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谱

当前位置:家谱网 >> 专家论谱 >> 浏览文章

潘建华:家谱凝聚着六百年历代先祖的文功武德,再现了列祖列宗的德泽风范,显示出了潘氏家族源远流长开拓奋进的印迹

时间:2018/7/4 19:00:08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新闻编辑部

经过全体编修人员不懈之努力,在各地热心族众鼎力支持下《潘氏家谱》(口外部分)终于将与族人见面了,这无疑是潘氏裔人追本溯源,继往开来的一份难得的珍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潘氏家谱》凝聚着从明代先祖潘兴公至今近六百年历代精英的文功武德,再现了列祖列宗的德泽风范,显示出潘氏家族源远流长开拓奋进的印迹。

掩卷如释重负,付印的粗线条家谱虽不十分完善,但毕竟属于首修,是在三幅神帜中显露出来珍贵信息和口传家谱中整理出来的产物,她犹如一块稍加雕刻的璞玉、是真实的、骨骼脉络是直观的,是一条有形的筋脉链条,连接着从明初到今,直至延续到永远。盼望我族裔人精心培育、倍加呵护。

随着实际工作的展开和深入,具体问题一一凸现,编纂人员立足实际条件,不事铺张,厉行节俭,乐于奉献,重视口传家谱,查阅家族有限资料,追寻点滴信息,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对史料典籍潜心考究,仔细辩证,使家谱逐渐丰满起来,对于族人提供的帮助和奉献,编修人员不敢忘记他们,对这些族人血浓于水的切肤之感无以回报,只能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在谱记中,告知族人。

在2012年初收集材料时,凉城县是编谱重点地区,是必清公的发祥地,在县农行供职的族侄月贵,义不容辞,积极配合,找车陪同,几乎跑遍了凉城县所有有潘姓的村子,全力查访家族的来龙去脉。到蛮汉山,祖坟地照相,为编谱做了大量基础工作。

4月下旬,宁武县寻根归来,在包头会见了族弟常富,就修谱之事交换了意见,并接收了他随身带的3000元钱,这是修谱的第一笔资助款,以后的修谱工作基本上是按照他的思路意见进行的。

呼市是收集材料的中心位置,住在这里的堂妹翠玲及妹夫李景超,提供私家车辆为编谱人员使用,跑遍呼市郊区多个旗县,到察右中旗、集宁、察素齐,沙尔庆乡麻泉村等地多达数次,耗油损车,无怨无悔,实是难能可贵。

察右中旗的族兄殿林,邀请我们多次,当我们到了陶林镇,恰逢嫂子住院,他稍做安排,腾出身子全力配合编谱人员进行工作,使我们深受感动。

家谱在收集材料和汇辑成书过程中,廷玉(劳)全力付出,哪里需要跑腿,核实材料,他都没有二话,实可谓“招之即来,来之能战”;他放弃挣钱机会,近二年没有收入,全身心投入修谱工作中,在此次修谱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廷玉有在部队做文秘和现任《中国新农村》杂志社记者的经历,初懂周易风水,加之宗亲红白喜事他都参加,知道许多家族变迁历史。各支系的对接多数是根据他知道的家族口碑(即口传家谱)记忆整理的,起到了至关重要之作用。

次女潘汀为家谱的设计打印、样页修改做了不少基础工作。收集家谱资料是修谱的基础,住在呼市的德成、社俊、建雄、财喜、锦洲。乌兰察布的廷义、茂胜、招财、殿林、拴成、银泉、有良、赵子义及准格尔旗的文斌等人。提供了极其重要家族资料和线索,修谱小组人员一并致谢!

编谱人员每到一处,受到宗亲的接待,有的从未见面,被访者的热情和突访者的惊喜,显现出一个家族的亲情,没有推辞,积极配合,只是苦于没有多少文字材料,只能在父辈的口传的记忆中串连起家族血脉,笔录家族成员的基本信息,许多材料是编修人员一而再,再而三的收集起来的,或是后来用电话充实的,好在现代通讯帮了大忙,节省了许多时间和旅费。

富元族弟提供他在公司的卧室兼办公场所让编修人员潜心汇辑成稿,历时两月之多,省下不少住宿费用,这种切肤之感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是同根同源的亲情所致,不言谢,无以言表。

家谱编印公司在俊文的安排下,承担了家谱部分文字、五世图、谱系图表等初稿打印事宜,为家谱面世打下了基础。在家谱后期制作阶段,是编谱工作的攻坚结果阶段,得到包头金荣集团我潘氏弟兄全力支持。又包揽了家谱终结版的完善和出版工作。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远在宁武老家的同宗本家,俊英和海旺2012年秋应邀参加了潘氏家谱的听证研讨会。

潘俊英将重新制作的明、清两代家族神帜、书写的两幅楹联赠送口外的潘建华珍藏。这些不可缺少的家族资料和家庙照片,为《潘氏家谱》增添了厚重色彩。对家谱全部文字部分进行润色和审定,题写了《潘氏家谱》书名和《潘氏家训十规》,并代表口里宗亲给族谱写了贺文。口外《潘氏家谱》成书后,将收藏在宁武县档案局和史志办,作为潘氏在口外发展的重要历史文献。

通过此次修谱,建立起了口内外联络的渠道,结束了跨朝代数十年的失联,了却了两地族人的思情心愿。家族血脉亲情关系开始重新热络起来,互通情报,共享信息,同创潘氏未竞事业。

我初涉宗谱,仰仗族人信任,为家族做些有益之事是一件很欣慰的工作。怀着对先祖的敬畏之心,多方走访收集材料视为家族拜

会,凡是长辈和兄嫂送上200元,就算是买箱牛奶和水果吧,这是人之常情,更深的意义是代表编修小组和潘氏后人点滴心意。我们本是一家人,除此机会,难有此缘。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对编谱有一种别无推卸的责任和担承,在修谱过程中充当了组织和领导作用,对从未见面的族亲布置任务,限定时间,真没把自己视作外人,成谱心切吧。多有不周,只望见谅!

《潘氏家谱》清样本经过一年时间增添升级,功能基本齐全,自然升华为我潘氏每个人必读的家族首部教课书。

潘氏的历史靠潘氏后人去创造,我们潘氏家族应以先贤为楷模和以近代突起的精英为榜样,发愤努力,彻改陋习,用智慧和勤奋打造潘氏的未来。有道是“有志者事竟成”,使潘氏子孙振兴家业,报效国家,过上好日子。

《潘氏家谱》乃我潘氏家族历史文化之真实荟萃,今付梓问世,只限族众“恭敬高位珍存,佳节添丁供奉,虔诚沐手敬阅”,不准复印,不许向社会转售。把《潘氏家谱》作为祭祖、启迪后世和血脉传承的现实依据,永留千古。

《潘氏家谱》真本二本,由潘建华、潘常富珍存传世;草本若干,由各支有责任心者持有。

增月公第九代正裔嫡孙建华撰奉

今日热点

姓氏字辈

推荐产品

家风家训

姓氏动态

姓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