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新闻
当前位置:中国家谱网 >> 家谱查询 >> 董氏家谱网 >> 浏览文章

董兴先轶闻:初见岳父被无视,一年奋斗令人刮目相看

  • 时间:2014-02-15
  •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 发布:新闻编辑部

  • 本文摘选自董氏家谱,未经本站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转载须注明出处
  • 本文网址: https://www.jiapu.tv/t/23184.html
  • 董兴先,字绍文,因兄弟排行老三,又曾在三个县任过训导、教谕,又受过皇封“修职郎”,在家族中影响较大,因此族人尊为“董三官”。他的事迹除了县志、旧谱中略有记载外,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三官老爷小的时候,家有良田百亩、商铺数问,出行有车马,家里有佣人,以当时的社会状况,也算是富有人家。他的父亲是读书人,望子成龙心切,就早早地把他送进私塾读书。三官老爷博闻强记,又加勤奋好学,年纪轻轻就取得生员资格,入县儒学,拜学官为师。

    三官老爷的岳父家是马头村赵氏大户(明朱元璋后裔。崇祯失基后为避祸改为赵姓),条件比三官老爷家要好些。董赵两家虽门当户对,只是赵家有些势利,对三官老爷不怎么看好。

    这一年正月初二,三官老爷大婚头一年到岳父家拜年。家里人从头天晚上忙到第二天早上,为三官老爷准备好了走亲戚用的礼品、车仗。

    三官老爷身材瘦小,相貌平平,宽大的棉袍穿在身上显得臃肿笨拙,远看就像立起的被套。为防止走路时踩住过长的棉袍下摆,三官老爷干脆挽起下摆的一角别在腰间的带子里。这一装束着实难看,但三官老爷不讲究。大宾、马头两村地头相连,一会儿工夫就到了赵家。赵家人听到动静从上房屋出来几个人,接过礼品把三官老爷一行让到客厅。正值滴水成冰的季节,室内却没有生火,人们不由得打起寒战。宾主寒暄过后,在宴席开始前,按照礼俗三官老爷正式给岳父母磕头拜年,之后由人领着依次到赵家长辈家里拜年。

    赵家的新女婿招来了不少看热闹的村民,人们品头论足,使赵家人听到了邻里们对三官老爷不高的评价,使本来就不中意的内心又多出几分不快。赵家陪客的人和三官老爷闲聊一些学业上的话题劝了几次酒后,目标就转向随同三官老爷去的几个长者身上。他们划拳行令,谈粮食收成,说生意盈亏,吃喝谈笑全然忘却了三官老爷的存在,三官老爷心里很不是滋味。

    回到家里,三官老爷的父亲了解到自家儿子在赵家受到的冷遇,脸上挂不住面子,按捺不住内心不满,手指马头村方向大声喝道:“孟一千,贺八百,你赵家能打几个麦?你算老几?我儿好歹是个秀才,到你赵家就充不起个座?”接着教育三官老爷好好读书,将来出人头地。从此,三官老爷废寝忘食、发奋苦读,不几年经考试,或绩名列全县第二,经学官荐举成为廪生,享受儒学发给的廪禄。那时三官老爷年不满二十岁。

    又到了新年的正月初二,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三官老爷的轿车一出村,就看见赵家人站在村外的大路上迎候。到了家里,全家人笑脸相迎,嘘寒问暖。客厅内炉火正旺,暖意融融,老岳父见到三官老爷忙上前替他拍打身上的落雪,老岳母忙递上擦脸的热毛巾,一家人忙里忙外,把三官老爷奉若上宾。席间,每一道菜都让三官老爷先尝,每一杯酒都要向三官老爷致敬,自始至终把三官老爷伺候得无微不至。

    联想到上年冷遇,比比这次的厚待,三官老爷不由得扬眉吐气……

    欢迎留言寻根寻谱!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最新更新
    牒谱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