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龙砂殷氏宗谱
- 时间:2025/3/8 18:17:55
-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 发布:殷氏网编委会
日前,殷氏宗亲向老家河南家谱馆捐赠一部《江阴龙砂殷氏宗谱》。
下面是该谱的一组照片:
续修江阴龙砂殷氏宗谱序
国之有史,所以明兴衰治乱之由;家之有谱,所以动木有本水有源之思。古往今来,国家修史,地方修志,宗族修谱,三者合一完整吾中华民族历史,足让宗族修谱之珍贵也。
龙砂井福堂殷氏,乃大商殷氏之一脉,南渡殷氏之后裔。东汉年间,北地太守殷续公一支徙居汝南,后移居陈郡长平(今河南省西华县)。东汉灵帝初(一六七年),谏议大夫殷封公出为冀州刺史,为避党铜,携家南渡长江,栖居润之曲阿(今镇江丹徒),时为南渡殷氏第一始迁祖。东晋期间(三一七至四二〇),南渡殷氏后裔异军突起,一跃成为东晋政治舞台上一股重要力量。殷封公第七世孙,东晋中军将,扬州刺史,五州大都督殷浩公及后裔定居江苏泰州。南宋建炎三年(一一二九),因金人逼,殷浩公第二十三世孙,右武大夫秉常公殷秩先祖护驾南渡,隆兴末年(一—六四)因病乞休,定居于南渡一世祖居地(今丹徒大港镇,)时为殷氏第二南渡始迁祖。其长子二世永辉公殷英迁徙埤城汤巷;三世庆深公殷安徙居华墅;四世承宗公殷安长子殷立定居麒麟,时为华墅殷氏麒麟支始祖。元时,八世安史公龙池迁徙无锡梁溪七尺大,后人于糜巷桥建履和堂宗祠。十八世鹅湖支应整公于明朝万历初年入赘暨阳澄东华墅陈府为婚,为江阴华墅龙砂支殷氏始迁祖,后裔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庚寅(一七七〇年)建井福堂殷氏分祠。四百余年来,应鳌公后裔昌盛,子孙繁衍,分居华墅向阳,周庄门楼下北涸等地及靖江、苏州、上海等地区,已传至三十三世,八百余人。
龙砂殷氏秉承祖训,尚武崇文,耕读治家,为江阴古邑一名门望族。二十世殷璇,字介荣,号玉相,康熙五年(一六六六年)丙午武举人,次年丁未武进士及第,乃江邑唐宋以来十四位武进士之一佼佼者,诰封明威将军,官居江南江淮卫守备。近代井福堂族人中:殷义顺,曾任上海港公安局政委;殷海华,现为江苏省长江公路大桥指挥部高级工程师;殷叙龙夫妇,同为吴江市政界显要,其配偶张莹,曾为吴江市副市长;殷忠祥,为华墅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人大副主任;殷浩文、殷良忠、殷浩全均在社区、村委任书记、副书记。其它从政、从军、从商、从文者,人材辈出,群贤济济,为殷氏赢得了殊荣。
华夏文明和华夏文化,起始于夏,成于殷商,完善于周。近代国际上将中华民族文化定名为『夏商周殷氏文化』,联合国于本世纪初在上海成立『夏商周殷氏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华夏文化对中国几千年来长盛不衰,永葆青春之真谛。殷氏文化对华夏民族贡献之大,令世人惊叹,亦吾殷氏族人之大幸也。二〇〇七年,南渡殷氏宗亲耀祖,民栋及余等文史学者,首倡并成立「殷氏宗亲会(暨)南渡殷氏文化研究会』,旨在凝聚海内外殷氏宗亲之力,编著『殷氏大统宗谱』,修缮殷氏远古始祖契公、汤公墓莹及两南渡始祖封公、秩公墓莹,为海外殷氏回国祭祖、寻根认宗、参加祖国建设;为激励国内殷氏敬祖爱族、报效祖国、振兴中华民族服务。
华墅龙砂殷氏诸君,奋起响应殷氏宗亲会对南渡殷氏文化研究大业。浩文、良忠、忠祥、浩全、福昌等诸贤达于己丑盛夏组成『龙砂殷氏井福堂第六届续修筹委会』,福昌带领编纂组诸宗亲文士冒酷暑炎热,四处奔波,采访资料,不辞劳苦,初成文稿。此为氏族大义之举也,对增强龙砂殷氏宗族凝聚力、亲和力、弘扬殷氏文化,再添殷氏辉煌,功莫大焉,当礼赞之。
龙砂殷氏井福堂与余饮福堂为同宗宗亲。砂山龙脉,凝聚生气,为邑内名山之一。殷氏族亲居此风水宝地,乃天赐其福也。砂山故誉为龙砂,泰清宝刹祥光瑞气,绵延一千七百余载,另有古迹名胜,遍布其间,誉满江南,是余文史研究考古常到这地。为殷氏宗亲研考澄东殷氏一脉,余与福昌世兄相识。去岁竹林别墅一叙,深感此龙砂福地,冥冥中似觉有神灵护佑,应鳌公后裔生生不息。
今见宗亲诸贤奋起续修宗谱,了却余研考龙砂殷氏文化重任和心愿,亦将所考资料融入新谱,此乃两全矣!激动之余,焚香遥祝,祈愿龙砂殷氏井福堂新谱早成,殷族昌盛日隆也!是为序。
殷氏宗亲会(暨)南渡殷氏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南渡殷氏第二始祖秉常公裔第二十九世孙殷新宝
上一篇:江苏省江阴市申港殷氏宗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