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资料

当前位置:李氏家谱网 >> 浏览文章

李宏君:编修《李氏家谱》旨在弘扬家族光辉、彰显祖德、凝聚亲情

时间:2019/7/10 10:07:20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李氏网编委会

由老叔志田公主编、经二姑、二叔、三叔把关和众兄弟姐妹鼎力相功的本支《李氏支谱》,历时五个多月的查考、著述,于2018年10月完成初稿,经反复修改校对,即将出版与家人见面。

封笔之时,感慨万千,思绪依然徜徉在李氏源流的历史画卷中,耳伴不时回响两句气贯长虹的歌词: “你从远古走来,你向东海奔去”。这是歌颂母亲河《长江之歌》两句大气磅礴的歌词。总括我李氏起源、繁衍、发展、盛旺的辉煌历史画面,正如同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水峰下的沱沱河发源,一路汇聚涓涓细流向东海奔去的长江之水,浩浩荡荡,川流不息,将万千子孙遍播于世界五湖四海,成为当今中华人口第一大姓。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为创造灿烂的华夏文明,我李氏先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先祖唐高宗李渊、唐太宗李世民金戈铁马、开疆扩土、济世救民,创造了闻名于世万古流芳的大唐盛世,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建立了可歌可泣的丰功伟业。回望历史,对先祖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身为李氏裔孙倍感荣耀。

李宏君谈编修李氏家谱的意义 (2).jpg

书写家谱的日日夜夜里,常常为吾门开基始祖、祖父祖母和父辈们不屈不挠,发愤图强,厚德载物的人格魅力而倍受激励;也为他们一生颠沛流离,含辛茹苦,历经磨难,积劳成疾,过早的离开了人世而潸然泪下。是他们用千辛万苦奠基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他们积德行善,才有了我们今天享有的福报。人类繁衍发展,一代一代延续,前人栽树后人乘谅。作为李氏子孙,永远都要有一颗感恩之心。

修谱的三条主线

弘扬家族光辉、彰显祖德;感怀父母之恩、凝聚血脉亲情;突出教化功能,是编修《李氏支谱》的三条主线:

一是把 “感恩”二字作为家谱的灵魂,放在家谱首位来写。在每一章节中都突出先祖的历史功绩和父母之恩,明确引导后世子孙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把孝敬父母之事放在修身齐家的第一位, 做到百行孝为先。人,为父母生也:孝,为人之本也。一个感恩父母的人,才能感恩他人、感恩社会。孝要孝在当下,父母为儿女辛劳一生,积劳成疾,儿女要及早尽孝,为父母营造健康快乐的养生氛围。待父母年华老去,离世后将悔之晚矣。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之举,被写入家规家训“十要”的首条,并对如何尽孝有明确引导,寄望后世子孙遵循照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才能被他人尊敬、才能大有所为,一个讲孝道的家族才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

二是着力弘扬本支族人优秀品德和先进事迹,用家族正能量引导、激励后人奋发向上,光耀门楣。本支父辈七姊妹,人人自强自立,无论做什么都做到最好,无论做什么都不甘人后,而且,他们都是靠自己的吃苦精神走出了人生困境,改变了自己和家族的命运。二姑李桂芝小时候家穷供不起她念书,她就假期打工挣学费勤工俭学读完了初中,以优异的成绩进入阿荣旗政府机关工作,又一步一步努力当上国家正科级领导干部,并取得了显著的工作业绩,登上了金碧辉煌的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接受国家领导人的颁奖。为李氏家族争得了荣耀,为后世子孙树立了学习的楷模。

三是这次编修家谱,我把凝聚血脉亲情和促进家族和睦,贯穿于李氏家谱之中,希望后人相亲相爱,携手前行。血脉亲情是永恒的,世世代代永远不会改变。珍贵的亲情,无论何时何地,都会给你力量和希望,让你更加坚强,感受着家族的温暖。我们李氏家族之所以有今天的盛望,除每个人的自身努力外,靠的就是血缘这种亲情团体的力量。血缘是永恒不变的,而家族亲情是需要维系的。维系血脉亲情有三个要素,一是要常联系走动,互相之间多打电话常见面聚会,使亲情越走越亲:二是要相互眷顾,相互关心,谁遇到困难,大家都要伸出援助之手,体现出大家族的温暖;三是要有引领者发挥核心作用。我们李氏家族亲情的核心引领者、也是我们家族盛望的有功之臣,就是两个姑姑两个姑父(详阅家谱),是两个姑姑两个姑父把我们这个大家族,引领上幸福盛望之路。

