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谱

当前位置:家谱网 >> 专家论谱 >> 浏览文章

陈有顺:明清两朝蒙古族勋臣世家:凉州吴姓述略

时间:2020/3/5 10:20:27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新闻编辑部

编者按:本文系陈有顺先生专门为《第六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论文集》所撰写。

【摘要】:明清以降,河西走廊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蒙古族归附人群体涌现出了以恭顺侯吴允诚为代表的吴氏家族、武平侯陈友为代表的陈氏家族及伏羌伯毛忠为代表的毛氏等著名的“十八家二十爵”勋臣世家。这些勋臣世家对明朝忠心耿耿,为明王朝统治秩序的维护立下了赫赫战功。其中:凉州吴氏家族八世子孙,凡35人。公、侯、伯前三等爵位中,封赠国公有二(邠国公、凉国公);袭封侯爵有九(恭顺侯);袭封伯爵有六(恭顺伯二、广义伯三、赠遵化伯一);加升太子太保二,太子少保一。其家族事迹散见于《明史》《明实录》《皇明功臣封爵考》《清史稿》《甘州府志》《五凉全志》《凉州府志备考》等十余部史书。今笔者就明清以降,凉州首屈一指并具有“皇亲国戚”身份(三女为太宗皇帝妃;孙女为宣宗皇帝妃)的勋臣世家——吴氏家族源流、人物、世系、墓志及婚姻等作一考述,以辑存凉土姓氏志。

【关键词】:明清两朝 蒙古族世家 凉州 吴姓 述略

图片1.png

一  吴姓源流

据清儒张澍《姓氏寻源》卷八载:吴氏,《广韵》云:泰伯之后始封于吴,因以命氏,后季札避国居于鲁卫之间。澍按:吴姓,上古已有吴权通阿女缘妇,在颛顼时。见《山海经》。吴贺与羿骑射,在少康时。见《帝王世纪》。又犬戎将吴将军盤瓠冲其首,在高辛时。见《风俗通》。一说吴将军名车,吴伯在纣时。见《风俗通》并《博物志》。世士辄以吴出自泰伯为命氏之始,殆不然矣。《史记索隠》云:舜后封虞,虞音近吴。故舜后亦有吴氏可证。吴姓不止泰伯、虞仲之裔。又柳州蛮有吴姓,唐之吴君解是也。

又据张澍《姓韵》卷十七载:吴氏  见《索隠》、《广韵》。《山海经》:吴权通阿女缘妇,在颛顼时。《风俗通》:大戎将吴将军盤瓠衔其首,在高辛时。按:一说吴将军名军。《帝王世纪》:吴贺與羿期射,在少康时。《博物志》:纣时吴伯直谏,被诛。《史记》:主父取吴广之女孟姚。按:阳夏人吴广與陈胜起兵于蕲,又一吴广也。《墨子》:鲁之南鄙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按:一作南郑人吴憲。《史记》:卫吴起学于曾子,被逐。按:起之子名期,授春秋于楚人鐸椒。见《刘向别录》。《史记》:吴芮为番阳令,号番君,封长沙王。又吴公为河南守,治天下第一。《陶潜·四八目》:绮里季姓吴,名实,字子景。《经籍志》:吴普,华佗弟子,著《本草》六卷。按:普从华佗受五禽之戏,以代导引,犹得百余岁。《汉书》:吴祐字季英,长垣人。父恢为南海太守,祐为胶东太守,写书兼两。又吴良字大仪,临淄人。治《尚书》学,通师法,为即丘长,迁司徒长史。《汉书》:吴雄字季高,以明法律,断狱平,起自孤臣。桓帝时由光禄勋为司徒。按:吴雄见孔宙脩<孔庙碑>。吴丘氏,见《路史》。按:即虞丘氏。

又据清儒张澍著《凉州府志备考》记载:“公本河西大族,居亦集乃,仕元受王封,其族位候伯者,累累有之。初名把都帖木,永乐乙酉秋,率众部来归,太祖嘉其款诚,赏赉优厚,遂赐名,擢右军都督佥事,锡以诰命,俾居于凉”。(见《明故恭顺伯吴公神道碑》)

吴姓在新百家姓中排名第10位,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6位。根据2018年全国人口普查和公安部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的统计数据显示吴姓是第十大姓。吴姓总人口近3000万。

吴姓分布于全国各地,国外主要分布在朝鲜,越南,缅甸,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等,全球吴姓总人口在7000多万左右。

......

