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氏资料

当前位置:戴氏家谱网 >> 浏览文章

江苏徐州戴氏族谱【典礼堂】

时间:2020/5/6 15:29:55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戴氏网编委会

日前,江苏徐州典礼堂戴氏八修族谱理事会通过快递向老家河南家谱馆捐赠了一套《江苏徐州戴氏族谱【典礼堂】》。

下面是该谱的一组照片:

江苏徐州戴氏族谱【典礼堂】序言

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的中档令( 1984)7号文件指出:家谱是国家的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她蕴藏着大量的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及地方史的资料信息。她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她是以特殊的形式记载着宗族的兴衰发展史。如果说国家编正史,州县编地方志,家族修谱牒是构成中国宗法社会历史大厦三大支柱的话,就数量之多,时间之长,影响之广,应首推谱牒。

家族中的家训族规、家法起着较强的教化与惩戒的作用,如敬长老,孝父母,尊师长,修道德,勤劳动,崇俭朴,戒奢侈,禁赌淫,守法规等等伦理规范,无不教化人生,从多层面培养子弟成为国家的栋梁。汉朝的德、圣二公垂范后人,“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为国家推行伦理规范增加了推动力,也为家谱以后广泛兴起注人了强大的教化内容。就国家而言,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四维即张,国乃复兴。四维首重“礼”,仁义道德都是依礼为根。没有礼就没有仁义道德,背礼弃义就是走向取乱灭亡之道。以“礼”为核心的伦理规范保证了国家有条不紊推动社会发展。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记录了无数德政修礼教备而新生的史实,也写下了礼教崩德政坏而身死国灭的惨痛故事。二十五史,载籍煌煌,育人示警作用极大。对个人而言,遵守家规祖训,努力践行“礼”的要求,才是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最高境界的基础。人生的启航,理想的腾飞,奋斗的脚印,一个循礼修为的人的行止、业绩,除列入正史,载诸方志,宗族谱牒才是千古的见证。人虽死而事不灭,谱牒忠实地记录了宗族子弟善事义举,记录了一个宗族的兴衰故事,是对正史、方志记载的有效补充。徐西戴氏不忘典章,尊礼祀祖,迁丰以来尤重谱牒之事。凡宗族善事义举无不备列宗牒,以礼教后来者。“典礼堂"就是为继承德、圣二公《礼记》经典的精神,牢记先祖的荣耀,不忘宗族历史而取“礼”的精义而命为堂号的。

孝为人之本,事之源。孝心乃修谱之原动力,孝心存家谱之事不废,无孝义修谱之事不张。“典礼堂”第八次修谱是在欢迎江苏省戴氏宗亲会秘书长戴文虎来丰县戴套楼调研,恳亲联谊会隆重召开时,在孝行天下,族议声喧感召下决定的。全体代表推选了理事会成员,通过了理事长振彪公关于修谱工作的安排,纪律及注意事项。会后参会人员做了大量的宣传发动工作,全族人员热情高涨,按修谱要求填报了个人相关资料,以村汇总报理事会。二零一六年三月六号,理事会成员在戴套楼村戴文献家中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徐西典礼堂戴氏族谱第八次续修编委会”,并挂牌工作。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老族长培享公言传身教下,十八世振彪公发扬老族长忠于族事,热心修谱的精神,宣传发动组织了此次修谱。振彪公曾七次带领族众去河南商丘市三陵台寻根祭祖,在工作中舍小家为大家,不管风吹雨淋从不误族事。带领编委会全体成员,吃苦在前,以身作则,发扬艰苦朴素的传统,实事求是的作风,乐于奉献的精神,以疏而不漏的严谨态度,精益求精,尽最大努力做到家谱修缮臻至完美。第八次修谱是历次修谱收集资料最多,涉及面最广,最全、最细、最节俭的一一次。不仅充实了中华戴氏的历史,丰富了源远流长的戴氏文化,彰显了徐西戴氏在中华戴氏中的地位,而且用最短时间做到了祖辈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一立碑建祠,圆了祖宗的夙愿。在此特别鸣谢草庙村典礼世家对此事的鼎力支持,徐西戴氏宗族都要铭记草庙族亲这种乐于奉献的精神。此次修谱还理清了散落异地他乡的支脉的情况,隆重欢迎失谱脱谱的宗亲前来认祖归宗,老股新枝长幼有序,昭穆分明。通过修谱,教育了族众,达到了“启佑我后人木本水源之思,同气连枝之义”之目的,使我族人深切明白修谱的意义。修谱活动中宗族之间,既联络了感情,又加强了沟通,有力地推动了活动的深人开展。第八次修谱胜利完成了预定的各项目标,是我族的一大喜事幸事。

