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谱

当前位置:家谱网 >> 专家论谱 >> 浏览文章

陈平军:浅谈如何编修家谱

时间:2017/9/6 15:25:24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新闻编辑部

编者按:本文作者系陈平军先生(点击查看简历。此文系为第三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供稿。

【摘要】本文试从家谱的内容、格式,编修形式,编修原则,编修过程进行深入阐述,以期对日渐兴起的家谱编修行为提供借鉴,为正在编修家谱的仁人志士提供帮助。

【关键词】家谱 编修

家族是由姓氏,血缘等亲缘关系连接而成的人的集合,是社会以姓氏为单元聚落的群体,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谱是具体反映一个家族历史缩影的资料性文献,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家谱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在许多家谱中都有家族制度的极为详细的资料,如家族的组织系统、家族的财产管理、家族的赈济方法等,为我们研究家族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组织形式、管理方法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家谱的中心部分是家族人口的世系传承,在家谱的“房派图”、“支派分布图”、“迁徙图”、“先世考”、“世系图”以及家谱的一些序跋中,记录了家族人口的数量、迁徙、分布、婚姻状况等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永远不会磨灭一个家族对自己的家族历史的溯源,二十一世纪以来,编修家谱已蔚然成风,然,许多编修者对家谱知识了解甚少,对于家谱编修行为如何操作,具体编写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知之不多,所以仓促写成的家谱质量良莠不齐。笔者长期从事地方志工作,编修县志之余,也对家谱编修有深入思考与研究,也承担了几部家谱的编修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试从家谱的内容、格式,编修形式,编修原则,编修过程进行深入阐述,以期对日渐兴起的家谱编修行为提供借鉴,为正在编修家谱的仁人志士提供帮助。

一、家谱内容

古代社会,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家谱构成比较庞杂,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谱名,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谱序,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谱例,谱例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谱论,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恩荣录,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像赞遗像,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姓氏源流,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族规家法,族规家法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 、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祠堂,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

五服图,五服图,又称服制图。所谓五服,就是指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五种服色,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是根据生者与死者的远近亲疏关系而穿着的一种服饰。因五服本身就表明生者与死者的亲疏远近关系,同时又表明与死者同有关系的生者与生者之间的远近亲疏关系,所以不仅在执行丧礼时要涉及到,而且在执行宗族、家族事务及执行法律时也必须涉及,所以家谱中一般都载有五服图。

世系,这是家谱中的主体部分,又称为世系图、世系考、世系记等。这部分内容为所有家谱所共有,因而成为家谱区别于正史、地方志最明显的标志,一般有四种方式(下文叙述)。

传记,家谱中的传记又称行状、行述、行实、事状、志略等,其体裁有传记、行状、寿文、贺序、墓志、祭文以及抄自史传中的资料,主要载录家族成员中“方行可书”的“忠臣孝子”、“节妇义夫”的事迹和传记资料。

谱系本记,谱系本记,也称作世序、世系录、先世考等,主要内容与世系部分大致相同,记载本族成员的简况即本人名讳、父名讳、排行、字号、生卒年月、寿数等。

族产,主要用来记录家族、宗族的集体财产如祀田、坟地、义庄、学田、义墅、山林、房屋等。

契据文约,专门登载与记录和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管理制度以及宗族、家族内部关于承嗣、婚姻、分家等的文书及契约。

坟茔,记载族中公共坟地的情况,包括墓地图、坟向、祖坟及各支派墓地分布等。

名迹录,记载与本族或族中成员有关的山水桥梁、亭台堂舍、庵寺书院等。

任宦记,记载族中成员历代官宦名人事迹,其内容与传记部分大致相同,包括履历、科第、政绩、功勋、著作、学说等。

年谱,年谱是按照年、月、日专门记载一个人生平事迹的一种体裁。

艺文,艺文是指收录家族、宗族成员的著述,包括奏疏、殿试文、万言策、诗词和各式文章等。

字辈谱,字辈谱,又称派语、派行诗、行第、派引、排行等,专门登载族内成员姓名排行的字语。

领谱字号,中国古代家谱修好后,在派发给族中成员前,对每部谱都编以号码。

续后篇,续后篇,或称余庆录。指家谱修完后,专门留空白纸数页,留待后世子孙续,以示绵延不绝,现代人也叫补记表。

捐修人名。家谱的纂修或续修,是家族、宗族中的一件大事,涉及族中许多人员,且须动员全族成员捐款助修。按照一定金额作为起点,凡捐资者均进入名单。

现代人修谱,不可拘泥于古代已有的家谱内容,不必强求所有要素都齐全,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取舍,以全面反映家族历史与现状为选择的出发点,对于有些古代家谱内容的称谓,随着社会发展与演变也赋予了新的名称,具体操作中要用新的称谓,不可死板的沿用古人的称谓,一切要灵活处理。

二、家谱格式

世系表是家谱的主体内容,有四种主要格式,分别是:欧阳修所发明的欧式图谱;苏洵所发明的苏式图谱;宝塔式图谱,这一图谱形式何人所创、创于何时目前尚元定论,不过至迟已在南宋时出现,因此很可能也是北宋人的产品;牒记式图谱,这一图谱的特点是分别按世代以文字叙述先人的事迹,既不用线条,也不用图表。

