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启征:提高认识勇挑担,明确责任编史册
- 时间:2020/8/3 17:46:58
-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 发布:郭氏网编委会
各位宗长及朋友们:
大家好!
首先,对大家的远道而来表示感谢!对支持您们为郭氏家族做事的家人们、为今天会议的召开予以大力支持的台郭村两委以及为其做筹备的宗长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亲切的问候!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河南郭氏史册》编纂工作动员会,意义非常。这次会议不但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病毒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召开的,而且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的纪念日里召开的。
习总书记说“军队强国家强”,这就说明了队伍的重要性。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一支勇敢而且敢于担当、本领过硬的队伍。编纂《河南郭氏史册》同样需要一支具有很高品质的队伍。在这一天开会,就是要让我们学习人民军队的精神,想方设法打赢编纂《河南郭氏史册》这一仗。
今天这个会议,也是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郭姓委员会在各地市建立联络处以来的第一次会议,大家都能坐到这里,就说明大家敢于接招,有担当精神。精神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前提条件。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家的精神就让我们看到了成功编纂《河南郭氏史册》的希望。至于编纂《河南郭氏史册》的主导思想、目的和意义、内容设立、基本设想、实施措施、实施步骤和要求、赞助与鼓励,《方案》里写得很清楚,我就不重复着说了,大家回去以后要好好地读,反复地读,吃透精神,弄明实质并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在这里我只想对大家说四句话,即:“提高认识,明确责任,甘于奉献,青史留名。”
提高认识,就是要充分认识编纂《河南郭氏史册》的重要性。只有把《河南郭氏史册》编纂好了,才有希望完成《河南姓氏志·郭姓卷》的编纂任务,才有可能把河南郭氏宗亲凝聚在一起,才有可能把大家编谱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进而达到和谐文明社会建设、使河南郭氏走向繁荣昌盛的目的。
对于《方案》的可行性毋容置疑。自从《方案》发出以后,就获得了不少宗长们的赞赏,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郭姓委员会及会刊《郭氏春秋》杂志顾问、河南百泉药都集团董事长郭新富先生予以了很高的评价,并捐款5000元表示支持。河南望璞郭氏宗亲会副会长、孟州市禹寺村郭氏家族族长、焦作市郭姓联络处孟州市负责人郭志永先生捐款1000元,表示支持并保证完成本市、本村资料的提供。洛阳市联络处主任郭留欣率先召集伊川县境内郭氏集居村负责人学习贯彻《方案》,并组建“联亲团”,准备向洛阳市其它县市区宣传、联亲。平顶山市郭姓联络处主任郭华成率先整理出平顶山市铁炉村的入册资料。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郭姓委员会副会长、三门峡市虢国文化研究会会长郭仞堂先生,亲自在三门峡市为《河南郭氏史册》编纂方案组织召开了试行研讨会。濮阳郭氏联络处主任郭雨平,为了跟上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郭姓委员会的工作步伐,看到《方案》后,和郭留欣主任一样,随即设立办公室,并挂出了联络处的招牌。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郭姓委员会副会长郭振汉老首长、老教授看过方案后,兴奋不已,书写短评予以鼓励。短评原文如下:
启征会长你辛苦了!
《史册》是个很好的项目,既是整理和弘扬我省郭氏文化资源的大好契机,又是为其他两个相关项目奠定基础的基础性项目。项目目标明确,基础扎实,资源丰厚,实施方案可操作性强,编纂团队实力强大,加之您亲自挂帅,领衔首卷编纂,闯路子,做示范,岂有不成功之理?
提前预祝编纂工程成功!
