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家谱
当前位置:家谱网 >> 家谱印刷基地 >> 宣纸家谱 >> 浏览文章

归德胥氏家乘【鹿邑郸城】

  • 时间:2020/4/22 10:24:20
  •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 发布:老家河南家谱馆

日前,由中国家谱编印基地负责设计排版的《归德胥氏家乘【鹿邑郸城】》印刷完毕、顺利交付。

下面是该谱的一组照片:

归德胥氏家乘【鹿邑郸城】序言

元朝末年,中原地带战乱不断,自然灾害频发,导致“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的惨景。而山西境内风调雨顺,连年丰收,人口绸密,经济繁荣。明政府建立后,为巩固政权,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开始从山西组织大规模“大移民,大迁徙"活动。移民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徙。官府为防止移民抱团回流和闹事,同姓、同宗者还不能同迁于一地,均分散安置。

河南归德胥氏来祖原籍山西繁峙县人。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来祖弟兄四人,老大留原籍,老二、老三、老四奉命偕全家老幼,经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迁徙至归德府(今商丘市)。老二籍居到丁村(今郸城县丁村乡)、老三籍居到赵村(今鹿邑县赵村乡)、老四籍居到郭村(今商丘市睢阳区),简称“豫东三村”。

鹿邑赵村胥氏来祖自640年前迁徙以来,最早籍居在赵村集西北四公里许,现胥钢钗楼(小胥庄)东50米、胥胡同(大胥庄)北80余米处,在此垦荒造屋、建立村落,时称“胥庄户”。

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先祖做官于民有功,皇帝赏赐丰厚银两给于褒奖。时年大旱,禾无收,人相食。先祖把五分之四的赏银上交官府用于赈济百姓,所剩无几的银两,用于筹建“胥氏宗祠”以祭先祖功德,议决宗族事务。

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黄河决汴,水深丈余。“胥庄户”村因地势低洼,房屋质劣,房舍、祠堂被淹后全部倒塌变成废墟。有鉴于此,加之来祖人口繁衍增多、居住地人均耕地减少及生活所迫。本族西迁数十米至“肖陈庄”(后改称胥钢钗楼),其他族人分别迁至或转迁到现赵村乡的胥胡同(大胥庄)、胥顾集(顾王集)、赵村南门里、南胥庄;现穆店乡的前大胥庄、后大胥庄、胥店(徐店);现杨湖口乡的胥闫庄(闫胥庄);郸城县虎岗乡职庄等地方,安家居住,逐渐成村。

鹿邑胥氏来祖祖坟在胥钢钗楼(小胥庄)北,胥顾集(顾王集)西,马庄南100米,玉皇庙东南50米许,因年代久远,此祖坟现已不存在。

据祖上口传,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乾隆皇帝南巡路经此地,见“肖陈庄”(居住有肖、陈、胥三姓家族)胥氏家族居住地,有一砖木结构楼式建筑(胥氏祠堂,西迁后重建)。该建筑布局规整、庄重典雅、工艺精致、独具匠心,楼顶屋脊上镶有铁花子、钢钗、奇异怪兽之类的饰物(古代宗祠是一个宗族的象征,建筑的高低、样式、镶物是有等级之分的,从中可以看出族人的身份、地位和官职大小)。其中,楼顶中间的钢钗镶饰最为显眼,这样的建筑在当地极为罕见。乾隆皇帝随向当地官府迎驾官员询问情况,得知胥氏先祖出有官高位显、廉政为民、忠君报国者。乾隆皇帝龙颜大悦,甚是高兴,连口称赞。略思片刻,吩咐道:此村应改称为“胥钢钗楼”更适朕意。此言一出,在场官员连道:“万岁圣明”。 自此,“肖陈庄”便更名为“胥钢钗楼”。此村名因是乾隆皇帝所赐封,在以后的岁月变迁中,胥氏家族昌盛发达、人丁兴旺,肖、陈两族逐年衰败、乏嗣无后。令)建国后(公元1949年),政府在地名普查中,根据人们当时的习惯称谓,登记为小胥庄(胥钢钗楼)一直沿用于今。

