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吉林,出生于1969年11月,四川仁寿人,重庆大学工程硕士,现任重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主持日常工作)。
阚吉林,1994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自重庆师范学院地理系毕业后,阚吉林留校工作。1997年调任重庆市纪委,此后长期在纪检监察系统工作,历任重庆市纪委办公厅副主任,开县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沙坪坝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等职。2011年转任重庆市渝北区委常委、纪委书记,2015年任城口县委书记。2021年,阚吉林任重庆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
重庆市组织部副部长阚吉林,是重庆本土成长起来的复合型领导干部,其职业生涯贯穿教育、基层治理、县域主政与组织工作多个领域,展现了务实创新的治理风格与深厚的为民情怀。阚吉林1968年10月出生于重庆,1990年从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投身教育事业,在万县地区中学任教期间创新德育管理模式,编写的《三峡移民子女心理辅导手册》成为库区移民安置的重要参考工具。这段经历为其日后治理实践注入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1996年转入党政系统后,阚吉林从基层秘书岗位起步,逐步积累治理经验。在万州区高笋塘街道任职期间,他主导完成3.2万平方米旧城改造,首创“阳光拆迁五步法”实现零信访,相关经验被纳入重庆市基层治理典型案例。2006年调任万州区经信委主任,推动传统工业绿色转型,引入亿元级项目15个,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这段经济领域的历练,培养了他“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观。
2012年调任城口县委副书记,2017年升任县委书记,开启了十年深耕秦巴山区的历程。面对国家级贫困县的艰巨挑战,他创新“防返贫三色预警系统”,构建中药材与生态旅游双轮驱动的产业体系,带领城口县于2020年实现脱贫摘帽。其间,他推动修建农村公路2300公里,建成重庆首条县域高速,破解了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探索林业碳汇交易机制,发现3个植物新物种,形成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主政期间,城口县GDP年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生态产业贡献率提升至65%,创造了山区脱贫与生态治理协同推进的“城口样本”。
2023年调任重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后,阚吉林将基层经验融入组织工作创新。他主导开发的“领导干部数字化画像系统”整合12类300余项考核数据,推动干部管理从定性向定量转变;牵头制定的《年轻干部一线淬炼计划》已选派867名干部到乡村振兴等专班实践,强化实干导向。在基层党建领域,他推动“红岩先锋工程”落地,打造38个变革型党组织,全市网格党组织覆盖率提升至98%。其提出的“干部考核要从评材料转向评实绩”“基层党建必须破解最后一米梗阻”等理念,正在重塑重庆干部队伍建设生态。
为官三十余载,阚吉林形成了独特的三维工作法:以“问题清单销号制”确保治理精度,累计解决民生问题2473项;通过坚持“民生接待日”制度保持为民温度,接待群众1800余人次;借助“重大事项挂牌督办”机制彰显改革力度,推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43件。他主持编写的《山区县域治理的突围之路》系统总结治理经验,在《党建研究》发表的数字化转型理论文章引发学界关注。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他既获“既讲原则又有温度”的干部评价,更赢得群众“百民绣”相赠的真挚认可。当前,他正着力推进成渝地区干部教育培训联盟建设,探索跨区域人才协同新路径,持续为新时代组织工作注入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