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资料

当前位置:魏氏家谱网 >> 浏览文章

魏保富 、魏存生、魏保书赴平顺、陵川开展魏氏联谱工作

时间:2020/11/4 19:04:07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魏氏网编委会

十月十四号,天气蒙蒙,小雨绵绵,深秋的气候使人寒颤。为了修好魏氏家谱,弄清外地宗亲祖先渊源,受魏氏家谱联谱编辑小组的派谴,魏保富 、魏存生、魏保书一行三人带着重托,开始了平顺、陵川的访亲之行。

沿着弯曲的林石公路,穿过幽深的太行隧道,驶过宽阔的太行大峡谷,盘桓陡峭的宑底挂壁公路,翻越峰峦叠翠有“天之脊”称号的天脊山,到达山西平顺境内。

魏保富 、魏存生、魏保书赴平顺、陵川开展魏氏联谱工作 (1).jpg

路边的山峰奇险直入云霄,山岗多姿多彩五颜六色,小溪清澈见底静静流淌,大树参天青青玉立。村落或坐落在沟底,或散落在山腰,静谧幽深。未收割的玉米秸秆在秋风里摇曳,玉米棒盛在铁丝网圈里,金黄的色彩构成院子里一道靓丽的风景。好奇的是,居然不见一只山雀和飞鸟来雕琢觅食。

一、东寺头 

颠簸两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此行第一站:平顺县东寺头乡东寺头村。

魏安根站在村口迎接我们。他说虎,七十一岁,中等个儿。上了药材收购站二楼办公室,他给我们倒上了浓浓的热茶。寒暄过后,讲起了历史:

我家是从高祖全会时迁来的。全会弟兄两个,全会老大,全江(九队魏天保爷爷)老二留守老家。那时家里贫穷,揭不开锅,只得外出逃荒。到了平顺东寺头乡大山村安居下来。这是一个深山区,交通闭塞,沟底及狭窄的两侧是田地,主要种玉米。什么时候逃荒到这里的不清楚,到现在已经六代人了。高祖有三子。曾祖父春虎育有四子:富山,青山,福山,银山。名字就能看出山里人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我的爷爷是富山。我曾任东寺头乡供销社主任,退休后承包了乡供销社老仓库,成立了药材收购站,生意红火。兄弟堂侄现在有的迁到潞城,有的迁到平顺县城,好几处。和几个弟兄在九十年代搬到了比大山村条件强许多的东寺头村。人烟不多,在东寺头乡还是大村,前些年就合并了乡镇,一些自然村、小村都没人了,颓废的村庄旧址郝然还在。提起往事,一脸辛酸。说起老家,感情依旧浓厚,回来次数不多,但没有忘记。

山里的气温比林州这里低很多,来时未加衣服,冷飕飕的感觉爬上全身。于是给我们开启了电暖气。这里气温低,不用安空调,夏天的粮食不会生虫。我们一边询问,一边对六代人的情况详细地做了记录。上午出发前请魏学付当向导,他和安根是一家子,十多年前曾来过这里,熟悉道路。为了在夜幕降临前赶到高速公路,十八时许我们起身告辞,谢绝了安根的挽留。沿着沟中公路,靠着导航,奔向长治市。

二、西火村

十五号早八点,我们准时向此行第二站——长治县西火村出发。

魏保富 、魏存生、魏保书赴平顺、陵川开展魏氏联谱工作 (2).jpg

车出长治市向南,一路驶到雄山脚下,路边有个村落,标识就是“西火村”。村子偌大,随坡依势,横卧“天子岭旁”。首先看到的是“天下第一石”,通体为一,重350吨,长近二十多米,高约二米。是从安徽买回的,人称“灵璧石”,为我国四大奇石之首。在村头显得高大威武。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有此奇石,西火自然增添韵味。

魏保富 、魏存生、魏保书赴平顺、陵川开展魏氏联谱工作 (3).jpg

在巷口找到了接我们魏忠孝。去他家的路上,看到许多古色古香的老院子和四合院,顶上的青瓦参差剥落,墙壁有的已经倾斜,但财主家旧时阔绰的气度依稀可见。最有名的是“牛家老宅院”,高大笔挺,气派非凡,看去觉得风水极好。下面的地宫与院子一般大,曲径通幽。忠孝的解释引人入胜。

忠孝的房子在村中央,古朴典雅,院子四四方方,院中的白萝卜青翠粗圆。屋内敞亮,摆设有序。山西人很爱干净,家里、街上都特别整洁。坐下后,我们就开始了对家族的历史了解。

魏保富 、魏存生、魏保书赴平顺、陵川开展魏氏联谱工作 (4).jpg

下面是忠孝的讲述:

我家天祖是臣盛,高祖是兴道,曾祖父是永国,祖父是全万,父亲是守来。我在三字辈。祖父弟兄七个,排行老六,俗称“老六家”。父亲弟兄三个:守宝、守来、守富。那时还是一大家子。大爷守宝擅长农事,农活无一不精。家里地多,主要靠大爷在家带领人种地,人辛勤,收成好。父亲擅长建筑,工匠石匠样样里手,常年在外闯荡,经历丰富。爷爷全万的碑就是父亲刻的,美轮美奂,碑帽更是堂而皇之。当过陸庄沟村长,有魄力,有能力。子女七个,四男三女。家里生活一度小康,在魏庄名气不小。

天有不测风云。大约在四三年前后,家道衰落,光景惨淡。叔叔守富那时刚结婚,出不去。迫于生计,祖母希望父亲带着八岁大儿子何贵出外逃荒,嘱咐他无论如何要给魏家留下这条根。大哥何贵二哥新水和大姐书景都是在老家魏家庄出生,他和二姐贵英妹妹改清是到山西后出生的。

魏保富 、魏存生、魏保书赴平顺、陵川开展魏氏联谱工作 (5).jpg

说起家族历史,忠孝几度哽咽。父亲带着大哥,一路逃荒到平顺。一边干活,一边要饭。饥一顿,饱一顿,受了不少苦,挨了不少白眼,勉强度日。后在长治县西蛮村附近打工。不是盖房子,就是垒石头。有一次,房子工程完工后无活干了,何贵就与其他人到另外地方找活。走了七八天后一直没音信,一打听谁也不知道情况。父亲慌了,四处打听,没心做活。一心想着找儿子。人海忙忙,哪里去找。结果找了三年也没找到。父亲几乎崩溃,人瘦了,喉咙哑了,腿软了。

父亲走后,家里生活越发困难。母亲就央求宽裕人家让二哥去为他家放牛,混口饭吃。牛在山坡上乱跑不吃草,二哥因年龄小管不住牛,人家不满意中途就不用二哥了。找不到活,二哥就不时出去要饭。有一次出去好几天没有回家,母亲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大姐那时也就八九岁年纪,平时非常顾惜弟弟。见二哥未回来,就像魂儿丢了似的,奔波了好几天,附近村子、庙宇、沟里、池塘不停地找,终于在别人家的猪圈找到了奄奄一息的二哥。大姐抱住二哥,哭成了泪人。当时大姐的勇气那么大,做出了和年龄不相称的事情,像一个大人似的。她在家帮母亲做了不少活,给家里帮了大忙。可以说二哥的命是大姐给的,没有大姐去找,事情不知是啥结局。

父亲走后第二年,生活维持不下,有上顿没下顿的。无奈,母亲忍痛含泪把幼小的三哥仓的送给了北木井的王章保当儿子,希望三哥能逃个活命。然后带着大姐和二哥要饭上了平顺,去找父亲。平顺地势陡峭,路途崎岖。一路饥渴一路要饭,母亲只好走到哪里要到哪里。有时为了有饭吃,就给人家做针线活家务活,能干啥就干啥。后在平顺遇到一个慈善人家,看到母亲三人可怜就留她们住下,让母亲慢慢找父亲。母亲一边给人家干活,一边打听父亲的下落。

父亲猜想大哥可能回了魏家庄。于是魂不守舍赶回老家。回到老家一看,大哥未回,母亲和大姐二哥也外出。心急如焚,抓耳挠腮,凄凉心情,不好描述。就又急急返回平顺寻找。顺着逃荒老路来回找了几圈也没找到。只好不时打工,不时打探母亲消息。父亲逢人就问,没心做活。熟人说没见到,生人说不认识。这样又找了三年,还是没找到。心如刀割形如枯槁的父亲,那时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了。终于坚持不住病倒了,一躺三个月。在几乎绝望的时候,得到一个消息:有人说有一个妇女带着一双儿女在平顺一家住着。就像阴天持续长了天空终于露出久违的太阳一样,父亲揣着希望连夜赶去,是不是都要去看看。失望多了,也就不抱希望。不抱希望,希望也就成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那户人家。一见,真的是母亲、二哥和大姐。父亲喜出望外,心花怒放,抱头痛哭,久久不能平静,一家人沉静在痛苦的喜悦中。一想起大哥不知在何处,又从喜悦中霎时跌倒了痛苦的深渊。

找到母亲,父亲的痛苦心情稍轻。大哥何贵是在西蛮村一带走失的,如果他回来,一定会去西蛮附近找寻。千恩万谢了那户人家,父母急急忙忙带二哥大姐向西蛮赶去,在哪里住了下来。一边打工,一边寻找大哥。后又搬到离西蛮不远的西火村居住,这里条件好些。找不回大哥,父母不敢走远。依旧还是吃不下睡不着。父母当时什么心情,怎么熬过来的,不难想象,只有

今日热点

新印家谱

推荐产品

姓氏字辈

姓氏名人

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