恕不细述。

(按):张澍(1776-1847)清代著名文献学家,字百瀹,又字寿谷、时霖等,号介侯、鸠民、介白,凉州府武威县(今武威市)人。年犹未弱冠,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中乡榜,嘉庆四年(1799)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充实录馆纂修,未几引疾归。后起任贵州玉屏、四川屏山等知县。丁父忧,再起为江西、永新知县,署临江通判,改江西泸溪县令,以缓漕免职。所学长于考证舆地,以及姓氏谱牒。其《五凉旧闻》,则专纪乡邦故实。补辑《汉皇德传》、《魏周生烈子》以下关陇著述10余种。藏书处"二酉堂",所搜集地方文献为多。《清史稿·文苑列传》有传。

          图片2.png

二  凉州吴姓人物志

(一)、凉州地方史志记载吴姓人物考

据清张澍著《凉州府志备考》载:吴刚、吴铁、吴欣倩,乃一脉相承,皆为凉州吴氏。凡3人。

又据今人张克复等《五凉全志校注》载:凡20人。其中:

(1)《武威县志》载:吴颐、吴炆(风翔,拔贡,乾隆元年人。)、吴升(乌江县人,由风阳都指挥同知为陕西行都司都指挥使,掌凉州卫印。)、吴永诚(本名把都帖木儿,蒙古人。永乐三年来附,赐姓名,授右军都督佥事,领所部居凉州耕牧。屡立战功,封恭顺伯。谥“忠壮”。)、吴管者(永诚次子。永诚从征远出,凉州番人虎保等欲胁众以叛,管者与母密谋擒其党,诛之。授指挥佥事,封广义伯。)吴朝洪(镇标中营千总。战殁金川。赐恩荫。)吴积福(凉镇三眼井营经制外委。嘉庆元年,出征川陕阵亡。赐荫云骑尉。)吴序(明贡生)、吴得盛(明贡生)、吴宗伯(国朝贡生)吴克俊(顺治武举。乙酉,任直隶丰润营都司。)、吴克杰(武举。戊子)。凡12人。

(2)《永昌县志》载:吴永年(顺天人,行伍。高古城游击。雍正六年任。)、吴洪玺(康熙岁贡)、吴瀚(武甲科。雍正乙卯。)吴秉公(国朝武职 指挥使)、吴林(百户)。凡5人。

(3)《平番县志》载:吴卓(江南兰陵人,贡生。雍正而年任。)吴遵文(西宁碾伯县人,岁贡。乾隆九年任。)凡2人。

(4)《古浪县志》载:吴豪(山西人。土门守备。)1人。

又据《中国明朝档案总汇》陕西都司·镇番卫载:吴炳、吴养儒、吴国显、吴應銮、吴悦道等5人

又据今人梁新民著《武威历史人物》载:吴允诚1人。

以上地方史志记载凉州吴姓人,凡29人(未含《明史》《清史稿》等国史记载凉州吴姓人物30余人)。

(二)凉州吴氏人物传略

1、吴允诚,蒙古人。名把都帖木儿,居甘肃塞外塔沟地,官至平章。永乐三年,与其党伦都儿灰率妻子及部落五千、马驼万六千,因宋晟来归。帝以蒙古人多同名,当赐姓别之。尚书刘俊请如洪武故事,编为勘合。允诚得赐姓名,授右军都督佥事。伦都儿灰亦赐姓名柴秉诚,授后军都督佥事。余授官赐冠带,给畜产钞币有差。使领所部居凉州耕牧。晟以招徕功,封西宁侯。自是降附者益众,边境日安,由允诚始。七年往亦集乃觇敌,擒哈剌等二十余人,进都督同知。明年从出塞,败本雅失里,进右都督。寻进左都督。与中官王安追阔脱赤,至把力河获之。封恭顺伯,食禄千二百石,予世券。允诚三子:答兰、管者、克勤。允诚与二子从军,留其妻及管者居凉州。番人虎保等诱胁允诚众,欲叛去。允诚妻与管者谋,召部将都指挥保住、卜颜不花等擒其党,诛之。帝喜,降敕奖之,赐缣钞羊米甚厚,授管者指挥佥事。保住赐姓名杨效诚,授指挥佥事。鞑靼可汗鬼力赤遇弑,其下多溃。答兰与别立哥请出塞自效,有功。别立哥者,秉诚子也。帝征瓦剌,允诚父子皆从。师还,命仍居凉州备边。允诚卒,赠国公,谥忠壮。命答兰更名克忠,袭其爵。再征阿鲁台,从行。三征阿鲁台,复从。兄弟皆有功。洪熙元年以戚里恩,克忠进侯。时管者已积功至都指挥同知,亦封广义伯。克忠尝充副总兵巡边。正统九年统兵出喜峰口,征兀良哈,有功,加太子太保。土木之变,克忠与其弟都督克勤子瑾为后拒。寇突至,骤战不胜。敌兵据山上,飞矢石如雨,官军死伤略尽。克忠下马射,矢竭,犹杀数人,与克勤俱殁于阵。赠邠国公,谥忠勇。克勤赠遵化伯,谥僖敏。瑾被执,逃归,嗣侯。英宗尝欲使瑾守甘肃,辞曰:“臣,外人,若用臣守边,恐外裔轻中国。”帝善其言,乃止。曹钦反,瑾与从弟琮闻变,椎长安门上告。门闭,钦攻不得入,遂纵火。瑾将五六骑与钦力战死。赠凉国公,谥忠壮,予世券。三传至曾孙继爵。尝守备南京。传子汝胤孙惟英,与继爵皆总督京营戎政。崇祯末,都城陷,汝胤弟勋卫汝征偕妻女投缳死。管者卒,子玘嗣。管者妻早奴亦有智略,尝亲入朝献良马。朝廷多其忠。玘卒,管者弟克勤子琮嗣,镇守宁夏。成化四年,满四反。琮坐激变,且临阵先退,下狱论死。谪戍边,爵除。(见《明史列传》卷一百五十六 列传第四十四)

