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姓名人资料库
当前位置:史姓家谱网 >> 史姓名人 >> 浏览文章

史苏苑(河南省历史学会理事、省领导科学研究会理事)

  • 时间:2017/4/17 17:09:33
  • 来源:本网综合
  • 发布人:新闻编辑部

史苏苑(河南省历史学会理事、省领导科学研究会理事).png

史苏苑(1917~1990),高阳镇苏所村人。中共党员,唐史专家。1943年河南大学文史系毕业,1961年随郑州师范学院并入郑州大学。曾任原历史系副主任,兼任河南省历史学会理事、省领导科学研究会理事、省统战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省古籍整理规划领导小组顾问。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史学概论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著有《历史人物评价论稿》《中国历史人物简论》《古代礼制风俗漫谈》等著作,发表有《中国历史人物简论》《略论唐太宗》《中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嵇文甫文集序言》等论文。1986年被评为教授。幼读私塾,11岁起先后在杞县一小、开封两河中学求学。“九一八”事变后,他参加学生宣传队,游行示威,查禁日货,揭发日军罪行。这一时期,他还阅读了鲁迅等人的著作及徐志摩等人的诗歌,培养了文学兴趣。1934年7月考入河南第二高中(安阳)。次年北平学生发起“一二·九”爱国运动,他听到许多爱国志士的事迹和对反动当局的抨击,思想受到启发,爱国之情日增。1937年7月4日赴北平报考大学,3天后“卢沟桥事变”发生,遂绕道津浦路返回开封,于八月考入河南大学文史系。是冬病休返杞,组织“杞县青年救亡协会”,联合大同学校师生,共同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39年暑假,他到蒿阳县潭头河南大学新迁校址续学。大学4年,不仅使他的学业有长足进步,思想也更加倾向革命。这期间,他在进步教师嵇文甫、王毅斋、关梦觉、苏金伞,以及进步学生影响下,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书籍和古典历史名著。在《中华日报》  《国讯》《华北导报》等刊物上发表了《儒道法三种精神》《淡典型》等几十篇论文和小品。

1943年河大毕业,他经任访秋教授介绍,到南阳景武高中教学,与开明人士李静之及中共地下党员杜孟谟同事,颇受教益。次春,日军南犯,南阳告急,学校停课。暑假中他转入信阳师范(时在内乡师岗)教书。1945年4月日军进犯宛西,他又随学校辗转跋涉逃难到西安。日军投降后,随校迁回信阳。1946年春转入开封女中教书。1948年6月开封第一次解放时,他鼓励女中学生参加革命,为革命输送一批骨干力量。是年10月,他同好友黄育民、武伯林等举家投奔中共豫皖苏区,在界首受到杨一辰、吴芝圃等领导同志的欢迎。同月,开封第二次解放,他举家随豫皖苏区建国学院回到开封,先后在开封女中、河南师专教书。在河南师专的4年中,在校长嵇文甫的直接领导下,与黄元起、毛健予等组建了河南史学会,创办《新史学通讯》,并在该刊1951年7期上发表第一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写的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文章。之后,又在该刊上陆续发表多篇论文。其中1955年6期发表的《略论唐太宗》,被认为是建国后最早以马克思理论全面论述唐太宗的文章。

1956年他加人中国共产党,并晋升为副教授(后因反右,未审批)。暑假,调任郑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第一副主任(无主任),主持全系工作。这几年,他在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又写了50余篇历史文章,并选取其中16篇,辑成(中国历史人物简论)正集、续集,分别于1957年、1963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62年改任郑州大学历史系的行政工作,由于他重视学术研究,“文革”开始就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走资派”的帽子。1970年“一打三反”中因说了一些不满林彪、江青的话,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送郾城县郑大农场劳动改造2年。1974年“批林批孔”中又被诬为“孔老二的信徒”、“复辟狂”,前后8年使他的肉体上、精神上遭受严重摧残,直到1979年才恢复了他的行政职务和组织生活。1980年以来,他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发表文章近50篇,分别刊登在《郑州大学学报》《史学月刊》《中州学刊》《文史知识》《社会科学战线》等刊物上。1985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历史人物评价问题论稿》。1983年以后,他年事渐高,卸去行政职务,只带研究生,兼任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常委,并多次在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为各县县委书记、县长举办的“领导科学研究学习班”上讲课。同时还审议修改省、市、县地方志稿50余部,为河南省纂修地方志作出重大贡献。

新印家谱
姓氏动态
推荐产品
姓氏字辈
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