注曰:“盂即隐十一年《传》之邘,今河南沁阳县西北。”《水经·沁水注》:“沁水又东,邘水注之。……其水南流,迳邘城西,故邘国也。城南有邘台,《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王将伐郑,富辰谏曰:邘,武之穆也。京相璠曰:今野王西北三十里有故邘城,邘台是也。今故城当太行南路,道出其中。”《括地志》怀州河内县载:“故邘城在怀州河内县西北二十七里,古邘国也。”汉代的野王城就是隋唐时期的河内县。由上述文献可知,邘国故城在今河南省沁阳市西北15公里的西万镇邘邰村。今故城遗迹犹存。这里正是天下于氏的祖根地。

这支于氏得姓始祖是周武王第二子(一说第三子)邘叔,出自西周王室姬姓,得姓于西周初年,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今河南省沁阳市西北15公里的西万镇邘邰村是其祖根地。当今天下于氏大都承认自己是邘叔后裔,出自姬姓于氏。

鲜卑复姓所改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路史》所载,东海(大致相当今山东东南及江苏苏北以东地带)有于公裔孙,本为汉人,随拓拔邻迁徙至代北(大致相当今山西代县、繁峙、五台、原平一带),为万忸于氏(鲜卑复姓),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进行汉化改革时,恢复为于姓。

这一支于氏虽然是在孝文帝汉化改革时,从鲜卑族的万忸于氏所改,一向也被当作外来的姓氏看待,但在实际上,他们仍然是汉族于姓的后代,只是在汉代之时,有一位名为于公的后代,随着拓跋氏离开了中原,并且为了适存于鲜卑族而改姓为万忸于氏,等到后来鲜卑族的拓跋珪在我国北方建立了北魏,才又“重回娘家”,复姓为于而已。所以这支于氏仍属于出自姬姓的于氏正脉。

为唐淳于氏所改

出自古复姓淳于氏,为唐代避讳宪宗李纯所改单姓于氏。据《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辩证》等所载,淳于公子孙,以国名为姓,称为淳于氏。唐贞观年间所定皇族七姓,有淳于氏。至唐宪宗李纯时,为避讳(“纯”、“淳”同音),复姓淳于氏改为单姓于氏。到了宋代,又有部分于姓恢复淳于姓,也有一部沿袭未改的,形成此支于氏。由于淳于氏主要繁盛于河内,因此这支于姓也以河内为其郡望。

出自赐姓或少数民族改于姓而来:

主要包括西方和北方的少数民族,包括汉朝匈奴人的于氏,北魏西域于阗国的于氏,明朝时赐元人巴延达哩姓于名忠,清朝满洲八旗尼玛哈氏改于姓,又有如达斡尔、鄂伦春、土、回、高丽等有改于姓者。于姓也来源于锡伯族姓氏的分化,曾经有一个部落分为五姓,其中之一改为于姓。这些少数民族的加入,为中华于氏这个大家族注入了新的活力。

祖地沁阳市

于氏的发源地沁阳市历史悠久,夏为“覃怀”首邑,商属京畿重地,周称“野王邑”,汉设“野王县”,隋改“河内县”,明、清置怀庆府,历为豫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今日热点

新印家谱

推荐产品

姓氏字辈

姓氏名人

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