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新闻

当前位置:家谱网 >> 家谱新闻 >> 浏览文章

甘肃武威王城堡《陈氏族谱》祭祖颁谱庆典仪式隆重举行,形成了极大的社会效应

时间:2017/10/13 22:10:07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新闻编辑部

编者按:甘肃武威王城堡《陈氏族谱》由我会负责设计排版印刷,族谱交付后受到当地宗亲的高度评价。该谱于日前举行了颁谱庆典,相关新闻如下。

原标题:十年磨一剑——武威王城堡陈氏家族十年修谱亲历记

八月槐花满枝头,众亲云集魁星楼。

鼓乐齐鸣庆丰收,金狮献瑞谱鸿猷。

——题记

甘肃武威王城堡《陈氏族谱》,于公元2017年8月20日上午9时58分(农历丁酉年闰六月二十九日),在武威市凉州区大柳镇王城堡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祭祖颁谱庆典仪式,收到了极大的社会效应并得到了众多嘉宾及当地父老乡亲的高度赞赏和认同。这是王城堡陈氏家族的荣耀,也是来自省内外所有陈氏家族成员齐心协力,无私奉献,共同创造的结果。它将永久载入武威陈氏文化史册乃至陇右姓氏文化史册!

一、修谱背景

古人云:“木必有源,根固而叶茂;水必有源,源深而流远;物固有之,人亦类然,岂有为人父、为人子、为人孙者,可不思其本源乎。然欲溯源而导之,非修谱不为功也”。又云:“三世不讲谱下流也,三世不修谱不孝也”。是故,于公元2007年3月16日(农历丁酉年正月二十七日),元宵节刚过,作为晚辈我专程赴武威城东关小区拜望年逾八旬的九堂叔福元公,秉告他愚侄打算修家谱,并诚恳请他回忆一下吾王城堡陈氏老谱的基本情况及始祖名讳等。九堂叔当时即告诉愚侄:修谱是件大事、好事,我完全赞同并尽力支持。他接着回忆道:我王城堡陈家老谱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中,被当时的造反派头目张振华、李万虎等人以“破四旧”的名义烧掉了。记得我们的老先人是明崇祯十三年左右从山东莱州府巨野县迁徙至武威的,当时官职是“指挥使”。我们陈家最早的始祖名讳为陈佑,其“佑”字也可能是友谊的“友”。传到我们“元”字辈这一代,大概是十七八世。九堂叔当时还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入谱自愿,收费摊派,按房分摊多少收多少;二是建议从十七世“思”字辈开始往下写,之前的再无需考证。九堂叔所说,虽然不无道理,但是按古今修谱惯例与规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此说固且不论。

为了进一步考证了解老谱的情况和核实始祖陈友的名讳;同时把修谱这件事落到实处。同年3月18日,我邀请在老家的堂兄有德、有保、有祯(已故)及胞弟有光、有明等八位兄弟相聚寒舍,动议修谱。也算是一次修谱前的预备会议。在此次会上,我们兄弟几人初步达成了共识,一致同意修谱,并电话告知胞兄有栋等人。当时,堂兄有保还将老谱及始祖陈友的名讳作了回忆介绍。据他讲:我们的老谱原先存放在“陈家大院”堂屋的樑头上,由大房长子陈奎元负责保管(有保即其亲侄),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包括先人的画像,都被人烧掉了,而且当时他也在焚烧现场,亲眼目睹了这一残烈而令人难忘的场景。幸好在焚烧之前,他曾翻阅过老谱,并清清楚楚的记得:我们陈家老谱上记载的一世祖名讳就叫陈友,“世代为官”(谱上的原话)。他还记得我们最早的老先人(亦即远祖)是“武官”出身,明末从山东巨野迁徙至凉州的......

