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所宣讲二十大专题

第三讲(孔令环主讲)

第三讲:大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孔令环主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而“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一、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涵盖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全方位的复兴。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凝聚中华民族精气神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如果一味地固步自封,安于守成,文化势必因缺乏活力而日渐衰落。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其他三个国家的衰亡就是现成的例子,南宋之后中原地区文化的日渐式微也是如此。只有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开拓创新,为文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的时代内容,才能跟上时代高速发展的脚步,并有望更上一筹,引领当代的文化潮流,进而实现文化强国的宏大目标。

二、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现实条件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生活的富足是文化繁荣昌盛的必要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40余年的伟大实践,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蓄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丰盈的精神动力。2020年,中国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文化息息相关的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有了长足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呈逐年上升趋势,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加快发展,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化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广大基层人民群众从原来公共文化的服务对象转化为参与者、提供者,人民群众日益成为文化创新、创造的主体力量。同时,由于教育的全面普及,尤其是高等院校的快速发展,也为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这些都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供了良好的现实条件。

三、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要处理好几个原则

1.要处理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也为我们进一步超越带来了一系列难题。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如何鉴别、遴选?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不少类型的传统文化在某一历史时期曾一度达到巅峰状态,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如何去寻找突破口?一些文化形态已濒临灭绝,是寻求传承者,力图保持原貌,还是听任其自然衰亡,抑或旧酒装新瓶,将其中的优秀元素借别的文化形态予以呈现?处理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是推动文化创新的关键。鲁迅先生提出的“拿来主义”至今仍是值得借鉴的武器。近年来国学热中不乏有沉滓泛起的现象,不少有违现代人文精神的陈腐思想披着国学的外衣广泛传播,成为文化创新的顽固障碍,应对此有清醒的辨别能力。一方面,文化创新不可能是空中楼阁,一定要建立在坚实的文化基础之上;另一方面,文化创新是目的,不能一味地沉湎于历史曾有的荣光,而要有直面现实、勇于创新的决心,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赓续中华文明。

2.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

当下,我们面临的世界错综复杂而又瞬息万变,刚刚收获摆脱绝对贫困的喜悦,又要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倡议,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则把文化作为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软”武器,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旨在消解其他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东西方文化既互相碰撞、冲突,又互相交流、渗透,在这样的形势下,要想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需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敏锐的问题意识。要善于发现亟待解决的文化问题,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探索性,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理论,进行多元化的文化实践,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3.要有立足当下创立中国特色文化理论的学术勇气和攻坚精神

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实践中,知识分子理应成为文化创新、创造的引领者和中坚力量。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没有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能反映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的理论体系,导致许多学科的具体的研究大多建立在各色西方文化理论之上,徘徊于复古和对西方理论的亦步亦趋之间,创新和超越就无从谈起。陈寅恪先生曾经提出“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这句话至今仍然应该是社科研究者理应遵循的学术精神。无论是面对中国古代文化传统,还是面对西方文化传统及当代西方文化理论,都要有独立的思考,既要对其中的精华广纳博采,又要有所扬弃、否定,从当下出发,去审视中西方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作者简介:孔令环,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主办:河南省家谱研究会

技术支持:家谱网运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