2.吴克忠,原名答兰,恭顺伯吴允诚子,蒙古人。帝征瓦剌,允诚父子皆从。师还,命仍居凉州备边。允诚卒,赠国公,命答兰更名克忠,袭其爵。再征阿鲁台,从行。三征阿鲁台,复从。兄弟皆有功。洪熙元年以戚里恩,克忠进侯。时弟管者已积功至都指挥同知,亦封广义伯。克忠尝充副总兵巡边。正统九年统兵出喜峰口,征兀良哈,有功,加太子太保。土木之变,克忠与其弟都督克勤子瑾为后拒。寇突至,骤战不胜。敌兵据山上,飞矢石如雨,官军死伤略尽。克忠下马射,矢竭,犹杀数人,与克勤俱殁于阵。赠邠国公,谥忠勇。

3.吴管者,明朝将领。蒙古族。把都帖木儿(吴允诚)子。初居甘肃塞外,永乐三年(1405年),随父投明朝,居凉州(今甘肃武威)耕牧。八年(1410年),父兄从明成祖征阿鲁台、本雅失里后,与母留守凉州。时,原归降明朝的凉州卫“鞑官千户”虎保、永昌卫“鞑官千户”亦令真巴等趁机起兵反明,欲胁迫把都帖木儿部众同反。遂与母共议,召部将保住(杨效诚)等平叛,擒伍马儿沙等。以功,授指挥佥事。洪熙元年(1425年),升都指挥佥事,封广义伯。次年卒。妻早奴亦有智略,助其守边,常亲入朝献良马。

4.吴克勤(?—1449年),吴允诚三子,蒙古人,明朝将领。早年随父、兄吴克忠归附明朝,后屡次与父参与明成祖北征。土木之变时,其与兄吴克忠俱殁于阵,其赠遵化伯,谥僖敏。

5.吴 瑾(1413—1461年),字廷璋,蒙古族。明朝勋臣、将领,恭顺伯吴允诚之孙、邠国公吴克忠之子。吴瑾自少娴熟武艺,尤擅骑射。土木之变时,随父叔北征瓦剌,力战被擒。其后被放归京师,袭爵恭顺侯,并督操三千营军。明英宗复辟后,吴瑾颇受英宗倚信,于天顺四年(1460年)升掌左军都督府事。天顺五年(1461年),吴瑾告发昭武伯曹钦叛乱之事,使其不得攻入宫城。随后在侦查时被叛军包围,力战身亡,年四十九。事后获赠凉国公,谥号“忠壮”。

6.吴继爵(?—1599年),明朝中后期勋臣、将领,凉国公吴瑾曾孙。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袭封恭顺侯,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去世。

7.吴惟华(?—1668年), 字稚恭,顺天人,明末诸生。明恭顺伯吴允诚之后,先祖本蒙古人,永乐年归顺大明,朱棣赐姓“吴”。崇祯十七年(1644年)于多尔衮入京时拜迎马首,投降满清,自荐愿往山、陕各地招抚,因随征太原、大同等地有功,顺治二年封恭顺侯,官至户部右侍郎。顺治八年(1651年)外放漕运总督多职。因榨取灾区百姓白银93000两、解京助饷邀宠以贪渎、结交结内监等罪,屡遭弹劾,差点判死刑,坐牢夺爵,发配宁古塔。康熙元年(1662年)被遣返原籍。康熙七年(1668年)卒。

......

