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资料

当前位置:吴氏家谱网 >> 浏览文章

固始吴氏合修宗谱序言

时间:2015/3/14 9:54:53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吴氏网编委会

以血脉为纽带,木本水源为理念,伦理道德为情结,编写成的家谱,是这个家族与时间并存的生命史、文化史。是国家编史的三大支柱之一,被誉为祖国宝贵的遗产。可供本族之间交谈的桥梁,教育后人的教材,海内外寻根问祖的圣物,铭记天恩祖德的温馨港湾和精神家园。

修谱是天经地义的事,盛世修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也是姓氏文化活动的重要举措和内容。寻根问祖、认祖归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我们修谱的初衷和主要目的。

鉴于此,县内外吴氏有识之士期盼修谱。在祖根地无锡《中华吴氏大统宗谱》的旗帜下,在吴为熔、吴海清(思孔)等宗亲的倡导下,于:004年清明节召开吴氏各宗支代表100多人会议,传达了中共固始县委统战部关于成立固始海外宗亲联谊会批文;推选了吴海清为顾问委员会主任,吴为熔为组委会主任,吴海涛、吴为华、吴纯义、吴世平、吴泽炳、吴维郑等为副主任,吴世安为办公室主任;通过并宣读了所制定的修谱方案;成立了联络、编辑、文史、财务组等下设机构,由此拉开了修谱序幕。

修什么样的潜?怎样修?底气有多大?胜算又几何?给人们以遐想,深思。经多方议论主要有两条。一是明世系、序昭穆、重伦常,从简为好;二是上通千古,下连万代,包含多种功能。余以为后者比较理想。因为我们固始吴氏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姓源、地源、人源优势,大致有七个独特之处,足以彰显本族特色,具体表述于下:

一、独特的开姓源流。即:黄祚姬宗肇姓勾吴。黄祚,黄是黄帝、祚是福址。黄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吴氏远祖,吴太伯是黄帝的第:6世嫡孙;姬宗是黄帝第五世孙后稷(名弃)是尧的同父异母兄弟,幼喜耕作播百谷,民皆则之。尧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因功封邰赐姬姓,为姬姓的始祖,是吴太伯的生民祖;肇姓句吴,吴太伯本为姬姓,因三让王位于其弟姬季历,以采药为名奔江南,棚居植根梅里,随乡入俗,断发纹身、以义聚众,开辟蛮荒江南,白号句吴,受到当地群众拥戴,众称吴太伯并奉为当地君主。三以天下让达到至忠、至孝、至德的最高境界,后人称赞吴太伯一德让两家天下,功开万古江南。~

二、独特的声望殊荣。(1)孔子日: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用现代话说:太伯的品德可以说是极其高尚的,老百姓无法用适当的语言来赞美他;(:)太史公司马迁著《史记》把吴太伯的家族列为世家第一,其含义是很深刻的。其一,三让天下不重君位重大局,以国家安定团结为亘,以人民利益为重,不让其发生宫廷政变或战争;其二,具有开拓精神,传播中原先进耕作技术,改善民生,取信于民;(: 1历代贤君良臣的赞誉。大汉桓帝诰命,三让王吴太伯世系图赞: 1贤哉吴太伯,庆泽弥流长~表现了近两千年汉代皇帝对吴氏始祖的尊重和厚爱。北宋第三代皇帝宋真宗赵恒为吴氏撰写谱序一......于戏源之深者流必远,本之固者叶必荣......吴氏之谱虽代远年湮姓氏彪炳于天壤,支分派别昭垂于古今;宜其万载之馨香,永垂千秋之俎豆。绳绳振振奕骥荣昌,绵绵簪簪勿替矣~。时隔千年宋代真宗皇帝,以水源木本之理,赞吴氏家族瓜瓞延绵、万载馨香之盛。这样以优秀人物、优秀品质、优良传统美德来影响社会,教化天下,其意义是很深远的。

三、独特的精神文化。孔子云:吴太伯至德,司马迁称:吴太伯世家第一,这就是吴氏独特的一至德精神~和一至德文化~,它属于中华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姓氏文化,是华夏文化中的一部宝典,吴文化、吴氏文化,则是这部宝典中最瑰丽的篇章。而吴氏先贤“三让天下”的至德精神,又堪称这瑰丽篇章中最璀璨的一页。至德精神和至德文化,源于古老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是儒家的文化的源头。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和谦让、开拓精神,是和谐精神、和合文化。