有保兄的说法,基本上与九堂叔所回忆的内容基本一致。始祖名讳陈友毋容置疑。至于二人所说的“武官”、“指挥使”,实际为一回事。“指挥使”,亦俗称“武官”,即明朝的军事指挥职务,为卫所一级最高军事长官,秩正三品。

那天,当我们兄弟几人听完有保的回忆之后,我又将拜访九堂叔的情况重复了一遍,更加坚定了我们修谱的决心,并当场作了具体分工:即由堂兄有保,根据记忆先画出陈家大院(老宅子)及祖茔分布草图;之后,再委托专人绘制成正式图纸;乡里的族亲入谱资料则由有德、有祯、有云等兄弟负责收集(包括王城一队的陈氏族亲);城里的则由我和有光、有明弟收集;兰州、新疆等地的族亲入谱资料可通过打电话寻找,亦可择机赴疆调查。最后再由我汇总整理所有资料,并担任主编,写出家谱初稿,另行会商。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一晃四年,于2011年5月28日,适逢先母去世三周年,为答谢老家的众族亲对家母在世时的关心和照顾,家兄有栋免费邀请全体族亲五十余人聚餐。故借此与众族亲会餐之际,我亲自将已寿登耄耋之年的九堂叔和年逾七旬的再堂祖父陈金寿也专程邀请到“汉明酒楼”。餐前,我代表家兄有栋及其他几位兄长正式将修谱倡议书公之于众,并请九堂叔代表长辈讲了几句话。他说:修谱是我们陈氏家族的一件大事,在座的各位要全力支持,希望所有陈家人都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必要时还要资助捐款,以早日助成修谱事宜。这次会议无疑是我王城堡陈氏重修族谱的第一次筹备会议,也为日后正式成立“武威王城堡陈氏族谱重修编纂委员会”打下了一个基础。会餐结束时,众族亲还在“汉明酒楼”合影留念。

从此之后,我便正式踏上了漫长的先祖考证及修谱之路。然使人始料未及的是,一本寻常家谱居然让我等付出了十年的代价!诚可谓“十年磨一剑”矣!

回顾在过去的十年当中,我和爱人润林先后远赴江西德安,山东济南、巨野,北京,新疆,以及武威“三县一区”(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城乡四面八方,不辞辛苦,翻山越岭,或拜访陈氏族亲,或寻觅先祖遗迹。但凡与我始祖陈公讳友并后世子孙相关之国史方志,皆不惜资财,广为蒐求,爬梳剔抉,参互考寻。十年间,我先后四处邮购了《中国明朝档案总汇·五七》(1-2册)、《陈书·纪传》(1-2册)、《顺天府志》、《全椒县志》(明·泰昌版)、《甘镇志》、《肃镇志》、《甘州府志》、《历城县志·正续合编》(1-5册)、《五凉全志校注》、《凉州府志备考》(上、中、下三册)、《中国家谱资料选编·序跋》(1-2册)、《镇番遗事历鉴》及河南古唐湖阳李宅藏版、民国丁已新刻《清真先正言行略》等二十余种志书及修谱资料。

另外,还通过《中国知网》(付费)下载了《明史·列传》、《明实录》、《徐本明史列传》(三)44卷、《明功臣袭封底簿》、《拟明史稿列传》、《名山藏列传》卷九十八、《皇明功臣世表》、谈迁著《国榷》卷三十三、《李贽文集·续藏书》卷二、《北京志·民族宗教卷》、《中国回族史》第三章·明代回族、《甘宁青史略》正卷编十三、《嘉靖宁夏新志》卷二、《甘宁青史略·5》,以及今人撰写并已公开发表的与始祖陈友相关的几篇论文等。

近十年来,我一边收集这些原始资料;一边进行详尽的辑录、考证、陈述,先后撰写了三十余篇相关文章,分别发表在省内外报刊杂志及《陈氏宗亲网》上,以引起武威陈氏族亲的关注(因至今仍有一支民国初即赴迪化的族亲未能找到录入族谱,甚憾!)。之后,又五易其稿,终于2016年秋十月完成了族谱初稿,并打印成册交由老家的大房代表有保、二房代表有德、三房代表有智分别进行阅稿、校对,基本上未提出大的修改意见。又于2017年3月再行修改并正式定稿。