文多不录。

三  凉州吴氏家族世系及婚姻

——以恭顺侯吴允诚家族为例

(一)吴氏家族世系录

一世:吴允诚,达达人,归附。累立战功,封恭顺伯。四子。

二世:吴克孝,允诚长男,未袭故绝。

吴克忠(答兰),允诚次男,随父累征有功。永乐十六年钦命袭伯爵。洪熙元年进封恭顺侯,邠国公。正统九年三月内差往喜峰口征进,擒贼有功加升太子太保。五子。

吴管者,允诚三男,自立军功,封广义伯。一子。

吴克勤,允诚四男,自立军功,升左都督。土木阵亡,赠遵化伯。一子。

三世:吴瑾,克忠长男。正统十四年袭侯。天顺五年阵亡,追封凉国公,谥“忠壮”。生二子。

吴璘,克忠次男,袭指挥使,阵亡。一子。

吴璟,克忠三男,故绝。

吴琎,克忠四男,故绝。

吴瑀,克忠五男,故绝。

吴玘,管者男,袭伯爵,故绝。

吴琮,克勤男,袭广义伯。回镇守,失机革爵。二子。

吴瑛,无考。

吴琰,无考。

四世:吴鑑,瑾长男。成化六年袭爵。二子。

吴锡,瑾次男,故绝。

吴傑,璘男,袭指挥,故绝。

吴镇,琮长男,袭爵代都指挥。生一子。

吴锐,琮次男,生一子。

五世:吴世興,鑑长男,正统二年袭爵。一子。

吴世榮,鑑次男,一子。

吴世寧,镇长男,袭锦衣卫指挥,故绝。

吴世安,镇次男,故绝。

吴世昌,锐长男,袭锦衣卫指挥使。二子。

六世:吴继爵,世興男。嘉靖二十七年袭侯,四十二年斩寇有功,加太子少保。吴继祖,世榮男,二子。

吴继禄,世昌长男,袭锦衣卫指挥。

吴继祥,世昌次男。

七世:吴汝篤,继祖长男。

吴汝慎,继祖次男。

吴汝廉,继祖三男。

吴汝胤,继爵子。

八世:吴惟业,吴汝胤之子,崇祯四年(1631年)袭爵。卒年不详。

吴惟英,吴惟业之弟,袭年无考。崇禎三年九月,吳維英加右都督。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二月去世。 

吴惟华,吴汝胤子。顺治元年加升太子太保,二年封恭顺侯(赠三等侯),官至户部右侍郎。顺治八年(1651年)外放漕运总督多职。康熙七年(1668年)卒。

又考其吳惟英卒於明亡前夕,其子襲爵未及,明亡。順入北京,其叔勳衛吳汝徵,偕妻女投繯死。至于《清实录》中提到的吴惟蕃、吴惟庄是否亦为凉州吴允诚后裔,不得而知。

(按):据《明史》(卷156)载:吴允诚(子克忠 孙瑾)“三传至曾孙继爵。尝守备南京。传子汝胤孙惟英,与继爵皆总督京营戎政。崇祯末,都城陷,汝胤弟勋卫汝征偕妻女投缳死。”

又据史料载:顺治二年(1645)五月,○戊戌 叙迎顺各官功。授恭顺侯弟吴惟华为恭顺侯。锦衣卫提督东司房太子太傅左都督骆养性为太子太师。锦衣卫指挥同知吴惟蕃为指挥使。锦衣卫指挥佥事吴惟庄为指挥同知......。

又据明王世德著《崇祯遗录》第六期大明殉难死国篇载:戚臣:新乐候刘文炳叔左都督刘继祖,弟左都督刘文耀投井死,母杜氏、妻王氏、妾邢氏,二女弟长适武清候应袭李国瑞,恭顺候应袭吴希彬,同焚于孝纯皇太后御容楼中。

(二)吴氏家族封爵考释

据《明史》、《明实录》《清史稿》《清实录》等史志载:凉州吴氏家族八世子孙,凡35人。公、侯、伯三等爵位中,封赠国公有二(邠国公、凉国公);袭封侯爵有九(恭顺侯);袭封伯爵有六(恭顺伯二、广义伯二、赠遵化伯二);加升太子太保二,太子少保一。

考其爵位延续到明朝末年的只有恭顺侯(吴允诚)、清平伯(吴成)、南宁伯(毛胜)、东宁伯(焦礼)、怀柔伯(施聚)、伏羌伯(毛忠)、武平伯(陈友)7家,而活到明朝末年的贵族一共有67名(不含南明册封的)。恕不一一。

由上可知,凉州吴氏家族在明清时期,堪称首屈一指的勋臣世家;又是皇亲国戚。这在凉州世家大族中,还是很罕见的。其封爵世系,详见下表:

1.恭顺伯世系(2人)

第一代:吴允诚,永乐十年(1412年)封恭顺伯,予世券。永乐十五年(1417年)去世,谥号“忠壮”。

第二代:吴克忠,吴允诚之子,永乐十六年(1418年)袭爵。

2.恭顺侯世系(9人)

第一代:吴克忠,洪熙元年(1425年)自恭顺伯进封恭顺侯,予侯爵世券。正统十四年(1449年)死于土木之变,追封邠国公,谥号“忠勇”。

第二代:吴瑾,吴克忠之子,正统十四年(1449年)袭爵。天顺五年(1461年)死于曹钦之乱,追封凉国公,谥号“忠壮”。

第三代:吴鑑,吴瑾之子,天顺六年(1462年)袭爵。正德元年(1506年)十二月去世。

第四代:吴世兴,吴鉴之子,正德二年(1507年)袭爵。嘉靖十七年(1538年)去世 。

第五代:吴继爵,吴世兴之子,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袭爵。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去世。

第六代:吴汝胤,吴继爵之子,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袭爵。崇祯四年(1631年)去世。

第七代:吴惟业,吴汝胤之子,崇祯四年(1631年)袭爵。卒年不详。

吴惟英,吴惟业之弟,袭年无考。崇祯三年九月,吴惟英加右都督。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二月去世。