先祖自洪洞县迁徙以来,本支脉胥氏家谱从十二世起(十二世前全部缺失)共修续四次:第一次创修是在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农历乙亥年),由商丘化南祖历经13年,于光绪13年(公元1887年,农历丁亥年)谱成,本族入谱人数为59人。第二次续谱是在民国15年(公元1926年,农历丙寅年),由商丘金铭先生卖地150亩作为续谱、印刷费用,用时三年而谱成,本族入谱人数为80人,38 年增加21人。第三次续谱是在公元1991年(农历辛未年),本族人谱人数为165人,64年增加85人。第四次续谱是在公元2015年( 农历乙未年)末开始筹划,历时三年有余,于公元2019年(农历己亥年)谱成。本次续谱改变前三次家谱只入谱男性、女性不入家谱的旧习,并对家谱世系内容进行补充、完善,使其更加全面、具体,以期后裔子孙对胥氏支脉本族世系有更多的了解和传承。家谱中收录了化南祖为"豫东三村"选定的16字辈谱:“尊祖敬宗、法守圣贤、承先裕后、世代永延”和胥宗献在吸收鹿邑胥祖文先生、商丘胥祖舜先生,各自提出的16字辈谱字词基础上统一整合,新续创编的16字辈谱:“文德兴家、振国耀乾、金广正祥、鸿运恒传”。新、老字辈谱一脉相承, 寓意深刻,得到“豫东三村”胥氏族人的致认同, 希我胥氏本支脉后裔牢记和使用。

胥氏超公支脉从十三世为秉礼、秉臣两大门。秉礼门从十五世又分为时天、时珍两大门。十六世时时天、时珍又各为四门,时称“老八门”。原来的“老八门”现今只有长门的长子永昌(尊礼门) ;二门的长门永禄(尊清门)、 二门的永福(尊太门、尊平门、尊周门、尊程门),这三大门人财两旺,其它五大门均乏嗣。秉臣门从十三世后一直单传,到二十一世开始人财两旺。目前,胥钢钗楼村(小胥庄)本支脉共有七大户人家。(经核实、考证: 1、 本村祖远之子敬承一门,为胥顾集(顾王集)胥氏尊祥支脉,民国初期落户我村,其家谱在胥顾集(顾王集)胥氏支脉续谱。2、附在我支脉二、三修家谱后的柱立宗支世系、振山宗支世系均为顾王集胥氏支脉,本次四修家谱时已调整)。8君费。

此次续修胥氏本支脉家谱,胥祖文先生虽年事已高、行走不便、视力严重衰减,但还是日夜操劳,督办过问此事。我挤时间加班加点,不辞劳苦,恁劳恁怨,无偿出资先期费用,多方联系、奔波、搜集家庭人员信息(家谱中出生日期均为农历),整理、编撰、纂修、校修家谱。胥祖文先生2019年春节特撰写诗文赞曰:“宗臣宗族观念强, 知识渊博续谱忙;尽职尽责乐奉献,族人称赞名望高"。为解决后期印刷家谱费用不足,本村族人慷慨解囊,无私奉献、鼎力资助:胥祖文1000元,罗永秀1000元(遗咐),胥敬建2000元,胥敬涛2000元,胥陆军1000元,胥宗臣3000元,胥宗贵(留峰)1000元,胥法志1000元。在此谨表谢意,以期后人感恩铭记。

在续修家谱过程中,因祖谱断代缺失、史料馈乏。族人分散于全国各地,外地工作及外出务工者居多,有的定居他乡多年已失去联系。还有部分族人,对续修家谱之事存在认识上的差异,思想上不重视,导致提供、搜集的信息量有限。虽已尽力为之,而难负重任,吾心存遗憾。

我写此文是依据祖上口传和胥祖文先生提供的有关史料,在参照三修家谱(辛未谱)的基础上,经研读考证、充实提高、润化整理而成。唯恐学识薄浅,水平有限,谱序、家谱中难免有疏漏及存误之处,敬请谅解。

22世孙:宗臣谨撰公元2019年2月

新印家谱
家风家训
推荐产品
姓氏动态
姓氏字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