为了将这一喜讯及时告知众族亲,我专门在手机上设了一个微信群——“陈氏快乐大家族”,先后联络了新疆、兰州及本地城乡50余名族亲、姻亲,他们纷纷点赞并,奔走相告,基本上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目的。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故于是年4月下旬,经编委会商议,正式向众族亲发出捐款倡议,积极筹措印谱费用及举办祭祖颁谱庆典仪式等活动经费。

二、考察印谱

完成族谱定稿,毕竟还是“万里长城走完了第一步”,接下来如何排版印刷,选择到哪里印,是武威当地印刷厂,还是省城兰州的印刷厂?或者另找别的什么地方?还有就是筹措印谱及活动经费的问题,等等。

如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重任,自然而然的落在了我作为主编者的肩上。其实,早在前几年我一边考证先祖逸闻遗事;一边修谱,一边也在省内外寻找和考察家谱编印单位或个人。刚开始,我发现四川成都有一家谱牒文化有限公司,在从事家谱编印。该公司总经理阎晋修作为著作权人还编撰了一部《现代家谱》教程,2006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阎老师不仅发明了“阎氏体例新式家谱”、填写式空白线装家谱及“电子家谱”等;而且也承担家谱编印业务。我当年即从阎老师手里邮购了他的著作和全套家谱样本。经过研究分析,我当时觉得这套谱书,虽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太实用。再说,要填写一套、两套谱书,还得聘请当地有点影响的书法家来抄写,将来谱写成了,又没法做到“人手一册”。这显然说不过去,日后也没法在家族里面交待。

后来,我有幸看到了武威近年以来先后从兰州、本地完成印刷的《俞氏家谱》(主编俞存乃,原武威地区行政公署调研员、原武威市市长)、《魏氏家谱》(主编魏建荣,原武威市凉州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氏家谱》(主编张全年,现任武威全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氏宗谱》(主编杨新年,老年书画家,原武威市凉州区工会副主席),以及《李氏家谱》、民勤《陈氏家谱》等。更令人欣喜的是,我还先后发现了几套清代时期的老谱,如凉州区康宁乡龙泉村咸丰五年修《陈氏族谱》和东河乡陈家寨道光二十六年修《陈氏世系加谱第二卷》。这是武威当今存世的惟一两部陈氏老谱,弥足珍贵。其中:东河乡陈家寨老谱谱跋中记载着:我武威陈氏始祖“至明宦游于凉,遂入籍武威,卜居府城东北大柳树。祖若父相传,有居于凉城者,有居于大河堡者,不详其名字......”此记载文字与我王城堡陈氏今人口传相互吻合。因此寨新陈一支始祖陈湖即为清康熙年间,从大柳树王城堡迁徙至此的。这一重大发现,极大地鼓舞了我等修谱的决心!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闲话休提,言归正传。

再后来,我又在武威市属民勤县考证始祖陈友父子,于天顺元至三年“守备凉州”时,其子陈瑄战死镇番的历史真相,从当地县志办主任孙明远手里搜寻到由李玉寿先生编撰的《民勤家谱》和《镇番遗事历鉴》两本书。后者即记载了始祖陈友父子血战镇番五十余日的历史遗闻。

通过翻阅以上这些不同姓氏的新老家谱和李氏的两本书籍,令人获益匪浅。也为后来我修改族谱和选择排版印刷,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机缘凑巧。三年前,我偶然通过网络认识了河南郑州姓氏文化研究专家——魏怀习先生。据悉:魏先生自1993年即开始搜集全国各地的家谱,至今搜集了近千部各姓氏的家谱。又因为痴迷于家谱文化,早在2006年就创办了郑州家谱印刷厂,还兴建了家谱文化馆。至今已发展成了现代化的“中国家谱编印基地”和“中国家谱博物馆”。这家“基地”,以卓越的印刷质量,逐渐在行业内形成了巨大影响力,并成为国内家谱印刷行业领军企业。之后,我们便经常保持联系,共同探讨姓氏文化及修谱经验,并通过他推荐介绍,不才也成为河南姓氏文化家谱委员会研究员之一。

