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温县周氏族谱
- 时间:2025/4/9 10:01:36
-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 发布:周氏网编委会
日前,周氏宗亲向老家河南家谱馆捐赠一部《河南省温县周氏族谱》。
下面是该谱的一组照片:
河南省温县周氏族谱凡例
一、当今温县南张羌,虽因外迁涉及周围汜水、河阴、荣阳、巩义、武陟、洛阳等地域。但人数众多,故取名《河南温县周氏族谱》。
二、《河南温县周氏族谱》是根据一九八四年国档会字第七号文件:『研究宗谱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毛泽东同志一九五七年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等精神,为实事求是的记述温县周氏家族的历史和现状,起到资治、教化、存史作用而编纂。知我周姓、爱我周氏、振兴中华,是本《家族》编纂出版的目的。
三、历史上温县南张羌、记水、河阴、荣阳、巩义等地县族谱,虽经各脉派、分支几次补修,但大修以断百多年,谱牒丢失严重。截至当前,没有一部完整族谱可作依据。各地虽有补救,但受条件局限,资料难全。本次修谱,是一次艰苦、系统的抢救工程。
四、《河南温县周氏族谱》记述自明朝山西洪洞县迁民以来,至公元二〇二三年,共约六百余年,周氏各脉派族人迁徙、兴业、繁衍的全过程。因在山西的历史已不可考,故是一部断代家乘。
五、本谱记述本族精神风范、文化传统、礼仪习俗、景观軼闻等。明、清时期,沿用朝代庙号纪年,民国时期沿用民国纪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改用公元纪年。必要处加注公元。
六、根据血缘关系,本谱按『南张羌家谱首序兄弟九人分脉派』、『温县南张羌脉派』、『汜水脉派』、『小李庄脉派』、『河阴脉派』、『槐西脉派』、『巩义脉派』、『羽林庄脉派』分述,脉派按居住地设分支。
七、本谱内容按志、图、考、传、录等体例编纂,恪遵史志体例。入谱人物,依据生不立传原则,选自原温县、记水、河阴、巩义。武陟、荣阳等县旧志及当今部分周氏人名入谱。
存世名人,悉入名人录。按生年为序,从正面反映。
八、先祖遗址、軼事、遗训、遗产,如圣旨、诗文、家庙、祖碑等单独设章,附以照片片、释文,浓笔书写,鼓舞后昆。难懂典章、谱序,增加注释,以助解疑。
九、族谱中的世系表,是重要内容。已知的记述方式有五种:即欧式、苏式、宝塔式、碟记式及两种通用的混合式。本谱采用表格式,长辈在上,晚辈在下。同辈并列,自右向左概述来源、理清脉络。为行序,不书行几。表首、表尾数字表示上接、下转。每派分支前,传承、辨析。
十、入谱男女,同为传宗接代人,体现男女平等。古谱保持原貌,当代周氏媳妇,称妻XXX,写全名,不称某氏。女记婿某村某某。男子入赘、出赘、入继、出继皆书全名。本谱男女姓名,以户口册为准。人名下有数字者为出生、去世年月。
十一、本族谱特设捐资。为本谱出版捐资,玉成其事,或提供旧谱,襄助完成者,均载入谱牒,随谱千秋。
十二、入谱当今《名人录》为副科、局级及中级职称以上人士:《企业家名人录》为资产约在一百万以上者。
十三、受原时代局限、本谱引用历史资料及旧谱中资料,秉承『尊重原貌」精神,对『发匪』、『闯寇』等词,是受原时代局限,未做逐词纠正,请读者批判接受。
十四、本谱设总谱,各支派的总谱为副谱,作为保存史料。如旧谱汇编、先祖诗集及附录等。
上一篇:河南省睢县睢州周氏族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