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权寨镇的陈氏大族谱,从该族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当地的陈姓名人,他们分别是陈国昌、陈国波、陈国振、陈国荣、陈铭鉴等。
陈国昌(1882—1949) 名国昌,字禹祥,以字行世,权寨镇人。王廷9世孙,占魁子。性爽直,有臂力。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五月考入北通州武卫左军随营学堂,翌年转人骑兵专科,三年期满毕业。陆军部奏奖给以陆军马队副军校派往陆军第一镇试任军职,期满仍回武卫左军任右路步队第九营教习。宣统三年(1911)十月随营开赴潼关驻防。民国元年(1912)四月考入中央陆军将校研究所。同年十二月调任清河镇陆军第一预备学校排长。三年(1914)七月补授陆军步兵上尉,十月投效留豫毅军。四年(1915)五月任豫北镇守使署军法官,后任陆军十四师少校副官、第三方面军总部参议。弃官归故里后,往来太行黄浦间,贩运买卖。二十二年(1933)春,《西平县志》脱稿,捐白金。700元以资刊印。同年捐白金3150元,增建校舍10余幢,选师购书。三十年(1941)创办私立权寨初级中学。全家16口人,原有土地2800亩,三十一年(1942)增至3800亩,另有苗圃12亩。除雇工自种40亩外,其余全由佃户租种。出租的地,按定额收租,减产不减租。每年收租粮564吨。兼营工商业,在权寨、漯河、新郑、开封、郑州等处开办15个工厂和商行。三十五年(1946)任西平县参议员。
陈国波字海澜。民国间人,北京模范团学兵,曾任陆军第二师第八团团长、项城县县长。
陈国振字子玉,河南法政专门学校毕业,民国任西平县巡缉营领管,民国15年(1926)选为河南省第三届议会议员。
陈国荣 字子仁。民国间人。1919年留学法国凡尔赛园艺专门学校、孟伯黑农业大学蚕桑科。上海劳动大学教授。
陈铭鉴(1877—1945) 字子衡,号莲友,别号啸月山人,权寨镇人。明翼10世孙,增锐3子。清光绪九年(1883)读私塾,二十年(1894)入县学,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举人,三十一年(1905)春赴北京游学,在京师私立文明学校读日文半年,三十二年(1906)到豫南师范学堂学习,一年毕业,成绩名列第一。三十三年(1907)2月,任汲县县立高等小学校长,7月回县任西平劝学所总督兼县视学、师范传习所所长,9月任省视学、专司归德府、陈州府及开封东5县学务。宣统元年(1909)2月,改任汝宁府官立中学监督,7月调汝宁府初级师范学堂及第二中学监督,兼禁烟会会长。1913年经河南省议会公举为参议院议员,由参议院选举为民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同时,在北京中华大学法律科晚班肄业。1914年2月,被聘为山东省行政公署调查委员,曾登岱顶,谒孔林。8月,受聘为总统府政事堂政治咨议。不久,帝制议论獗起,遂南渡江淮,遍游南京、苏州、上海、武汉等地名胜,借以消愁。因宦途不通,政界失意,遂继承先祖和父亲纂修县志的夙愿。寓居北京,对康熙三十一年《西平县志》精选删补,旁征博稽,日积月累,汇编成集。1922年夏,全县官绅议修县志,公推铭鉴为总纂,后因筹款受阻而中断。但仍不气馁,8年中,一直坚持修志,从不懈怠。1932年2月《西平县志》 (民国本)脱稿,1934年付梓成书。其它著作有《啸月山房文集》6卷、《诗集》6卷、《古榴斋诗话》4卷、《莲友偶笔》3卷、《西平县权寨镇陈氏大族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