“典礼堂"始祖讳勉,明洪武四年(1371年)负羽从军,以功授职百户,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三迁始落居丰县东南二十余里的地方——王家屯。

今天的王屯,是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的来到徐州丰县戍边垦荒电田最早的军屯地,落居此地的人户(军户),先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老鸹窝迁丰之民。据“洪洞县古槐树与中原居民故事”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的迁民重点是充实以他家乡为中心的安徽凤阳地区[经学者们的反复考证,洪武、永乐两朝共有17次。早期几次主要迁往安徽凤阳:洪武六年(1373年),从山西及河北正定府移民至安徽凤阳垦荒。洪武九年(1376年)十一月,再从山西及正定府移民至凤阳垦荒],中原及京津地区的大规模迁民是在皇太孙朱允蚊与其叔朱棣混战四年“靖难之役”(建文四年,即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之后。“千村霹雳人遗矢,万户萧索鬼唱歌”,政府才全国性的强迫居民东迁。有组织的迁民达十几次,时间长达几十年,直至明朝末期还有少量的居民充实中原大地。由此看来,屯户与迁民是时间、出处、性质都不同的两件事。徐西戴氏,是以居此历史最长、人口最多的勉祖后裔一“典礼堂” 为正宗大支系。我典礼堂戴氏和同来王屯屯垦的八十八家是元末明初大混乱后在满目疮痍的丰南大地上首先吹响开垦、开发建设号角的第一支生力军、先驱者。

二十世戴屯维山

二零一九年九月

江苏徐州戴氏族谱【典礼堂】八修族谱凡例

一、本谱以原谱为依据,以其他谱为参照,并以典籍等工具书进行考证、取舍编纂新谱,是一部“ 典礼堂"裔孙的文化史、繁衍史,以便宗亲寻根溯源;

二、本谱以历史年代为遵循,尊重事实为原则,详今略古,力避讹传;

三、本谱收编年限上至轩辕帝,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上下五千年;

四、本谱以章节为次序,刊载历代祖像,国家领导人接见图像、原谱序文、史记文献,世系图表、宗亲分布、名人传记专辑、题签、前言、募捐照片等;

五、本谱为世系图表,改用横排版,使用通行简化字,五世一提,先图后表,先长后幼,支系分明,目录清晰。

六,本谱实行男女平等,女儿儿媳均为本姓氏传人,媳妇、女婿均以姓名全称及所来自(在)村庄以配偶身份记入家谱;

七、本谱采用白话文。对原谱文言文字加注标点。纪年方式采用建国前原纪年方法(加置公元纪年),建国后采用公元纪年;

八、本谱名人录分为两部分:全国知名人物,包括古代及现代人物。现代人物以职务、企业家为参照;

九、本谱世系排行,按原谱以勉公为起点,十三世以前,以原名字各支系列宗排为世,十四世起按宗排排辈,共四十世沿袭。各支脉要统一沿用四十个字辈定的宗排,与本宗排不一致的要 按本谱套改;

十、堂号要统一。“典礼堂”为徐西勉公世系戴氏唯一堂号,不一致者要统一为“典礼堂" ;(历史原因另立堂号者要自行订正)

十一 、本谐编纂经费主要从族亲处筹集,以及族亲捐款。凡建祠捐款伍仟元以上者,赠送族谐一份。本谐专门记载,荣刊全家照片并附录小传,宗祠刻碑铭记。

今日热点

新印家谱

推荐产品

姓氏字辈

姓氏名人

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