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资料

当前位置:张氏家谱网 >> 浏览文章

金城百分张氏甜水井源流宗谱

时间:2021/11/30 11:42:25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张氏网编委会

日前,老家河南家谱馆收藏一部《金城百分张氏甜水井源流宗谱》。

下面是该谱的一组照片:

金城百分张氏甜水井源流宗谱凡例

一、本谱以“敬宗收族,弘扬祖德,正本清源,教育后代,耀国荣族,继承传统”为宗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现实性相统一。记载居住在甜水井村的金城百分张氏后裔。

二、本谱上溯华夏张氏得姓始祖挥公,记述来兰始祖高沂公,为金城百分张氏第一世,并以世系图表形式简要记述。

三、本谱设人物传记篇,收录已逝者。记载其房分、世次,名讳、字号,生卒时间,葬地,主要事迹等。字数在 100 字左右,事迹较多者,不超过 300 字,按出生时间排序。孺人已去世的,同时收录。

四、本谱设“髦耋老人芳名录”篇,收录古稀之年、髦耋之年的族内老年夫妇。记载其房分、世次,名讳、字号,出生时间,居住地等。按世次辈分排序,同辈分的按出生时间排序。

五、本谱编排形式:采用新版横写,规范简化汉字。世次叙述、年龄岁数、长幼顺序;生卒时间,年月日时,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也可用汉字数字记述。

六、本谱资料来源:以入户收集、走访前辈、现场考证为基础,以老谱及史料记载为依据。征求全部族人意见,群策群力,共同努力。

七、本谱遵循“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纂修原则,对各支系祖先的名、讳、号,生卒时间,祖妣姓氏等有缺失,予以注明,不随意采纳无根据之推断,待后考证补充。

八、本谱客观叙述各支系的迁徙发展、繁衍生息、荣辱升沉,不夸张、不溢美、不编造,注重史料稽考,力求资料翔实。

九、本谱对《民国宗谱》包括序文、神位图、世系图表等资料,为保持原貌,以影印件收录。

十、本谱收录有关文稿,及百分张氏十四分、十六分部分派名字辈、民国新编派名字辈。方便百分张氏族人了解本族历史。

十一、本谱收录族人规范、《张氏家规》、劝世箴言摘录,要求族人学习参阅,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要求的,必须遵照执行。

十二、本谱记述先祖,以百分分田分数为序,小支内以长幼顺序记述,分不清楚长幼顺序的,随机记述。

十三、本谱对不愿意收录入谱的个别支系,留有位置,待以后予以补录。

十四、本谱内容记载时间,到定稿之前。

十五、此凡例未及者有关事宜,可参照惯例处理。

金城百分张氏甜水井源流宗谱序言

甜水井是皋兰县北部的一个自然村,距离县城约九十多里,属黑石川镇大横村一社。这是一个很神秘的村庄,在长约 2000 米,宽不到 300 米的区域内,有 30 多眼井或是窖,最深不到 6、7 米,称之为"井",是井底里来活水;称之为"窖",是能存储地表水。这里十年九旱,每当存储的水用完,人们守候在井口,每天能提取出 10 多桶地下水来。这些井或窖大多挖在特别坚硬的砂石炼板上,在古代只能靠一凿一凿开挖,从来没有人考证,是哪个年代挖凿出来的?不过有人肯定,不是在清朝,也不是在元明。有人猜测,是在汉朝霍去病征战河西,用于屯兵时开凿,那距今 2200 多年了。开挖凿井时肯定有张姓人。据《百分张氏族谱》记载:“北山在四乡中,独号富庶”,有很多的井和窖,能解决居民和牲畜的饮水问题,应该是富庶的条件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甜水井村同样发生了翻天復地的变化,引来了大通河的水,通了自来水,存在了上千年的井或窖,没有用处,渐渐被填埋,还保留在地面的不到 10 眼。地理历史学家们也可能是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从来没有人来研究考证它。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村里有人从北台子山坡上挖出来一坛白银,有元宝形,也有铤形,数量应该有几百两。当时通过生产大队,上交人民公社。一个小地方能出现这么多硬通货,值得提出问题,进行分析:这是什么年代、什么原因、什么人把这么多的白花花的银子埋在这里了?这么一个小村庄怎么能积存这么多的银子?是当地人外出发了财带回来的?还是在本地持家经营逐年积存的?当时到现在,轮回了一个甲子的时间,60 多年过去了,从没有人去考证分析这些问题,这也成了村上永远无法得知的秘密。所以甜水井很神秘,其实是甜水井的历史很神秘。