李宏君谈编修李氏家谱的意义 (1).jpg

需要重点说明的说,在编修家谱过程中,几位长辈最为关注也是我最慎重的中心,就是要实事求是,不虚构不浮夸,客观记述本支脉奋进向上之史实。八十高龄的姑在每封信、 每一次电话都嘱咐我说:“编修家谱是百年大计,代代相传之要事。每句话每个字都要真实,要经得起推敲和检验,要让后人信服。这样,才能达到教育激励后人的作用.....。为保证家谱内容的可靠性,在书写每一房派内容时, 我都与该房派子女多次沟通,征求意见,成稿后又多次发到家族微信群交由大家校对,然后,由二姑统一审验定稿。如:在书写祖父登林公割肉上供,祷告为病母增寿的事迹时,有人提出质疑,尤其是孩子们怀疑我是仿照二十四孝杜撰的故事。祖父这一孝行是活生生的真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旧中国。我记事时起,我的母亲和我的外婆就讲给我听。针对有人质疑,我又询问二姑、老叔,得到了他们一致的佐证。 祖父割肉减寿为母增寿的孝行,胜过古人二十四孝,是我们李氏家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要一代讲给一代听,学做祖父那样孝行父母的人。

作为祖父长孙,我晚年能有机会为创编一部精致的《李氏支谱》出力,是我一生的幸事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编修家谱的日子里,二姑二叔多次打电话或寄信对我关怀和鼓励,促使我加快了修谱的进度。但编修家谱是项系统工程, 非一人之力所及。不仅需要全体族人宗亲参与,而且,寻访采集资料、制版印刷等要有足够的财力做支撑。感人的是,老叔志田公发出《捐款修缮祖坟、修家谱倡议书》后,各家各户积极响应,纷纷慷慨解囊。二十三世李宏伟第个捐款五千元, 并代其父亲雨田公捐款万元。 二姑、二叔、老叔各拿出了一万元养老金: 二十三世李庆兰、贾慧丽、李庆华、李亮廷、李柠等十四人各捐款五千元:三十四世王艳秋、王艳东、李健各指款三千元:二十三世郭平姐五人和二姑孙子贾瓔琦、外孙子李冠龙各捐款二千元、二十三世李庆杰、李红梅、二十四世李阳各捐款千元。 所有捐款人都录入了《赞款助修家讲功德求》,流传后世,永载家谱史用。通过这次捐款助修家谱和修缮祖坟行动表明,李氏家族是个团结同心、 呼百应、 兴旺发达的大家族。

不完美的地方

编修家谱,如同编导一部电影一样, 难以尽善尽美,总会留有一此遗憾。就本谱而言,不完美之处有三:

一是, 由于本支和旁支宗亲分散祖国各地发展创业,受时间、经费等原因限制,不能逐户登门访问,采集材料,谱中所述内容均是我平时积累和通过电话、书信与大家沟通获取的,成稿后再发到家族微信群交由本人校对。有的人因忙于事业,至今末予反馈说明。所以,遗漏、差误在所难免。如,政府褒奖录收录的获奖人员名单并不全面,个别人因忙于工作,没有提供政府褒奖证书、奖章。

二是, 谱中照片,都是各家各户翻拍后通过微信传给我的,像素分辨率极低而且变形。虽然经修补有所改善,但仍有瑕疵。

三是, 因本人文化水平浅薄,文笔功夫欠缺,虽倾注全力,按照家谱规制,精心构思,反复推敲,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到此,我怀着忐忑之心和深深歉意结束了《李氏支谱》的编修,将前往中国家谱印刷基地(河南郑州)印刷成书。敬请所有宗亲族人对家谱中存在的瑕疵和不完美之处,予以包容和谅解,并期待后人续修时,予以补充订正之。

李氏二十三世

登林公长孙   李宏君

2019年4月20日

今日热点

新印家谱

推荐产品

姓氏字辈

姓氏名人

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