这四种比较常见的记述形式,我们在记述家族世系表时,可根据掌握材料的多少、家族成员的多少等灵活运用,家谱格式的选取要易看易懂、内容真实、层序分明,以实用性为前提才是最为重要的。

三、修谱形式

1、新修  

历来无谱,这类氏族,或因迁徙,与原郡望地失去联系,尔后又没有造过谱;或是因细分支脉,另地重新开基,既无文字记载,又没有重新造谱。这类氏族属抢救性修谱,重点应放在寻根问祖上,从调查、访问或网上查询入手,再从神轴、墓碑上找线索,加上健在长者回忆,将氏族来源、世系及变迁等情况进行梳理,修成新谱。否则稍有懈怠,时间越长,困难越大,必然中断族史,导致后裔不知其源,不明世系,其氏族必然紊乱,给后人留下遗憾。

2、重修

因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或战乱等原因,原有家谱遭丢失,需重新修谱。这类氏族的老谱给先人或健在长者留有一些印象,但对氏族来源、发详地、变迁等情况亦难查询,其难度与无谱相差不多,亦应努力,付出艰辛,修成新谱。

3、续修

有老谱存在,只需续编新的内容,属于续谱。这类氏族有基础,有修谱经验。当今续谱,应与时俱进,提出更高要求,增添新的内容,力求更加完善,更加完美。

4、合修

发现有血缘关系、世派相同的部族,或找到散落异地同一支脉的族人,或邻近地域发现有历史渊源而又需要合谱的氏族,这类氏族,应从增强氏族凝聚力出发,克服困难,做好合谱工作,该补记的补记,该并谱的并谱,齐心合力完成合谱工作。

四、修谱原则

1、与时俱进

修谱行为要体现“男女平等,以人为本”的思想,凡招婿入赘,立嗣领养,随母姓者,应同族人一样,记入家谱,并根据当事人(监护人)意愿,是否记录细节,因人制宜,不搞千篇一律。本族女姓应当入谱,只记录本人嫁与何地何人,其他可不记。未成年人及少儿早殇者,应在谱中记载说明,散落异地的族人,不可遗漏。

2、实事求是

要客观记录相关内容,切忌为迎合某些人虚荣心理,扩大或杜撰某人业绩,一旦传入后世,产生负面影响,若有内容不实,亦难为族人所接受。

3、尊重历史

历史是不容篡改的,不可随意将没有佐证资料的名人录入本谱,借此来增加本氏族的影响力,这是对宗亲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祖宗的不敬,对模糊不清的历史问题,宁可不用,不可滥用。

4、统一标准

人丁信息收集是编修家谱的重点,凡属于本支系谱收录范围内,要统一标准,不能与续修者关系亲疏来确定,男丁主要注明长幼次序,生、卒年月,配偶、子女、出生地、居住地、葬于何地等情况。无子嗣者也应录入,具体注明无子嗣。配偶要注明姓名、地址(大致地名),原配、续娶均须注明,每名配偶名下的子女具体说明,以及生卒年月,葬于何地。女子要注明名字,嫁与(适于)何地何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男女平等,和信息的广博性。关于人物传记入谱的选取,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实际可行的可操作标准,做官的啥级别入谱,做生意的多少资产,读书的啥级别,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已故的撰写人物传记,在世的写人物简介,一般每个人以500字左右为宜,个别贡献特别大的另当别论,可以适当增加篇幅,在人物中标准之外的可以列一个任务表,比如副科级以上人员花名,大学本科或者大学专科以上人员名单,增加人物信息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五、修谱过程

1、组织领导

氏族修谱、续谱,应成立编修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推选本族长者、文人、企业家及热爱氏族事业的志士仁人参加委员会,下设编审组、后勤(财务)组、联络组,明确主编、副主编、编修等具体人员,各司其职,共同协作完成。

2、经费管理

修谱,是一项巨大工程,费时耗资,从搜集资料到寻根问祖,从编修到印刷,征集资料、拍摄照片、生活开支等都需要花钱,每项工作都要有经费保障。修谱经费,应由谱属成员共同承担,自行决定。资金筹措,应以自愿捐助为主,不宜限额摊派,均等募捐,以体现氏族血缘亲情,凡有能力者或成功人士应慷慨承担,族人齐心合力,特困户可免交免捐。所有捐资,应在族谱中,单设篇章,将捐款人、捐款数额列表公布。捐款数额巨大者,可单立传记,载明业绩,以传后世;捐款数多者,可分段记载,以示表彰;捐款数较少者,可公布人数,不示人名,避免贫困户陷入尴尬境地,有违宗亲联谊之初衷。在启动家谱编修之初就要成立一个编修家谱管理委员会,拿出一套筹资办法,建立专门的资金账户,指定专人管理资金的收缴和支出,选事业心较强人品可靠的人专门管理,做到账目清楚,开支合理就可以了。

