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程安清,字相如,庚申年正月十一日(1920年3月1日)出生在东禅寺程家老屋,因病於丁丑年冬月二十四日(1997年12月23日)逝世,享年77岁。
父亲三岁多时,我爷爷就因病离开了人世,奶奶一个人带着父亲艰难地生活。父亲从小就很懂事,非常听奶奶的话。父亲几岁就开始上私塾,奶奶教育他要好好学习,父亲就专心读书,尊敬老师,热爱同学。后来父亲就读于映棠中学,当时是1938年前后,正是抗日战争时期,父亲的同学中有些就到延安读抗大。父亲想到我爷爷死得早,奶奶将我父亲拉扯大已经很不容易,所以父亲就留在家里,没有跟随同学去延安。
父亲中学毕业以后就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涯,曾经在曹家牌坊、杨家大石桥等地的乡村学校当老师,主持学校工作。解放前夕父亲在石羊周仕保家里当私人老师,专门教周家的几个孩子,深受周家欢迎。解放以后父亲就在石羊小学工作,曾经当过学校的总务主任等校级领导职务。
父亲同我母亲结婚以后,养育了我姐姐、哥哥和我三人。当时父亲的薪水是一学期一担米,大约相当于400斤米。仅靠这点收入要养活奶奶和我们全家人,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母亲在家还要种田,要喂猪,还要照管我们姐弟三人。奶奶也不辞辛劳,帮助母亲料理家务。我外公会做冥银,人称“郑银子”。母亲就从外公那里拿些银子回来卖,以补贴家用。平时母亲就打草鞋卖,别人一天打四双,我母亲要打七双,可见父母的辛苦。
我父亲身材魁梧,但在性格上,父亲却是一个很平和、不爱张扬的人,见人总是面带微笑,说话声调也不高,对人总是彬彬有礼,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印象。他的这种性格特征使他只愿意搞业务,不愿意当领导。解放以后,运动不断,使他更觉得单纯教书上课为最好。所以,他尽管解放初就在石羊小学进入学校的领导层,他最终还是放弃了领导岗位,在1953年便调到中兴小学专心从事教学工作。由于他的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在学校连年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少先队大队辅导员。60年代期间,校长和我父亲商量如何将教学搞上去,我父亲提出了许多好意见。在我父亲和学校其他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中兴小学成了灌县小学教育的三面红旗之一。到70年代,我父亲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和工会主席。
七十年代末,我父亲光荣退休,学校特意派车将父亲送回到石羊前进五队的老家。父亲回乡以后,积极主动地搞好邻里关系,别人有困难时都能积极地给予帮助,别人有不懂的东西都愿意来请教他,他也很高兴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告诉别人。父亲经常教育我们,同邻里、同事一定要搞好关系,对别人能帮就一定要帮。在父亲的教育下,我认真地按照父亲的教导去做,从来没有同别人红过脸,吵过架。
1997年冬月二十四日,父亲因病去世,全队人都来参加追悼会,单位领导、亲朋好友也都来了。父亲离开我们整整十六年了,想起这些,就好像是昨天的事一样。愿父亲在天堂安息!
- 下一篇:感受父亲程明清的高尚品德和恩情