多么自信的一段话啊!之所以老首长一生能有那么多惊人的成就,那么多辉煌点,就是因为他对人生充满自信,对各项事务认识到位。
要想成功编纂《河南郭氏史册》这一鸿篇巨著,只有认识正确了、提高了,你才会有决心、有信心并下大功夫来完成这项艰巨的工作。
振汉老首长不仅认识高,他老骥伏枥,不但在积极整理他老家的资料,还召开宜阳县郭氏会议,组织大家学习方案,动员各村积极为《史册》提供资料。
其它地市联络处也都和以上提到的宗长们一样,不同程度地做了大量工作,我就不一一说了。之所以大家都能这样做,就是因为大家对编纂《史册》这项工作有了充分的认识。
我要说的第二句话是“明确责任”。
这里说的“明确责任”,就是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是带着责任来的,所以,才有“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每个人的责任都不同,有钱人有有钱人的责任,有文化人有有文化人的责任,爱跑腿人有爱跑腿人的责任。之所以有的人忙碌一生一事无成,就是因为他没有明确自己的责任。有钱不知道该怎么花,有文化了不知道自己该写点什么。
孟州市就有一个有钱人,他只知道他比别人幸运,但他不知道他挣到钱了该干啥。由于财大伤身,他的身体就一直出毛病。后来受人点化,他就拿钱做了公益。之后便身壮如牛,什么事也没有了。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郭姓委员会副会长郭振汉老首长,从军40余年,一路走来,三次超满分,两次跳级提拔,从士兵升到大校,从学员晋为教授,工资涨到两万多,他也觉得自己很幸运。退休回乡后,是“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让他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于是,他就开始自费为北坡郭氏编修家谱。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郭姓委员会顾问郭新富董事长,自己富了不忘感恩。为报答先祖们的庇佑之恩,一人花了200多万元,拍了8集纪录片,彰显先祖恩泽,弘扬先祖美德,传承优良家风。善举必有善报。近些年来,不管是经济危机,还是自然灾害,他的企业都一直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他一开始就明确自己责任的原因。
今天,我们大家都能自觉自愿地坐在这里,这就说明你有编纂《史册》的责任,也可以说是先祖赋予大家的使命。责任明确了,我们就应该尽心尽力。只有这样,你的家庭才会兴盛,你的事业才会成功,你的身体才会健康。
我要说的第三句话是“甘于奉献”。
什么叫“甘于奉献”?“甘于”即“甘心于;情愿。”“奉献”与“贡献”不同,不是一般的“给”,而是“恭敬地交付;呈献。”
孟州市东赵和村的郭其丕、郭建国父子俩,他们两次找到我家里为《郭氏春秋》杂志捐款,而且每次都是老泪纵横。郭其丕老人今年88岁,儿子郭建国是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郭姓委员会理事,今年61岁。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用郭其丕老人的话来说,就是:“我为家族做事心里高兴,这比吃补药来劲儿。”用郭建国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做事就是让父亲高兴,他高兴了,全家人都高兴。父亲的身体健康就是我们全家人的幸福。”多么实在的话啊!
郭其丕老人一生热心公益,捐款是为了支持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郭姓委员会工作,支持出版杂志。郭建国捐款除了学着父亲支持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郭姓委员会工作、支持出版杂志外,就是为了让父亲高兴,为父亲身体健康、长寿,尽自己的孝心。不管出于哪种目的,看得出来,他们都是甘心情愿的。多好的心态啊!
人活着心态好很重要。我们都要向他们父子学习,有一个好的心态,甘于奉献。
做奉献不单指你拿出了多少钱和物,精神鼓励的、跑腿出力的、献计献策的、提笔写作的都是。不管是哪方面的,都必须是你的专长,而且是甘心情愿的。装模作样不行,虚情假意不行。只有是实心实意的,甘心情愿的,你才能把事情做好,你才会有好的心情,你的人生才会幸福,你的家庭才会兴旺!
最后一句话是“青史留名”。
人来世上有两“图”,一是图名,一是图利。在座的,可以说没有一个是想图利的,因为我们要做的事是没有利可图的。因此,想图利的就不往这里来。我知道,在座的也不单纯是奔着什么名而来的,是为了家族,为了后人,为了弘扬先祖美德,为了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管你图不图名,名肯定是要有的。我们要在后人面前留一个什么样的名呢?不用问,不是好名就是坏名。我提醒大家,我们走上了这个平台,就一定要留下好名,不然就失去了你走上这个平台的意义了。
怎样才能留下好名?简单地说都是力气换的、金钱买的。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舍得出力又不舍得花钱,你是落不下好名的。
要想为后人留个好名,就要不失时机地去做事。当今社会,自上而下重视传统文化,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机遇,是自大清乾隆之后的第一次机遇,让我们赶上了,我们很幸运。是习主席、党中央给了我们这个机遇。我们要感谢习主席、党中央,还要感谢先祖让我找到了你。如果我们不能抓住机遇,尽心尽力做好我们该做的工作,我们就对不起习主席、党中央,对不起我们的先祖,更对不起我们的后人。尤其是由于你的不重视,把事情做砸了,在这段历史上留下了不好的名声,不就只是你个人没面子的问题了,你的家人、后人的脸上都会因你而蒙羞。
因此,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郭姓委员会要求大家:一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导,以十九大精神为动力,慎重对待我们要做的工作,要拿我们的真心、诚心,去打动全省郭氏宗亲的心,要借助时代赋予的大好时机,在全省范围内,掀起写史、纂志、修谱的高潮,为实现河南省委“要把河南由文化大省变成文化强省,使之成为全球华人寻根拜祖的圣地”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2020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