随着历史的演进,必将进一步成为引领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大众精神文化和全民族共同的精神文化。这种道德力量和文化魅力,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的追求,人民的向往。国外的思想文化界、哲学界的知名人士针对这一人文现象,评论说2这是古代的中国人,献给当今建设和谐世界的无价之宝。

四、独特的人才资源。在至德精神的熏陶感召下,吴氏族人在历朝历代涌现出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文学家等专家学者和创业开拓者灿若繁星。中国十大圣人,有我们始祖德圣吴太伯、唐朝吴氏先入画圣吴道子。远的不讲,讲我们固始县本地人才。春秋时期,吴楚征战中固始(当时县城名番乡)是吴国属地,吴王命太子夫差伐楚居番屯兵留守。夫差自制宫室,册取夫人名为勾敌夫人(宋景公之妹一讵料佳人命短,夫差又营造侯古堆这座夫人墓地。1970年县砖瓦厂用土掘地,发现古墓地和很多宝贵文物,经专家鉴定是吴王夫差夫人墓地,给我们留下很多宝贵遗产,也留下了春秋时期的古代文明。它彰显我吴姓厚重的历史和入文大观。西晋初晋惠帝吏部尚书吴愉之(泰伯51世孙)始迁固始北隅吴墩(今固始县番城办事处大寨村吴堂居民组)系迁固地始祖,其做人的义举和从政的清廉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亘古美谈。唐末固始县青云乡铁井兜、屯田员外郎吴祭(泰伯67世孙)率吴氏六祖一/t30多人,迁福建省莆田安居,其后裔远播,人才倍出,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蜚声海外,是吴祭支下。

南宋抗金名臣吴大成(住固始方集镇八岗井一迁福建省诏安县梅洲,著有百首梅月诗传世。明清两代吴氏据统计有举人62人,进-H 30人。其中有清代河南省唯一状元吴其溶(住固始县城)封疆大吏、著名植物学家,其作品远播欧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有突出贡的中青年科学家吴孔明院士(家住固始县城、祖籍本县陈淋子)。......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全县尚有副处级以上(含副高职称一常务副主席2人,副主席3人,理事4人。以上的近千人。本县还有世界至德宗亲总会董事局

五、独特的区位优势。固始古称蓼国、番乡、寝丘5公元26年始称固始沿袭至今。处于河南省东南部,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面向华东,西靠中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县域3000乎方公里,32个乡镇及3个办事处,34个民族560个姓氏17 31居民,吴姓达数万人。河南人口第一大县、农业大县、劳务输出大县,中国柳编之乡,书法之乡,国家生态示范区,是河南离省会(郑州)最远的省直管县。连续六年跻身于中部六省百强县之列。城区由建国前4.5平方公里2万人口,扩展7-X 3 7 1-方公里人口30多万以上。固始原来区域在明代成化年间是现代的两倍多,南邻湖北,东、北接安徽,是名副其实的鄂豫院三省的相交的边区。明成化11年西南析35里为商城县5 1932年析县东南为立煌县(现金寨)1952析张庄、期思两乡镇为淮滨县。三地中从古而今,吴姓皆为名门望族。原固始吴氏居民,随地区分离成当地居民,因此固始吴氏合修宗谱,就成了原来鄂豫皖三省边区的吴氏共同任务了。

六、独特的根亲联谊。固始是举世瞩目的一唐人故里、闽台祖地~  一让根亲文化扬名固始~,已取得亲情联谊和文化、经济的效益。固始县承办闽台根亲文化历史渊源研讨会,连续举办六届根亲文化节,促进了固始同海内外联系,深化了感情,推动了引资招商、文化交流5共谋了发展大计,双方都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当然,我们固始吴氏宗亲会,也是一马当先,当仁不让。固始吴氐有条件,有责任也有能力,做好我们应该做好的工作,完成我们应该完成的任务。其理由3(1)人口多,吴氏人口占全国姓氏排名第10位5海外吴氏华裔人口多,仅从固始外迁的唐末吴祭的后裔在海外就有400万。(2)比例大2台湾l00个大姓中,百分之八十七的姓氏祖籍在固始,其中吴氏就占有四分之1 0据统计,台湾多数同胞500年前在福建,1300年前在固始(包括粤港澳琼等海外侨胞)。足见固始是名副其实的中原侨乡。(3)外援广2在吴氏自身力量的基础上,依靠海内外宗亲的鼎力支助,援建一批有代表性的吴氏建筑项目,特别是世界至德宗亲总会积极的投入,我们会有可靠的保证。计划项目有3世界至德宗亲会固始分会、吴氏宗祠、吴愉之陵园、吴其溶墓地、至德大厦、东墅植物园等纪念馆所。  (4)2气象新2力争世界至德宗亲总会两年一次的峰会适当的时候在固始召开,为祖国争光,民族复兴,为祖根地固始扬眉吐气。