吴惟华,吴汝胤子。顺治元年加升太子太保,二年封恭顺侯(赠三等侯),官至户部右侍郎。

3.广义伯世系(2人)

第一代:吴管者,允诚三男,自立军功,封广义伯。

第二代:吴玘,管者男,袭伯爵,故绝。

4.遵化伯世系(2人)

第一代:吴克勤,允诚四男,自立军功,升左都督。土木阵亡,赠遵化伯。

第二代:吴琮,克勤子,以从兄吴玘卒无嗣,袭广义伯爵。回镇守,失机革爵。

5.太子太保、太子少保(3人)

吴克忠(答兰),正统九年三月擒贼有功加升太子太保。

吴惟华,顺治元年加升太子太保。

吴继爵,嘉靖四十二年斩寇有功,加太子少保。

6.追封国公,谥号(2人)

吴克忠,正统十四年(1449年)死于土木之变,追封邠国公,谥号“忠勇”。

吴 瑾,天顺五年(1461)死于曹钦之乱,追封凉国公,谥号“忠壮”。

(按):以上世系参考《古穰集?卷十?恭顺侯追封凉国公谥忠壮吴公神道碑铭》、《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十六?曹石之变》、《明史?卷一百六?表第七》、《明史?卷一百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四》。

又据明·王世贞著《皇明盛事述》载:○番将子孙兄弟勋烈:永乐中,番将吴允诚来归,居凉州,累功封恭顺伯。长子克忠进封侯,孙瑾嗣侯。克忠、瑾俱以殉节开公号,赐美谥。次子管者以都督累功封伯,少子克勤复以都督同克忠殉节,封伯赐谥,虽日之盛,不得专于前矣。故拈出之。

(注):太子太保,太子少保都是东宫官职,均负责教习太子,是保护太子安全的,统称为“三师”。二者的取别:一是职级不同。少保是太保的副职。二是品级不同。太子太保是从一品,太子少保为正二品。

上图是明鄭汝璧撰《皇明功臣封爵考》卷三、卷四

图片5.png

上图是凉州吴允诚一族世系图

(三)、吴氏家族子孙三代婚姻状况

据考吴允诚有三女,其婚姻关系为:长适右军都督柴别里革(柴别里革,柴秉诚之子。柴秉诚旧名伦都儿灰,与吴允诚从塔滩率部众来归,授后军都督佥事);次适都指挥杨完者秃(杨完者秃,吴允诚部将保住之子。保住亦永乐三年随吴允诚一起来归,授陕西行都司都指挥佥事,赐姓名杨效诚);三女入宫为太宗皇帝妃。有孙女一,为宣宗皇帝妃。

观其吴允诚子孙三代的婚姻特点:其一,吴氏成人子孙皆在卫所优养带俸,故三代婚姻亦主要在卫所之内,但又有部落内联姻结势的特点。吴允诚以一子二女结婚同道归附的首领柴秉诚 (伦都儿灰)和杨效诚 (保住)。这与其众是安置凉州而非当地土著有关,故相与联姻,相互扶助。对内迁部落来说,婚姻是加强内聚的有效手段,这与土著巨姓地域间的联姻结势多少有些差异。其二,吴氏还有与皇室结亲的特点。有明皇室的婚嫁向以维护集权统治为主旨,明初朱氏推行利用宗室“联姻文武勋贵,中外配合”,意图以血缘和裙带关系达到屏藩帝室的目的。

永乐初,吴允诚率部附明,被安置于“凉州耕牧”。凉州为河西走廊东端重镇,今谓之武威。其地“山川险要,土田沃野”,有明不仅视为“河西之根本”,还是“秦陇之襟要”。吴允诚曾为前朝平章,在西部也有影响,自他附明后,“降附者益众,边境日安”。故在永乐抚缉东、西两翼,集中精力应对正面鞑靼的战略中,成祖与宣宗先后娶吴氏两女,是欲以其影响和实力发挥镇守边塞,安抚地方的作用。不过,政治联姻向来是双赢的结果。与皇室结亲,无异于与大明统治者联合。第二代吴克忠袭爵恭顺伯,未久无功又晋侯,沾的就是皇亲光。而吴允诚二子 (吴克忠、吴克勤) 一孙( 吴瑾)也为报效明王朝而捐躯。吴氏与皇亲的密切关系,自然会为其后代在上层社会扩大联姻创造条件(详见附表)。

又考其明初规定,凡天子、亲王的后妃宫嫔,均通过选秀女方式,从家境清白的低级官员或平民百姓家选取,绝对禁止大臣以各种理由进献美女。所以,凉州吴氏与皇室结亲既是“联姻文武勋贵”的结果,也是通过正常的选秀女方式入宫成亲的。这也是明清以降,凉州著姓中惟一的皇亲国戚。