3、资料征集

资料征集,不必拘泥于所有要素都齐全,根据实际情况,有多少收都少,主要要将本支系的历史渊源,庄口,堂号,迁徙经过等考证清楚,然后根据具体内容拟定谱名。

人丁信息的收集要根据家族人口的分布具体情况分成几个组,每一个组负责一个片区的人丁信息录入工作,收集资料要细致,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急不得慢不得,事情一项项的做,一项项的做好,讲求工作效率。人丁信息的核查要准确,出生日期要标明农历还是公历,所载入的日期信息要统一,要么都用农历,要么都用公历。人名、地名要注意多音字、别字的出现,实在无法核查的就标注无考。具体资料的电脑录入,尽量多找几个人,关于家谱的格式根据具体情况,看那种比较方便实用就采用哪种。有关与家族有关的住宅、坟茔、人文景观可与人丁信息收集时同时进行,住宅、坟茔,必须抓紧抢救性搜集资料,所有反映迁徙历程的老宅院尽快拍照,居住集中的院落也应拍照入谱,坟茔,要越古老越好,新坟茔适当拍照收入以便存史寻根,所有照片要求像素要高,以适合印制。

4、编辑合成

所有资料收集完成以后,就进入编纂环节,主笔者一是要继续加强联系,考证世系源流,研读已有的家谱,做资料整理,形成主要人文章节,比如家族历史,迁徙过程等等。二是,根据家族拟定的标准着手撰写入谱人物志的小传撰写。三是,思考篇目、布局结构,要做到分类科学,事以类聚,布局合理,编章节从属适当。四是,竭力挖掘与家族有关的人文轶事,诗词歌赋,设专章专节,体现一部家谱的文化内涵,提升家谱的文化品位与可读性。

5、评审定稿

 主笔者将家谱编修形成初稿以后,编修委员会要组织本家族的长者、知情者、文化人组成评审小组,对初稿进行评审,要将初稿返回主要收集资料的执笔者反复核查人丁信息的准确性,包括姓名中的错别字、人口出生日期、地名的错别字、都要注意,评审小组主要评审家族历史,人物传记所记述内容是否准确评价是否适当,有无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描述,有无有悖于国家政策法规的描述。评审小组要形成统一的评审意见,对于下一步的修改建议要有可操作性,将所有意见反馈给主笔者,进行系统修改,修改完成以后,交由评审小组组长签字定稿,一般对于已经定稿的家谱不易做过多大范围的改动。

6、排版印制

家谱一旦定稿,就要进入下一个环节,进入印刷厂进行排版印刷。这个环节也是内容与形式进行完美统一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一般要实现文字、彩页、版式完美的统一也是一门学问,要引起重视。

文字排版,编章节的字号选择与排列要有序、有从属关系,不可有编和章或者章和节的字号一样,这样看不出区别,正文字号选择不宜过小,要根据内容多少选择字号的大小,一般不宜使用五号字以及更小的字号。

彩页排版,要以美观大方为原则,有历史时期的照片要依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有存史价值的重要照片应该靠前排列,住宅与坟茔照片应该先排住宅再排坟茔。

字派是一个家族用来取名确定辈分的重要依据,要杜绝同音字,错字,避免为后代取名带来麻烦和辈分的混乱,要求字正确,各子孙要严格遵守字派取名。所以,对于字派的排版应该列于家谱的显要位置,字号要比正文大一点,醒目一些,以引起族人的重视。

在所有排版完成以后,为避免错谬,最好多找几个有文化素养又细心的人进行认真细致的校对,避免差错,在校对都完成以后才可以交付印刷。

6、总结发谱

家谱印刷出厂后,标志家谱编修已经完成,即可召开族人发谱大会,对修谱工作进行总结座谈。发谱之后,未经编修委员会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删、改,如发现有明显错误,由主编酌情补救(一般是印制一个勘误表说明具体情况),妥善处理。

综合来看,家谱编修的各项内容与原则,也不是独立孤立的,有的相互贯通,相互穿插,编修形式也有相互融汇的地方,特别是编修过程,有的环节也可以交叉进行,同步处理,如,评审、印刷、校对、排版等都是可以灵活处理的,但是不可以省略有些重要的环节,比如审查,对于家族历史及人丁信息等事关人的资料处理要灵活也要慎重,这样编修而成的家谱才能是对得起家族先贤和后代的权威性资料文献,才有传世价值。

陈平军先生简历:

陈平军先生近影.jpg

陈平军,男,1971年3月出生,《紫阳县志1986-2010》执行副主编。主要著作有散文诗集《边走边唱》、《好好爱我》等,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2009年以来,从事方志编纂,有《县志与行业志的人物志撰写之比较》、《浅谈县志编纂如何利用家谱资源》、《浅谈二轮修志过程中责任编辑的能力培养》《县志编纂过程中应该处理好的几类人际关系》、《浅谈如何做好地方志行政执法工作》等方志文章在《中国地方志》、《陕西地方志》《新疆地方志》《湖北地方志》《河北地方志》、《巴蜀史志》、《海南史志》、《安徽地方志》等中、省方志刊物上发表近40篇次。参加第五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

今日热点

姓氏字辈

推荐产品

家风家训

姓氏动态

姓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