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家谱编印基地负责设计排版的《河南登封天中毛氏族谱》印刷完毕、顺利交付。
下面是该谱的一组照片:
河南登封天中毛氏族谱凡例
一、本谱名为:河南登封《天中毛氏族谱》。
二、修谱宗旨:考其本,稽其源,定世系,序昭穆,尊祖、敬宗、收族、垂训。
三、族谱世系表有欧式图谱和苏式图谱以及宝塔式图谱,为了记述方便起见,《天中毛氏族谱》采用无线谱图谱:这一图谱的特点是分别按世系以文字叙述,既不用线条,也不用图表,世系清晰易辩。编排使用现代文本,书写横书从左至右,双胶纸印刷,精装左翻页,适应现代人阅读习惯。
四、旧时族谱由于刻板印刷及排字印刷因素,族谱中一般都是本族姓氏,省略了前面的姓氏,加之现今族谱配偶及个别女婿加人族谱,故本族谱采取姓+名的称谓。
五、族谱根据时代发展,采取男女平等原则,女性一同列入族谱世系系列。
六、由于《天中毛氏族谱》涵盖登封两乡镇及两个办事处十多个村子的数千名天中毛氏族人,除总序言外各支系前面分别设支系序言。
七、为理清世系渊源关系,世系采用上一世在下一世用()来表示其传承脉络。除个别名字后面注明出生年月外,般不单独注明, 另以人物传记形式进行表述。人物传记根据本人意愿由本人撰写入谱。
八、由于天中毛氏居住地域较大,本次修谱难免会有信息漏录,如需增补请先自行填写在本谱空白页,以便下次修谱完善。族谱后面留有空白页,以便持谱人随时添加内容,为后世修谱提供方便和依据。
九、收入族谱名单截止日期2019年12月31日。
《天中毛氏族谱》编委会
河南登封天中毛氏族谱序言
国有史,国史记文明政纲,以利安邦定天下:方有志,方志记述一方风土人情,风雅诗颂,民间传说等文化传承;族有谱,族谱述祖宗来龙去脉,祖德宗功,可为子孙作明镜,寻根问祖作依据,世系辈分传承有序。国史、方志、家谱是构成中华文明的三大支柱,家之有谱如国之有史,朝朝沿袭,代代传承。
盛世修谱,姓氏是文明的起源,是血脉的传承,是婚姻的纽带,是群族的开端。盘古开天以来,星辰河岳罗列混沌宇宙之间;三皇五帝至今,人类姓氏生息繁衍万年;山有尽头,水有源头,树有根系,家有谱牒,亦若天有历象,地之图纲,昭然上下而不紊。家不可无谱,无谱则世系辈分伦理乱矣,国不可无史,无史则纲常政纪文化失矣!尊姓而敬祖,敬祖而寻宗,寻宗而聚族也。今登封天中毛氏聚而修谱,功莫大矣!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观我中华毛姓,始于姬姓,与黄帝一脉相承。 西周文王立国,其八子叔郑助周复兴,封于毛邑,其子孙以封地为姓,繁衍至今,历三千余载,叔郑乃毛姓之鼻祖也。据毛公鼎斑簋等青铜名器记载,西周毛公乃国之重臣,功勋彪著,族系显赫,与周公齐名,位列朝班。至东周毛伯过、毛伯德事件,毛姓族人淡出人们视野,沉寂数百年。毛姓失封地之后,史籍或禁或毁,姓氏或改或置,典籍禁记载,口传恐惹祸,隐名改姓保其身,故毛姓史籍少见于东西周典籍,近代斑篇毛公鼎的出土,才是毛姓再现西周时期的辉煌族史。周末汉初,毛遂、毛苌、毛亨名人复出,毛姓又兴盛于大江南北。晋时毛宝带兵南渡,毛姓在江南开疆拓土,毛姓伟人毛泽东的诞生使毛姓姓氏重现其辉煌地位。
登封天中毛氏支系其始祖于明代迁居登封告成一带,历经六百余年,至今传世二十六世,族人数千余。其族谱一日民国时期战乱遗失,一日被民国中期登封县长毛汝采收藏,一日被毛氏族人带至禹县(安徽王集),又曰文革中被烧毁,凡此传说,谱已不存,仅各支系的祖子及碑文留下凌乱谱系。天中毛姓各支系早有修谱之殊愿,奈史料缺失,且散居各地,不能成谱。己亥年春,告成毛氏沟毛氏宗亲发起修谱续碟,信息一出,告成镇、中岳办、徐庄乡等分居三镇十余村的毛姓族人积极响应,乃促成天中毛氏修谱之大业。经数个月的收集整理,从各支系的保存传承的祖子,从墓碑的碑文,从年长者记忆中口袋堂号等口述,不断挖掘出对修谱十分有价值的线索,基本理清了登封天中毛氏之谱系渊源与世系关联。编委会成员可谓是禅精竭虑,呕心沥血,为天中毛氏族谱费尽了心机。
为了弄清天中毛姓的来龙去脉,编委会成员还远赴汝州、禹州、荥阳、郑州等地走访毛姓族人,并翻阅了大量的有关地方志及毛氏书籍资料,从中寻找天中毛氏的来龙去脉,虽没有得到确切的信息,但也从中发现一些十分有价值的线索,为后世族人提供了寻踪问祖的依据。寻根之艰辛,觅祖之孝诚,修谱之心切,可见斑!数年修谱愿,一年寻根累,拳拳宗亲情,谁解其中味?!
在登封天中毛氏族谱成书之际,特向以毛海申为编委会主编的所有编委会成员以及为成书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毛姓宗亲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后世子孙也应铭记他们对天中毛氏族谱做出的辛苦努力!
由于编委会成员能力所及,资料又比较散乱,书中名字、记述等有错误不足之处,敬请族人谅解。
登封天中毛氏族谱编委会己亥年冬月
- 上一篇:山东临沂琅琊宋氏家谱
- 下一篇: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王氏族谱【三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