图片6.png

上图是凉州吴氏家族婚姻关系简表

四、凉州吴氏家谱梗概

凉州吴氏明清老谱无考,仅存新谱。2010年11月由邑人吴茂学先生主持编修的《武威吴氏家谱》一卷,现存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研究中心。是谱载明:今凉州下双乡吴氏始祖不明,远祖名讳曰:吴克书,乃清光绪年间人,有历史文献记载。谱序由原武威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曾继伟撰写;西北师范大学博士李天保题词《满江红》。

经考:是谱所载远祖吴克书,虽字派与凉州吴允诚之子吴克忠相同,但二者不属于同代人,前者是清光绪年间人,后者是明代永乐年间人。所以,他们是同姓不同宗,自然亦无族源关系。

又考其是谱载有学者吴兴华(1921-1966年)撰写的一篇《续修家谱序》:“我始祖鸿胪公系吴太伯八十四代孙,其先祖于元朝自安徽歙县徙居江苏海东。明洪武二年,始祖举家自海东胥于迁山东莒州官地村......”从序的内容分析与凉州吴氏毫无“半毛钱”的关系,不知吴茂学先生为何将此序录入是谱。不得其解。

五 凉州吴氏艺文志(诗歌 诰券 墓志 遗闻)

(一)吴氏家族袭封伯爵、侯爵诰券、圣旨

1.吴允诚,永乐九年四月升左都督,本年十二月内追赶叛贼阔脱赤等处與贼对敌,获到人口有功 钦封恭顺伯,食禄一千二百石,有诰。2.永乐十六年二月内男吴伯客,赐名吴克忠,袭伯爵有诰。永乐二十二年随 驾征进生擒达贼有功。洪熙元年正月十七日 钦升恭顺侯。本月二十日與世袭,食禄一千二百石,本身免二死,子免一死,有诰券。正统九年三月内差往喜峰口征进,擒贼有功加升太子太保。正统十四年八月内阵亡,追封邠国公,谥“忠勇”。

3.天顺六年二月初七日,本部题奉 钦依着吴鑑袭爵且與他禄米一半,待出幼时来说。成化五年四月,李氏奏称吴鑑年十五岁,例应出幼。本月十五日本部题奉 圣旨:既出幼,那一半禄米也都與他,钦此。有诰。

4.正德二年四月初六日本部题奉 圣旨:吴世興准袭侯爵。钦此。

5.嘉靖二十七年二月内 本部题奉 圣旨:吴继爵准袭爵,免覆勘。钦此。嘉靖四十二年奉 钦依加升太子少保。

(二)吴氏父子传略(选2)

1、恭顺侯吴允诚传

吴允诚,本胡人,赐姓名。永乐三年父子率众降,为都督佥事。出塞为乡导,征胡至哈思,擒哈剌乞台,进同知。八年扈驾败阿鲁台,进都督。九年又出塞逐虏至阔脱赤,斩首虏。中律封恭顺伯,食禄一千二百石。先是允诚父子从成祖出塞,留家凉州。虎保胁允诚部众,劫允诚妻及其少子管者叛去。妻急召部将都指挥保住、卜颜不花等,出兵尽擒杀诸叛者。上遣行人敕勣劳允诚妻,赐缣米羊钞,升管者指挥佥事。允诚卒,赠邠国公,谥“忠壮”。子伯客十六年嗣伯,赐名克忠。二十二年扈驾出塞有功。洪熙元年,以戚里恩又有功进侯,與世券,加禄二百石。宣德中副总兵巡边。正统九年统兵出喜峰塞,征兀良哈有功,加太子太保。十四年没于土木,赠邠国公,谥“忠勇”。弟克勤都督亦战没,赠遵化伯,谥“僖敏”。克忠子瑾嗣伯。曹钦反劫瑾,瑾不从,死。赠凉国公,谥“忠壮”,與世侯。子鑑优给與半禄。天顺六年嗣侯,卒。子世興嗣侯。嘉靖十七年卒,子继爵嗣侯。四十二年功加太子少保。

2、广义伯吴管者传

吴管者,本胡种,从父允诚降附,封恭顺伯。管者屡从征有功,出塞斩虏降附部落,历功升都督。洪熙元年封广义伯,食禄千石與世券。宣德元年,管者妻早奴来朝贡马,曹贼反,广义伯琮與兄恭顺侯瑾於长安门上变告。琮不知谁子?或曰管者子,或曰孙也。

(按):以上二传均摘自明·鄭汝璧撰《皇明功臣封爵考》。

明鄭汝璧撰《皇明功臣封爵考》卷三、卷四

(三)吴氏墓志(选2)

1.明故恭顺伯吴公神道碑/明?杨荣撰

皇明之初,受天景运。太祖高皇帝开创洪图,浑一华夷;太宗文皇帝嗣承大统,德教宏敷,四海敉宁,万方臣服。于是之时,遐方绝域之士,能识天命,致身归附,依托风云,树立雄绩,荐膺封爵,俾声光著于当时,庆泽延于后嗣者,岂非豪迈杰特之士哉。若故恭顺伯吴允诚其人也。