通过与魏总多年的“微信”交流和网络观察他们“基地”近几年的发展动态,再对比我先前看到的当地几部家谱排版印刷与装帧水平,我越发觉得跟魏怀习先生创办的“中国家谱编印基地”合作是最佳选择。

故此,于2017年5月初,经编委会商议:由我和堂兄有保一行四人专程赴河南郑州联系印谱事宜;并绕道山东巨野拜访原巨野县志办主任陈有举老先生,顺便考察一下他家里收藏的陈氏老谱和他本人近年新修的家谱,看看与我武威陈氏有无族源关系(详见《山东巨野郓城两地陈氏三修族谱记》一文)。

是年5月4日,我们一行四人在完成了山东巨野考察任务之后,即赶到座落于郑州市经七路与丰产路交口东北角“信达大厦”后院的“中国家谱编印基地”。我们在魏总的亲自陪同下,饶有兴味地现场参观了“基地”办公场所及馆藏家谱展柜。魏总还拿出他们近年来编印的各种版式的家谱,供我们翻阅参考。最终我们相互达成了合作意愿并签署了族谱印刷协议书。初步议定:全谱采用楷体、竖版、薄宣纸印刷,黄绫绢函套盒包装(线装本),分上、下二册。

是年6月初,我们收到初校稿之后,又完成四次校稿。每次校稿都由我和在“发放中学”任教的妹夫郭天虎两人,不分白天晚上,连夜加班校稿。妹夫郭天虎从无怨言,且多次提供了很好的修改建议,着实令人感动!

7月下旬,我们终于等到了令人无比兴奋的一天!100套印刷装帧精美的《武威陈氏族谱》正式交到了我们手里。至此,我武威王城堡陈氏族谱行将面世,其祭祖颁谱大典亦指日可待!

三、筹备庆典

甘肃武威王城堡陈氏族谱,历经十载终于大功告成!这是陈氏家族及全体族子族孙的大喜事。为庆祝王城堡陈氏族谱告竣颁发,经编委会研究决定,于公元2017年8月6日向省内外的所有族亲正式发出祭祖颁谱《邀请函》;并定于8月20日(农历闰六月二十九日)上午,举行隆重的祭祖颁谱庆典仪式。其《邀请函》全文如下:

尊敬的武威王城堡全体陈氏族亲、姻亲:

瑞气盈庭,盛世修牒颂祖德;庆辉满地,韶年奏乐励后昆。甘肃武威王城堡陈氏族谱,历经十载,现已编纂完成。这是陈氏家族及全体子孙的大喜事。为庆祝王城堡陈氏族谱告竣颁发,今遵守成规并经编委会研究确定,择吉日于2017年8月20日(农历闰六月二十九日, 星期日)上午八时举行盛大祭祖暨颁谱庆典仪式(地点:武威市凉州区大柳镇原王城中学“魁星阁”门前广场) 。特诚邀各位族亲、姻亲莅临当日庆典,赏光指导,阅典助兴。另,定于8月19日上午9时在王城堡老家“瑞成酒店”召开预备会议,全体族亲参加讨论庆典活动方案及相关事宜。

与此同时,为了报答当地父老乡亲多年对老家陈氏族亲的关怀和支持,根据编委会的安排,于公元2017年8月16日对原王城堡老三队的全体父老乡亲也发出了《邀请书》,决定为他们提供一次免费的午餐,以表谢忱;并申明不收取任何名义的“贺礼”。全文如下:

尊敬的王城堡老三队全体父老乡亲:

