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荀庄张氏族谱
- 时间:2024/12/11 10:49:09
-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 发布:张氏网编委会
日前,张氏宗亲向老家河南家谱馆捐赠一部《上海荀庄张氏族谱》。
下面是该谱的一组照片:
上海荀庄张氏族谱凡例
(1)2006年初响应国家号召,地处沈庄镇咸塘东的沉香张氏老宅被拆迁,旧址上造起了高楼大厦,现在是鹤沙航城社区,原来的大部分村民现在此居住。
或许有人会问:为何张氏祖宗留下的《笋庄张氏家乘》不叫《沈庄张氏家乘》,或者《沉香张氏家乘》?雍正《南汇县志》上,知县钦连说,元代沈万三来此地买田开发,这里就形成了集镇,所以叫沈庄。其实,有民间传说,沈万三来之前,这里早就有了集市,最初存在于一片竹林里,所以叫笋庄。民间还有歇后语流传至今,竹笋烂头——笋庄。再说张氏先祖是文人墨客,不会将一个重要地名写错,这说明至少嘉庆元年1796年后《笋庄张氏家乘》问世之时,民间仍将沈庄书写为笋庄。另外,沉香村当时只是一个雏形,笋庄早已名声在外了。为了秉承祖先的旨意,本次续谱仍延用《笋庄张氏族谱》。
(2)现代世系部分是整个族谱的中心和精髓,作者把目前21世纪所有可以找到的张氏族人后代与760年前的第1世先祖连接到了一起(一共有27世)。根据仅剩的两本家乘,以1993年第23世孙永祥伯伯记下的家谱为基础,寻思溯源,焚膏继晷,锲而不舍,斟字酌句终于厘清了本族谱的来龙去脉,世系统一从第1世铁一公算起,先祖的字、号请张氏后代在老家谱中查找。我根据有关历史资料已经找到张氏的由来,就此把本族谱的历史向前推进了4500年,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和骄傲的盛事。
现代世系的排序先后,是根据家乘中的祖先排行大小而定。主要参考资料为第二本家乘第43页表图(上面找不到红线连接的,再找原老家乘的表图所示)。综上所述,整个族谱历史清晰,有条有理,以据为证,尊重现实。
但遗憾的是原第六生产队的张氏即南分支系因缺乏历史资料,没有与家谱中的世系连在一起,待以后有识之士去挖掘、去完善。但肯定的是,在1968年拆除张家祠堂时,六队的张氏后代被分到了祠堂的部分建筑材料。还有在第十一生产队的地界,周家浜以北约100米、华鄂堂东北约120米有六队张氏后代的农田。
根据老家乘证明,第9世僖公就是张氏北分的始祖,而他的弟弟儒公(进士)就是张氏南分的始祖。
(3)族谱中统计的庠生、太学生、举人、进士,知县、知州、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等都是按照老家乘第二本《张氏历世科名录考》统计的,因古代的官位名称繁多,有的即使摘抄下来也不宜理解,详阅本族谱知县等名单或老家乘第二本最后的历世科名录考。
(4)下面对部分古代学生的名称略作解释:
a、庠生,就是秀才之意,也称为邑庠生,因为当时的州、县学称为邑庠,也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
b、太学生,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太学,这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始于西周,汉朝以后是传授儒家经典、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能在此学习的学生就是太学生。
(5)根据有关老师的建议,为了让本族谱保存的时间尽量长久一些,里面的照片全部选用了黑白色。
上一篇:河南省张嘉银家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