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新闻
当前位置:中国家谱网 >> 家谱总目 >> 程氏家谱网 >> 浏览文章

灌县程氏与休宁程氏的接续问题

  • 时间:2014-04-03
  •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 发布:新闻编辑部

  • 本文摘选自程氏家谱,未经本站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转载须注明出处
  • 本文网址: https://www.jiapu.tv/a/2014/24105.html
  • 在纯礼公墓碑公诸于众之前,家谱编委会的程安龙便根据老父亲明德公传下来的我们本是“江南徽州府休宁县人氏”的祖训,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处查阅了同新安程氏有关的程氏家谱。在《休宁榆村程氏族谱》中,发现新安程氏的第五十五世中,“可”字辈的有数十人,这些人诞生在(明)万历到(清)乾隆年间。“湖广填四川”也发生在这一时段,所以应该可以认定与四川灌县(都江堰市)程氏支脉的始迁祖可俸公是同辈分之人。第二,在《休宁榆村程氏族谱》卷四第41页上有“程可俸”、可佺(quán)、可甡(shēn)弟兄三人。但“程可俸”下记载为“可俸,字尔康,生万历辛丑(1601年)七月三十日,没(死于)顺治辛卯(1651年)四月十九日,葬横路塘,娶邵氏,葬旃(zhān)田。”由此可见,此“程可俸”生在休宁,也死在休宁,葬在休宁;他在世是在1602~1651年,去世在康熙登基之前。也就是说,此“程可俸”没有到四川来。因此,此“程可俸”与我们的始迁祖不是同一个人,而且灌县程氏始迁祖可俸公所配王氏而非邵氏。所以需要我们继续寻找我们的始迁祖程可俸的其他线索。

    当我们对程氏家谱毫无认识和了解的情况下,迫于无奈才采取了遍查家谱的笨办法,这是一种“大海捞针”的行为,虽然是事倍功半,但也使我们对灌县程氏的来源有了一些思考和认识。首先,在我们查阅过的程氏家谱中,与我们的始迁祖可俸公最为接近的应该是《休宁榆村程氏族谱》,所以进一步的工作应该在宗亲关系上最接近榆村程氏的范围内查找。上海图书馆的休宁程氏资料多数是有关新安程氏第25世的行褒公后裔的,而《休宁榆村程氏族谱》记载的是匡柔公后裔的资料,程氏“可”字辈排到新安程氏的第55世,匡柔公与行褒公虽是亲弟兄,他们之后30世的后人之间的差异可想而知。第二,榆村世系是从新安程氏第36世开始的,所以应该从36世往前寻找与榆村最接近的家族分支。第三,与榆村程氏最接近的宗亲要返回到新安程氏第30世的程秔到33世的程宽。程秔是休宁临溪派组,他的曾孙程宽有五个儿子奉(迁山后)、春(迁黄泥)、秦(迁泰塘)、舂(迁步郎)、泰(居临溪),榆村程氏是春的后裔。我们在国家图书馆查到《世忠程氏泰塘族谱》,泰塘世系确是从“秦迁泰塘”开始,但其后裔中没有“程可俸”。第四,我们不知道山后、步朗在什么地方,但从休宁地图上可以看出,临溪与榆村相邻,所以便想了解临溪程氏族谱中有没有“程可俸”、“迁四川”或“迁成都”或“迁成都灌县”这样的信息。为此,2012年11月12日求助于休宁地方志办公室汪顺生主任后,2013年1月22日收到汪顺生主任的回复,他说我们的思路是对的,在临溪一带确实又发现一些程氏家族中“可”字辈的人,但其中没有“程可俸”的信息。他还说,“程”和“汪”是休宁的两个大姓,休宁的程氏人口多,有的门派久不续谱,或者虽有续谱,但在历年的战乱、天灾中使谱籍散失、损毁,所以不是所有的家谱信息都能查到。在仅存的家谱中,近年来文物贩子的猖獗又增大了找寻家谱的难度。我们请求协助查找始迁祖程可俸的信息一事已经记载在他们那里,以后如有线索,会及时告知我们。这就是我们在北京、上海和休宁查找祖籍线索的过程。

    如果我们现在认定《休宁榆村程氏族谱》上所载“程可俸”与我灌县程氏的始迁祖程可俸是同一辈分,在《休宁榆村程氏族谱》中,榆村程氏的第一世为程晟,“程可俸”为第18世。榆村程氏仅仅是新安程氏的支脉之一。程晟是新安程氏的第38世。东晋(317~420年)太兴二年(公元319年)任新安太守的程元谭是公认的新安程氏的始祖。因此,自程元谭至“程可俸”共计55世。据此,我四川灌县(都江堰市)程氏家族的源流不仅可以与新安程氏接续起来,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同程姓始祖伯符、休父联系起来。这样,我灌县程氏源流的时间跨度就达到3000多年。

    综上所述,尽管我们为了将灌县程氏与休宁程氏准确接续起来而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我们仍然没有圆满完成这个任务。上面稍显冗长的记述,是为了记录我们的思路和实践结果,为后来者留下线索,希望后来者能够继续努力,争取为我们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寻找到圆满的答案。

    评论也很精彩!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最新更新
    牒谱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