我王城堡陈氏族谱,历经十载,现已编纂完成。这是陈氏家族及全体子孙的大喜事!也是王城堡老三队全体村民的大喜事!为庆祝王城堡陈氏族谱告竣颁发,今遵守成规并经编委会研究确定于2017年8月20日(农历闰六月二十九日, 星期日)上午八时在王城堡魁星阁庙前举行盛大祭祖暨颁谱庆典仪式。为答谢老三队父老乡亲多年与我陈氏族亲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帮互助,情同一家。特在王城堡老家“瑞成酒店”于同日上午12时聊备薄宴,略表寸心,不成敬意 。恭请各位父老乡亲赏光助兴,与我陈氏族亲欢聚一堂,把酒言欢,共叙情怀。

眼看祭祖颁谱大典日益临近,可我们众族亲中,不论男女老少,目前还没有一个人经过此事;我作为修谱主编也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祭祖颁谱具体有哪些程序倒还好办,网上毕竟能够搜集参考一下;再说,还有邑人杨新年老前辈送给我的《杨氏宗谱庆典活动》光盘,亦可参考。但自古以来,还有哪些特别的“传统遗规”?我们尚不清楚。这无论如何要赶在祭祖颁谱之前搞清楚。必要的时候,还要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策划案来。

于是,我和贤妻润林又走访了当地民俗及史学界相识的几位老前辈,向他们垂询,还真了解到了一些旧时祭祖颁谱的“老传统”。如:宣读祭谱文之前,先要在现场焚烧一部新修的家谱,以便告知先人、保存于天庭。另如:旧时还有族亲晚辈孝敬在世老人的习俗等。一闻此言,我当时即想到了古代孔老夫子收弟子时,也有收“礼方子”的习俗。据《论语》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翻译成白话就是“孔子说:只要给我送10条咸猪肉,我就收他做学生”。

在祭祖颁谱庆典中,增加孝敬老人这一项内容,虽为小事一桩,亦非新鲜之举;但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决不是可有可无的。我当时即暗想:到时候不妨为每一位健在的老人不论男女都给准备一份“红肉方子”。这件事,还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另外,为了在祭祖颁谱时,显得更加庄重和正式一些,我们还借用了两套“文官”戏服,以供主祭人届时现场着装。

整个祭祖颁谱的活动内容,大体上掌握的差不多了。在此基础上,我连续几天加班加点撰写了一份详细的庆典活动策划案,还将此策划案交由当地一家资深广告公司——启航广告公司,正式委托该公司经理齐荣天先生全权负责落实。在双方约定之日完成总体设计方案,特别是背景墙的设计,务必要“主题鲜明,突出特色,图案清晰,色彩鲜艳”。同时,为了活跃气氛,图个吉祥,我们专程邀请了当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攻鼓子”社火表演队;又通知族亲中会打陈氏太极拳的有保夫妇及有全、凤萍等人,届时进行武术表演。

在此,我们不妨将此次庆典仪式策划案及祭祖颁谱主要议程,随文附后。一方面为了积累这方面的详实资料;另一方面也为今后本土修谱者及谱牒学研究者提供参考(此处从略)。

三、祭祖颁谱

自从两份《邀请函》分别发出之后,我作为这次庆典活动的主要负责人,20多天来度日如年,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我几乎每天从早到晚都要查看当地的天气预报,甚至我的心情,也跟着天气预报,一会儿高兴,一会儿郁闷。有时,连家里人也被我的这种情绪所感染。尤其到了临近几天,天天下雨,令人心神不宁。然而出人预料的是,8月19日下午一直到晚上都连续下着大雨,至第二天黎明还阴雨绵绵;可到天亮之时,雨渐渐不下了,一会儿功夫竟然呈现出一派朗朗晴空。然更令人喜出望外的是,魁星阁下的两棵老槐树似乎亦难抑真情激动,满树繁花,竟相绽放,隔墙争宠!这一桩桩奇特现象,让众多在场的父老乡亲都感觉到十分意外,不可名状。所谓“佛事精妙,不可思议”也!