七、独特的多宗支合修。多宗支顾名思义宗支多(41支以上)、地区广(三省结合部)容量大(吴氏族人约io万一、问题多(个别宗支缺上少下、无依无凭、合谱套辈有难度等)。合修好处是2人多力量大,心齐智慧广、集思广益、众志成城,一般问题迎刃而解,可以达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但也有少数问题一剪不断,理还乱。~我们相信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追根溯源,科学分析会得到合理的解决,极个别还有难度的宗支,本着一联小宗、为大宗、化家族、为大族~及求同存异的基本精种,或一搁置争议,服从大局,认同姓源,联分志愿~以期达到和谐联修,理性归宗,有疑存异、睦族敬宗的目的。我们还运用独特的优势与框架,着框架融汇族源,以族源脉成谱书,这就是多宗支合修成谱一大亮点,它汇聚了我吴姓族人的智慧和力量,心血和汗水,也辉耀着吴姓大家族的风范、气度、远见卓识,因为它传承和牢记了先人的遗训3 1至德无名名更大,三让天下是何因,需识局顾大体,莫把族人当路人。~

至德精神,自强不息;至德文化,源远流长。至德精神和至德文化的核心是一谦让开拓~,而谦让开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它与当今世界联合国宪章一和平发展~的宗旨是不谋而合。谦让意味着和平,开拓展示着发展。这种巧合不仅是干载难逢,更是人民的向往,时代的呼唤,社会的追求。作为中华吴氏子孙,我们以有至德精神而自豪,以弘扬至德文化为己任,让至德之光在“资治、存史、教化”中永放光芒。

回眸十载劬劳,终成一谱。心湖澎湃,诗情涌动,源流入诗,以诗作结,不顾拙漏,权为饰序之唱和,以期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熠熠生辉。

岐山苍苍,姬水泱泱。

大哉太伯,庆泽流长。

三让王位,至德孔彰。

德配天地,日月垂光。

以义聚众,开辟蛮荒。

万民受益,山呼君王。

文臣武将,社程栋梁。

惠我吴氏,固始流芳。

兰口

百鸟朝凤,鹏举龙骧。

谦让开拓,举世无双。

世家第一,史记篇章。

句吴肇姓,矢志兴邦。

兴修水利,传扬农桑。

以国为姓,周封吴章。

中原争霸,势及番乡。

爰作排律,源流白详。

诗    曰

(固始吴氏赋源流一周封吴伯国为姓,至德世家一脉流。

渤海开源名望久,延陵遗泽懿风道。

祖根梅里呈虹烨,崇德睦邻决胜筹。

吴楚交锋番故地,夫差王室葬侯丘。

晋初吏部尚书宅,县北吴墩愉老休。

唐末祭公率六祖,屯田员外赴边陬。

朝乾夕惕兴宏业,瓜瓞连绵冠五洲。

南宋抗金八角井,诏安梅月咏诗楼。

封疆大吏状元第,其溶名篇誉亚欧。

探索农科多壮举,孔明院士耀神州。

物华天宝人文地,无数乡贤作远游。

海外侨胞吴作栋,加坡总理大名留。

而今举办根亲节,固始吴人迎客舟。

至德无名情切切,阳春有脚鹊啾啾。

天涯何处无归鸟,万里寻根夙愿酬。

心系炎黄昌万代,血浓于水盛千秋。

固始及周边吴氏合修宗谱委员会副主任

固始及周边吴氏合修宗谱编委会主编  为化

泰伯第一百零六世裔孙

公元二零一三年一月一日

今日热点

新印家谱

推荐产品

姓氏字辈

姓氏名人

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