公本河西大族,居亦集乃,仕元受王封,其族位伯侯者,累累有之。初名把都帖木,永乐乙酉秋,率所部来归。太宗嘉其款诚,赏赍优厚,遂赐名,擢右军都督佥事,锡以诰命,俾居于凉。公性刚直,誓欲殚心报国。岁乙丑,虏出没而为寇者,公乃率百骑深入卜哈思地,生擒寇首哈喇乞台等。捷奏升都督同知,赐敕奖谕,有“智谋深远,才识超迈”之语。是冬,诏之京。明年春,从驾北征,至元冥河追本雅失里,继攻静虏广汉戌之地,败阿鲁台之党。论功升右都督。辛卯,转左都督,屡受白金楮币之赐。既而凉州达官都指挥阔台赤叛去,公追之,败其众,获辎重以归。敕封恭顺伯,岁食禄千二百石,复赐诰命。未几,同豊城侯征石灰秃,擒阔台赤还。寻追叛贼奥列秃、阿剌乞八等,斩获之功居多。岁甲午,又扈从出塞,败胡寇于红崖,归手赏赍,还居于凉。丁酉年四月二十七日得疾卒,享年六十有一。訃闻,太宗深为悼叹,亲撰文祭之,赙予优厚,仍命所司治葬事。是岁秋七月十九日,葬于凉州金塔寺山之原。子克忠继袭前爵。辛丑岁俸敕移家于京。配夫人杨氏,淑善有智谋,克相夫子。凉州达官当以公从征于外,遣众谋叛,欲劫其母子以行。夫人伺知之,潜与次子管者,以计擒其人,戮之,众皆帖息。事闻,太宗嘉之,赐白金采幣,称为贤德夫人。乃赐敕奖谕公曰:“尔妻能忠以报国,智以脱患,妇人而秉丈夫之名节,雖古亦罕有焉。”后公五年卒,朝廷遣祭置丧,具葬北京顺天府房山县之北。次子娑南昝卜留居武威守坟。板达受都指挥同知。者蓝受都指挥佥事。把敦赐名守义,受都指挥佥事。子男四人,长答伪指挥同知。次管者,仁宗皇帝嗣位,以功封广义伯,岁食禄千石。次克忠,端瑾信实,多效劳勣,加封恭顺侯,赐诰券。正统甲子岁征东有功,又加太子太保,岁食禄二千一百石。次也儿克台,赐名克勤,擢进左军都督。女三人,长适右军都督柴别里革,次适都指挥杨完者秃,其三为太宗皇帝妃。信满哥文质、阿颜台、文彬信满哥俱袭指挥使。文质从征,擒伪昝卜少师,授正千户;阿颜台受指挥佥事。孙男七人:瑾、璘、瑛、玘、琰、琮。瑾袭侯爵,璘指挥使,玘袭封广义伯。孙女一,为宣宗皇帝妃。公既葬三十有二年,而墓碑未立,克忠以状固请,乃叙述如右,而繋以诗也。诗曰:

赫赫皇明,天眷维隆。太祖创业,聿成大功。继以太宗,嗣承大统。万方率土,如星拱辰。显显吴公,漠朔伟人。奋躯来归,誓竭忠勤。乃榖甲胄,乃奋弓矢。如鹰斯扬,所至风靡。蹂于穷荒,歼厥豺豕。懋绩殊勋,太常是纪。天宠荐隆,伯爵斯封。曷昭其诚,曰顺曰恭。恭则有礼,顺则克从。帝命褒宠,天下之公。始终恩荣,邈焉寡及。谁其承之,诜诜后嗣。绍厥休光,咸有名字。竖石刻铭,昭公勋绩。仰怀国恩,其永勿替。惟孝惟忠,公祀百世。

(按):张澍著《凉州府志备考》所载《明故恭顺伯吴公神道碑》与《杨氏家谱》部分内容混杂,恐为误抄。本文参考明?杨荣所撰原文整理校订。

(注):杨荣(1372-1440 ),原名道应、子荣 ,字勉仁,福建建宁府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内阁首辅,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东杨” 。《明史·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六》有传。

2.恭顺侯忠壮呉公(吴瑾)神道碑铭/明?李贤  

天顺辛巳,逆贼曹钦谋为不轨潜俟。七月二日早朝,入内为乱。恭顺侯呉公,先于是夜一鼓闻之,即与其弟广义伯琮约总兵懐寜伯孙镗,走诣长安门告变。于是禁门不启,贼计遂穷。举火烧禁门,公等率兵剿杀,奋不顾身,贼虽诛灭,公已捐躯矣。

呜呼!先机告变,公之忠也;杀贼丧元,公之勇也。然则逆贼之败,岂非公之功乎!皇上闻公之殁,哀悼殊深,辍视朝一日,追封凉国公,谥忠壮。凡秘器谕祭赙仪之类悉从厚典,复命有司为之营冢圹,以安塟之。盖痛念勋戚之臣为社稷而死,故报功之典倍蓰寻常也。既而,琮诣予泣且告曰:“先兄不幸殁于锋镝,兹欲立石墓前以白于世,非先生之文不可。”辞弗获。

