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新闻
当前位置:中国家谱网 >> 家谱查询 >> 余氏家谱网 >> 浏览文章

余载二公源流再考

  • 时间:2014-03-28
  •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 发布:新闻编辑部

  • 本文摘选自余氏家谱,未经本站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转载须注明出处
  • 本文网址: https://www.jiapu.tv/t/24052.html
  • 一九九五年七月,我在续修光山县麻栗树坡(今晏河乡余响塘)支系《余氏宗谱》时,曾撰写有《余氏源流探考》一文。在该文结尾时写道:“由于年代久远,史料奇缺,迁徙光邑麻栗树坡始祖载二公究系(良公)五坪中哪一坪的后裔?将是一个未解之谜。故《余氏源流探考》一文不能令人满意……”望族人继续考证,解开这个未解之谜。先祖有灵,天赐福寿,使我有机会在光山余氏合谱并派之时,能再探我支系源流,继续破解这一未解之迷,使之达到“源洁流清”之目的。

    考我古祖,出自黄帝之子玄嚣。又三世至弃(周朝祖),掌后稷之官,有功封为诸侯。自弃十六世至文王(昌)、武王(发)、成王(诵),封同母弟唐叔虞于晋。后三十五世曰:由晋即由余(晋哀侯之子),因晋国势不振,大臣恣横,惧祸及身,去晋游戎。戎王任之,出使泰国。秦穆公问治国得失,对曰“恭俭则昌,骄奢则亡。”又论五帝三王盛衰之本末。穆公惧,谓内史廖曰:“孤闻邻国有圣人,乃敌国之忧也,由余其圣人乎?奈我国之安危未定卿为何谋。”内史廖曰:“但预投戎君,缓遣由余,君臣反目在即”,尔后,戎主累日骄奢荒于酒色,由余屡谏不行,遂复归于秦。秦穆公闻由余归其秦国大喜,于郊外迎之,拜为上卿。遂用由余之谋略,并国十二,辟地千里,终使秦成就霸业。其子孙遂以其字取由、余、由余三姓。我余氏得姓自由余长子来本一脉。

    自由余相秦而后世子孙,有余瑞仕秦为中散侍郎,彦叔,字方策,为秦吏部尚书,至西汉、晋、魏、宋、齐、隋、梁之间,代代簪缨不绝。传四十九世至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唐玄宗期),有钦为太常博士集贤院学士。钦生杲,杲生膺,膺生庸,庸生戭(又名渊海),因避黄巢义军徙邵武之光泽(今福建邵武光泽、泰宁、建宁),事平复居于歙之休宁(歙xi,今指安徽省歙县所在地休宁)。戭生三子,曰:良、从、衮。因国事多难,兄弟三人各徙郡国而居。长子良,徙洪之分宁,因字宁仲;次子从,徙韶之曲江,因字韶仲;三子衮,徙杭之钱塘,因字杭仲。良生革、贲、旅、咸、升五子。又因五季之乱,良携五子在长茅誓以遇坪则止,革居江西武宁中州坪;贲居石坪;旅居奉新车坪;咸居高坪;升居升坪。此支余氏自五坪至前宋最盛,人文蔚起,“兄弟九人同虎榜,尚书六代著当今。”注②巍巍壮观,不可尽述,惟述从公一脉。

    我从江西修水《中华余氏总谱》得知,元末明初迁光邑麻粟树坡(余响塘)始祖载二公,既不是良公下五坪中任何一支,也不是衮公的后裔,而是从公下一脉。从公在唐末五代时期由安徽休宁迁广东韶之曲江创业,任曲江县宰至节度使。生子四,曰:冠、泽、继祖、继明(荣)。继明(荣),宋赠太常寺少卿,生子二:福、庆。庆任广东翁源县主薄,官广东海阳县尉、江西南安县令,大理寺丞、加太常博士,诰封太常少卿,累赠少帅。生子三:靖、翊、端。靖,为由余五十七世(从公四世),北宋一代名臣,四谏官之一,集贤院学士,工部尚书,赠刑部尚书,谥忠襄公。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为北宋王朝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功载国史,光照千秋。其子三人:伯庄、仲荀、叔英,皆显贵。仲荀,嘉祐二年(宋仁宗35年公元1057年)登章衡榜进士,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右丞相。生子十:嗣隆、嗣恭、嗣宣、嗣先、中心、如心、俞心、嗣昌、余中、余义。此支之盛方兴未艾,炳耀门庭。再传由余六十七世(从公十四世)忠和,生子二:公转、文邦。文邦生子六:小一郎、小三郎、小四郎、小五郎、小十一郎、小十三郎。小一郎生子一:万三郎。万三郎生子二:载一、载二。载二生子一:念十。再传敬五,三传云路。此三世与我余家新祠谱所记“受八、道兴、晃公”三世虽有差异,但因年代久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正如老谱所云:“事实均无可考”;然而载二的名字值得考究,为什么叫载二?有载二必有载一,或者有载三、载四……。《中华余氏总谱》记“载一、载二”是亲兄弟,“载三、载四……”为堂叔伯兄弟,这是其一;其二,皆为三代单传,老谱有记载,可信度增高;其三,符合人类繁衍规律。从家谱记载看,载二公至今已繁衍25代人,大约跨越625至650年左右,平均年令为25或26岁一代。明初至今为635年。其四,《中华余氏总谱》汇集了《余靖世家谱》较为详实的资料,证明我始迁祖载二公属由余氏七十一世、从公十八世。到此,原存疑之迷应该可以解开了,可以了却几百年数代人之愿望。上可告慰先祖,下可荫被子孙,日后有源流可查,脉络可寻。真可谓“千年宗支为一堂,万派水流终一源”啊!

    诚然,经过艰苦的探索和考证,我支系在余氏大家族中的源流脉络算是清晰了,可是由于时间有限,个人精力有限,手中可供参考研究的资料有限,仅凭《中华余氏总谱》一书及我们在现有条件下的分析推理,还显得说服力有点单薄,仍有继续探讨研究的必要,望我支系族人在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有关的探访、交流中,多加留心,寻求更多更强有力的佐证。

    注:①“后三十五世曰”,此句有误。今考证,由余是黄帝第三十五世,是叔虞的第十四世,而不是叔虞的三十五世孙。

    ②“兄弟九人”是:良肱之子亶、寀、高、廙、卞、衮和同祖异父从周之子随、震。“六代尚书”是:余庆、余靖(此乃父子,属广东从公裔)。余侃、余奭、良肱、彦明(此四代皆是长茅良公裔)。

    载二公十八世孙    

    德存敬撰      

    公元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日

    欢迎留言寻根寻谱!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最新更新
    牒谱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