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阎家村阎氏行辈字派
家谱中的行辈字派,是以人名并区分辈分、排行的一些字。行辈字派,系各姓氏家族繁衍的伦理规范和文化密码,也是华夏民族中普遍存在的宗法制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编纂族谱最重要的是确定字派,并规定族人为儿孙起的名,均应与族谱中先祖定下的行辈字派相一致,不可逾越。
本族自12世至17世无乱辈,无失序现象。本家族12世行辈字派名为两个字其中第二字为“良”;第13世名为两个字其中第二字为“庵”、或起名“峻升”;第14世为两字名其中第一字“应”;15世为两个字其中第一字为“登”字;16世单字名是为带“斗”的单字;17世为两个字名其中第一字为“树”。但自18世以后行辈字派就有点乱了,一般为二字名,其中18世较多的第一字有“立”、“志”、“克”、“景”、“兴”、“伟”、“警”、“育”等;19世一般为两字名且无规范字辈,如有第二字为“平”的双字名,亦有带“王”(提玉边)单字名;20世同样无规范字辈,有两个字名,其中第一字为“梓(或“子”、“紫”)”,亦有第二字为“明”的双字名。
本族17世之前受家族文化和凝聚力的影响,基本能都习惯用统一字辈排行,但由于先祖未明确商定行辈字派,使自18世以后就有点乱。经本族筹委会和家族会商定,本族自19世起采用统一的字辈排行,具体分为过渡期和规范期。其中:19世和20世为过渡期,采用已成事实的较多的已用文雅字辈作为本族过渡期之辈;自第20世开始在本族统一字辈排行。
经此次整理家谱,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吾族历代先祖以孝义传家,耕读为本,温文俊秀,言动有节,勤俭自爱,克己厚人,族亲人和,乐善好施。每值年节扫墓祭祖,明先人之德,垂教于子孙。从吾族发展的历史看,从11世开始一直主要从事农业种植,传承于今;吾族先祖在村里亦是最早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之人,14世先祖就培养了15世先祖们读书识字;吾族先祖亦是较早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懂得无商不富,最晚从18世纪晚期就从事商业经营,先后兴办有“永泰和”“三省和”商号,培养了16世阎藻、阎清源、阎允恪、阎公望、阎公雅等优秀的国家贤良之才。根据吾族先辈的模范行为,体会先祖的高尚情操和道德风范,理解深厚家族文化和先祖的希冀,规范本族字辈排行从19世开始。
第一节 19世、20世(过渡期)字辈排行
(一)19世为两字名或单字名
两字名,第二字为“平”字;单字名为带“”(提玉边)单字,如“琨”、“琪”。
(二)20世为两字名
两字名第一字为“梓”(或“子”、“紫”)的双字名;或第一字为“明”的双字名。
对于已成为独立的民事权利人的族人,19世、20世可继续使用现已用名;亦可改用过渡期规定字辈排行。18世大部份因已进入中老年,尊重现状不在做规定,但如有新的家族成员增加,应按18世现存有的字辈起名。
第二节 21世起字辈排行
鉴于本族祖先崇尚大自然、期望宗族延续昌盛、追求美好吉祥的理念,和国家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的要求,经本次修谱委员会协商确定自21世开始按如下顺序即行辈字派为后辈起名:
21世及以后各辈一般采用两字名,第一字依次为国、兴、民、富、有、安、康、积、德、增、福、奕、世、长、启、仁、祥、瑞、达、海、广、永、承、宗、恩、益、泽、禄。其连读就成诗一首:国兴民富有安康,积德增福奕世长;启仁祥瑞达海广,永承宗恩益泽禄。21世两字名第一字为“国”,22世两字名第一字为“兴”,以后各世依次类推。
本族女性可采用本族字辈排行起名用名,亦可由父母另行起名排辈。
- 上一篇:广东省阎氏字辈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