有伟人曾经指出:“祖宗都不敬,谈何爱国”、“研究现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从研究最基层的家史、村史和微观入手,这是进而研究整个宏观社会历史的基础”。古人说:参天大树必有其根,万里江河必有其源。

国有历史家有谱,人有祖宗血脉连。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2017年1月 25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把“孝悌忠信”、“孝老爱亲”列为中华传统美德,必须传承和发扬。家族文化更是精神血脉,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时逢盛世,国泰民安!溯本思源,编修家谱,尊祖敬宗,团结宗亲,弘扬美德,利国利民。国有史,述朝代、记政事;地方有志,明沿革、载土风;家族有谱,考世系、识宗支。此三者构成了完整体系,为华夏历史三大组成部分,记述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之历程。”史、志、谱"互相印证、补缺钩沉、相得益彰、流传千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血缘、亲缘、乡缘之关系,据此形成了强烈的宗族观念和乡土观念,树有根,水有源,溯本寻源,昭穆得以常明,伦理得以不泯。万物生生不息,有其源、有其本,源远流长,本盛末茂。古今之大本大源,明则是天,幽则是祖,这就是常说的"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之义!"甜水井有张家人的年代,是很早很早了,多少年了说不清楚!清朝道光甲午科举人,十六分第26 世祖维典公,在他撰写的《茅儿茨碑文》中有明确记载,甜水井有百分张家人,距今 200 多年。根据现存的家谱记载,先祖迁居甜水井已超过十世,距今应该在 300 年左右。

一个很小的自然村,有没有必要编修族谱?民国初时任金城百分张氏族正尊英公,主持编修《兰州皋兰百分张氏宗谱》记载:张氏姓赐黄帝,百分一支系季汉桓侯之裔,唐有韦生公,曾任咸阳令,后崛兴于山东济南府石桥村,有高沂公者,于宋仁宗十九年(1041年)贸易来兰,历八世有傅公、朋公二祖,于元太祖五年(1210年)押站河湾、张家台。到元末明初,张氏第 10 世有三大支,静公、安公、得公。明洪武二年(1369 年),始分押站田地,"地分百分,人分六门,丁户均分,永诀后患"。静公生二子,江公分得十一分,湖公分得十三分;安公生四子,海、河二公分得十六分,润、漪二公分得十四分;得公生五子,涟、溶二公分得十八分,洪、济、清三公分得二十五分,剩余三分留为太祖姑母胭脂地。自此,有"百分张家"之称。甜水井百分张氏是明清朝,到民国时期,从张家台及其周边村庄押站务走庄稼迁徙而来,新中国成立之初定居于此。瓜慰绵绵,人口繁衍增加,支系没有变化。根据公安派出所户籍档案,甜水井现有 313 户,1113 口人,其百分张氏十之有三、四,全都是十四分、十六分后裔。

古人说: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谱者何考?其始祖来历、尊卑、亲疏远近,设遇冠婚丧祭,则庆贺吊祭。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老吾老,幼吾幼,叙天伦之乐事,皆因宗谱联络也!俗话说"坐近为亲",还有“十四、六分着亲”的说法。由于居住环境相同,社会活动、生产经营活动接触频繁,甜水井村百分张氏族人的亲情关系,比较紧密,都是十世祖安公后裔,“宗族于吾虽有亲疏,自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此先哲格言也!套用这句话说:“十四分人、十六分人虽有亲疏,自安公视之,都是子孙,故无亲疏”。

慎终追远,缅怀祖先,很有必要编修一部《金城百分张氏甜水井源流宗谱》,也可以视为《甜水井百分张家人资料汇编》,几十年后,如果甜水井村庄消失,十四、十六分后裔子孙四海为家,但是甜水井的根还在,这也是编修《宗谱》的初心。

是为序。

金城百分张氏高沂公第三十一世后裔孙 恩玉沐手谨撰

今日热点

新印家谱

推荐产品

姓氏字辈

姓氏名人

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