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氏新闻
当前位置:中国家谱网 >> 家谱查询 >> 彭氏家谱网 >> 浏览文章

彭金五、彭新月、彭聚魁、彭见的

  • 时间:2014-03-18
  •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 发布:新闻编辑部

  • 本文摘选自彭氏家谱,未经本站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转载须注明出处
  • 本文网址: https://www.jiapu.tv/t/23834.html
  • 彭金五(六纵十六旅事务长)

    彭金五,男,1902年出生,沙河县渡口村人,1944年2月参军,六纵十六旅事务长,1948年在山西省安泽县战斗中,他在给前线部队战士送给养时,不幸中弹牺牲,献出了他46岁的宝贵生命,六纵政治部追认彭金五同志为革命烈士,遗体迁回安葬在渡口村。

    彭新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班长)

    彭新月,男,1920年出生,沙河县大坪村人,1941年8月参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班长。彭新月出生在沙河县西部山区的大坪村,这里山势高险,自然条件非常艰苦,新月从小就在山上放羊、放牛,受尽了苦难。1941年8月,共产党的部队到山区扩军,彭新月二话没说就找部队的同志报了名,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先后有4位青年参了军。在部队的培养和锻炼中,进步很快,从战士提升为班长,成为部队基层骨干。1943年2月,他在攻打山西省左权县战斗中不幸牺牲,时年23岁。该部队追认彭新月同志为革命烈士,遗体安葬在山西省左权县。

    彭聚魁(六纵十六旅四十七团三营七连副排长)

    彭聚魁(又名彭二丑),男,汉族,1926年2月出生于沙河县大坪村一个贫困的家庭里,从小饱受了地主的压迫。曾任大坪村民兵队长,多次带领民兵到御路炮楼破坏敌人交通,切断敌人电线,打击、消灭敌人,并联合邻村民兵参加武安峭河战役,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于1945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隶属第二野战军。六纵十六旅四十七团三营七连。曾任班长、副排长等职。他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多次受到上级的嘉奖,其中在1946年11月在山西白晋战役中荣立一等功。1947年7月,在龙海战役中他奉命率尖刀连担任部队的先锋队,在山东羊山与国民党盘踞多年敌堡展开猛攻,敌人依仗攻势顽固抵抗,战士们一个个倒下,血流成河,硝烟弥漫,战斗持续了两天两夜,敌人的据点攻不下,尖刀连的战士死伤惨重,彭聚魁急在心里,命令战士机枪掩护自己抢起炸药包冲上敌堡,身体多次受伤,二十米、十米更近了,猛站起来冲向敌堡,与敌人同归于尽,敌人的机抢哑了,后面的部队赶到了,消灭了残余的敌人,取得了山东羊山战斗的胜利,为解放羊山彭聚魁同志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年仅2l岁。遗体安葬在山东省徐庄。彭聚魁烈士证为了表彰英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追记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1947年6月沙河县县长张自亲授匾给彭二丑烈士题词:“英雄显耀”。(烈士侄子:彭生海撰稿)

    彭见的(太行山区沙河县南台沟村人)

    彭见的,男,中共党员,1920年出生在太行山区沙河县南台沟村,兄弟三人,他排行老大。父亲彭至禄忠厚老实,是个地道的庄稼人,常年给人当长工维持生活,因劳累过度于1937年因病去世,丢下妻子和三兄弟相依为命过着艰难的生活。1944年彭见的应征参军。母亲嘱托他:“儿呀,到部队不要挂念家里,要奋勇杀敌,多立战功,为全家争光”。到部队后,他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苦练杀敌本领,积极参战。1939年被任命为排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由于他勤奋好学,作战勇敢,指挥得当,多次立功,深受上级表扬。1948年淮海战役时不幸牺牲,年仅28岁。


    欢迎留言寻根寻谱!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最新更新
    牒谱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