按通政司叅议赵君昻之状,公讳瑾,字廷璋,其先西凉人。祖讳允诚,永乐中累以战功封恭顺伯。父讳克忠,嗣伯爵。洪熙初,以戚里恩,进封恭顺侯。正统甲子,以征敌功加太子太保。己巳秋,御敌北边,力战而死,追封邠国公,谥壮勇。母杨氏,封邠国夫人。叔父克勤,官至左军都督府左都督,亦同兄没于阵,追封遵化伯,谥僖敏。
公生而英锐,襟度爽闿,亲贤好善,未尝以门第骄人,以故缙绅士大夫乐与之游,相与议论古今,讲说道义,而公颇能识其旨趣。尤闲武艺,精骑射。方其父、叔御敌之际,公亦在阵中,发矢射虏,洎父、叔矢尽而亡,公始就执。其酋长,念公忠义之后,释之,乃还京,遂嗣父爵。

天顺改元,皇上复位,公以勋戚随侍,应对称旨,自是日备顾问,赉予甚厚。寻命理左军都督府事,公益感激,夙夜效勤。一旦遭变委身,则其允蹈忠义,视乃父乃叔为无愧矣。

公生于永乐癸巳十二月一日,享年四十有九。配李氏,故会寜伯之女,有淑行,封侯夫人。生子男三,长曰鉴,次曰镛,次曰锡。女一,适指挥使刘玉琮嗣广义伯遵化公之子。卜以是年八月日塟公于顺天府房山县之新荘,从先兆也。铭曰:

世禄之家,忠义无几,有若呉门,展也无比。彼美忠壮,虎视耽耽,遵化之侄,邠公之男,忠以捐躯,壮以御侮,相继如归,光昭中土。饬终追荣,惟帝之恩,非帝之私,惟以报勲。阒矣泉宫,西山之麓。秘器旅陈,穹碑载陆。仁者有后,公则成仁。铭以贞之,何千万春。

(注):李贤(1409-1467 ),字原德,邓(今河南邓州市)人。明代名臣。《明史·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六十四》有传。
(四)凉州吴府村“四轮八昼夜侯伯山水”遗闻录

相传:原武威县金沙乡(今凉州区金沙镇)有一个“吴府村”,村里居民大多为吴姓人氏,据说都是明朝吴允诚的后裔。直到建国初期,这个村每年都享受“四轮八昼夜候伯山水”的特权。据当地人讲,这是给他们的祖先侯爷和伯爷浇花园的水,每年放四次,每次两昼夜,合计八昼夜。不管全县水量大小,这“四轮八昼夜”必须保证。这侯爷就是吴允诚的长子吴克忠和孙子吴瑾,吴克忠于洪熙元年正月十七日钦升恭顺侯;吴瑾,克忠之子,正统十四年(1449年)袭侯爵。天顺五年追封凉国公,谥号“忠壮”。伯爷是指吴允诚和次子吴管者,吴允诚于永乐九年十二月钦封恭顺伯,吴管者于洪熙元年封广义伯,食禄千石與世券。其实,据考证,清初还有一位吴允诚的八世孙——吴惟华,顺治元年加升太子太保,二年封恭顺侯,官至户部右侍郎。顺治八年(1651年)外放漕运总督多职。由此看来金沙“吴府村”吴氏村民享受“四轮八昼夜候伯山水”的特权,至所以能保持到建国初,与清初这位恭顺侯“漕运总督”吴惟华亦不无关系。

参考文献:

[1]、《明史》卷一百五十六 列传·第四十四

[2]、《明实录》、《明功臣袭封底簿》

[3]、明鄭汝璧撰《皇明功臣封爵考》卷三、卷四

[4]、1914年至1927年赵尔巽主编《清史稿》、《清实录》

[5]、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中国名人志》/第九卷·明朝(上)/328

[6]、清乾隆十四年(1749)张玿美主修、曾钧等纂《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今人张克复等校注《五凉全志校注》/武威县志·人物志

[7]、清顺治十四年高弥高、李德魁等纂修《肃镇志》抄本·卷四“人物”

[8]、清顺治十四年杨春茂编纂《重刊甘镇志》、清乾隆四十四年钟赓起著《甘州府志》卷十一“人物”

[9]、2001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王其英主编《武威金石录·明代》

[10]、今人梁新民著《武威历史人物》/65-67

作者简介:

图片12.png

陈有顺,字仲达,武威市凉州区发改局退休干部,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地名与姓氏文化专委会学术顾问、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研究员,陇右姓氏文化与谱牒研究学者。先后在《甘肃日报》《甘肃文史》《民主协商报》《甘肃经济日报》《甘肃工人报》《武威日报》《寻根》《谱牒学论丛》《回族诗刊》及《搜狐网》《今日头条》等省内外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杂文、报告文学及文史作品等300 余篇。著有《陇右陈氏文史考》、《甘肃武威陈氏族谱》等。

今日热点

姓氏字辈

推荐产品

家风家训

姓氏动态

姓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