此事过后,一连好多天,众多乡邻、嘉宾还在族人面前纷纷议论那天的奇特现象。因我王城堡陈氏祭祖颁谱前日还大雨如注,至次日凌晨依然细雨绵绵。谁也未曾料到天亮不久,庆典活动现场一切布置就绪,鼓乐齐鸣之时,老天竟然开眼放晴,朵朵祥云飘然而至;舞台后墙内也透出繁茂的绿叶、槐花,格外惹眼……而我们祭祖颁谱后的第二天,又接连几天阴雨连绵。难怪有嘉宾感慨系之曰:陈家人祭祖颁谱“果然是上天荫佑!”善哉,善哉!

回顾丁酉年闰六月,我王城堡陈氏家族祭祖颁谱过程中,还有哪些值得记录下来的“家族史料”?我以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请到了“重量级”的嘉宾——中国空军少将张祥将军,由他亲自郑重宣布“武威大柳王城堡陈氏家族祭祖颁谱庆典仪式正式开始!”并现场发表了简短而热情洋溢的贺词。当地的“父母官”王城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兼村长刘维东先生也到会发表了贺言。期间,主持人还宣读了因公务繁忙未能莅临现场的河南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研究会会长兼中国家谱编印基地董事长魏怀习先生发来的贺信。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祭祖颁谱之前,尽管再三叮嘱,不要求当地的父老乡亲表示任何“谢礼”,但他们还是接连送来了两块贺匾和许多烟花爆竹,以示谢忱。其中:王城村十组全体村民送来的贺匾题写着:“上善若水”;同村的刘氏宗亲送来的贺匾题写着:“枝繁叶茂”。他们的善行大爱和一片真挚之情,溢于言表。古语云:“惟善为宝,则笃其人”。可见,我们的父老乡亲都是品性纯厚之人。令人敬仰!

另外,颁谱之前,依照常规,我们还举行了隆重的“迎谱”仪式。即伴随着社火“攻鼓子”乐队的表演,由远而近、恭请印谱单位代表将黄绸缎包裹的一摞新谱,亲自交给族亲长辈和主编缓缓迎回;并恭恭敬敬地将新谱摆放在主席台正中位置。紧接着,便进行了祭谱仪式。由主祭人宣读祭谱文;读毕,遵照旧规,当众焚烧了一部新谱。之后,则按照辈分、长幼分别进行“三拜九叩”大礼和传香、上香等议式。

若论整个祭祖颁谱活动中,最令人感动的事情,莫过于我们对众族亲中,凡年满七旬以上的老人,不论男女每人都给恭送了一份“红肉礼方子”,以表达晚辈和年幼者对他们的一份温情和一片孝心。想不到,这一区区小事,居然在当地父老乡亲中产生了巨大影响,至今依然赞不绝口。 所谓“积细流而成江海,积小善而成大德 。诚哉斯言也!

四、结语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甘肃·武威陈氏族谱》,于2017年8月20 日面世短短六十余天,即因“格式规范、版式独特、内容详实、图文并茂,且印刷装帧,古朴典雅,颇具收藏价值”,引起了国内诸多知名图书馆及姓氏谱牒文化研究机构的极大关注。现已被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中国家谱博物馆、甘肃省图书馆及武威市档案馆等权威机构收藏,并一一颁发了收藏证书。是谱共13万字/201页,分上、下两册,由河南省家谱研究会、中国家谱基地承印,全谱采用楷体、竖版、薄宣纸印刷,黄绫绢函套盒包装(线装本)。近日,当地文史专家及谱牒学者为斯谱点评:无论形式或内容及装帧水平,都堪称当今谱牒之最!

今日热点

姓氏字辈

推荐产品

家风家训

姓氏动态

姓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